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117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生物第六次质量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内的空间包围分隔成不同区域,使细胞内的不同代谢反应在这些区域中高效有序进行。下列关于这些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双层膜包围成的区域均可产生ATP,也可消耗ATPB. 口腔上皮细胞内由单层膜包围成的区域的种类比叶肉细胞的少C. 植物细胞的色素分子只储存于双层膜包围成的区域中D.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的合成均发生于由膜包围成的区域中【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细胞中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生物膜系统功能如下:(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

2、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小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详解】A、由双层膜包围成的区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其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可产生ATP,也可消耗ATP,但细胞核只能消耗ATP,A错误;B、口腔上皮细胞内进行的代谢比较简单,而叶肉细胞担负着制造有机物的功能,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推测口腔上皮细胞内由单层膜包围成的区域的种类

3、比叶肉细胞的少,B正确;C、植物细胞的色素分子存在于液泡和叶绿体中,但只有叶绿体是双层膜包围成的区域,C错误;D、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上,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B。2.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用小麦种子的研磨液作为实验材料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需要使用苏丹IV染液B.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液中的蛋白质时需加热后才能呈紫色C. 选用花生作为实验材料检验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可以使用显微镜D. 向小麦种子研磨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会出现砖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

4、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鉴定淀粉需要使用碘液,A错误;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B错误;C、观察染色的细胞中的脂肪颗粒需要用显微镜,C正确;D、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故选C。3.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

5、(靶蛋白)贴上“标签”,被贴标签的靶蛋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注:AMP为一磷酸腺苷)A. Ub为靶蛋白贴标签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 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C. Ub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 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Ub与靶蛋白的结合过程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靶蛋白水解过程需要消耗ATP,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需要消耗ATP,B项正确;细胞中的异常蛋白被水解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标签”的作用,而不是催化作用,D项错误。

6、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可能会有差异B. 脂质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但其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远少于糖类C. 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 淀粉、糖原、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答案】A【解析】【分析】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DNA分子是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对排列顺序有关。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每

7、个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小于或等于20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3、糖原、淀粉、纤维素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4、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只有C、H、O,但是脂肪中C、H的含量高于糖类,而O含量低与糖类。【详解】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但元素的含量可能会有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A正确;B、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但其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远少于糖类,B错误;C、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DNA分子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无关,与

8、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C错误;D、糖原、淀粉、纤维素、麦芽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因此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D错误。故选A。5.图显示人体某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实线表示细胞外仅存在葡萄糖的情况,虚线表示细胞外同时存在一定浓度半乳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随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升高会持续增大B. 半乳糖可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C. 该细胞膜上一定存在转运半乳糖的载体D. 半乳糖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曲线分析: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逐渐升高,当到达一定浓度后,速率保持不变;而葡萄糖和一定浓度的半乳糖

9、同时存在时,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随着葡萄糖浓度而升高,但同样浓度下低于葡萄糖转运速率,说明半乳糖的存在抑制了葡萄糖的转运。【详解】A、由曲线走势可知,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逐渐升高,当到达一定浓度后,速率保持不变,A错误;B、半乳糖属于单糖,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C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葡萄糖和一定浓度的半乳糖同时存在时,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随着葡萄糖浓度而升高,但同样浓度下低于葡萄糖转运速率,因此半乳糖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但是不能确定细胞膜能否转运半乳糖,C错误,D正确。故选D。6.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

10、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MP在细胞中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B.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 AK发挥作用时有高能磷酸键的形成D. 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答案】D【解析】【分析】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为A-PP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11、【详解】A、AMP也叫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正确;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正确;C、AK发挥作用是AMP形成ADP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能磷酸键,C正确;D、线粒体中ATP水解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ATP的作用和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 的结构式。明确ATP 水解,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形成ADP,再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形成AMP,反之亦然。7.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膜性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2、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细胞内膜系统的一部分B. 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结构可通过生物膜的融合实现其膜成分的更新C. 细胞内膜系统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D. 细胞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使同时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内膜系统的相关知识点:1、概念: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膜性结构。2、功能:细胞内膜系统极大的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细胞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与功能化,使相互区别的代谢反应能够同

13、时进行,以满足细胞不同部位的需求。3、性质:内膜系统具有动态性质。虽然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是一个个封闭的区室,并各具一套独特的酶系,有着各自的功能,在分布上有各自的空间。实际上,内膜系统中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此为内膜系统的最大特点。【详解】A、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膜性细胞器,而线粒体、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不可以与外界相互转换,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不属于细胞内膜系统的一部分,A错误;B、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结构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可通过生物膜的融合,实现其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C、细胞内膜系统极大的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C正确;D、细胞

14、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与功能化,使相互区别的代谢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以满足细胞不同部位的需求,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干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8.下图为某些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可以不同B. 分析可知,Na+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 加入线粒体抑制剂,对a分子的跨膜运输没有影响D. a分子运出细胞的速率仅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是一种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特点为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

15、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特点为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详解】A、根据图中a分子的浓度关系,可以推测a分子通过载体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通过载体运出细胞属于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A正确;B、细胞外Na+的浓度较细胞内高,因此Na+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运出细胞为主动运输,B错误;C、a分子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加入线粒体抑制剂会影响能量的供应从而影响a分子的运输,C错误;D、a分子运出细胞的速率还受载体蛋白的限制,D错误;故选A。9.某高等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物质变化如图,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植物为玉米,则只发生在玉米胚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B.

16、该植物过程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 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的量不同D. 只给根部细胞提供同位素标记的H218O,在O2和CO2中能同时检测到18O【答案】B【解析】【分析】高等植物的细胞呼吸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类,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和H,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氧气和H在线粒体内膜上生成水三个过程。而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玉米的胚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过程主要是指有氧呼吸的

17、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都会产生ATP,B正确;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会产生等量的丙酮酸,C错误;D、根部细胞没有叶绿体,不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给根部细胞提供同位素标记的H218O,只能在CO2中先检测到18O,D错误;故选B。10.近期,我国湖北及世界部分地区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肺炎,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经科学家对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研究,确定它的具体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19-nCOV与T2噬菌体一样,遗传物质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B. 刺突糖蛋白可能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受体的识别和介导病毒

18、进入细胞有关C. 研究发现,2019-nCOV在体外环境中可存活5天,说明它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D. 2019-nCOV与细胞膜上的特定位点结合进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由RNA、刺突糖蛋白、包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组成。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详解】A、2019-nCOV的遗传物质为RNA,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T2噬菌体为DNA病毒,不容易发生突变,A错误;B、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故刺突糖蛋白可能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受体的识别和介导病毒进入细胞有关,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9、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错误;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2019-nCOV入侵细胞,并不能说明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结构,考查病毒的基础知识。11.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进出该组织细胞的速率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B. 同一载体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说明某些载体蛋白不具有专一性C. 某些钠钾离子的转运蛋白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持续运输的过程中会导致ADP的大量积累D. 该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但驱动葡萄糖进入细

20、胞的动力不直接来自于ATP【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需要Na+驱动产生的动力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Na+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K+和Na+通过钠钾泵运输的方式需要载体协助,且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Na+通过钠钾泵运出该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其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A错误;B、图中钠钾泵的载体同时运输K+和Na+,但也具有专一性,B错误;C、图中钠钾离子的转运蛋白能催化ATP水解生成ADP,但ADP会继续参与反应,不会大量积累,C错误;D、该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但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动力来自

21、Na+的驱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解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1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方法和选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苹果、西瓜由于富含果糖可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材料B. 兔的成熟红细胞和菜花都不宜作为材料用于DNA粗提取实验C.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将两种染色剂甲基绿和吡罗红先后滴在载玻片上D.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22、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2、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而白细胞数量少,均不适宜做提取DNA的材料。【详解】A、西瓜果肉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因此西瓜不适合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材料,A错误;B、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而白细胞数量少,均不适宜做提取DNA的材料;菜花是植物细胞含有大量的DNA,可以作提取DNA的植物材料,但在提取前需先去除细胞壁,B错误;C、在“观察DNA和R

23、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和吡罗红要混合染,C错误;D、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D正确。故选D。13.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下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 过程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C. 在过程时,榨出的蓝莓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D. 过程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答案】C【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24、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进行冲洗,然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蓝莓破损,防止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A正确;B、过程是果醋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B正确;C、过程果酒制作的菌种的

25、来源于蓝莓皮上野生的酵母菌,所以蓝莓汁不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C错误;D、在没有糖原的情况下,醋酸菌可以把酒精转化为醋酸,即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4.下图表示利用细菌中抗虫基因培育抗虫玉米的过程,其中表示操作步骤,a、b表示相关分子,ce表示培养过程,其中d过程表示细菌与玉米细胞混合培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需要用到限制酶的是步骤B. 图中导入目的基因的是步骤C. 步骤的主要目的是扩

26、增目的基因D. 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步骤分别是和【答案】C【解析】A、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需要用到限制酶,切割质粒产生黏性末端的过程,也需要用到限制酶,而步骤需要用DNA连接酶,A错误;B、图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玉米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即图中步骤,B错误;C、步骤是通过农杆菌的繁殖来扩增目的基因,C正确;D、步骤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表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15.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类似起源假说于1918和1922年分别由PPorteir和IEWallin提出。1970年,Marg

27、ulis在已有资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该假说。随着人们对线粒体超微结构(如线粒体内含有核糖体)、DNA特征及其编码机制的认识,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下列说法能支持这一学说的是( )A. 线粒体内DNA分子没有结合相应蛋白质形成染色体B. 线粒体外膜蛋白质含量远大于内膜C. 线粒体具备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D. 线粒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答案】AC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是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原核生物形成。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外膜,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附

28、着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存在,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内有少量的DNA和RNA,且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线粒体内有自己的核糖体,能够合成部分自己所需的蛋白质,因此线粒体属于半自主型的细胞器。【详解】A、原核生物细胞中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故线粒体DNA分子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的事实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A正确;B、根据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外膜成分与细胞的其它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细胞膜相似,但是线粒体内膜白质含量远大于外膜,B错误;C、线粒体具有少量的DNA和RNA以及核糖体,因此具备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与原核生物类似,C正确;D、线粒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

29、体现了与原核细胞相似,被吞噬后逐渐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该事实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D正确。故选ACD。16.下图中,曲线甲表示最适温度条件下某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曲线乙、丙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A点适当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B. 在B点适当增加反应物的量,反应速率将增大C. 图中C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pH,D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D.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和pH等【答案】AB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

30、变化趋势,丙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趋势。【详解】A、在A点时底物浓度较小,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A错误;B、反应物的量不再是B点的限制因素,在B点增加反应物的量,反应速率不会增大,B错误;C、图中C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D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pH,C错误;D、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和pH等,D正确。故选ABC。17.下图是探究有活性的水稻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作用B. 实验开始时,红色小液滴位于0点,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

31、况下,一段时间后,红色小液滴将向右移动C. 小液滴停止移动后,种子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D. 为确保红色小液滴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需另设放置煮熟种子的对照实验装置【答案】AD【解析】【分析】广口瓶中的KOH可以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故液滴是否移动取决于是否消耗氧气。【详解】A、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作用,提高其呼吸作用,A正确;B、实验开始时,红色小液滴位于0点,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由于种子呼吸会消耗氧气,故红色小液滴将向左移动,B错误;C、小液滴停止移动后,说明其不再消耗氧气,即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为确保红色小液滴

32、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需另设放置煮熟种子的对照实验装置,观察小液滴是否移动,D正确。故选AD。18.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类型中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X离子的转运过程B. 肌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是通过b类型进行的C. 蓝藻、水绵、叶肉细胞、荧火虫发光器细胞内均可发生c类型D. 温度、酸碱度、氧气浓度均会影响abc三种类型的运输速率【答案】A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Y物质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此时的能量应来源于X物质,因此可以确定a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方式

33、是正常方式的主动运输;c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光能驱动。【详解】A、图中显示,a类型中Y离子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X离子的转运过程,A正确;B、肌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是通过b类型主动转运的,B正确;C、蓝藻、水绵、叶肉细胞细胞内有光合色素均可利用光能,发生c类型,而荧火虫发光器细胞没有光合色素不能利用光能,故不能发生c过程,C错误;D、温度、酸碱度均会影响abc三种类型的运输速率,而氧气浓度只影响b过程,D错误。故选AB。19.下图中野生型是分泌正常的酵母菌,甲、乙型突变体是部分细胞器膜结构异常、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酵母菌,另有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图中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

34、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 甲型突变体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具有活性的蛋白质C. 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膜面积异常增大D. 丙型突变体仍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但不能形成囊泡,所以是内质网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乙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了高尔基体,说明内质网是正常的,所以是高尔基体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详解】A、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A正确;B、根据题干中“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的

35、蛋白质不具有活性,B错误;C、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膜面积异常增大,C正确;D、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合成ATP,因此丙型突变体仍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故选ACD。20.下图为体细胞核移植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技术体现了ES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 过程可以采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C. 过程需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和动物血清D. 过程应对代孕小鼠进行同期发情和免疫抑制处理【答案】A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胚胎移植和全能性概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详解

36、】A、利用ES细胞核和普通小鼠受精卵去核的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可以培育成完整的个体,能体现ES细胞核的全能性,A正确; B、核移植过程中不需要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是用来诱导细胞融合的,B错误;C、动物细胞培养时要保证细胞能顺利生长和繁殖,需要添加血清;添加抗生素为防止细菌在培养液中生长繁殖,利于细胞的培养,C正确;D、同期发情处理能使供体和受体两者体内的子宫内膜的状态、各种激素水平都具有一致性,保证移植后的胚胎具有最合适的发育环境,是胚胎移植成功的基本条件;代孕母鼠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所以不需要免疫抑制处理,D错误。故选AC。二、非选择题

37、21.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_。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填图中序号)。(2)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很可能损伤的细胞器是_(填图中序号)。(3)若将甲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细胞壁与_发生分离。(4)a、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的_,该过程_(填“是”或“否”)消耗能量。细胞器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在植物细胞中还具有的功能是_。(

38、5)若定位在中的某些蛋白质错误掺入,则通过_(填字母)过程可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答案】 (1). 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 (2). (3). (4). 原生质层 (5). 流动性 (6). 是 (7). 有丝分裂中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8). f【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失水、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 甲细胞为真核细胞,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二者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9、,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可通过有氧呼吸转变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2)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高尔基体、叶绿体、内质网、液泡、线粒体、溶酶体,这些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很可能受到损伤。(3)当外界溶液浓度(如0.3 g/mL的蔗糖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4) a、d过程分别表示胞吞、胞吐。胞吞、胞吐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器高尔基体除图中所示的

40、功能外,在植物细胞中还具有的功能是:在有丝分裂末期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分析图乙可知:若定位在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错误掺入高尔基体,则通过f过程可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点睛】此类问题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问题的技巧是:一是明辨各种细胞结构,正确识别各种细胞器;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分布及特点,并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图示中的细胞结构辨别不清。22.下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

41、a是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_。(2)物质b是_,该物质的结构特点是_。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种,分子中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4)物质d是_,与d所含元素相同的脂质类化合物还_、_、_。(5)B物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变性,通常变性的B易被酶水解,原因是:_。【答案】 (1). 葡萄糖 (2). 糖原 (3). 氨基酸 (4).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5). mn18(n2) (6). 4 (7)

42、. 含氮碱基 (8). 雄性激素 (9). 胆固醇 (10). 脂肪 (11). 维生素D (12). 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解析】【分析】根据核糖体的主要成分以及BC的组成元素可知:B由C、H、O、N组成,表示蛋白质,C由C、H、O、N、P组成,表示RNA,A由C、H、O组成,表示淀粉,a表示单糖,b表示氨基酸,c表示核糖核苷酸,d表示雄性激素。【详解】(1)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动物细胞中存能源物质是糖原。(2)物质B是由C、H、O、N组成,则B代表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43、,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根据题意可知,n个氨基酸的总分子量为nm,在脱水缩合的过程中脱去了n-2个水分子,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mn-(n-2)18。(3)物质C由C、H、O、N、P组成,则B表示RNA,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根据脱氧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可知,因为4种碱基(A、G、U、C)的不同而导致核糖核苷酸分成4种。(4)d是雄性激素,与胆固醇、维生素D、脂肪都是由C、H、O组成的脂质类物质。(5)B蛋白质变性后易被酶水解的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

44、布和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布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3.(一)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X、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2)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过程有_;人体细胞不能完成的过程有_(填编号)。(3)图中能产生能量的过程有_(填编号)。(4)若某植物细胞无氧条件下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A摩尔的CO2,则其在有氧条件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产生CO2_摩尔。(5)写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反应式:_。(二)某研究小组对不同温度下密闭容器中水稻种子储存过程中每隔 12

45、 小时的 CO2 生成速率相对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CO2生成速率贮藏时间12h24h36h48h60h72h84h96h温度05483627252321201925472451378355346(注:CO2 的生成速率单位为 mLkg-1h-1;“-”表示未测定)(1)由上表可知,05条件下水稻种子的CO2生成速率较25条件下低,主要的原因是_;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CO2生成速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取两个水稻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

46、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的生成速率。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_, b_。【答案】 (1). O2 (2). CO2 (3). (4). (5). (6). 3A (7). 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 (8). 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9). 由于种子进行细胞呼吸需消耗O2释放CO2,密闭容器中 CO2 浓度增加,O2 浓度减少,在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种子的细胞呼吸 (10). O2 (11). 生长状况相同(成熟程度一致)的水稻种子 (12).

47、 每个温度下有多个且等量的种子,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6O2+C6H12O6+6H2O 6CO2+12H2O+能量。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反应式: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C6H12O6 2C3H6O3

48、+能量。2、无氧呼吸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C6H12O6 2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丙酮酸+4H 2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或2丙酮酸+4H 2乳酸(细胞质基质)。【详解】(一)(1)由图可知,物质X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物质Y是产酒精无氧呼吸的产物之一,同时又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产物,因此Y是二氧化碳。(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及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即图中的,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酒精与二氧化碳,即人体细胞不能完成过程。(3)图中能产生能量的过程有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及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即图中的。(4)若某植物细

49、胞无氧条件下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A摩尔的CO2,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是A/2,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其在有氧条件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产生CO2为A/26=3A摩尔。(5)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二)(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与25相比,0.5条件下低温抑制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水稻种子的CO2生成速率较低。随着水稻种子储存时间的增加,由于种子进行细胞呼吸需消耗O2释放CO2,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增加,O2浓度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种子的细胞呼吸,导致

50、CO2生成速率逐渐降低。该实验可以通过检测氧气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a、选取的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种子。b、并且每个温度条件下有多个且等量的种子,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解决生产实践之中的问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4.太源井晒醋是自贡市的名优土特产品,该产品面市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中草药制曲和天然发酵是太源井晒醋与其他食醋的区别。下表表示太源井晒醋不同陈酿方法下的一些理化指标。据表回答下

51、列问题:项目自然陈酿恒温陈酿总酸(以乙酸计),(g/100 mL)650420可溶性无盐固形物,(g/100 mL)2000500不挥发酸(以乳酸计),(g/100 mL)350200还原糖(以葡萄糖计),(g/100 mL)300200(1)醋的制作需要以_作为菌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该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2)传统酿醋工艺中,主要是依靠自然界中的菌种,其生产性能不稳定且出醋率低,因而要对菌种进行纯化培养。纯化菌种可用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接种前需随机选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3)恒温陈酿时,需将温

52、度控制在_范围内;由表中数据可知_法可提高晒醋质量。(4)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脱色处理后,食醋中的还原糖可用_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该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答案】 (1). 醋酸菌 (2). 分解者 (3). 平板划线 (4). 检测培养基平板是否已彻底灭菌 (5). 3035 (6). 自然陈酿 (7). 斐林 (8). 出现砖红色沉淀【解析】【分析】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醋酸菌适宜的温度为3035 ,并且醋酸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装置中的充气口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详解】(1)醋的制作需要以醋酸菌作为菌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醋酸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3、(2)纯化菌种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接种前需随机选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是否已彻底灭菌。(3)由于醋酸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3035,因此恒温陈酿时,需将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由表中数据可知,自然陈酿法可提高晒醋质量。(4)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脱色处理后,食醋中的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往水浴煮沸的条件下,该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醋酸的制作、还原糖的鉴定以及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知识,考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以

54、及识记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需考虑的注意点。25.(一)正常细胞不能合成干扰素,但含有干扰素基因。我国科学家釆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a-2b已实现量产。具体做法是将产生干扰素的人白细胞的mRNA分离,反转录得到干扰素基因。将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BR322和干扰素基因进行双酶切,用连接酶连接。将重组载体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导入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筛选培养,检测干扰素的表达量,选出高效表达的工程菌。请回答:(1)在分化诱导因子作用下,正常细胞可以摆脱抑制、合成干扰素,该过程发生的实质是_。(2)据下图分析,构建重组载体DNA分子时,可以选用_两种限制酶对质粒pBR322和干扰素基

55、因进行双酶切,目的是既能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又能防止_ 、_(答两点)。(3)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然后将细菌涂布到含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就可得到含质粒PBR322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再从每一个单菌落中挑取部分细菌转涂到含有_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绝大部分是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原因是_。(4)干扰素在体外保存非常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中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在-70C 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直接对_进行修饰或改造,这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二)科学家设计了以下流程,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的患者进行基因治疗。请回答:(1)上图中进行的是_(填“

56、体内”或“体外”)基因治疗,过程中利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称为_。若导入的干扰素基因序列为已知,则可通过_获取。(2)ES细胞是由囊胚中的_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_性,可以将其培养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3)下列关于上述操作中的叙述,正确的是_。A操作体现了上皮细胞具有全能性B过程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进行基因导入C完成基因导入的细胞就具有了合成并分泌干扰素的能力D基因治疗依据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 (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酶B、酶C (3). 质粒与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4). 防止同时破坏质粒中的两个标记基因 (5). 氨苄青霉素 (6). 四环素 (7). 目的基因的插入破坏

57、了四环素抗性基因,重组质粒上只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质粒上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而只导入质粒的细菌能生长 (8). 基因 (9). 体外 (10). 核移植技术 (11). 化学方法合成 (12). 内细胞团 (13). 发育全能 (14). D【解析】【分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标记基因可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2、由于不同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所以在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时常用双酶切,可防止目的基因反向粘连和质粒自行环化。3、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

58、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流程,其中表示获得重组胚胎的过程;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详解】(一)(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故在分化诱导因子作用下,正常细胞可以摆脱抑制、合成干扰素,该过程发生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标记基因可用于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所以重组质粒上至少要保留一个标记基因,由于两个标记基因上均含有酶A的切点,所以不能用酶A切割,为了防止连接时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防止同时破坏质粒中的两个标记基因,故在构建重组载体DNA分子时,可以选用酶B和酶C两种限制酶对质粒pBR322和干扰素基因进行双酶切。(3)由于质

59、粒和重组质粒上都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未导入质粒的细菌不含有该抗性基因,所以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然后将细菌涂布到含氨苄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就可得到含质粒PBR322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由于目的基因的插入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重组质粒上只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因此再从前面培养基上获得的每一个单菌落中挑取部分细菌转涂到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绝大部分是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4)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的一项技术。(二)(1)分析图解可知,上图中进行的是体外基因治疗,该过程利用的生物工程技术

60、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和核移植技术等。图中过程中利用的是核移植技术。在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的情况,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获取。(2)ES细胞是由囊胚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利用其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将其培养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3)A、操作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上皮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B、过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错误;C、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后不一定能成功表达,C错误;D、基因治疗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而该工程技术依据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点睛】第一小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第二小题结合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流程图,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工程的操作步骤及相关细节;识记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及应用;识记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