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考生自留存本试卷,只需上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2、路,建设美丽中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发展离不开资源支撑,需要开发建设,同时也不能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进行开发建设。需要强调的是,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并不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很多情况下是未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所致,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人自身,在于人们能否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发展消耗资源,发展也可以带来资源。也就是说,发展过程也可以是资源反复利用并持续产生效益的过程。实现这样的良性增长,需要人类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勘探、开采、利用、生产等方面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保护的难点不是保护某些种类的动
3、物或植物,而是保护生态系统,使其保持自然平衡,免受人类不当活动的干扰。这就要求提升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一些草原、山地和荒漠化地区是生态退化风险较大的区域。但这种生态退化可能并非经济发展导致的,相反,有时是经济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经济运行效率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成效有很大影响。在许多时候,经济运行效率越高,发展过程中就越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运行效率越低,发展过程中向自然索取就越多,排放也越高。在发展过程中,依靠更多更普遍的创新创造,让生产过程更加绿色,让劳动者拥有更高技能,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空间利用角度看,人口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有
4、着重要生态舍义。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就会有更多空间用于生态涵养。因此,城市群的培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一些地区的生态保护,有助于形成发展与保护互相促进的局面。从实际情况看,生态比较脆弱、需要特别注重保护的地区往往位于乡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紧迫任务。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需要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处理好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应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工业”“生态+现代农业”和“生态+现代服务业”等,通过合适项目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
5、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遇制损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普及环境友好技术,需要减少小而散的生产方式,以利于规模化治理污染,从整体上优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还要全面开展污染防治,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保护好宝贵的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人民群众。(摘编自戴星翼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6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态文明关系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认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国策提出的依据之一。B.如果人类深刻认识自然规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那么就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C.保护某些种类的濒危
6、动物或植物并不难,难的是保护生态系统,使其保持自然平衡。D.从空间利川看,培育城市群能促进地区生态保护,所以城市比乡村更有利于生态涵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作为立论的基础。B.文章在肯定发展的必要性的同时,还运用反面论证,更多的是关注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C.第三段举草原等生态退化风险较大的例子,旨在证明生态退化可能并非经济发展导致的。D.文章不仅分析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的重要性,还指出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论证较全面。3.根据原文内容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面开展污染防治,从整体上优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有助于普及环境友好技术,减少不良生产方式。B.有些经济越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得反而越好,可见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并不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经济运行效率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经济运行效率越高往往就越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生态比较脆弱、亟需保护的地区多在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300多万,这是驻村干部的总数,一声令下,他们奔赴戈壁深山、江滨海畔;1800,这是牺牲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人数,他
8、们长眠在了那些熟悉的田野里。正是这样一支历经千锤百炼、生死考验的干部队伍,访民户、问疾苦、找路子,立下安民报国的志向,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此同时,正因始终强调“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意志、信念、眼界。脱贫精神,由此进入当代中国的精神谱系。他们共同经历的这场精神洗礼,最终凝聚成一股形塑当代中国精神面貌的力量。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愚昧迷信等陋习,一度困扰着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必然要为解决落后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供解答,为文化革新创造必要前提。于是,一张张更新版的村规民约贴在了公告栏里,村里多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面子
9、”文化被用来倒逼村民主动脱贫脱贫攻坚以深入文化肌理的形式,不断冲刷着乡土社会的思维方式。效果是明显的,据媒体报道,因婚丧嫁娶的改革,仅河南一个人口60多万的县,一年就节省了一个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曾迷惘于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艰难过波。但脱贫攻坚所带来的文化观念再造,已经给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的命题提供了现实路径。(摘编自关铭闻写在大地上的史诗)材料二:图:中国减贫人口时间线与扶贫大事记来源:人民网真情数据中心材料三:世界各国的贫困问题复杂多样,是地理、经济、政治、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中国在脱贫攻坚中形成了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有益的启示。201
10、8年,“精准扶贫”等理念被写入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的减贫奇迹,为世界提供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中国价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森,对贫困有个经典判断:贫困不单是一种供给不足,而更多是一种权利不足。从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到完善农村公共设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中国减贫实现了困难群众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双重保障、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堪称全世界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
11、践。当被问及世界能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什么时,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认为,最重要的是伦理与道德,还有“仁”“仁”的意思是,尝试为人民谋利益。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十分有意义。(摘编自任仲平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材料四:在2021年2月25日上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12、历史性转移,首先源于历史性成就。十八大以来,从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不仅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夯实了“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根基,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精气神,这构成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信心和底气。(摘编自桂从路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4.下列不属于中国实现减贫奇迹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A.百万计扶贫干部奔赴一线,以实干奉献的精神落实各项帮扶措施。B.在重大时间节点上,国家多次颁布重要
13、政策,指导开展减贫工作。C.实现困难群众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双重保障,是世界最大的人权工程。D.采用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多样化方式,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据显示,我国存在数量巨大的贫困人口。在政策的干预下,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降幅持续稳定。B.脱贫攻坚所带来的文化观念再造,顺利完成了中国人自近代以来求索的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C.综合材料来看,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减贫是长期的,需要众多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D.“精准扶贫”等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大会相关决议,说明中国方案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6.我国取得脱贫
14、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党氏父子 侯发山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已经被老党硬实实踩出一条路。其实,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都是蓬蓬勃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几代人的杰作。日头已爬到半空中,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往下淌,被溻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的,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知道沙棘最适合在
15、沙漠上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路途越远,老党反而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拄着头休息了一下。咳,老了,过去哪有途中歇息的?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想到儿子老党心里就一沉。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爹”“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放屁!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死前,也是乡干部呢。“爹,不,乡长,
16、您这样做有意义吗?”“龟孙,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别想侵占!”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几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荡的。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就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头换到了右肩。不去想这糟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
17、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桔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鹤鹑蛋还要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地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您的子女,我们都是这个乡的子民。老党呢,似乎也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畅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儿子光着膀子,衣服都没穿。老党像吃了根冰棍,心里凉爽极了。他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儿子,不走了?”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
18、下眼睛,说:“乡长,谁说要走了?”“”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儿子。儿子说:“乡长,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领域”“真的?”老党两眼一亮,继续说道,“儿子,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还有大用处哩?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儿子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乡长,还有大用处哩。”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人会越来越多,家会
19、越来越好”“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乡长”“龟儿子,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抱住了儿子,眼里的泪欢快地流了出来。远远望去,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好像他们也成了沙棘。(选自侯发山家)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选材精要,以一当十。我国防沙治沙的植物较多,小说只选了既能治理沙漠又具观赏性还能助力脱贫创收的“沙棘”;而治理沙漠的群体和个人也不少,小说仅描写隐寓为共产党员的党氏父子一对。B.一开篇就以快镜头的方式把老党拉人读者视野,细腻刻画他的外貌、动作和心理。又宕开笔触,转向“有了
20、阳光才能生长”的沙棘,语言晓畅、语调轻快。C.文章叙述主要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对话,把父子间情感的变化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不但使故事情节紧凑集中,更有利于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D.在写儿子向老党介绍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内容时,小说运用了说明性的语言,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知识,更是突出了老党的巨大贡献和讴歌老党治沙的现实意义。8.小说以“党氏父子”为描写对象,但用了不少笔墨写“沙棘”,这样写有何用处?(6分)9.多个文学刊物的主编认为作者在作品中塑造出了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人物典型,从党氏父子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
21、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崔彭,宇子彭,博陵安平人也。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统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22、”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情之容,上甚嘉之。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遣其善射者射之,
23、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炀帝即位,彭督后军。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B.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C.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D.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24、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又称书书经。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B.高祖,常用于皇帝的庙号。高祖即曾祖父的父亲,与之对应的亲属称谓是玄孙,即曾孙的儿子。C.男,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中的一个等级。按出土的甲骨文,至少商朝时已经有了“男”这一爵位。D.省闼,又称禁闼,意思是宫中、禁中。古代中央政府诸省设于禁中,后来发展成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行政机构,例如元代的“行中书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彭以孝闻名,武艺高强。崔彭年少无父,侍奉母亲尽心尽责,有武功谋略,又
25、很善于骑马射箭。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到达齐州三十里后,趁机谎称自己生病,要住在旅舍,然后派人把宇文纯骗出府邸,施展计谋将其捉获。C.崔彭生性谨慎缜密,深受夸奖。崔彭在皇宫中二十多年,只要值班在仪仗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从不懈怠懒惰,皇帝嘉奖了他。D.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后来在守卫皇官时能够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5分)(2)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26、(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嘲子由苏轼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注】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蠹虫:咬器物的昆虫。庄子天道中,工匠轮扁嘲笑在读书的桓公,轮扁认为“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称自己的技艺“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堆”“攻”两个动词,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B.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子由读书行为
27、的鄙夷与批判。C.中间两联,作者想说的是书籍只承载一部分“圣人意”,如同“弦”和“机”,无法表达“圣人意”的全部内容。D.尾联的“笑”与标题的“啊”相呼应,典故中的轮扁和桓公,可以看作苏轼兄弟的类比。15.苏轼这首诗的治学观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2)论语述而中,“ , ”用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孔子对富贵和道义的态度。(3)孟子人和中,“ , ”说明施行仁政的人得到的帮助多,施行暴政的人
28、得到的支持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经沧桑,中国共产党 的革命史、惊天动地的建设史、披荆斩棘的改革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的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迎来第四季。节目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将华夏文明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陪伴观众沿着诗词的灿烂长河,重走英雄的 之路,追寻他们伟大的足迹。已播出的两期节目呈现了10首诗词的旋律新编,从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呼唤英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29、圆”的英雄气概,到李大钊百余年前创作的唤醒无数青年志士之作青春、陈辉烈士于战火硝烟中写下的为祖国而歌,再到春日偶成展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心、蝶恋花答李淑一追忆革命伉俪的血色浪漫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英雄是民族闪亮的坐标,二者共同出我们精神的原乡,交融激荡出深情的礼赞。除了 的音乐高水准外,本季经典咏流传进一步强化了对经典的故事解读和意义延伸,流程上增设“康震解读诗词”环节,同时由主持人撒贝宁与康震、廖昌永共同担任访谈嘉宾,与经典传唱人和故事讲述者一起深入交流、分享感受。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波澜壮阔磨练映照始终如一B.声势浩大磨练衬托一以贯之C.声势
30、浩大淬炼衬托始终如一D.波澜壮阔淬炼映照一以贯之1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节目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将华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B.节目以“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这一主题,将华夏文明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C.节目以“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将华夏文明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D.节目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这一主题,将华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19.下列是对上述材料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礼赞华夏英雄,
31、奏出动人旋律B.沿着诗词长河,高唱英雄赞歌C.诗词连接中外,英雄激荡未来D.学党史颂英雄,诗词歌咏青春20.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植物必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才能生长,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像红苋菜、秋海棠、糖萝卜的叶子,它们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呢?原来,这些红色的叶子里也有叶绿素,只是过多的花青素把叶绿素盖住了。如果把这些叶子放在水里加热,叶子就会变成绿色了,因为花青素很容易溶于水, ,这就证明了红色叶子里是含有叶绿素的。许多生长在海底的植物,像海带、紫菜等,也常常是褐色或者红色的, 只是绿色被另一类
32、色素藻褐素遮住了。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90个字。(5分)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天问一号着陆器搭载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降落火星,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火星上开展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调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质组成、测量电离层和火星地表气候及环境特征以及探索火星的物理场(电磁场、引力场)
33、和内部结构等探测工作。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的一席话,引发了无数国人的共鸣。是的,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解放后的新中国靠着自身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前行,如今,又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那么,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请以“当代中国青年看待世界的视角”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34、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玉林市2021年春季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1. A(B项,原文是必要条件;C项,“保护某些种类的濒危动物或植物并不难”曲解文意,原文是“生态保护的难点不是保护某些种类的动物或植物”;D项,“所以城市比乡村更有利于生态涵养”曲解文意。)2.B(反面论证有误,且“更多的是关注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成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不正确,文章并没有“更多的”关注这方面,且文章也不认为发展必然带来生态破坏造成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3.A(逻辑关系颠倒,根据原文,应是“普及环境友好技术,减少不良生产方式”有利于“规模化治理污染,从整体上优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35、。)4.C(依据原文“中国减贫实现了困难群众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双重保障、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堪称全世界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践”,“实现困难群众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双重保障,是世界最大的人权工程”是结果不是原因。故选C)5.C(A.依据材料二,“降幅持续稳定”没有体现;“在政策的干预下”,原因概括不全面,仅仅政策干预是远远不够的。依据原文“正是这样一支历经千锤百炼、生死考验的干部队伍,访民户、问疾苦、找路子,立下安民报国的志向,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此同时,正因始终强调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意志、信念
36、、眼界”说明除了政策,还有扶贫干部的努力,也有贫困群众的观念的转变等。B.“顺利完成了”错误,未然变已然。依据原文“近代以来,中国人曾迷惘于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艰难过渡。但脱贫攻坚所带来的文化观念再造,已经给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的命题提供了现实路径”,“顺利完成了”错,只是“提供了现实路径”。D.“说明中国方案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错误,依据材料三原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是“精准扶贫方略”不是“中国方案”。故选C)6.脱贫精神进入当代中国的精
37、神谱系,成为一股形塑当代中国精神面貌的力量。脱贫攻坚为解决落后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供解答,为文化革新创造必要前提。中国的减贫奇迹,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与难能可贵的中国价值。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构成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信心和底气。(解析:来自材料一,来自材料三,来自材料四。每点2分,答对三点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7.B(解析:“细腻刻画他的外貌、动作和心理”错误,开篇第一段是比较粗略的勾勒了老党的外貌、神态和语言。不是“细腻刻画”,也没有进行人物的动作描写。)8.(1)以“沙棘”为线索,贯穿全文。全文内容紧紧围绕主要对象党氏父子种沙棘来展开情节,结构严谨,思
38、路清晰。(2)文章用“沙棘”来衬托党氏父子的光辉人物形象。文章通过描写老党父子以不同方式用沙棘守护沙漠边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执着坚守、吃苦耐劳的基层优秀共产党员老干部形象和一个头脑灵活、有责任担当的年轻人形象。(3)丰富升华小说主题。文章通过对老党父子种沙棘来治沙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党父子辛苦种植沙棘治理沙漠的行为的敬佩,深情地赞美了像老党父子这样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伟大无私、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4)以“沙棘”来比喻党氏父子两代人。他们除了有着像“沙棘”一样的品格,他们不怕艰苦种沙棘,对沙漠的不同守护也象征着对祖国边境的坚守与奉献代代传承,又代代更新的。物人合一,加深读者印象,耐人寻味。(理解小说
39、某一物在文中的作用可从线索安排、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表达主旨、手法效果等方面答题,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可得6分)9.诚如众多主编所评,作者在作品中塑造出了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人物典型,从党氏父子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把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与国家民族紧密交织,具有了鲜活的新时代气息,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有:(1)艰苦奋斗、积极乐观。文本中老党身为基层干部,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围着沙棘转圈,几代人不畏艰难,种的越远越多,他心里越高兴。(2)坚定责任,家国担当。从小说中看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文本中儿子问他这样做的意义时,老党说意义比天大,沙棘种到哪就说明哪儿就是中国的地盘,任何
40、国家别想侵占,并感动了儿子。(3)爱国坚守、勇于奉献。儿子愿意留下来,也开始像父辈一样光着膀子挖树坑,坚守这片沙漠,奉献自己的青春,建设美好家乡。(4)传承传统,开拓创新。儿子传承父辈的奋斗、奉献的优良精神传统,还向父亲介绍了沙棘很多的大作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给人更多的希望与美好。(该题是从人物形象挖掘主题思想,领会时代精神题型,答题可从把握细节和人物的形象特点方面来提取概括,每点2分,答够3点给满分。答出其中一个特点即可得1分,如“艰苦奋斗”或“积极乐观”,结合文本分析1分。)10. A11. D“省闼”并没有发展成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行政机构,“行中书省”也不是起源于“省闼”。12. B原
41、文是“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即崔彭在距离齐州三十里的地方就停了下来。13.(1)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有怀疑的脸色,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有秘密说的事情。”(得分点:传舍,名词,驿站、旅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1分;就,动词,本义是靠近、趋向,原文大意是“崔彭担心宇文纯不趋向于皇帝的命令、不向皇帝的命令靠近”,据此可将“就译为“听从”,1分;避,使动用法,(令)使回避,1分,若简单译为动词“避开、回避、躲避、躲开”则不给分;“将密有所道”一句中“所道”是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译为“说的事情”,该句补出主语“我”,1分;)(2)(可汗)又请崔
42、彭去射,他接连射出几支箭,(鸽子)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敬服。(得分点:“复请彭射之”补出主语“可汗”,1分;“连发数矢”一句中,发,动词,发射、射出,1分。数,译为“几”或“多”都得分,1分;顾,动词,看、对视,1分;莫,表否定,译为“无、没有、没有谁”都得分,1分)参考译文: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崔彭少年失父,事奉母亲以孝闻名。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爱读周官尚书,粗略知晓其大概意旨。周武帝时,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怕他会反叛,于是派崔彭带领两个随从骑兵去召宇文纯回朝廷。崔彭来到距离齐
43、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住所,崔彭苦于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的骑兵来到崔彭的住处。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有怀疑的神色,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你事情。”宇文纯挥手叫从骑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陈王该下马聆听。”宇文纯急忙下马,崔彭回头对自己的两位从骑说:“陈王不听从皇上征召,可以把他抓起来。”两骑士于是抓着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旁人不准乱动。”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高祖见后大为高兴
44、。等到隋高祖登基后,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之职,被赐封安阳县男的爵位。几年后,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持宫中的值班警卫。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只要值班在仪仗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给我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你射箭骑马的本领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崔彭说:“臣小时喜欢周礼尚书,每遇休闲假日,也不敢废弛。”皇上说:“试着给我说说。”崔彭于是就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义理,皇上称好。旁边的人(看到这一幕的人)认为他懂得先哲教言。后来加任上开府,升任备身将军。皇上曾在武德殿宴请达头可汗的使者,有鸽子在殿梁上
45、鸣叫。皇上叫崔彭射它,一发即中。皇上大为高兴,赐给一万钱币。到使者回去后,可汗又派使者对皇上说:“请求与崔将军见一面。”皇上说:“这一定是因为擅长射术而闻名于胡人王庭,所以来请求相见。”于是派他前往。到达那以后,可汗派那些善射的人去射,大多射不中。(可汗)又请崔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鸽子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敬服。炀帝即位后,崔彭总督后军。炀帝因他清廉,赐予绢帛五百匹。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14.B(B.“鄙夷与批判”错。作者将子由比作啃书的蠹虫,写出他读书的勤奋和用功。然后为后文提醒他不要只知死读书做铺垫。故选B)15.(1)读书要刻苦、努力。首联子由在读书时书籍堆满了几案,像
46、啃食书籍的蠹虫一样刻苦攻读。(2)不能死读书,要学会思考。真正的“圣人意”在书本之外,要靠自己去揣摩,思考,就像学音乐、制器物时都不能局限于只学习弹弦和使用机械。(3)在读书之余要重视生活实践。尾联典故指出,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读书得到的,因为圣人的思想如同制作车轮的技艺,是需要亲身实践才能获得,不能仅凭别人的教学或读书获得。(言之成理即可斟酌给分,每点2分。观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译文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但是你哪里想到,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
47、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他的言论实在是精妙啊。解析本题考查治学观点给人的启示。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哪些句子和词语是表达作者对于治学的观点态度的。比如,诗歌先写子由的几案上堆满了书籍,而他像啃食书籍的蠹虫一样一点一点攻读。形象地写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转而说到“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提醒子由不要只是死啃书本,有些东西书中是没有的。接着诗人以弹奏乐曲和织布作比,琴弦和织布机只是用来借助的物品,而真正让人喜欢和欣赏的是那美妙的乐曲和织成的布匹。这里的“乐曲”和“布匹”是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而“弦”和“机”只是借助的物品罢了,就像读书,书籍只是凭借,真正的东西在书籍之外。这就启
48、发子由,要通过读书得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不会被书籍困住。最后,诗人又借助工匠轮扁嘲笑在读书的桓公的典故,说明实践的重要性。故选D。16.(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7.D(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形容气势宏大。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用于文章或运动等。语境是修饰革命史,故选“波澜壮阔”。淬炼:锤炼(多用于抽象事物)。磨练:比喻人经受锻炼。语境是重走英雄锤炼之路,故选“淬炼”。映照:映射。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语境是诗词和英雄映射出我们精神的原乡,故选“
49、映照”。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始终如一: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语境是贯穿始末的音乐高水准,选“一以贯之”。故选D)18.D(原句的第一个语病是句式杂糅,“围绕为主题”是“围绕”和“以为主题”这两个句式的杂糅,可删除“为主题”,或把“围绕”改为“以”,排除AB两项。第二个语病是句子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的主干是“将岁月经典和诗以歌”,“华夏文明中”和“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都是“岁月经典”的修饰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不能修饰“岁月经典”,残缺搭配的动词,应是“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排除BC两项。故选D)19.B(根据材料内容,选项必须包
50、括诗词和对英雄的赞美两个方面,A只强调了“英雄”,概括不全面;B概括最恰当;C“连接中外”无中生有;D“歌咏青春”与段意不符。故选B)20.但有些植物的叶子是红色的而叶绿素不溶于水它们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含有叶绿素(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结合下文“像红苋菜、秋海棠、糖萝卜的叶子,它们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的呢?”可知,第一处的陈述对象应该是红色叶子的植物;结合上文“如果把这些叶子放在水里加热,叶子就会变成绿色了,因为花青素很容易溶于水”说明是通过实验证明红色叶子是含有叶绿素的,因为叶子的花青素加热后融于水,而叶子变绿了,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结合下文
51、“只是绿色被另一类色素藻褐素遮住了”,开头也提到“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说明植物都是含有叶绿素的,故此处填写“它们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含有叶绿素”。21.5月15日(1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1分)。我国首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1分),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1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火星上开展探测工作(1分)。(解析:时间,“5月15”,1分;事件,“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1分。“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不作为给分点,不写也不扣分;“首次”,1分;意义“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1分;“祝融号”“开展探测工作”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