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1040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三节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 程 标 准素 养 目 标结合实例,从区域关联性角度,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1.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2.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认识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地理实践力)3.通过资料、区域图,认识相互联系的不同区域。(区域认知)4.从要素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思维)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区域联系1.含义: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都

2、不可能孤立存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2.区域环境要素及联系:地理环境主要要素联系表现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等人文地理环境居民生产生活、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只存在物质、能量联系。()区域联系突出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联系,使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开放性的特点。()【思考】区域人文地理要素有哪些联系?提示: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

3、、学术交流等。二、区域协调发展1.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家或地区内部普遍存在。2.意义: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3.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连一连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对应的区域连线。【思考】2019年7月18日,甘肃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新闻发布会: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东部天津、福州、厦门、青岛共向甘肃省投入54.33亿元财政援助,帮助

4、甘肃省20个贫困县脱贫解困。甘肃省贫困人口减少145万,贫困率从12.97%下降到5.6%。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何意义?提示: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巩固国防,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能力合作学习能力1判断区域联系1.区域联系方式:(1)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2)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联系。2.分析区域联系的方法:(1)明确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区域人文地理要素。(2)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是通过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或转换进行联系的,如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等;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联系是通过要素自身或要素之间的渗透进

5、行联系的,突出的表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3)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4)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存在差异,因此只有区域要素发生联系,才能实现不断发展。【典例示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交通部为促进长三角水运一体化,联合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印发了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下图为长三角区域示意图。(1)区域经济一体化和_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如何加快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实现_,提升国际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对杭州服

6、务功能影响有哪些?(3)说出加快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主要作用。【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城市是由多种复杂系统所构成的有机体,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3)知道便捷的交通运输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解析】第(1)题,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如何加快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第(2)题,城市服务功能强弱主要从服务种类、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等方面体现。第(3)题,加快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对长三角区域一

7、体化的主要作用应从货运能力、运输网络、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2)服务功能增强;服务种类增多;服务人数增多。(3)加强长三角内南北地区之间、运河沿线地区的大宗货物流通能力;加快南北及沿线区域旅游一体化,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完善长三角水运网,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任答两点即可)【补偿训练】(2021潍坊高二检测)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达7 116万,GDP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已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粤

8、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基础是()A.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B.打造优质生活圈C.基础设施互联互通D.金融核心圈的共建(2)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加强粤港澳创新合作 促进粤港澳融为一体 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A.B.C.D.【解析】(1)选C,(2)选C。第(1)题,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要求区域间联系通畅、信息交流迅速,因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其形成基础。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打造优质生活圈、金融核心圈的共建,这些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目标,不是基础。第(2)题,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后,必然会促进该地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技术创新合作,打造成具有全球竞

9、争力的营商环境,因此对。大湾区建成后,会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三地因社会制度不同等原因无法融为一体,错。该地经济发达,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迁出,错。能力2分析区域协调发展1.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式: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2.我国东西部区域合作:合作内容成效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长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资金逐年上升;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促进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科

10、技、信息、人才联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合作双方实现了互相发展东部地区企业在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中,在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等同时,也实现了合作方的“双赢”。尤其是合作,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3.振兴老工业基地:(1)问题: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资源型城市主导的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2)优势: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

11、基地、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3)意义: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GDP翻两番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典例示范】(2021十堰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工业部门齐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工业区陷入困境,为此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战略,东北地区正经历一个新的春天。材料二下图是东北

12、工业区图和鲁尔区图。(1)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和劣势?(至少各写两条)(2)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鲁尔区的一些钢铁公司将炼铁炉建在莱茵河沿海港口,试分析其主要目的。(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工业区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至少四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从以下思路进行。【解析】第(1)题,读材料二,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地区资源优势为石油、铁矿丰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平原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森林资源丰富。但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比鲁尔区小,且鲁尔区煤炭资源更丰富,故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地区的资

13、源劣势是水资源和能源相对不足。第(2)题,德国鲁尔区缺乏铁矿资源,钢铁公司需要进口铁矿石,炼铁炉建在莱茵河沿海港口主要是为了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运输成本,同时还能减少对鲁尔区环境的污染。第(3)题,灵活性较强,可从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完善交通、发展科技等方面分析。答案:(1)优势:石油、铁矿、森林、土地。劣势:能源、水资源。(2)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运输成本;减少对鲁尔区环境的污染。(3)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科技,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力;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处理和安置下岗人员的再就业;不盲目上新项目,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造。

14、【补偿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下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略图。(1)简述我国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2)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说明该战略的主要

15、功能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第(2)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注意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系列工作,保证基建;加强规划与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图中不同通道建设还反映要做好区际合理分工,突出特色等。第(3)题,这一战略对京津等大城市及其他区域作用有所不同。对京津而言,可以解决“大城市病”、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冀而言,可以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答案:(1)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与管理;依托邻近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明确功能,合理分工,突出特色。(3)分散北京的大城市职能,控制大

16、城市(北京)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核心素养情境探究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超级工程。大桥通车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1)(区域认知)从自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提示:水深且海域广阔,海水腐蚀强;该海域多台风且风力大,台风破坏力强;珠江口水下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该海域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可能受地震影响。

17、(2)(人地协调观)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示: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度合作;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利于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课堂检测素养达标(2021衡阳高二检测)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图,完成1、2题。1.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北京,主要是因为北京()A.能源资源充足,交通条件好B.文物古迹众多,旅游业发达C.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D.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2.下列关于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津可

18、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B.产业转出后会导致转出地经济的全面衰退C.产业转移方向一般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D.产业转移应遵循市场规律,政府不能干预【解析】1选D,2选C。第1题,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北京,是因为北京为中国的文化、行政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多,利于产品研发和信息交流。第2题,由图可知,北京的产业转移到天津、河北,天津的产业转移到河北,因此产业转移的方向一般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2021达州高二检测)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大空间范围的对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大

19、。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小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大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4.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 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 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A.B.C.D.【解析】3选D,4选C。第3题,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大。长江三角

20、洲地区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大多数城市创新联系强度大;西部部分城市经济较发达,创新联系强度大;长江经济带内东部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较中部和西部少,表明了东部地区创新城市较多,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各城市间联系强度较大,城市联系强度未集中于某一城市,故长江经济带内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不均衡;长江经济带内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第4题,上海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较中部和西部城市高,各城市间创新联系较强;而成都位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周边地区经济发达城市较少,成都在区域城市创新联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成都市形成了较强的辐射效应,创新联系较为独立,最大引力线比

21、上海密集。5.(2021长沙高二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后的世界第四个大湾区。湾区内各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进行分工协作,从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世界四大湾区发展数据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土地面积/万平方千米5.613.513.453.69人口/万人7 116966.62 2684 418本地生产总值/亿美元16 419.710 642.520 013.520 091.8生产总值实质增长/%5.95.71.82.1人均生产总值/美元23 075110 10288 24345 178机场客运量/万人次21

22、4908 570.713 806.812 556.9机场货物吞吐量/万吨832.3123.4221.3349.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7 441.9242.1718824.2(1)描述世界四大湾区地理位置的共同特征。(2)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条件。(3)深圳要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意之都”,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考虑;由图可知,图中世界四大湾区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第(2)题,结合表中的各项数据可知,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

23、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集装箱吞吐量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第(3)题,“创新创意之都”需要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是发展“创新创意之都”的基础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关键。因此,深圳为了发展为“创新创意之都”,应加快创新产业的发展,扩大创新产业规模;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创新创意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创新产业和人才;完善信息交通网络,加强区际交流协作,促进创新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答案:(1)均位于北半球;均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均位于沿海地区。(2)土地面积大(范围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自身市场大);交通便捷,运输能力强。(3)加快创新产业的发展(搭建创新平台);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安家费、提供住房、减税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高品质学校和医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环境);完善信息交通网络,加强区际交流协作。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