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0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见效不明显。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入量转出量)转移图(下图),回答12题。1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因素有(A)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东部的交通条件中、西部的劳动力价格中、西部的资源状况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比中、西部好,这制约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符合题意;东部的交通条件较中西部优越,不利于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符合题意;中、西部的劳动力价格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吸引东
2、部产业的转入,不符合题意;中、西部的资源丰富,有利于吸引东部的产业转入,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C)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类型。由图可知,东部沿海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负值,说明产业转移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中部地区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负值结合图中净碳排放转移数值,可知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京津地区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正值,且净碳排放转移量小,说明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西北地区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为正值,且净碳排放转移
3、量大,说明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B)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解析: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大体上由日本转移到韩国,又到马来西亚、中国、越南,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的国家转移,所以说影响日资家电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解析:20世
4、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超过中国,但数量却远少于中国,说明中国的市场广大;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基础设施水平还不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D)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解析: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己的家电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
5、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下表示意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代表性事件。据此完成67题。公司名称事件所属行业谷歌决定在美国硅谷而非中国,生产家庭娱乐设备IT电子ET水系统将位于中国大连的生产车间回迁美国硅谷电器设备通用电器开始在美国纽约和肯塔基建立工厂,生产精密电池IT电子奥迪斯电梯将墨西哥生产车间撤回美国电器设备福特汽车把在中国的部分零部件和欧洲整车生产转移到美国汽车Sander家具将工厂从一些低工资国家迁回美国日用品6.美国“回巢”制造业的产业类型主要为(D)A劳动和资本密集
6、型B技术和资源密集型C劳动和资源密集型D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解析:美国“回巢”制造业主要是IT电子、电器设备、汽车等,主要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7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B)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美国科技水平高美国本土市场扩大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美国政府的支持ABCD解析:美国上述产业向海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土地价格等,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导致上述制造业回迁美国。从材料中“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可以推测出美国制造业“回巢”还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读“珠三角”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89题。8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B)
7、A资金和能源B资金和技术C能源和人才D政策和资源解析: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或资金、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9有人说,该现象会给“珠三角”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最可能是(A)A就业机会减少B环境污染加剧C产业结构的转型D土地价格下降解析:“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会减少“珠三角”就业机会,在一段时间内导致失业人口增加,这属于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带来的“阵痛”。下图是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回答1012题。10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D)A图甲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图乙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B
8、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C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D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11图中第阶段,反映了(D)A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B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C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D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12在产品进行标准化装配生产的阶段,跨国公司选择在欠发达国家投资生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A)A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B有较便宜的地价C有便利的交通D有较丰富的原料供应解析:电子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国家起步早,研发费用高,其布局一般在科技发达、资金雄厚的地区。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进入标准化
9、生产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为降低生产成本,电子工业转向发展中国家。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我国内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部分产业转移到我国中西部。下图为我国产业转移趋势图。(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态势。(6分)(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6分)(3)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带来的影响。(8分)答案:(1)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我国产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成本上升以及环境恶化。(3)能够促进经济发
10、展,加快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会加速当地资源消耗,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等。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我国产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2)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外迁与成本上升、环境恶化等有关。第(3)问,中西部地区接受产业迁入带来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上海制造”是我国的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谋求产业梯度大范围转移。“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将成为上海企业未来生存的常态。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示意图。(1)归纳长江三角洲
11、地区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的阶段性特征。(8分)(2)分析上海“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对上海的影响。(12分)答案:(1)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技术力量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形成原因:研发与销售环节是制造业的高端环节;上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有良好的商务环境、雄厚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密集的优秀人力资源等独特优势;随着上海产业不断升级,生产环节在上海已由区位相对优势转为劣势;周边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工资低,土地价格低,并有政策支持,有发展生产环节的相对区位优势。有利影响:减少空气污染,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上海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不利影响:因生产环节迁出,增加上海就业压力。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产业转移的重心不同。第(2)问,运用产业转移相关知识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其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