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64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2页
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套中国近代现代史单元复习再巩固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命题趋向:本章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头,不论是列强侵华的两次鸦片战争还是中国人民反抗的太平天国运动,无不体现中国近代史的特征,本章复习应以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以及思想领域内的变化为重点。同时要注意把世界史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与中国近代的命运联系起来。考点要求: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影响。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3、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什么?1、半殖民地:中国各种主权开始大量丧失(政治、经济、

2、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就是说,中国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清政府)的独立国家,而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了殖民者的干涉和控制,中国不再是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国家了。这是中国社会的沉沦(这里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的丧失相对于主权独立来说的)。2、半封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依然存在(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封建因素),但是已经日益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社会内部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因素在中国增长。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这里强调是中国开始出现了由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向先进的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相对于封建因素进步的资本主义因素的生根、发芽和增长)。二、造成中

3、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由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国家成为一个主权不完全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造成这一社会性质的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直接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均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正是依靠这些条约,列强不仅获得了一系列在华特权,而且使这些特权取得了制度上的保障,由此而形成一个保障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条约制度”。条约制度构成了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害和剥夺,使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同时,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也伴随着西方的大炮传入中国,使中国旧的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近代化的先进因素,中国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经

4、济的扩张性西方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扩大,产品的激增,西方列强迫切的需要原料供应和产品的消费市场,这就决定了西方列强的强烈的向外扩张性。而落后的中国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矛头所向。3、重要原因:当时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社会的发展趋势正按着旧有的轨道一路下滑。中国的落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西方(英国)中国(清政府)经济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化程度高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政治民主政治体制确立(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军事热兵器时代冷兵器时代外交殖民扩张政策闭关锁国思想文化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注:自然经济指的是生产力的发

5、展水平,在工业社会之前的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封建经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是属于自然经济的,但封建经济主要指的是生产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地主阶级利用掌握的土地对农民阶级的地租剥削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闭关政策出现的历史根源,首先是落后、闭塞、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产物,也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这种政策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但闭关政策的恶果是极为深远的,它不仅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商品市场的扩大,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也限制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它隔绝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联系与交流,造成了中国经济和科技

6、的落后,使资本主义萌芽因缺乏科学技术的推动而无法成长。中国失去了一次促使新经济因素增长的机遇。所以,闭关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封闭性、落后性的表现。三、两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是本章最重要的史实,历史事实包含以下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原因、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18561860年地点广东白河口东南沿海是主战场广东天津(占领)广东北京(占领)人物林则徐略侵略国英国英、法(元凶);美、俄(帮凶)原因直接原因禁烟运动(反抗侵略的起点)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急需中国领土、原料和市场)过程(相似点)都爆发于广东地区战争都分为两个阶

7、段清政府战和不定都占领过广州、定海占据重要地点迫使清政府屈服(第一次鸦片战争占领镇江威胁南京,请政府屈服;第二次鸦片战争占天津和北京,清政府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战争的主动权一直都在侵略者手中。结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注:如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是指列强侵略的一贯性和延续性。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企图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而发动的。“扩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8、一,侵华列强由一个变为多个;二,战争的时间由短到长;三,战争的规模由小到大;四,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损失更大更多。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是从战争的目的、性质和给中国造成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考查的。四、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逐步丧失了大量主权和大片领土。“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民族矛盾加剧了阶级矛盾,这一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特征;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

9、开始调整其政策。经济上:伴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日益涌入中国市场,它既导致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又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生,中国逐步步入半封建社会。阶级关系:随着列强在华权益的增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益加剧,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随着新的经济成分出现而发生了变化,列强在华开办的企业中,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思想上: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及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注目世界,学习西方,从而萌发了以向西方学习

10、为核心的新思潮。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都显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条约内容和战后中国的一些政治经济现象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见下表)表现含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中国各种主权开始大量丧失)领土、关税、领海、贸易、司法、宗教文化等主权的大量丧失第一个租界的出现经济侵略破坏中国的经济,使中国日益贫困,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商品输出、原料掠夺、建立工厂)主权和领土进一步大量丧失清政府开始成为洋人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1、西方列强的全权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经济侵略更为严重,中国完全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贸易逆差对劳动力的掠夺联军委员会(广州),是第一个地方殖民统治机构半封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依然存在但是已经日益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含义即家庭手工纺织业的破产和农业的商品化(教材小字部分的论述)新思潮萌发:向西方学习,冲击着中国旧有的占据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解体更加明显总理衙门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第一个变化,也是近代中国政治走向现代化的开始洋务运动兴起,引进大机器生产,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即自然经济

12、的解体为近代企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注:正确理解我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自然经济的特征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农村家庭手工业的主体是家庭棉纺织业,所以耕织结合是自然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主要不是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分共发展的直接结果,而是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和对外贸易需要所造成的。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表现就是家庭棉纺织业的破产和部分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商品化转化,促使耕、织分离。自然经济解体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农产品的商品化。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使得农民耕作的产品不再仅仅以自用为主,而是

13、主要根据市场需要安排耕作,同时农民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也不是全部靠自产,而是有相当部分取自市场,这就是农产品商品化。自然经济的分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条件。因为只有在自然经济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原料,才能加速小生产者的分化,使资本的集中成为可能,才能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一方面促使近代农业生产结构随市场关系的变化而进行了新调整,另一方面却又未能为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生准备充足的条件。原因就在于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并不是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侵略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所促成的,因此,无法产生相应的激发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产生与

14、发展的机制。相反,却发生了一定的阻碍和不利影响:第一,农产品商品市场随有所扩大,但由于这个市场从属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所以伴随着这一过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农民两极分化及农业资本主义化的现象,而是大量小农因受外国资本掠夺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而陷入贫困。真正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资本的,不是本国商人而是外国资本家。第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成为制约农村商品率提高的根本因素。原始的劳动工具使手工劳动和家庭个体经营仍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由此造成农业生产率的低下,这样它能为商品市场提供的剩余产品有限,不仅难以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需求,而且造成农村购买力的低下,限制了农村商品市场的扩大。第三,由于缺乏生

15、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又由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缓慢,社会无法为劳动力要素的转化提供相应的条件。相反,低投入的家庭劳动,农村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又具有相当的包容性,所以,相当的破产农民不是进入工厂成为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而是成为租佃制下的佃户。劳动力市场并没有能够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中形成。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的社会特征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注:封建主义和人

16、民大众的矛盾,这对矛盾双方的阶级内涵都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民大众”不只是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产生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各革命时期的动力都是“人民大众”。“封建主义”不只是地主阶级,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民主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受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这两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随着它们矛盾的计划,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人民革命斗争,但是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这两对矛盾的地位有所不同,因此切忌机械的搬用近代社会的两大矛盾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革

17、命任务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由原来封建社会的反封建转变为反封建反侵略(在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为反帝国主义)。3、革命性质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因而革命的性质也由原来的单纯的农民起义转变为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包括了民族独立的性质。所以革命的目标就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近代化。4、政治上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5、经济上中国日益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6、新思想的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以上几个方面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社会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就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18、所以以上几个方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国两个时代的分界点。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六、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是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这一时期土地高度集中,剥削日益沉重。(2)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加剧了阶级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争的灾难,承担了沉重的战争负担。由于商品倾销和鸦片贸易,致使中国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引起中国经济生活的动荡,这就无疑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爆发的可能性)(1

19、)思想条件:洪秀全农民阶级的革命思想洪秀全农民阶级革命思想的本质:是农民阶级要求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洪秀全农民阶级革命思想的特点: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三者结合在一起。(2)组织条件:创建拜上帝会、形成领导核心3、太平天国运动过程(十大事件)(1)1851年金田起义起义爆发(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开始北上占武昌(3)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正式建立政权(4)北伐、西征、东征达到鼎盛(5)天京变乱由盛转衰(6)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7)三河镇大捷(8)破江南、江北大营(9)安庆陷落(10)天京陷

20、落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4、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对比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是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此时为天京变乱之后,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内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平均分配;建立理想社会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政治上依法治国、新闻监督、选举官吏;文化上反对封建迷信、新式学堂;外交上独立自主特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要建立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主张消灭私有制。体现农民阶级要求,所以具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特点发展资本主义,具有时代特征认识和评价具有革命性:反

21、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空想性: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军事斗争形势紧张无法实施具有空想性:此时的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必备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同时它也不代表农民阶级的要求具有进步性:具有资本主义色彩,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反映了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实施情况及其产生的作用没有真正实施根据其反封建的精神,在其部分占领区进行了一些反封建的斗争(耕者有其田、抗租等),把太平天国运动推向了顶峰没有产生作用5、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的新的时代特征(1)具有双重的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民主革命的特征)(2)由近代社会两个主要矛盾引起,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22、绞杀(3)向西方学习,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农民起义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落后性:没有一个革命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进步的纲领;迷信色彩浓厚封闭性:分散性:宗派思想封建性:等级森严战略错误:偏师北伐7、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2)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命题趋向:本章复习中应注意列强侵华的新特征,并要注意联系世界历史,此时正是西方列强向

23、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因此其侵华带有新的时代特征。注意本阶段中国思想界新的变化,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的思想。本章命题仍以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戊戌变法为主。考点要求:1、洋务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影响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及其影响4、戊戌变法的背景、性质、影响、评价5、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辛丑条约的特点和影响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1、列强在中国边疆制造新的危机(19世纪70年代)2、中法战争和中法新约(18831885年)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18941895年)4、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门户开放”政

24、策(19世纪末)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19001901年)以上列强对华侵略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侵略特征。关于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特点是经济侵略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过渡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体现了其分割世界的要求列强在华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以英法美俄为主到德日意奥加入,美国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列强间关系转变,由甲午战前勾结多于矛盾到战后矛盾加剧。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4、戊戌

25、变法(1898年)5、义和团运动(18981901年)危机下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主要体现了向西方学习,开始走向近代化。三、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场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2、洋务运动的背景(1)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内忧指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长期没有被镇压下去,致使国库空虚;外患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在华政治经济势力在扩大。洋务运动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内忧外患。所以洋务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新思潮的萌发:向西方学习。这是洋务运动的思想渊源。所以洋务运动的手段就是学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3

26、)清政府内部分化。为了解决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统治,清政府内部分化为洋务派也顽固派。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态度。所以洋务运动的推动力量是洋务派。洋务派主要是清政府的地方官僚。3、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洋务运动的内容(1)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口号:自强主要企业:安庆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局(崇厚)。洋务军工企业的特点:这些企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使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而且造就了一批近代产业工人。某些产品达到了世界水平,如毛瑟枪、无烟火药等,体现了中国科技人

27、员和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这些企业都是官办的,也就是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不进行交换,因而也不是商品。在生产技术、设备管理、原料材料等方面都依赖外国。这些企业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企业管理采用封建衙门式,企业设刑庭、监狱。掌握大权的封建官僚往往是贪污公款,中饱私囊。(2)创办民用企业口号:求富原因:创办军工企业遇到了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思想认识上的进步,军事强大是以经济强大为基础的。所以提出来要“寓强于富”。主要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平煤矿(李鸿章);湖北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洋务民用企业的特点:这些企业大量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是使用大

28、机器生产,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绝大部分产品销售于市场。雇佣式的生产关系。为了避免封建势力干预,并取得政府的支持,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民用企业与外国资本注意既有矛盾,但同时又依赖外国资本。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工业的共同点就是都采用大机器生产。其性质是封建性质和半封建性质的近代企业。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3)建立近代海军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始。(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以培养洋务人才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5、洋务运动的弊端和外部困难条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落后的封建的管理模式(2)严重的以来外国资本主义(3)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4)封建官僚的贪污腐化(5)

29、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6)地方推动,力量分散且有限(7)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单纯引进技术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6、洋务运动的作用:(1)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新近的工具(2)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3)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的思想和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先进的。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点:沿海(沿江)地区(集中在通商口岸城市)原因:交通方便;受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早,自然经济解题速度较快,程度较深;

30、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分布集中;小城镇较多。3、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华侨)4、代表性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等。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使口岸城市自然经济解题较快,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市场和劳动力条件(2)洋务运动期间对西方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技术条件。(3)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丰厚利润的诱导刺激精神动力。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点民族资产阶级特点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1、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后天畸形)具有革命性资产阶级必然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民主革命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依赖外国(先天不足)具有软弱性和妥协

31、性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其结果必然是最终失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决定资产阶级必然登上政治舞台,采取政治斗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不充分的,这又决定了中国民资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必然是失败的。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推动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3、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构成4、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基础8、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几种经济成分的理解自然经济在近代史上仍占据主导地位,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是自然经济瓦解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

32、国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同时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提供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型的经济,它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基础。五、中日甲午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从性质入手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2、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道路。(解决

3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包括资金、市场等,所以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国际背景日发动战争的有利条件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命题趋势本单元所讲历史阶段是19011924年,这在近代史上是一个转型的阶段,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这一时期列强侵华又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两大矛盾趋向合流。命题会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的成立为主,其中三民主义、中共的最低纲领、新旧民主革命的对比将是重点。考点要求1、辛亥革命:背景、同盟会、三民主义、过程、评价、失败的原因2、反抗北洋

34、军阀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3、新文化运动4、五四运动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原因、影响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二大、最低革命纲领一、列强对华侵略这一时期列强并无大规模的对华武装侵略战争。所以这一时期列强对华侵略表现出不同于以前两个阶段的特征:如下1、扶植代理人进行侵略以华治华列强先后扶植了晚清政府、袁世凯及各派军阀,以后还有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的殖民统治,所以这一阶段(辛丑条约后)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趋于汇流。这一时期的反帝斗争往往以反对国内的反动政权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国内战争的形式。2、列强对争夺中国的斗争更加激烈,矛盾更加尖锐甲午

35、战前列强的关系是互相勾结共同侵华,然而在甲午战后列强之间为了争夺中国矛盾日益尖锐,他们之间的斗争多于了合作。在辛丑条约后表现更为明显。其中主要的矛盾有日俄矛盾(对东北的争夺)和一战期间的日美矛盾(日本欲独占中国,美国一直奉行门户开放政策)。3、干涉中国革命进入20世纪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而列强为了维持在华的利益,保障其资本输出的安全,开始了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如辛亥革命期间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和破坏。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保路运动(反帝)2、辛亥革命(反清)3、二次革命(反袁)4、护国运动(反袁)5、讨逆运动(反张)6、护法运动(反段)7、新文化运动(反袁)8、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

36、)9、中共建立10、国民大革命运动反直、奉军阀注:这一时期的反抗斗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真正的资产阶级民族共和国(中共除外)。因为中国近代社会两大矛盾汇流,所以反清、反对北洋军阀均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范畴。以五四运动为界,五四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辛亥革命1、概念:(1)广义:指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2)狭义:指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广义的辛亥革命的高潮。)2、辛亥革命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2)直接原因:辛丑条约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37、汇流且日益尖锐,所以辛亥革命是两大矛盾汇流的结果。(3)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不断推动的结果(但辛亥革命并未和群众运动结合)。3、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对清政府态度推翻改革推翻革命前途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君主立宪资本主义道路民主共和资本主义道路阶级属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含义:资产阶级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思想。集中体现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4、辛亥革命的进程(1)兴起:标志是1894年兴中会建立。1895年广州起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资产阶级改良的思想同时在甲午战争后出现,然而中国选择了改良,所以,甲午战后改良思想是中国社会

38、变革的主流思想。所以中国民主革命的思想在兴起后又出现了沉寂,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的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重新抬头并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主流思想。(2)发展:20世纪初1911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由兴起到发展的原因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彻底暴露出来,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直接导致了民主革命向前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表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东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同盟会建立的条件:思想条件民主革命思想

39、的传播组织条件各地革命团体的建立政治条件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完整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进步性:推翻封建统治局限性:无明确反帝要求。民权主义: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进步性: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局限性:不是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应该是没收地主土地,无条件分田,达到耕者有其田。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

40、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一系列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冈起义)是革命形势日渐成熟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性质:群众性收回利权的反帝斗争。过程:合法斗争阶段成都血案武装斗争阶段(立宪派领导)(革命派领导)(3)高潮:1911年1912年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建立。辛亥革命在武昌成功的原因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独立的含义是脱离专制黑暗的中央政府)。立宪派投机革命,成为辛亥革命内部潜伏的危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反封建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

41、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清帝退位,清朝灭亡。1912年2月12日,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5、辛亥革命失败及其失败的原因(1)失败的标志: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2)失败的含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仍然存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也没有真正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3)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软弱性。表现: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告各友邦书;接受南北议和;对袁世凯妥协立宪派和旧官僚对革命阵营的分化并推动了南方革命势力的妥协帝国主义对革命的破坏和干涉表现:军事威胁;外交上不承认;更换代理人;经济封锁;策划南北议和名为

42、中立,实则干涉(因为革命的形势发展太快,出乎帝国主义预料之外,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所以帝国主义摆出了“严守中立”的面貌)袁世凯北洋军的强大实力及其反革命的两手策略。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对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人民自由民主权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和260多年的清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秩序,在一定成都上实现了民族的发展。(3)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4)临时约法用法律形式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5)废除了一系列封建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同一时期亚洲、非洲各国

43、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没有解决,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所以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使19121927年的中国成为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没有退缩,在孙中山的领导和号召下革命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英勇无畏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四、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年(1)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建立的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迁都北京。(2)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

44、军阀的矛盾。(3)分期:19121916年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1927(1928)军阀割据时期2、袁世凯的统治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建立(1)政治上:专制独裁: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复辟帝制(2)外交上:卖国政策:承认日占山东(1914),签订二十一条。(3)文化上:尊孔复古,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和理论依据。3、军阀割据混战(本部分内容高考考试大纲中不要求)(1)形成: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奉系、皖系以及非北洋系统的各派地方军阀。(2)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是中国封建经济和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的必然产物。(

45、3)段祺瑞专权:府院之争:实质是日美矛盾的反映/张勋复辟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反袁斗争:二次革命:1912年国民党改组,采用议会斗争的手段;宋教仁案;1913二次革命护国运动:1915,孙中山讨袁宣言,蔡锷、李烈均、唐继尧,护国军(2)讨逆运动:讨伐张勋复辟帝制(3)护法运动:1917年讨伐段祺瑞。孙中山及西南军阀,非常国会,护法军政府,1918年失败。(4)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5)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注:(1)两次复辟帝制出现的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两次复辟帝制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复辟帝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

46、对。(2)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失败的共同启示:在中国,民主共和的道路走不通。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1、进一步发展的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减少(日美除外),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反封建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3)“实业救国”的思想和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反帝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新式工业企业利润的刺激。2、特点:(1)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的时间短暂,

47、这是由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2)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迟滞。(3)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和沿铁路线的主要城市,内地较少。这是由沿海一带商品经济较发达、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地理条件优越等因素决定的。3、影响;(1)在一定成都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表现为: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推动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潮流的发展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在思想意识方面要求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

48、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共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六、新文化运动(19151921)1、历史背景(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以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2)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革命需要新的出路。这场观念形态的革命就是从反思和探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开始的。(3)思想文化方面:一方面,启蒙思想被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其复辟帝制大造舆论,这也是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的。2、过程前期

49、:(1)19151917年(2)阵地:新青年,活动中心:北京大学(3)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民主:就是实现个人的自主自立。就国家而言,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反对任何个人专制。就个人而言,不仅要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民主,而且要获得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即“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科学:提倡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4)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即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后期:19171921年,宣传十月革命、社会

50、主义。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主流。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生产技术近代化政治制度近代化思想文化近代化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七、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191219191924年)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背景:(1)一战期间的中国

51、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情绪高涨(2)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3)受到了十月革命的影响。2、新旧民主革命的对比(1)相同点:所处的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具有同样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不同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三民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纲领不彻底,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的革命纲领,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革命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结果有胜

52、利的一面,但最终失败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事件辛亥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五四运动具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所以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并在运动中起到了领导作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李大钊、陈独秀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五四运动也显示了中国各阶级的联合斗争,以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使五四运动实现了其直接的目标。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必然性(原因)(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在北洋军阀统治下

53、进一步激化,革命必然向前发展,这是过渡的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均遭失败,表明旧的革命道路已经走道尽头。4、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条件(1)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组织条件:中共的建立。八、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由旧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组织条件、中共建立的历史条件:(1)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五四运动显示了其伟大的力量。(2)思想条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深入广泛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深入的表现:较全面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比较研究,选择性的接受了

54、马克思主义。广泛的表现:有更多的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改良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3)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他们到工人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共产国际:19191943年,列宁,莫斯科2、中共的建立(1)中共一大:1921年确定党的最高纲领: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名称、组织机构确定党成立后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2)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的主要任务是制订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形势: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了“九

55、国公约”,再一次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共同宰割的局面,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在列强控制下,各派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中国的革命形势依然紧迫严峻,在这样的革命形势下,担负起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却没有制定出一个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革命纲领。为了真正担负起革命的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进行了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共产党民主革命的纲领。制定最低纲领的依据: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当前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最低纲领的特点:明确性、彻底性、群众性。最低纲领的内容:打倒军阀

56、,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这个纲领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这以前中国人民已经进行了80多年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基本任务,提出过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过去曾幻想帝国主义帮助中国,曾想联络军阀使革命成功,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都是反对中国革命成功的,所以幻想终归破灭。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80多年来中国革命未能解决的问题。二大的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共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3、

57、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时间:19211923年春以1921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开始,以1923年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高潮,以二七惨案结束。(2)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3)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四国民大革命命题趋势:关于大革命的命题我们应该注重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的探究上,尤其是探索大革命成功和失败的方面。考点要求:1、国共合作的原因2、北伐战争

58、的原因、策略、取胜的原因和历史作用3、大革命失败的含义、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4、大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意义、大革命的性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一、关于“国民大革命”的特点的理解国民大革命运动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表现:1、建立了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代表是中共)、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代表是国民党)。2、革命行动以革命政府组织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为主,工农运动为辅(革命进程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二、第一次

59、国共合作的实现,即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合作的原因(1)根本原因:两党面临着共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从共产党方面必要性: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联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能性: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党内合作的原因:孙中山的要求、共产国际的要求、中共力量弱小、中共对民主革命认识的局限)(3)从国民党方面必要性: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使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可能性:国民党改组。(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2、合作的实现,即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标志: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不

60、进标志着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兴起。(2)合作的政治基础: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各革命阶级联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是纲领和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这一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对比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三个纲领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是一种进步,进步的原因是吸取了中共民主革命的思想,进步的表现是有了明确的反帝要求,各革命阶级(工农)联合参与参政和限制剥削。所以新三民主义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共接受新三民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让步,表现为不提最高纲领,在革命的彻底性上作了让步。(3)

61、国民党性质的变化: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三、国民大革命的兴起(19241925年大革命兴起后的一系列重大革命事件)1、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特点: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意义: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冯玉祥北京政变:1924年10月性质:受南方革命影响下发动的革命性事件。具有革命性的原因:为了相应孙中山民主建国的号召,不愿继续内战;冯玉祥的事后采取了革命的行动,邀请孙中山商议和平建国。3、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主旨:对内要求结束军阀统治,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意义:宣传了

62、新三民主义的思想,扩大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影响。4、五卅运动第二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51926)特点:建立了统一战线的领导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集中反对帝国主义;全面检验了各阶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意义;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5、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建立了正式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建立了正式的革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1925年7月)以上就为北伐战争的开始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北伐战争的时机已经成熟。四、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7月)1、北伐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军阀混战的背景下,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的根本任务)(2)直接原因:北方直奉两大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

63、,积极进攻南方,所以必要先发制人。(3)北洋军阀统治更加反动,北伐是全国人民的愿望。(4)北伐具备了有利条件:广泛的群众基础(工农运动)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两次东征、两广统一)一定的军事基础(军校、军队)冯玉祥在北方对奉系的牵制(北京政变)思想条件: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2、北伐的过程:(1)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2)北伐的策略:各个击破、先近后远(敌强我弱,利用军阀内部矛盾)(3)北伐的过程:第一阶段:1926、71927、4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战场在两湖地区。国民政府由广州迁武汉。第二阶段:1927、41927、7武汉、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北伐,占郑州和徐

64、州,主战场在河南。(4)北伐战争中的工农运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3农民运动的中心:湖南北伐与工农运动的关系:工农支持北伐,北伐推动工农运动。五、国民大革命的性质、功绩与历史意义1、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人民大革命。2、功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反封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反帝),表现在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3、意义: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来看(1)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2)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3)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千金榆奠定了基础。六、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失败的依据:没有完成革命任务

65、,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2、表现: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以后建立起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对内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与人民为敌,实行专制独裁的政治统治;对外妥协卖国的政策。3、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1)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2)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右倾错误。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1)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直接的武装干涉(制造了万县惨案、南京惨案和一三惨案)支持旧军阀镇压革命(策划直奉联合)扶植以蒋介石为后的国民党右派,分化革命统一战线(2)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支持蒋介石的原因是蒋介石反动并有实力)中山舰事件:1926、3

66、,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阶级立场转变的转折点(由革命到反革命、到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转变)。巩固了其对军队的控制。整理党务案:进一步暴露了蒋介石打击中共,夺取国民党党权的野心。四一二政变:国民大革命局部失败。七一五政变:国民大革命完全失败。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民党及其政权性质的变化。国民党由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变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权变成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从此中国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地位让位于国民党新军阀。国民党新军阀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4、经验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力量,必须坚持武装斗争。中国近现代史单

67、元复习五国共十年对峙命题趋向:根据考纲对本章内容的界定,中国共产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世纪出发的原则,这是命题的重点,这可以和前面中国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像结合,也可以和后面的改革开放相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需要关注。本章内容承前启后,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命题可能性会大。考点要求:1、中共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2、八七会议3、长征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长征精神,遵义会议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抗日救亡运动的表现、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一、本单元知识结构1、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2、共产党:开

68、始独立的“工农武装割据据”的革命道路。3、日本:30年代加紧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由兴起到高涨。5、国共关系:由对峙向合作过渡。二、19271937年历史阶段的特征1、国共两党的尖锐对立,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为主逐渐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为主。3、国共关系:由对峙向合作过渡。4、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三、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据”道路的形成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从此中共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工农武装割据”既是一个革命理论,也是中共的革命实践。(

69、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含义(1)含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2)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既是摧毁封建统治基础的反封建革命,又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根据地建设: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提供一个稳固的后方,有利于积蓄革命胜利的力量。总之,这条革命道路就是要扎根于农村,以广大农民为革命的主力军,把他们引导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上来,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过程这一理论

70、不仅是中共革命实践的产物,也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探索的结果,其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革命实践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经验总结形成理论大革命失败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八七会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南昌起义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是正确的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的三篇文章是对八七会议的继承和发展,系统提出了这一革命理论,并分析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这一道路的原因。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的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3、中国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1)根本原因:中国是

71、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2)第一次国内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的影响,为革命军队和政权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3)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条件。(5)中共的正确领导重要条件。注:三大起义的不同特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文家市决定主动转入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迈出了这条革命道路实践的第一步。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广州起义: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三次武装起义的经验说明进行武装斗争是正

72、确的,三次武装起义均以城市为中心,但均遭到失败,其教训是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注:八七会议:1927年内容: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起义。意义: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工农武装革命的阶段。(二)中共走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过程:1、开始形成阶段:(1)标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2)中共走上这条道路的过程也就是这一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2、进一步发展阶段:(1)表现: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P10地图)特点:分布在南方,这

73、里群众基础好,以江西为中心。(2)武装斗争:19301931年三次反“围剿”的胜利。(3)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新民主主义经济)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即推翻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反映了民主革命的基本要求。(4)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事中央政府成立,颁布宪法大纲(政权性质:工农政权)经济建设:土地革命,以农业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开展互助合作。3、暂时受挫阶段:(1)表现:第四次反“围

74、剿”的局部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彻底失败长征初期的严重失利。(2)长征的原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彻底失败。根本原因:“左”倾错误。(3)长征的过程:1934、101935、101936、10(P22地图)(4)遵义会议:内容: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李德、博古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意义: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保证了长

75、征的胜利。(5)长征的意义4、胜利阶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武装斗争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解放军土地革命双减双交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根据地建设苏区(革命根据地)三三制、双减双交土地政策、大生产运动(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解放区四、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一)30年代日本制造的侵华事件1、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影响:使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一二八事变蒋介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本军队可以“暂时驻扎”。3、伪满州国成立:19

76、32年4、华北事变: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何梅协定:中央军队撤出河北省境,取缔一切抗日活动。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河北、山东、山西、绥远、察哈尔),想以和平的方法把华北变为其殖民地。华北事变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华北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中日民族矛盾;华北事变后蒋介石的对日态度也开始出现了变化,华北事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新一轮的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高潮。华北事变后中共的政策开始转变为联合国民党进行抗日斗争,中共的革命重心开始发生转移。5、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6、八一三事变:1937年(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对外侵

77、略扩张政策的延续和必然结果。2、直接原因:转嫁30年代经济危机的恶果,一方面转移日本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其国内阶级矛盾;另一方面,通过战争掠夺中国财富以医治经济危机带给日本的创伤。3、有利条件:一方面,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另一方面,中国的内战给了日本以侵略中国的有利时机。五、抗日救亡民主运动(一)兴起:1、中共发表抗日通电2、东北义勇军3、东北抗日联军4、中国民权保障同盟5、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6、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特点:抗日和反蒋相结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高涨:1、八一宣言:1935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瓦窑堡会议:(1)背景: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中央红军

78、长征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中国革命重心开始转移八一宣言的号召(2)决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3、一二九运动(1)背景:根本原因:民族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直接原因:国民政府对人民抗日要求的压制。(2)特点:走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道路。(3)意义: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图吞灭中国的阴谋,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4、西安事变:(1)背景:根本原因:民族矛盾。直接原因: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与国民党中央的矛盾。推动力量:中共抗日民族

79、统一战线的感召。(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国民党内亲英美势力,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国民党爱国将领,英、美、苏等国家的要求;中共顾全大局的推动。(3)意义:西安事变显示出中国各个阶层,包括国民党内部的爱国人士,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中共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充分表明了团结抗日的诚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日本以和平手段变华北为其殖民地的计划落空,遂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命题趋势: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的体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

80、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应重点把握。本章命题中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战是一个难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和世界史综合命题。考点要求:1、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原因2、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3、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4、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及其影响5、中共敌后根据地的建设、百团大战、中共七大6、抗战的胜利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对中国抗战的评价30年代,日本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事件,说明了日本誓亡中国的野心,并最终以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为契机,发动了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而中华民族随之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这场反侵略战争与以往的历次反侵略战争相比最显

81、著的特点是:全民族的抗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形成原因:国共两党面临着日本的进攻,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2、形成过程: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和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1)广泛而又复杂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广泛: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除汉奸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政治力量,由于日本侵略威胁到了生存和利益,故而合作联盟抗日。复杂:集中表现在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是由两党的阶级性决定的。(2)它是以国共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

82、的合作为基础的。(3)没有形成共同的组织形式和共同遵守的政治纲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广泛开展起来的。二、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1、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1)背景:“亡国论”、“速胜论”。(2)内容:驳斥错误观点,预言持久战,胜利属于中国,指出取胜的道路是人民战争。(3)意义:为中国人民的抗战指明了正确的出路,是中国抗战的理论指导。2、防御阶段国共两个战场抗战的特点及其意义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共敌后战场特点积极抗战,组织了一系列会战:平津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计划、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战的范例、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片面抗战路线,致使丢失华中、华北、华东大

83、片领土局部战役胜利(台儿庄战役)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P35,集中在华北,以山西为中心(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必要性、可能性。)全面抗战路线游击战意义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有利于中共敌后战场的开辟起主导作用,是主战场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严重威胁了日军后方,使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并逐步发展成为抗战的主战场3、国共两条抗战路线的区别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含义由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战,依靠美、英等外援,不给人民以抗日所必须的权力和自由。即人民战争路线,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充分宣传、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共同抗日(1937年洛川会议)代表阶级利益代表大地

84、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工农全中,广大人民利益抗战结果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影响士气和战斗力,败退失地。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积极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后期抗战的主力。本质区别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由阶级本质来决定)总之,在抗战的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密切合作,互相配合,中国军队蜂拥作战,终于使中日战争逐渐进入到相持阶段。三、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的标志及原因。1、标志:广州、武汉的陷落(1938年10月)2、原因:(1)日本: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后方受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威胁而不稳固。(

85、2)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败退,暂时无力反攻;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刚刚建立,人民尚未充分发动起来。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交战的两国三方均改变了各自的方针和政策。(二)日本改变侵华方针1、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日本速亡中国的计划破产。2、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诱降:近卫三原则: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政治诱降的结果:汪精卫投降;蒋介石动摇。军事进攻:进攻枣阳、宜昌,逼迫蒋介石投降,中国方面组织枣宜会战。(大陆交通线战役目的不是为了逼迫蒋介石投降,而是要拯救其在东南亚的军队。)3、对共产党:集中兵力重点进攻敌后根据地。表现:(大扫荡、三光政策)

86、4、对沦陷区:加紧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1)、殖民掠夺:掠夺农产品和土地;掠夺工矿企业;掠夺劳动力;掠夺金融。目的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日本经济的附庸,通过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来供养战争,这种政策我们称之为“以占养战”(以战养战:发动战争掠夺原料扩大市场以支援战争。)(2)殖民统治:扶植汉奸傀儡政权:汪伪政权(1940年3月)和伪满州国(1932年3月)。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实行奴化教育,实现同化目的。这种政策我们称之为“以华治华”。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掠夺和殖民统治充分的体现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5、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影响:(1)国民党:汪精卫集团投降日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抗日动摇。(2)

87、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三)国民党内外政策的变化1、变化的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939),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2、表现: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以对外为主转变为以对内为主。坚持抗战:枣宜会战(张自忠)消极应战:豫湘桂战役大溃败(1944年18月),国民党丢失了豫、湘、桂、闽、粤大部分领土及贵州的一部分。屯兵大后方。积极反共:反共高潮:皖南事变(1941年)不敢决裂: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态度。对内政策:一党专制、特务统治、保甲制度、官僚资本的膨胀。统制经济(日占经济发达地区,国统区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战争环境下物质稀缺。必须用政治强制和超经济干预办法对国内有限的经济资源进

88、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办法如:加强对金融和工矿企业的垄断和专卖;对外援物质进行集中管理和分配;对粮食惊醒征购和征借等。)3、变化原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受到了日本诱降政策的影响。4、国民党内外政策变化的影响:(1):对共产党进攻,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使中间派、民主人士进一步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而日益倾向共产党,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蒋介石的不满,使国民政府处在十分孤立的地位。(3):使国民党军队丧失了抗战初期的锐气,导致了后来正面战场大溃败的局面。(4):国民党的政治更加黑暗,经济掠夺更加残酷,埋下了国民党尽失民心,最终被人民唾弃的伏笔。(四)中

89、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1、坚持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1)提出三大口号“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2)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重建新四军军部等,以斗争求团结。2、领导沦陷区人民的各种形式的反对殖民统治。开滦煤矿工人罢工,上海邮电、自来水厂工人罢工和电车司机罢工。江南农民暴动等。3、军事上:反扫荡斗争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八路军,华北)军事上坚持: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4、根据地建设(1)背景:19411942年敌后根据地严重困难时期原因:日军的重点进攻;国民党制造反共摩擦和包围封锁;自然灾害。(2)根据地建设内

90、容: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权,加强了各阶级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减轻地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抗日。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整风运动:1942年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意义:彻底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奠定了思想基础。到1943年春,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开始好转,各根据地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到1945年4月,抗日武装力量达到90多万,解

91、放区面积达90多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四、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一)中共七大:1945年春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2、内容: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党的任务:发动群众,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只有、民主、统一、富强的民主联合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意义:党的七大在历史转变的关头,正确的总结了我党领导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路线,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二)战略反攻的胜利1

9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反攻2、苏军出兵东北3、美国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全民抗战路线的制定敌后根据地建立和游击战的开展毛泽东论持久战为抗战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抓住国际国内的有利时机进行反攻。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相互协调作战是二战

93、胜利的根本原因,美苏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胜利的有利配合。5、中国是正义战争,它是中国民族革命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和正义的战争,得道多助。(四)抗日战争的特点1、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3、建立广大的农村根据地,抗击法西斯的同时为建立人民民主国家作准备。(五)抗日战争的意义1、是近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对中国: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对世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94、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七人民解放战争 命题趋势:本章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阶段,有对前一阶段的总结,更有对革命胜利后的准备和创新,所以复习中应重点把握一些关键性的知识点,命题中出现机滤比较大的应该是七届二中全会对新中国成立及成立后的工作制定的相应的政策。而西柏坡精神还会和长征精神相比较。美国在抗战胜利后的对华政策可以和世界史中的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和对日本的政策相比较考点要求;1、美国对华政策2、重庆谈判3、七届二中全会4、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无论是反帝的任务

95、,还是反封建的任务,都还没有最终完成,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时代。一、明确4个知识点1、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月)包括: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全面内战2、解放战争:即指全面内战(1946、6月1949年、10)3、美国对华政策:扶蒋反共二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倒,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受到严重削弱。但是美国却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美国积极向全球扩张,干涉各国内政,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因此它积极支持各国亲美的代理人或工具。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亲美反共路线,维

96、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正是美国控制中国所需要的代理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统一、反共、亲美的政府。隧扶蒋反共以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4、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抗战后的形势: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共产党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要专制、独裁(国民党为代表)。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又回到了阶级斗争。19191949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1919年后中国两大矛盾汇流,帝国主义以华只华,所以中国人民反抗斗争表现为国内革命战争形式。二、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1、斗争的焦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民主联合政府抑或是专制独裁政府)2、斗争的实质

97、:争夺政权(谁来掌握政权)右派(国民党)中间派(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左派(中国共产党)代表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农广大人民群众政权形式一党专制、独裁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联合政府手段假和平真内战政治协商争取和平,准备战争3、过程:(1)重庆谈判第一回合(1945年8月)原因:国民党:为了备战;受到和平舆论压力;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假和平真内战中共:为了尽力争取和平;为了揭露美蒋阴谋;为了争取政治主动。争取和平,准备战争。结果:双十协定P52即和平建国的原则。但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化地位没有解决。(2)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回合(1946.1)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结果:通过了有利于

98、人民的五项决议P534、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扩大了统一战线对后来的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政协)纸上协议并未能变成实际上的和平民主。1946年夏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三、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49年)全面内战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一)防御阶段:(1946年61947年6)1、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2)战略战术: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2、粉碎敌人重点进攻(1)国民党重点进攻方向:陕北和山东(2)陕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3)山东:孟良崮

99、战役。(二)反攻阶段(1947年61948年9)1、反攻任务:内线作战收复失地外线作战歼灭敌人战略反攻2、反攻方向:中原地区(兵力空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3、反攻情况: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绝大部分地区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4、意义: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三)决战阶段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1、决战时机的成熟:经过一年的战略反攻,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2、三大战役的简要过程:P64表格。重点记忆三大战役解放的地区。3、决战胜利的意义(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100、。(2)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战争路线在三大战役中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在人、物、财力上支援前线;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的贡献。(四)解放战争的胜利1、七届二中全会:(1)背景:三大战役胜利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面临着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任务,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适应新的形势。(2)内容:确定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把中国转变为工业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党风建设: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进攻;两个务必。2、北平谈判(1)原因:国民党划长江而治,取得喘息

101、时机。中共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使人民少受战争之苦。(2)内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3)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谈判破裂。3、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标志着通知中国22的国民政府覆灭。4、解放全中国:到1951年大陆全部解放。四、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方面(客观原因)(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人民掀起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运动。(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3)贪官横行,统治腐败(4)美援断绝,蒋桂分裂(5)经济危机,人民反对。P592、共产党方面(主观原因)(1)中共的正确领导(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

102、路。(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4)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P57(5)实行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P61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八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命题趋势:本章内容涉及到中国由革命向建设的过渡,也涉及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其中理解某些政策的成因非常重要,比如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为什么是先有限定的扶持然后在改造,如何理解新中国的工业建设要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苏联的经验有何相同之处。这应该是命题中比较难的部分。考点要求:1、新中国的诞生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03、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5、三大改造6、一届人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即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一、本阶段的历史线索两个阶段、四个中心任务,即1、1949年101952年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阶段。中心任务:(1)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2)恢复国民经济确定以上两个中心任务的原因:(1)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留下的特务、土匪威胁者刚刚诞生的人民政权;(2)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3)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保卫,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2、1953年1956年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阶

104、段中心任务:(1)有计划的经济建设(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完成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阶段:1949、101952年底。过渡的准备阶段即要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一定的条件。(一)政治条件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及巩固。1、政权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成立的历史条件: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过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

105、质。(3)历史意义2、政权的巩固:措施如下:(1)大陆统一:1950年夏,基本歼灭大陆上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大陆统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2)抗美援朝运动:1950年1953年。意义: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特点: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意义: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道路。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4)镇压反革命运动:巩固了人民政

106、权,安定了社会秩序,为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5)“三反”、“五反”运动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目的:确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三反: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进行,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地质了资产阶级腐蚀。五反:在私营企业中开展,打退了步伐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开始建立了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二)经济条件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1、背景:严峻的经济形势。原因:帝国主义长期的掠夺;长期内战的破坏;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2、政策措施及其作用(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作

107、用: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2)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特权,收回海关。作用: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殖民掠夺。(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作用:结束了物价十多年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到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4)合理调整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内容: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作用: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实质:把私人经济逐步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措施,解决了私营工商业的困难,使之得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而且很自然的使私营工商业同国营经济

108、挂上钩,被纳入到国家计划轨道。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关系正在确立的体现。(5)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措施: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兴修水利。作用: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6)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作用: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进入到1953年,我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阶段(19531956年底)过程:(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提出背景:(1)经三年恢复后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完成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

109、主要矛盾。(2)人民民主专政得到了巩固,国家财政经济有了根本好转,为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创造了条件。(3)经过稳定市场物价斗争和几次大的政治运动,特别是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优势进一步加强。(4)土改后,40的农民加入互助组,经过对工商业的调整,已有一班左右的资本主义工业被纳入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2、总路线的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总路线的特点: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这二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同时并举。4、总路线的实质:使生产资料

110、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二)一五计划的制定内容:1、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原因:重工业极其落后,不利于实现工业化。发展重工业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巩固新生政权的保障。2、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原因:(1)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粮食问题严重。(2)避免封建剥削制度的复辟(3)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要走社会主义道路。(4)资本主义虽然有剥削工人的一面,但也有拥护宪法接受改造的一面。(三)一五计划的实施1、工业化建设:(1)东北重工业基地建成原因:东北背靠苏联易于接受援助;解放较早,社会稳

111、定;日伪经营,工业基础较好;资源能源交通条件有优势。(2)建设成就:P106图。(3)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途径:合作化,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途径:初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原则方针:和平的赎买政策。(3)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4)评价三大改造积极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今年导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了当时经济的

112、进步和发展。遗留问题及教训:A、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绝对化和片面化的理解,使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的情况下,成为唯一的经济成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三大改造后扩大到全部经济生活领域,忽视了价值规律,市场调节作用,限制了各级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C、以上问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取得重大进步和突破,我国的经济才焕发出空前的活力。D、当年的改造和当前的改革是中国不同历史阶段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大经济决策,因此,既不能因肯定今天的改革而否定或怀疑当年的改造,也不能因为肯定当年的改造而指责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四)

11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1)宪法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共同纲领的区别:没有团结各民主阶级)规定了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把总路线写入宪法,使一化三改有了法律保障。(2)宪法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意志。(3)宪法的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四、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1、过渡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这种过渡性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内的体现是什

114、么?社会性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具体表现为(1)经济基础:由五种经济成份并存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国家唯一的经济基础过渡。(2)社会主要矛盾: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向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过渡。(3)政治制度:由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到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总之,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截然分开,这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2、如何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1)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如: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

115、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清楚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抗美援朝运动不属于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而是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2)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如: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三大改造等。恢复经济措施中的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兼有以上双重革命性质。3、过渡时期,中国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有哪些?体现什么特点?政策包括:(1)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2)工矿企业中的民主改革(

116、3)五反运动(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特点:由允许并鼓励资本主义发展但限制其剥削到和平赎买并最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国近现代史单元复习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探索和成就命题趋势:本章内容应该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19561976年这二十年的建设成就应该重点掌握,我们从这二十年的建设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也应该重点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应该仍是命题的重点。外交部分的内容涉及到从1949年到现今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交重点应重点掌握,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应该掌握变化的原因,考点要求1、中共八大的内容和历史意义2、整风运动、反右派

117、斗争扩大化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十年建设时期的成就5、文革的原因和影响、教训6、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8、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9、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0、新中国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从此,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接下来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成为摆在中共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阶段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年)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

118、8年)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年)(一)1956年1966年历史阶段中的几个问题1、阶段特征: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有正确的决策,也出现了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但能有错必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没有得到清理和纠正。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左”倾错误还有发展,虽尚未发展到支配全局的程度,但却为文革十年的严重错误埋下了伏笔。2、1956年中共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1)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2)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3)苏共二

119、十大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巨大困难,中共开始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4)中国周边环境相对安定。3、19561966年十年探索时期主要面临的两大问题。(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二)19561966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的探索:1、论十大关系1956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共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是中共八大召开的理论基础。它是中共借鉴苏联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物,说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十分注重遵循客观发展规律,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2、中共八大:1956年(1)内容: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先进的社会

120、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方法途径: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2)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它不仅在十年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八大精神的继承。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内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内容: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处理人民内

121、部矛盾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探索。(2)1957年整风运动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目的: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4、反右派斗争:必要性:在整风过程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中共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目的是要分清大是大非,坚持社会主义道路。5、八字方针:1960年内容: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目的:纠正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6、七千人大会:1962年内容: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

122、数人平反。注: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是对探索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纠正。这些措施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起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三)19561966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原因: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全面、深刻的正确认识,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把大批人民内部矛盾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2)危害:A: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从而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成为后来中共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B:被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委屈和压抑,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使国家的建设

123、事业蒙受损失。1957年,中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未能继续下去。毛泽东把主要精力转到了阶级斗争方面,“左”倾错误思想迅速发展起来,由指导国家政治生活扩展到经济工作。1958年又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评价:A: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B:错误所在: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C:否定了八大坚持的综合平衡的观点。3、“大跃进”(1)内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2)

124、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3)“大跃进”的错误在理论上的根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经济规律。(4)危害:A:国民经济陷入混乱,各部门、各行业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B:生产上浪费十分严重,经济效果极差,农业生产下降。C: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人民公社化运动:(1)特点:规模大、共产风。(2)错误的理论根源: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3)危害:其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生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陷入了混乱状态。5、“反右倾”斗争:1959年庐山会议。危害:A: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

125、展,把阶级斗争引申到党内。B: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在党内进一步发展。C: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持续的时间更长,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的危害。注: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原因“左”倾错误;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6、造成十年探索中失误与曲折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1)原因:A: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导致“左”倾思想泛滥。B:夸大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急于求成。C: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经验教训:A: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从

126、我国国情出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针,必须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的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四)十年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1、“文革”发生的原因(1)党内“左”倾错误长期没有得到纠正,甚至发展越来越严重,文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错误指导思想的产物。(2)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滋长并日趋严重。(3)毛泽东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了错误估计,他发动“文革”的出发点,是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但其错误却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

127、集团利用并把“左”倾错误推动极端,导致文革爆发。2、文革的过程(1)导火线:毛泽东支持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文革”全面发动的标志:“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3)“二月逆流”:文革前期对“左”倾错误的抵制。(4)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1年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理论上和实践的失败。(5)四人帮集团的覆灭:四五运动:1976年。文革后期反对“左”倾错误的群众性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6)动乱中的经济A:周恩来的调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B:邓小平全面整顿: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质:系统的纠正“文革”的错误,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社会秩序趋于稳定。3、

128、“文革”期间取得的成就以上成就都是抵制“文革”“左”倾错误的结果。4、“文革”留给我们的教训:(1)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党的工作的首位。(3)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中共的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5、“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一场内乱。6、“文革”的影响:(1)大批干部和群众惨遭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严重破坏。(2)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和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3)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被毁弃,国民素质下降。我国经

129、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7、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左”倾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超出实践的需要,主观认识超越客观条件的可能。建国以来“左”倾错误主要指党的指导方针在19571976年间在以下两个问题上的失误。一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扩大化估计。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转折时期(19761978年底)1、阶段特征徘徊中前进(1)徘徊的表现:“文革”虽然结束,但是“左”倾的思想路线仍存在,具体表现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上(即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2)前进的表现:社会秩序逐步稳定;落实政策(科教文化)

130、;经济得到较快恢复。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目的: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直接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左”的错误根本目的。(2)内容: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意义: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极左思潮的禁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历史性转折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背景:A:19761978年的徘徊局面难以突破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已开始冲破“极左”思想的禁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内容:确定了

13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拨乱反正。(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标志。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在这次会议上开始形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4、拨乱反正A:为刘少奇平反。B:为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平反。C: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对内改革(主要指经济体制

132、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内容调整生产关系(所有制;分配制度)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方式)承包(所有制)责任制(分配制度),废除公社制度。含义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法,使农民获得生产、经营和产品分配的权力。反战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133、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在所有制形式上: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管理体制上:把高度几种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流通体制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2、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立足点自力更生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原

134、则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内容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等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特点点、线、面结合,多层次,有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3、改革开放的成就(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粮棉产量世界首位。(2)工业建设:宝钢、葛洲坝、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局面(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

135、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中共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在我们高中教材中能够反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内容的是党的几次重要会议(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2)内容: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136、设上来,确定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邓小平理论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并被写入党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含义: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五、新中国的外交1、第一阶段:1949年1050年代中期(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2)成就:与苏联、东欧各社会

137、主义国家结成社会主义阵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2、第二阶段:50年代末期60年代(1)外交环境的恶化:表现为中国同时面临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2)外交方针:一大片: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3、第三阶段:70年代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1)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美建交(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日邦交正常化(4)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4、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1)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不结盟政策:含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3)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