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哈利.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504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哈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哈利波特填补当代童话虚空7月16日清晨,哈利波特第六集真的来了。像外文书店一样,多家参加全球首发的书店前早早排起了长龙。不过,发生在“长龙”周围的情节惊人相似,许多孩子连书也不翻一下,直接掏腰包买书。天知道这本英文大部头孩子们能否“啃”得动?初二男生于北辰说,借助字典能看个大概。一位家长认为,本土作家的作品语感不一样,这对孩子词汇的积累、语言的理解大有裨益。而更多买原版书的小读者心里还存有更大的愿望,将来中文版出来了,两个版本一起看更有趣。在整个文学创作低迷的今天,哈利波特有这么大的魅力,把孩子们从游戏机、动漫、网络、影视拉回到书桌前,安安静静地看书,有专家甚至认为,这是新世纪世界文学的重大事

2、件。第六集哈利波特英文版在北京的热闹面世,引来专家从孩子的阅读取向和阅读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尽管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里的小红帽、白雪公主、丑小鸭、野天鹅、豌豆公主世界闻名,尽管中国的孙悟空、哪吒、神笔马良家喻户晓,尽管书架上翻来覆去尽是这些老面孔,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却认为,这些童话人物离现今的生活太遥远,孩子们会喜欢小红帽,但他们可能会觉得不过瘾。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哈利波特更能满足孩子的强烈好奇心和猎奇心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全根教授认为,如今的孩子喜欢有头有尾、有张有弛的故事,哈利波特更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再有,作者非常聪明,写的虽说是魔法学校的故事,但学校生活对孩子们

3、来说又格外亲切。王全根教授认为哈利波特其最大特色是替儿童说话,站在儿童本位争取儿童的符号权利,在整个社会,一切符号都由成年人掌握,读物、媒体都是成人意识、成人观念,作为弱势群体的少儿很难有自己的天地,因此这就造就了低龄化写作的盛行和发行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孩子对哈利的狂热让人自然联想起当代童话创作现状。连孩子们都清楚,在中国自从郑渊洁之后,产生较大影响的童话作家越来越少。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成人的文化心理方面,诸如想像力、纯洁性、爱和关怀上有所不足,也可能是对童话创作的扶持不够等。虽说从事童话创作的作家少,优秀的童话作品更是稀缺,中国的童话需求缺口却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我为哈利狂”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