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44分)1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秦朝实行分封制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A B C D2.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编著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3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
2、是所有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演说支配下的民众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A B C D4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5. 资本主义的每一次发迹都有中国的苦难相伴,下列不符合题意的是A资本原始积累澳门 B自由资本主义香港 C垄断资本主义台湾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伪满洲国 6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
3、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7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贸组织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
4、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9. 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 A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B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以下对民国时期国产“欧式”女鞋流行原因的
5、分析,正确的是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中普遍确立 不缠足运动使妇女从陋习中解放出来 民族工业的发展 “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A B C D 11.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一材料 A.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 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 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12.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列出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189419
6、12: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反帝爱国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携手,共赴国难 D反蒋独裁,解放全中国13. 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D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产品14.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智夺天工”
7、“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 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 B. 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C. 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 西方近代科技文明逐步被国人接受 A. 求同存异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睦邻友好 D.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16.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报道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 上
8、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7.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性宗法制 分封制 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19.“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 B减轻人民负担 C分割宰相权力 D防止吏治腐败20“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
9、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 A隋朝长安 B唐朝长安 C北宋东京 D.明朝苏州21随着“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我国的科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国古代科技也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突出特点是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有很强的实用性 有较强的经验性不具有开放性 A BC D 22.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B. 贵族地位开始没落C.议会拥用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23.(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环顾当今世界,城市化已成为一股锐不可挡的潮流,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当时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铺,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图
11、片资料 图一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图二 清明上河图的中的商队 图三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3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2)材料二中图三会馆的出现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怎样的关系?(2分)材料三 工业化的英国领导了世界城市化的浪潮。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3)据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的英国具备领导世界城
12、市化的浪潮的主要因素。(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4分)材料四 中国人常说:“中国文明,一千年看西安,三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里,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分)材料五中国城市化比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表1949年1952年1960年1964年1973年1981年1991年2004年2010年10.612.519.718.417.2
13、20.126.440.54659材料六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5)依据材料五指出新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两个阶段。(分)结合材料六说一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分)24(分)选官制度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的法庭不设法官,只设主持官,负责组织审判并维持法庭的秩序,判决的权力则在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其例为:每年初公民自愿报名而
14、后抽签从自愿者中挑选出六千人,作为当年陪审团成员。如遇有法庭开庭之日,城邦官员事先根据案件大小确定审判每桩案件所需陪审团规模,从五到二千人不等,然后从六千名陪审团成员中抽签选出当日所需陪审员总人数。开庭之前,再以抽签的方式将这些陪审员分配到不同的法庭,审理不同的案件。 苏格拉底之死(1)依据材料一,指出法庭陪审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分)它对法庭的公正判决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
15、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和政治影响。(分)材料三 19世纪中叶后,由于国运渐替,咸丰时为筹公饷,大开捐例,社会上约有3050%的生员(秀才)资格靠捐纳而得。到光绪时期,捐官更为便宜。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实权官员递呈请废科举折称:“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随后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废除科举制的
16、原因,(4分)并分析科举制废除对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影响。(6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分)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一、选择题(分)二、问答题(分)12(1)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 影响:这一方式有利于防止任何形式的贿赂,促使法庭做出公正判决;但是,因为陪审员是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其法律素质无法保证,也可能造成判决结果的不公正。(2)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3)原因:晚清政治腐败,科举制的公平性受到捐官的破坏;清政府实权派为挽救统治危机要求废除科举制(或清朝统治危机严重,科举制不能选拔真才实学)。影响:冲击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加速封建王朝统治的灭亡。推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如谈到新式学堂、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等可酌情给分)(4)看法:选官制度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会严重影响国家的治乱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