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422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学设计班级高二科目政治上课时间2.16.10.12执教者高二政治教师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运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

2、要服务于实践。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难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认识世界,那么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二、 讲授新课: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找同学们可以谈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学生学习文化课不是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性活动,改变的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客观物质)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

3、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中的“改造”是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它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性。实践的构成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设备和工具)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2)

4、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明确的目的,并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记,这也是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所不同的。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讨论:盲目的实践是否存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

5、的产物。3实践的基本形式。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明确实践的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实践的形式更加复杂。第二,“基本”不是“全部”,人们难以穷尽实践的所有形式,这里只研究实践的“基本”形式,即上述三种。这三种基本形式只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生产实践

6、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种基本形式并列起来。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具体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课堂探究:(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探究提示:(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 (2)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讨论:老者和农夫的对话。老者“不会耕地,

7、怎样下田”。农夫:“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哲理故事:唐代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有一幅斗牛图,画得十分生动,被人们视为珍品。有一次收藏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不禁大笑。藏主问他何故,他说:“牛在角斗时,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这幅画的牛尾巴翘得像根竖起来的棍,叫人不由得发笑。”这位画家的失误说明,实践在认识的过程中何等重要,任何人的认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说明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课堂探究: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想一一想,古代的天文学、

8、力学和数学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探究提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农业发展需要知“农时”,力学的发展是由于制作生产工具的需要(如水车),数学的发展则是计数的需要,如丈量土地促进了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此方面的古籍如周髀算经和明代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

9、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课堂探究:(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以上说法的理解。 (2)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探究提示:(1)庄子在这里陷入了不可知论,认为找不到一个标准判断是非。 (2)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判断是非的标准也看事,实际看实践的结果。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入探究是非或真理的标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

10、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对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 (2)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3)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

11、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教材此处引用的恩格斯、列宁的名言,也正阐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道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课堂探究:这位归国博士为什么要来到草原?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探究提示:这位归国博士来到草原,就是为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改变草原的面貌,造福于草原人民。这启示我们,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

12、际意义。所谓学以致用,也正是强调这一道理。教材引用毛泽东和陆游的名言论证了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问题上,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学来的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正确的态度。另一种是把学来的理论束之高阁,或空谈一阵,并不实行,这是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态度。教材“相关链接”提供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应该表示为:行知行或实践认识实践(包括创新),这一公式从实践出发,又落脚于实践和创新,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道理。【课堂小结】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方法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主、客观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