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8分)1(2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A盐汽水B牛奶C纯净水D果汁2(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氨苄青霉素有抗菌作用,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效下降,原因是()A病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B氨苄青霉素诱导病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适应D病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3(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和“分子运输车”分别指的是()A噬菌体、质粒、动植物病毒B质粒、
2、噬菌体、DNA连接酶C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等DDNA连接酶、限制酶、动植物病毒4(2分)(2013枣庄一模)下列过程不会导致生物进化的是()A在红服果蝇的群体中,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B小麦Aa连续自交,后代个体中AA所占比例越来越髙C濒临灭绝的江豚,有些个体得不到交配机会使部分基因消失D抱犊崮森林公园不断有灰喜鹊迁入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5(2分)(2013秋蒙山县校级期末)某一外伤病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讲话,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A听觉性语言中枢B视觉性语言中枢C运动性语言中枢D感觉性语言中枢6(2分)(2014南京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3、)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B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殖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7(2分)(2011湖南一模)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A不断增加B不断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基本不变8(2分)(2014大连模拟)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
4、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9(2分)(2012湖南校级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10(2分)(2011海南)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
5、改变11(2分)(2014昌乐县校级模拟)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已知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94%BB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大于8%C变异的有利是相对的,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结果12(2分)(2013秋高阳县校级期中)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13(2分)(2014春温州校级期末)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6、,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14(2分)(2014坡头区校级模拟)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15(2分)(2012安徽)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
7、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BCD17(2分)(2013东城区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B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18(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8、成分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19(2分)(2013淮安二模)某动物的基因S和T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仅含一种显性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SSTT和sstt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T的基因频率是()A40%B45%C50%D60%20(2分)(2013秋宁波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影响大于细胞内的D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21(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A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B是否有抗生素抗性C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D是否有相应的性状22(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在下列基因操作的四个基本步骤中,不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23(2分)(2013秋莲湖区校级期末)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1)Na+142
10、14710K+5.04.0140Ca2+2.51.252.5Mg2+1.51.010.35Cl103.3114.025有机酸6.07.5蛋白质16.01.0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24(2分)(2013秋库尔勒市校级期末)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血红蛋白 葡萄糖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二氧化碳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乙酰胆碱 尿素 维生素ABCD25(2分)(2012秋江
11、都市校级期末)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C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直接传向另一个神经元D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6(2分)(2013红桥区一模)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处给予恒定刺激,、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ch浓度(mmolL1)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0.15
12、.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A图中的、和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结果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实验结果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影响D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消除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7(2分)(2013海南)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8(2分)(2014天门模拟)如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
13、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处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之间,Na+大量内流,之间,K+大量外流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的兴奋并传导29(2分)(2013湖南校级一模)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a(神经纤维膜内)、c(神经纤维膜外)两点,且ab=bc,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记录仪偏转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受损部位膜内外的电位为外正内负B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不会偏转C静息电位的产生与膜对Na+通透性有关D若改为刺激b点,记录仪不会偏转30(2分)(2003秋南
14、京期末)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0分)31(8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基因公司用如如图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原理和优点(1)干扰素基因与细菌的质粒相结合要依靠的工具酶是,其作用部位是,连接好后将目的基因移植到酵母菌体内,酵母菌在基因
15、工程中叫(2)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中的质粒做运载体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是: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3)酵母菌有了分泌干扰素的能力,这个事实说明人和酵母菌共同有一套,干扰素的合成要经历、两个过程32(8分)(2014春九江期中)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该来源为生物进化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
16、种群基因库中的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哪个种群?,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作用33(8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系统,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
17、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的调节下进行(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层生物膜34(8分)(2014秋西华县校级期中)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2)分别表示、 和,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增多的实例(4)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的含量有关(5)如果图中细胞为浆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抗体存在于图中的部位(填标号)35(8分)(2013滨州一
18、模)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处跨膜运输的方式(2)和都属于细胞的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4)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2014-2015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
19、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8分)1(2分)(2012兴化市校级学业考试)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A盐汽水B牛奶C纯净水D果汁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高温环境人体出汗较多,在丢失水的同时还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因此应当补充盐汽解答:解:A、夏季酷暑时,室外作业的人会大量的出汗,同时会丢失大量的无机盐,补水的时候也需要补盐,应多饮用盐汽水,另外产生二氧化碳时带走部分热量,A正确;B、牛奶里富含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使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B错误;C、夏季酷暑时分,室外作业由于大量出汗带走体内一定的盐分,需要补
20、充水分的同时还要补充一定的盐分,C错误;D、果汁里含有大量的糖类,无机盐的含量较少,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容易题2(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氨苄青霉素有抗菌作用,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效下降,原因是()A病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B氨苄青霉素诱导病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适应D病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氨苄青霉素在抗药性产生的过程中仅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抗药性基因突变解答:解:A、长期使用氨苄青霉素治病,由于氨苄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淘汰了
21、没有抗药性的病菌和抗药性低的病菌,能生存下来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病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使青霉素药效降低,A正确;B、由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细菌不可能只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B错误;C、长期使用氨苄青霉素治病,由于氨苄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淘汰了没有抗药性的病菌和抗药性低的病菌,能生存下来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使氨苄青霉素药效降低,而不是人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C错误;D、病菌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抗药基因,D错误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病菌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属于考纲要求的理解和分析推理层次有些学生不能理解突变是不定
22、向的,而氨苄青霉素的使用只是起到了选择作用,容易错选B3(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和“分子运输车”分别指的是()A噬菌体、质粒、动植物病毒B质粒、噬菌体、DNA连接酶C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等DDNA连接酶、限制酶、动植物病毒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解答:解:(1)在基因工程
23、的操作中,“分子手术刀”是限制酶(2)“分子缝合针”是DNA连接酶(3)“分子运输车”是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或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包括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三种操作工具及其作用,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2分)(2013枣庄一模)下列过程不会导致生物进化的是()A在红服果蝇的群体中,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B小麦Aa连续自交,后代个体中AA所占比例越来越髙C濒临灭绝的江豚,有些个体得不到交配机会使部分基因消失D抱犊崮森林公园不断有灰喜鹊迁入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考
24、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原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等解答:解:A、在红服果蝇的群体中,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A错误B、小麦Aa自交,改变基因型频率,而基因频率不变故B正确C、长期地理隔离可能导致有些个体得不到交配机会使部分基因消失,从而形成生殖隔离故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实质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5(2分)(2013秋蒙山县校级期末)某一外伤病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
25、不能讲话,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A听觉性语言中枢B视觉性语言中枢C运动性语言中枢D感觉性语言中枢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会讲话,不能说话,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解答:解:A、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说话,说明听觉语言中枢正常,A错误;B、病人能看懂文字,说明视觉语言中枢正常,B错误;C、病人不能说话,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C正确;D、无感觉性语言中枢,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6(2分)(201
26、4南京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B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殖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变异的不定向的,可以遗传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解答: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生物进
27、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2分)(2011湖南一模)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A不断增加B不断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基本不变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当代种群自由交配,产生下一代设当代B频率p,b频率q则下一代Bb基因型频率为:2pq等式:Bb基因型频率=2pq; 等式:p+
28、q=1;带入得:Bb基因型频率=2p(1p)=2p2p2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图形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Bb基因频率的最大值是当p=0.5时题中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p在持续性变小当p0.5时,随着p的减小Bb基因型频率增加,p=0.5时达到最大值,而后p0.5,Bb基因型频率随着p的减小而降低解答:解:ABCD、基因频率B=0.75,b=0.25,Bb基因型频率是20.750.25=0.375若干代后基因频率B=0.25,b=0.75,Bb基因型频率还是0.375变化规律:设计B为x,则b为1x,Bb基因型频率为y,则y=2x(1x)=2x2x2(0.25x0.75)这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在x
29、=0.5时,y达到最大值当0.25x0.5,y随x的增加而增大,当0.5x0.75,y随x的增加而减小,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和数学计算能力还要记住,生物进化的实质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与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和为18(2分)(2014大连模拟)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
30、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解答:解:A、自然选择仍在起作用,A错误;B、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进化,B错误;C、双方在斗争中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错误;D、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说明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分)(2012湖南校级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
31、,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其中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答:解:A、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所以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故A正确;B、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此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B正确;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会导致生物间的差异增大,当生物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物种,故C正
32、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存在,环境只是对生物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0(2分)(2011海南)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
33、:本题是对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频率改变与自然选择的关系回忆与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频率改变与自然选择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捕食,因此一种生物灭绝,不一定引起另一个物种的灭绝,A错误;B、生物是共同进化的,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必然互为选择因素,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一个物种基因突变与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突变没有必然的联系,C错误;D、基因频率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存在突变或选择,基因频率就会发生改变,甲、乙个体数的
34、长期稳定说明二者在长期 的进化过程中保持平衡,不能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自然选择与基因频率的改变的关系,生物进化的实质,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D选项往往因对共同进化概念和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不理解而误选11(2分)(2014昌乐县校级模拟)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已知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94%BB地区人群中Aa的
35、基因型频率大于8%C变异的有利是相对的,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地区的基因型频率是:AA=90%,Aa=8%,aa=2%,所以A的基因频率是:A=90%+8%=94%,a的基因频率是:a=2%+8%=%;又由题意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且B地区流行疟疾,因此在B地区,Aa的基因型频率大于AA的基因型频率解答:解:A、A地区的基因型频率是:AA=90%,Aa=8%,aa=2%,所以A的基因频率是:A=90%+8%=94%,A正确;B、由题意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
36、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且B地区流行疟疾,因此在B地区,Aa的基因型频率大于AA的基因型频率,大于8%,B正确;C、由题意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而有利于个体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的选择作用,C正确;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的特点,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2(2分)(2013秋高阳县校级期中)分别向20mL的新
37、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血浆pH的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弱酸和与其对应的弱酸盐(或弱碱和与其相对应的弱碱盐)可以形成一对缓冲对,当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碱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酸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解答:解: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值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了过量的酸或碱,则滴加过
38、量碱是PH值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值会降低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PH值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13(2分)(2014春温州校级期末)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
39、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内环境稳态是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可作为本题答题的切入口解答:解:A、内环境渗透压、pH 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B、内环境渗透压、pH 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C、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免疫系统能识别自己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之一,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
40、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神经调节占主导地,D错误故选:D点评:主要利用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实例和意义等来解决问题,三种调节方式的主次地位、免疫调节是本题的难点14(2分)(2014坡头区校级模拟)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
41、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解答:解: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细胞释放组织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的浓度增大,组织液量增加,造成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过敏反应的机理和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5(2分)(2012安徽)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
42、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BCD考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分析: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设基因R的频率为 p,基因r的频率为q,则R+r=p+q=1,RR+Rr+rr=p2+2pq+q2=1解答:解:根据基因型频率RR和Rr各占4/9,rr占1/9,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亲本中RR:Rr=1:1,R的基因频率是=RR%+Rr%/2
43、=3/4,r的基因频率=1R=1/4,又由于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自由交配,所以子代中感病植株占rr=1/41/4=1/16故: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的计算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计算和综合运用能力17(2分)(2013东城区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B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分析题图: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血浆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
44、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神经细胞将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即中,故A正确;B、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B正确;C、图中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故C错误;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8(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生物
45、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
46、态失衡可导致疾病解答:解:A、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进入消化道,不是进入内环境,B错误;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D、尿液不是细胞外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分)(2013淮安二模)某动物的基因S和T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仅含一种显性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SSTT和sstt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T的基因频率是()A40%B45%C50%D60%考
47、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频率,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仅含一种显性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SSTT和sstt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自由交配,F2群体中能存活的个体有:1SSTT、2SsTT、2SSTt、4SsTt、1SStt、1ssTT、1sstt,因此群体中T的基因频率是(2+4+2+4+2)/24=6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0(2分
48、)(2013秋宁波期末)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的D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
49、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因此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不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A错误;B、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的成分,A错误;C、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的,C正确;D、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明确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
50、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A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B是否有抗生素抗性C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D是否有相应的性状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答:解:A、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A错误;B、抗生素抗性基因是一种标记基因,其作用是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B错误;C、是否能分离得到目的基因只能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
51、胞,不能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C错误;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以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有相应的性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检测目的基因的受否导入受体细胞、受否表达的方法,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22(2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在下列基因操作的四个基本步骤中,不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
52、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是逆转录法,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基因探针,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培养,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能准确判断哪些步骤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熟记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网络结构
53、的构建23(2分)(2013秋莲湖区校级期末)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1)Na+14214710K+5.04.0140Ca2+2.51.252.5Mg2+1.51.010.35Cl103.3114.025有机酸6.07.5蛋白质16.01.0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首先根据各种体液中的成分区分
54、是哪一种体液,由于细胞內液中的 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为细胞內液,又由于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故可判断为血浆,为组织液解答:解:A、由于细胞內液中的 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为细胞內液,A正确;B、据分析可知属于组织液,为血浆,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组织液增多,B正确;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需穿过线粒体、肝细胞膜、毛
55、细血管管壁细胞,共5层膜,故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体液的成分正确区分不同的体液24(2分)(2013秋库尔勒市校级期末)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血红蛋白 葡萄糖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二氧化碳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乙酰胆碱 尿素 维生素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都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中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答:解: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56、,正确;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错误;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二氧化碳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错误;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或消化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正确;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浆运输,是内环境都组成成分,错误; 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错误;尿素可以存在于 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错误;维生素可以存在于 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的
57、理解和判断是解题都关键25(2分)(2012秋江都市校级期末)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C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直接传向另一个神经元D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由于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A正确;B、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传递到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B正确;C、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向另一个神经元存在
58、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D、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的电位由静息时的外正内负变为为内正外负,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的产生与传递的机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6(2分)(2013红桥区一模)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处给予恒定刺激,、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ch浓度(mmolL1)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0.15.005.560.
59、25.005.480.35.005.310.45.005.24A图中的、和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结果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实验结果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影响D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消除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突触结构和兴奋的传导,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不包括突触小泡,没有,A错误;B、表中数据说明Ach的浓度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没有影响,B错误;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
60、ch促进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C错误;D、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ch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所以需除去突触小泡以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兴奋传导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分析图示的能力27(2分)(2013海南)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钠离子和钾离子在人体有非常重要
61、的作用,钠离子的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细胞内高于细胞外,这是动作电位的基础,也是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基础解答:解:A、神经细胞的膜兴奋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A正确;B、人体内的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都高于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B错误;C、静息状态时,膜内的钾离子浓度比较高,k+外流,膜外侧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内侧聚集较多的负离子,形成了膜电位差,外正内负,C正确;D、在人体血浆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较高,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无机盐的作用,知识点包括兴奋的传导、渗透压的维持,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
62、其实有着很大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无论神经细胞还是血细胞,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都是细胞内高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这种联系,就可以将知识融合到一起28(2分)(2014天门模拟)如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处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之间,Na+大量内流,之间,K+大量外流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的兴奋并传导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
63、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静息电位,为动作电位,分别表示产生动作电位和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的0电位解答:解:A、a处为突触前膜,只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处为突触后膜,只可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错误;B、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错误;C、之间,Na+大量内流,之间,K+大量外流,C正确;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处兴
64、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及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9(2分)(2013湖南校级一模)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a(神经纤维膜内)、c(神经纤维膜外)两点,且ab=bc,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记录仪偏转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受损部位膜内外的电位为外正内负B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不会偏转C静息电位的产生与膜对Na+通透性有关D若改为刺激b点,记录仪不会偏转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
65、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解答:解:A、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由于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a(神经纤维膜内)、c(神经纤维膜外)两点;又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且指针不偏转,所以受损部位膜内外的电位为外负内正,A错误;B、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不会偏转,B正确;C、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Na+内流而产生的兴奋,C错误;D、若改为刺激b点,
66、由于ab=bc,说明兴奋同时到达ac,但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所以记录仪会偏转,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0(2分)(2003秋南京期末)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
67、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A正确;B、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正确;C、图中是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
68、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正确;D、处于传出神经上,若从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不产生反应,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0分)31(8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基因公司用如如图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原理和优点(1)干扰素基因与细菌的质粒相结合要依靠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其作用部位是3,5磷酸二酯键,连接好后将目的基因移植到酵母菌体内,酵母菌在基因工程
69、中叫受体细胞(2)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细菌中的质粒做运载体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是: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3)酵母菌有了分泌干扰素的能力,这个事实说明人和酵母菌共同有一套遗传密码子,干扰素的合成要经历转录、翻译两个过程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
70、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解答:解:(1)DNA连接酶能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3,5磷酸二酯键;连接好后将目的基因移植到酵母菌体内,酵母菌在基因工程中叫受体细胞(2)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细菌中的质
71、粒做运载体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是: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3)酵母菌有了分泌干扰素的能力,可见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中成功表达,这说明人和酵母菌共同有一套遗传密码子;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要经历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故答案为:(1)DNA连接酶 3,5磷酸二酯键 受体细胞(2)细菌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3)遗传密码子 转录和翻译点评:本题结合生产干扰素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2(8分)(2014春九江期中)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
72、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哪个种群?种群1,该环境对甲
73、虫的生存起到了选择作用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2)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
74、,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故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4)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1,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选择作用故答案为:(1)基因 (2)基因突变 提供原材料 基因频率(3)基因交流 地理(生殖)隔离 (4)种群1 选择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解题时要掌握知
75、识的关键所在,比如要知道: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形成生殖隔离;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应该以种群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33(8分)(2014秋雁峰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
76、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进行(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层生物膜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1、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器官与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2、据图分析: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解答:解:(1)由图可知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排泄系统(2)呼吸受阻,无氧
77、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同时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 故答案为:(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2)降低 碳酸氢钠(3)神经体液免疫(4)5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内环境与外环境既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意在强化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
78、识记、理解与运用34(8分)(2014秋西华县校级期中)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2)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 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增多的实例花粉过敏或营养不良(4)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5)如果图中细胞为浆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抗体存在于图中的部位(填标号)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
79、分析题图:图示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为组织细胞;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为红细胞解答:解:(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其中血浆与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为组织液,由于病理原因引起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的实例有花粉过敏(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
80、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等(4)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5)抗体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此外在组织液、淋巴及外分泌液中也含有少量抗体,因此抗体存在于图中的部位故答案为:(1)(2)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花粉过敏或营养不良 (4)无机盐 蛋白质 (5)核糖体 点评:本题结合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免疫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的名称;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对组织水肿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识记抗体的化学本质及分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
81、题35(8分)(2013滨州一模)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处跨膜运输的方式协助扩撒(2)和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数量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4)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过F(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保持正
82、电位,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知识点是兴奋的传导和生物膜的成分,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问题涉及的内容分析题图进行解答解答:解:(1)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钠离子通道开放,造成钠离子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2)由题图2知是突触小炮、突触前膜、突触后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组成上分析是由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经过突触结构,信号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图2中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是(4)分析题图1可知,所以F所在的神经元是感觉神经元,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F将兴奋传入中枢,由于反射的效应是屈肌收缩,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到而不传到,所以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保持静息时的电位即正电位,处神经纤维会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故答案应为:(1)协助扩撒(2)生物膜系统 蛋白质的种类、数量(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F 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