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品学案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二专题 杂说进学解 学生版导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37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案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二专题 杂说进学解 学生版导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学案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二专题 杂说进学解 学生版导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学案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二专题 杂说进学解 学生版导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学案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二专题 杂说进学解 学生版导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学案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二专题 杂说进学解 学生版导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精品学案推荐》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二专题 杂说进学解 学生版导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实验学校“杂说”专题导学案课题:进学解 课型:新授 课时:3课时 执笔:王晖 审核:成莉 时间:2015年11月备 注【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

2、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论说文,如最有代表性的师说、马说。杂文,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3、。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二、韩愈传世名言(补充部分)(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2)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4)事业无穷年。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7)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三、解题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载:“(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

4、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疑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这篇文章,从进学谈起,而重点则在于论述朝廷用人。它的写作技巧非常高明。首先,我们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进学解”,这样题目的文字过去往往属于辞赋体,采取抑客取主的写法,即假设主客两人问难,先由客方提出论点,对主人问

5、难,是文章的陪衬,然后主人驳倒客人的意见,申明自己的正面观点;韩愈这篇文章就不同,是在客言之先,自己先站出来讲话,然后把客的话引出来,最后自己再进行反驳,用的是借客伸主的写法。【预习反馈】读准字音(1)爬罗剔抉 (2)纂言者 (3)焚膏油以继晷 (4)补苴罅漏(5)佶屈聱牙 (6)跋前踬后(7)动辄得咎 (8)竟死何裨(9)纡余为妍 (10)岁靡廪粟(11)訾医师【课堂探究】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文本,提出自己的惑,小组讨论解决。学生活动2 对小组讨论效果进行检查,根据要求解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占小善者率以录: (2)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3)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4)

6、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 (5)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6)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7)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披(2)庸(3)修(4)盖(5)竟(6)虽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记事者必提其要古义:今义:记事的人。(2)作为文章,其书满家古义: 今义:行为或当做。(3)春秋谨严,左氏浮夸古义:今义:虚夸,不切实际。(4)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古义: 今义:方形。(5)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古义: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也指取得这一学位的人。4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2)三年博士,冗不见治:(3)校短量长,惟器是适

7、者: (4)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5)计班资之崇庳: 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2)登崇畯良: (3)孰云多而不扬: (4)补苴罅漏: (5)障百川而东之: (6)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6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招诸生立馆下: (2)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3)宰臣不见斥: (4)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5)荀卿守正,大论是弘: (6)有笑于列者: (7)行虽修而不显于众:课堂活动3梳理本文的结构脉络【研读探讨】1阅读第1段,思考:该段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请找出来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 2阅读第

8、2段,思考:“诸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该反驳可分为几层?又是从哪几方面对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3阅读35段,思考:先生是如何面对诸生的质疑的?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作用?答4进学解开头“先生训示”部分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在今天对我们青年学生有教育意义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答【品读赏析】1作者是采用怎样的形式来展开文章的?答2文章第1段、第3段与第2段在句式方面比较,有怎样的特点和效果?答【拓展阅读】玩知丧志(节选)余杰中国除了人多,就是书多。于是,读书人也多。像孔子式的“韦编三绝”者亦多,像杜甫式的“读书破万卷”者亦多,但中国并没有因为拥有

9、多如牛毛的读书人而进步。我最反感的是两句古话,一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二是“学而优则仕”。前者是原始时代蛮性的遗留,以为知识是具有神性的,因此掌握知识的人也就像祭司、巫婆一样具有神性,高于一般人。中国民间有“惜字纸”的习俗,看到地上有写着文字的纸,赶紧虔诚地拾起来,放到炉子里烧掉,千万不能让它被污染了。后者更是中国政治的一大致命伤,秦桧、严嵩、阮大铖都是读书读得不错的人,把孔夫子当做敲门砖,门倒是敲开了,可也敲出千古骂名来。可见,读书与当官是两码事。读书不见得能够“改造人性”。读书多的人仍然可能是二蛋和蠢猪。长辈指责后辈,特别是那些花花公子,游手好闲之徒,常常用“玩物丧志”四个字。我却

10、认为,“玩物丧志”倒还情有可宥,而“玩知丧志”则罪不可赦,直可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中国的读书人,十有八九是“玩知丧志”,陶然自得,乐在其中的。几部残缺不全的破经典,你注过来我注过去,皓首穷经,头发白了,经却还没有注完。清代的大师们,表面上看是在追求“纯粹的知识”,其实是在文字狱的淫威下挥刀自宫他们的知识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不对当下发言的、逃避心灵自由的,通向奴役之路的知识。他们以这样的知识,被朝廷纳入“博学鸿词”科的罗网之中。在三千年专制主义的酱缸里泡熟的中国知识传统,渗透到中国文人的血液里。许多中国文人身上都有周作人气,知识仅仅是一种格调,一种情趣,一种摆设,一杯茶,一件书法,而不

11、是自由的屏障,解放的动力。他们不是通过知识洞察当下的生存困境,而把知识作为消解个人责任的面具。认为自己拥有知识,便拥有了超脱于俗世之上的权力,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加缪说过:“作家是不可能有希望为了追求自己宝贵的思想和形象而远离尘嚣的。”爱默生也认为:“学者理应成为思想的人。其责任可以归纳为自信。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命名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中国读书人,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对知识和世界的态度。今天,学者文人们为贫困或受轻蔑而愤愤不平。我想,与其毫无意义地跟别人赌气,不如老老实实地想想:我在做些什么?那些难以为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有几篇不是为了混稿费、混职称而拼凑出来的垃圾?许多

12、教授已然蜕变得跟卡内提的杰作迷惘中的老学者差不多了:终日生活在由抽象的知识建构的世界里,喃喃自语。通晓几种语言文字,写下满书架的著作,却被女佣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女佣成了主人,他被赶到大街上。有一次,有位我十分尊敬的、在学界地位如泰山的教授问我:“回家坐火车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吧?”我感谢他的关心,却对他真空包装式的生活感到悲哀:他真不知道中国春节时有几千万民工运动在铁路动脉上?他真的对外面的生活隔膜到了这样的程度?知识让他丧失了获得那些对我们来说仅仅是常识的信息的能力。爱默生是个背着十字架的学者和作家。他在黑暗的夜晚,举着火炬,他说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我不愿把我与这个充满行动的世界隔开,

13、不愿把一棵橡树栽在花盆里,让它在那儿挨饿、憔悴。学者不是独立于世的,他是现今这个灵魂萎靡的队伍里一个执旗的人”。这是不是一记警钟呢?【强化训练】训俭示康司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

14、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沽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15、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注闻喜宴:也称琼林宴。宋时朝廷在琼林苑设筵宴请新进士,皇帝、大臣赐诗,进士冠上插花。天圣:宋仁宗年号。寇莱公:寇准,宋真宗时任宰相,后封莱国公。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干:求取B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诟:责备C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丰:丰

16、厚D汝非徒身当服行徒: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司马光“俭约”主张的一组是()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以约失之者鲜矣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风俗颓敝如是夫俭则寡欲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出身于清贫的家庭,家族世代以清白简约为门风,因此他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一定要遵守前代俭约的风尚,并一代代流传下去。B孔子认为俭约是一种美德,他认为不谦逊的人还不如固陋、寒伧的人,俭约的人很少犯过失,而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在意衣食的好坏的。C司马光认为当时社会奢靡之风盛行,从普通农夫直至士大夫,都身受其不良影响,统治者对此应当承担主要责任。D司马光用古人崇尚俭约的风气与今人崇尚奢靡的风俗相比,又通过引用何曾、石崇、寇莱公等因奢侈而败家的事例阐述了推崇节俭的重要性。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3)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导学案编号: 24 具体使用日期: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