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第6讲——功(2课时)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487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第6讲——功(2课时) 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第6讲——功(2课时) 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第6讲——功(2课时) 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第6讲——功(2课时) 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第6讲——功(2课时) WORD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升高物理衔接班第6讲功(2课时)一、学习目标:1. 知道功的定义,理解功的两个要素。2. 掌握功的公式及单位,并能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3. 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二、学习要点:1. 功的概念的理解。2. 功的计算方法。三、课程精讲:思考1:初中我们学过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思考2:举几个例子说明力对物体做了功。判断:在下列图片所示的情景中,人是否对物体做了功?如果是,请说明理由。小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功的概念:(1)功的定义:物体受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发生一段位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对物体做功是和一定的运动过程有关

2、的。功是一个过程量,功所描述的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2)功的两个要素: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两个要素对于功而言缺一不可,因为有力不一定有位移;有位移也不一定有力。特别说明:力是在位移方向上的力;位移是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重力和弹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这两个力并不做功。题型1:功的概念的理解:例1. 下面列举的情况中所做的功不为零的是( )。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3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B. 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C. 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但没推动,人的推力对物体做的功D. 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3、二)功的计算:1. 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该怎样计算功呢?问题一: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L,如图所示,求力F对物体m所做的功。解:力和位移的方向一致,这时功等于力F跟物体m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L。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则功等于力的大小与位移大小之积。如果物体m在力的作用下位移增加了L,那么力F所做的功相应地增加:W=FL。2. 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该怎样计算功呢?问题二:物体m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前行驶的距离为l,求力F对物体m所做的功。解:由于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可根据力F的

4、作用效果把F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如图所示:F1=Fcos F2=Fsin根据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对物体m所做的功等于F1l. 而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m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故力F所做的功W=W1+W2=W1F1l=Flcos。说明:1、在计算功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式中F一定是恒力,若是变力,中学阶段一般不用上式求功。式中的l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也是物体对地的位移,是F方向与位移l方向的夹角。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l、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5、。2、功的正负: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负功,由F和l方向间的夹角大小来决定。根据知:(1)当0时,则,此时力F对物体做正功。(2)当时,则W0,即力对物体不做功。(3)当时,则,此时力F对物体做负功,也叫物体克服力F做功。题型2:功的正负的判断:例2. 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B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则下列对力做功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B. A、B间弹力对A、B都不做功C. 摩擦力对B做负功,对A不做功D. 弹力对A不做功,对B做正功变式1: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说明( )。A. 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B. 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

6、的运动C. 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D. 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题型3:功的计算问题例3.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40N拉一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8m,求:(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的功。(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分析: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如图)的作用,其中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只有拉力和摩擦力对木箱做功。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摩擦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解:根据功的公式,可得(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2)摩擦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

7、3)外力对木箱做的总功为变式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试求:(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解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物体相对斜面静止,相对地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l,物体受到重力mg、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些力均是恒力,故可用计算各力做的功。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1);(2);(3)。变式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倾角为的斜面上,当斜面受力后,物体随斜面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右移动距离l,在这过程中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做的功分

8、别是多少?物体所受斜面的力做的功是多少?合外力做的功是多少?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重力G,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各力均为恒力,由物体受力分析图可得各力的大小分别为:。物体的位移方向水平向右,与重力G的夹角为;与支持力的夹角为;与摩擦力的夹角为。根据公式可得。或的合力与G等大反向,所以斜面对物体做的功为0。因为物体平衡,故。或,即合力对物体做功为0。(三)摩擦力做功特点的讨论:1.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不做功。2.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负功。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例题:质量为M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

9、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点滑至B点,在木板上前进了L,而木板前进了s。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问:(1)摩擦力对滑块所做功多大?(2)摩擦力对木板所做功多大?解析:(1)滑块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摩擦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2)木板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为:。四、知识提炼导图:五、目标期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在具体的情景中判断功的正负,并熟练地进行功的计算。六、下讲预告:重力势能和动能【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1. 下列有关功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越大,做的功越多B. 位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

10、越多C. 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D.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乘积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2. 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说明( )。A. 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B. 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 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90D. 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903. 关于摩擦力和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 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C.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D.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不做功4. 下列哪些情况中力做的功为零?( )A. 向上抛出一物体,上升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B.

11、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到的引力对卫星所做的功C. 汽车加速前进时,车厢底部对货物的支持力对货物所做的功D. 汽车加速前进时,车厢底部摩擦力对货物所做的功5. 下列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的问题中,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也必定做功B.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C. 作用力做功的数值一定等于反作用力做功的数值D. 单纯根据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不能判断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6. 如图所示,物体A、B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的位移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对A、B做的功一样多B. 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B多C. F对A做的功与A对B做的功相同D. A所受的合外力对A做的功与B所受的合外力对B做的功相同7. 如图所示,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可能是( )。A. 始终不做功B.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C. 先做正功后不做功D. 先做负功后不做功8.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由A点滑到B点,摩擦力做功为W1;若物体从A点沿两斜面滑到B点,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2,已知物体与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则( )。A. B. C. D. 都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