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点05 遗传规律1.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非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eeFFHH BEeffhh CeeFFhh Deeffhh答案: A 解析:实的基因型中应该含有的显性基因个数为:4515=3,由甲的基因型可知,由甲传递给子代的显性基因只有一个,因此,另一个亲本传递给子代的显性基因个数为2,A项中的基因型符合要求。2.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
2、确的是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B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是正常的几率为18C家系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D家系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答案: C 解析:由系谱图可知,甲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中双亲正常,儿子患病,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与甲的遗传方式不同,A项错误。若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丙中的父亲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项错误。若乙中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项正确。丁中双亲患病,子女有正常个体,为显性遗传,父亲患病,有一个女儿正常,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而,遗传
3、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亲为杂合子,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l4,B项错误。3某蛾类是二倍体生物,其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共同控制,显性基因D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素的代谢过程中的某种酶的合成,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D基因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蛾类茧的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原因是 (2)若基因型分别为BbZDW和BbZDZd的两只雌雄蛾交配,子代出现白色茧蛾的概率是_。(3)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白茧的雌雄蛾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白茧蛾与黄茧蛾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除BbZDWB
4、bZDZD外,还有_种组合。(4)若d为隐性纯合致死基因(ZdW也看作纯合胚胎致死基因型,含Zd的雌雄配子均有活性),则该种蛾中黄茧的基因型有_种,BbZDZd BbZDW交配,存活子代中黄茧个体占_。答案:(1)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子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2)13/16 (3)3 (4)3 1/4解析:(1)由图可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2)根据两对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可知,B ZD 、B ZdZd、B ZdW、bbZdZd、bb ZdW均为白茧,bbZD 为黄茧。因此子代白茧的基因型为bbZDW、bbZDZD、bbZDZD,概率=1/4*1/4+
5、1/4*1/4+1/4*1/4=3/16。(3)满足亲本为白茧,子代白茧:黄茧=3:1的亲本组合还有:BbZDWbbZdZd、bbZdWBbZDZd和bbZDW、BbZDZdbbZdW 3种组合。(4)黄茧的基因型有bbZDW、bbZDZD、bbZDZD三种。BbZDZd BbZDW交配的子代中ZdW致死,bbZDW、bbZDZD、bbZDZD的概率=1/4。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刚毛变短,称“截毛”)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a和D、d控制。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是灰身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试验,发现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都如下图所示。请据
6、图回答:(1)若一只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原因是亲代中 果蝇减数第 次分裂的后期发生异常所致。(2)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体色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体色和刚毛长短这两对性状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3)理论上子代中灰身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灰身刚毛雌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的比例为 。(4)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为 或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要进一步获得更明确的结论,可以选择其他类型中 雌果蝇和 雄果蝇的纯合体进行杂交实验(填写表现型,XDY和XdY视为纯合体)。考点: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细胞的减数分
7、裂答案:(12分,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1分)(1)雄性 二(2)灰身 刚毛长短 (2分) (3)4 3:1 (6:2)(2分) (4)AAXDXD AAXDXd 灰身截毛 灰身刚毛 解析:(1)出现XYY是由于雄果蝇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YY,精子的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开的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Y着丝点分裂,YY同时移向了同一级,导致形成YY的精子。(2)由于亲本都是灰色刚毛,而后代中出现了黑身截毛,所以新出现的黑身和截毛就是隐性性状,而灰身刚毛就是显性性状。通过图形可以看出截毛这一性状仅仅出现在雄果蝇中,雌果蝇中没有截毛,说明刚毛长短属于伴性遗传。(3)根据
8、子代性状及比例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AaXDXd AaXDY,产生的子代如下:配子AXDaXDAYaYAXDAAXDXDAaXDXDAAXDYAaXDYAXdAAXDXdAaXDXdAAXdYAaXdYaXDAaXDXDaaXDXDAaXDYaaXDYaXdAaXDXdaaXDXdAaXdYaaXdY由上表可知,故理论上子代中灰身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有AAXDXD、AaXDXD、AAXDXd、AaXDXd四种,灰身刚毛雌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的比例为3:1。(4)由(3)题分析表格可知子代为16个个体,而实际是15个个体,所以只有一个个体不能成活,这个不能成活的个体出现在灰身刚毛雌果蝇中,在灰身刚毛
9、雌果蝇中总共有AAXDXD、AaXDXD、AAXDXd、AaXDXd四种,其中在(3)的16个后代中,有1个AAXDXD,2个AaXDXD,1个AAXDXd,2个AaXDXd,在这四种基因型中只能是一个个体不能成活,经分析不能正常发育成活的个体基因型只能为AAXDXD 或AAXDXd,让灰身截毛雌蝇AAXdXd与灰身刚毛雄蝇AAXDY,如果后代雌雄果蝇1:1则,不能成活的基因型为AAXDXD,如果后代只有雄果蝇,没有雌果蝇,则不能成活的的基因型为AAXDXd。5.野茉莉花有白色、浅红、粉红、大红和深红等五种颜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基因A、B、D(独立遗传)分别编码酶A、
10、酶B、酶D,酶所催化的反应及各产物的关系如下:注: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为白色。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1)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开白花的野茉莉植株中基因型为纯合子的有 种。(2)开粉红花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 。(3)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杂交,检测到有的后代植株中没有白色物质,则这两植株杂交后代中,深红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开浅红的植株数与开大红的植株数的比例为 。(4)由题意概括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写两点) , 。答案:()84 ()全为粉红 3粉红:白色9粉红:7白色()2764 1: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
11、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多个基因同时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1)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为ABD,基因型有8种,开白花的野茉莉植株中基因型有Abbdd、aabbD、aaBdd、aabbdd,所以纯合子有4种。(2)开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bbD, 有四种类型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这四种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全为粉红、3粉红:1白色、3粉红:1白色、9粉红:7白色。(3)此两开深红花的野茉莉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后代中深红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43/43/4=27/64,开浅红aaBD的植株数与开大红ABbb的植株数的比例为1:1。6.在
12、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6.请分析回答:(1)表现为正常翅的果蝇中“假回复体”基因型可能为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 因型hhrr、HHR
13、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 (基因型)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用这些果蝇与 (基因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预测子二代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答案:(10分)(1)HHrr 、Hhrr(2分)(2)hh
14、RR(1分) 全为正常翅(1分) 全为毛翅 (1分) (3)hhRR(1分)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2分)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2分)解析:(1)由“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可知表现为正常翅的果蝇中“假回复体”基因型可能为HHrr 、Hhrr。(2)欲判断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的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需要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hhRR杂交(若与HHRR杂交,无论是HHrr还是hhRR后代均为毛翅;若与hhrr杂交,无论是HHrr还是hhRR后代均为正常翅,不能做出判断),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若子代果蝇
15、全为毛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3)当已知该果蝇为纯合的“假回复体”即基因型为HHrr,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关键看杂交过程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若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据此,将这些果蝇与基因型为hhRR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7.果皮色泽是柑桔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现有三株柑桔,其果皮颜色分别为:植株1黄色、植株2橙色、植
16、株3红色。为探明柑桔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三株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并回答:(1) 根据实验_可以判断出_色是隐性性状。(2) 若柑桔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植株3的基因型是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3) 植株2的基因型是_,橙色柑桔还有哪些基因型_。答案:(10分)(1)乙(或丁)(1分) 黄(1分) (2)AaBb (2分) 红色:橙色:黄色=9:6:1(2分)(3)Aabb 或aaBb (2分) AAbb 、aaBB(2分)解析:(1)根
17、据实验乙判断,植株2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也可根据实验丁判断,亲本植株2和3分别为橙色和红色,而后代分离成黄色,则黄色为隐性性状。(2)(3)根据实验丁判断,若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实验的比例不符合分离定律,初步推测最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植株1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乙,植株2自交后代橙色:黄色(aabb)=3:1判断植株2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可判断含有A或B基因都使果皮色泽表现为橙色;根据实验丙推测,植株1(aabb)植株3后代有黄色植株,则植株3的基因型为 a b,而后代又有橙色植株,则植株3的基因型含有A或B,结合上述实验乙的
18、推测过程,则只有植株3的基因型为AaBb,和植株1(aabb)杂交,后代才能出现1红色(AaBb):2橙色(1Aabb、1aaBb):1黄色(aabb);植株3(AaBb)自交后代比值为9红色(9A B ):6橙色(3A bb、3aaB ):1黄色(aabb);橙色柑橘的基因型除了Aabb 和aaBb,还有AAbb和aaBB。8.喷瓜叶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抗病与否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就这两对性状遗传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深绿不抗病浅绿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抗病=1:1实验2:深绿不抗病浅绿抗病深绿抗病:深绿不
19、抗病:浅绿抗病:浅绿不抗病=1:1:1: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抗病与否这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2)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3)实验2的遗传图解为:_。(4)用叶深绿与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5)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由上述信息可知喷瓜是_倍体植物。G、g、g-三种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_。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_。某雄性
20、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雌性植株=2:1:1,则亲代植株的基因型为_。答案: 解析:由实验一“不抗病和抗病杂交,生下的后代全部都是抗病”可知,抗病是显性性状。由实验二可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通过分析题意可知,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rr和BbRR。分析可知实验2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rr和BbRr,据此绘制实验2的遗传图解,注意规范性。用叶深绿(BB)植株与叶浅绿(Bb)植株杂交,得到F1(1/2BB、1/2Bb),在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叶深绿植株(BB)占3/5,叶浅绿植株(Bb)占2/5。此时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2
21、2)/(52)80。由每一植株均只含有两个相同或等位基因可推断出喷瓜是二倍体植物;G、g、g-三者是复等位基因,它们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在自然界中可以作母本的植株的基因型有gg、gg-和g-g-三种,而作父本的植株基因型有GG、Gg、Gg-、gg和gg-等五种,由此可知母本中无G基因,不能产生含有G基因的卵细胞,故自然界中没有雄性纯合植株;某雄性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后代中有雄性植株,可说明父本中含有G基因,又根据后代中存在雌性植株,可知两亲中均含有g-基因,因此亲代植株的基因型为Gg-gg-。9.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先天性垂体性侏儒症的家系(设相关基因为
22、A、a,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分析,该病为_染色体上的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推测-3的基因型是_。(2)该病患者由于垂体产生的_不足,引起侏儒症。(3)研究人员采集了10位家系成员(系谱图中有编号的个体)的血样,提取了这些成员的DNA,采用技术对该病相关基因GHRHR基因片段(260bp,bp代表碱基对)进行大量扩增,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tU对其切割,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如下图所示。据系谱图和电泳图谱分析可知:该病患者的GHRHR基因片段有_个BstU酶切点 。在提取DNA的部分家系成员中,_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若-10与-11再生育一个孩子
23、,这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常(1分) 隐(1分) AA或Aa (2)生长激素(3)PCR(或聚合酶链式反应) 0 -1、-2、-6 0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概率的计算和基因工程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1)由-1和-2正常后代有患者,说明是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这是由于-1不患病,所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亲本的基因都是Aa,所以-3的基因型为AA或Aa。(2)侏儒症是缺少生长激素,所以该病患者由于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不足。(3)抽取血样以后,要用PCR(或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其扩增。根据遗传图谱进行分析,-2是患者含有该病相
24、关基因GHRHR基因片段,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tU对其切割,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该病相关基因GHRHR基因片段不变,说明没有切割位点。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tU对其切割后,电泳后还有260bp的,说明是携带者,所以-1、-2、-6为携带者。通过电泳后得知-10的基因型为aa, -11的基因型为AA,所以二者的后代没有患者,都是携带者。10.答案:(1)三角形:卵形=3:1(1分) (2)AABb或AaBB(1分) (3)F2三角形自交:三角形:卵形=5:1(亲本三角形自交:全为三角形(答对任意一项均得2分)(2分) (4)6(2分) 30:15:15:2:1:1(2分) 7/64(2分)
25、3/7(2分)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相关的实验分析。根据题干中果实的形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且两对基因为自由组合定律,又根据实验1、2和3可以看出,只要基因型中有一个显性基因,则性状就表现为三角形,aabb的性状表现为卵形。(1)实验1中的F1的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以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21/2=1/4,所以子代的表现型为三角形:卵形=3:1。(2)实验2中的F1都表现为三角形,而且在后代F2中,比例不是15:1,说明不是AABB的纯合子,推测三角形的亲本是AABb或AaBB,经过检验,符合27:5。(3)实验3中的三角形与卵形杂交后代仍
26、是三角形,根据后的比例推测亲本的三角形为AAbb或aaBB,经过验证,亲本就是AAbb或aaBB。加入亲本是AAbb,自交以后后代全为三角形;在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以后的比例为三角形:卵形=3:1;F2中的三角形及基因型为2/3Aabb或1/3AAbb,如果是Aabb自交以后,三角形为2/33/4+1/3=5/6,所以F2三角形自交以后三角形:卵形=5:1.(4)AABBEEaabbee杂交后F1的基因型为AaBbEe,AaBbAaBb后代有2种表现型,EeEe后代有3种表现型,总共有23=6种表现型。AaBbAaBb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15三角形:1卵形,EeEe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7、1红花:2粉红色:1白色,所以6种后代的比例为:15三角形红花:30三角形粉红花:15三角形白花:1卵形红花:2卵形粉红花:1卵形白花。其中AaBbAaBb三角形的果实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有为1/16AABB、1/16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总共占有的比例为7/16,红花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只有1/4AA,所以F2个体中红花、三角形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比例有7/161/4=7/64。在其中纯合子占(1/16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