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74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秋高中历史 期中检测一练评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期中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2下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言论作者出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张居正杂著三代至秦A.秦国奠定霸业 B始皇个人品行C秦朝速亡原因 D秦朝制度创新3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

2、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A直属中央位高权重 B能够决定官吏升迁C可以监察文武百官 D重在维护中央权威4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A数典忘祖 B脱离实际刚愎自用C学习先进文化 D实行“蕃汉分治”5在唐代长安,胡饼已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异域美食,许多从西域传来的食品如毕罗、奶酪、黄油等食品越来越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政策的引导 B经济重心南移C民族交融的加深 D大

3、运河的开通6古代中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的中央中枢机制完善于()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7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C强化了君主专制 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8有学者认为,仅就中枢机构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则走了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A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 B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C贵族政治淡出历史

4、舞台 D前朝宰相制度得以变相恢复9唐宋以来的文化中,既有“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又有“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下列作品着重反映市民文化的是()A洛神赋图 B多宝塔感应碑C清明上河图 D四书章句集注10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A科举制 B察举制C监察制度 D宰相制度11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BC D12下表是西汉、唐代和北宋三个历史时期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

5、例的对照表。该表的信息说明()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 470 68519.8%9 985 78580.2%唐代3 920 41543.2%5 148 52956.8%北宋11 224 76062.9%6 624 29637.1%A.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南方的生产技术一直比北方先进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形成1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

6、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14“清廷的藩属丧失殆尽”“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秩序中心的角色进一步瓦解”“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政治体制上改弦更张”。以上评论针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中法战争的影响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15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

7、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二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

8、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史学集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5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6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教育部就11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

9、”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摘编自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材料二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材料三(1)列举出你认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3分)(2)据材料二,归纳柳词传播广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宋代文化的发展特征。(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3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材

10、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卷128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

11、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3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3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下表是明清时期加强边疆管理的部分措施方位明朝清朝台湾派兵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对部落首领封授官号反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东段边界蒙古重修长城;“隆庆和议”;册封鞑靼首领,恢复贸易平定噶尔丹叛乱;设立盟、旗两级单位管辖;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新疆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和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西藏册封当地僧俗首领;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

12、人士进行管理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西南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平定“三藩之乱”,大规模地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材料二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杨遂从甘肃安西、高台等处招募贫民四百户,携眷前往屯种。1764年,甘肃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杨从肃州、敦煌共招

13、七百零八户前往。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据清高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代边疆管理的共同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移民乌鲁木齐的历史作用。(6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1)材料一中图中的方框表示哪个中原政权?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该政权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指出这个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

14、要趋势及该发展趋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4分)期中检测一1答案:A解析:解题时紧扣题干中关键信息“周朝”“部落政治”等,据此可知是西周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即分封制的推行,取代了原来禅让制下的局面,故A项正确,C项排除;宗法制是西周时期权力划分的原则,不属于地方制度,故B项排除;实行郡县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西周时期,故D项排除。2答案:D解析:据材料“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等信息可知,三则材料分别强调

15、秦的“法律”“郡县制”“秦的创制立法”的积极作用,D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的积极作用,而不是“秦国”,A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始皇个人的品行”,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其弊端,C项错误。3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刺史监察地方甚至贬退大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故选D项;刺史直属中央,位卑权重,排除A项;据材料“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可知刺史行使的是监察权,排除B项;汉代刺史监察地方,御史大夫监察中央文武百官,排除C项。4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话,改鲜卑姓为汉

16、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其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过程,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违背史实;实行“蕃汉分治”是辽的措施,D项错误。5答案:C解析: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饮食传入长安城,主要是当时民族融合的不断加深所致,C项正确;政府政策的引导不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和大运河的开凿都有利于国内南北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西域传来的食品”信息不符合,B项和D项错误。6答案:B解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掌政令草拟、审核和执行,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17、是中国古代中央中枢机制完善的标志,故“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故排除C、D两项,B项符合题意;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但不够完善,故A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7答案:A解析:根据“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可知是宋朝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A项正确;“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反映的是结果,材料无法体现,并且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8答案:B解析:明清“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说明

1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故选B项;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兼职丞相”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不等同于丞相,排除D项。9答案:C解析: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正是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C项正确;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的楷书名作;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著作,均属于士大夫文化,A、B、D三项错误。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故D项正确;明朝仍实行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故A、C两项排除;察举制是隋唐时期被废除的,故B项排除。

19、1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主要表现有: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正确,故选A项;“闭关锁国”政策不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现象,排除,故排除B、C、D三项。12答案:A解析:据材料“西汉、唐代和北宋三个历史时期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的对照表”可知,到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超过了北方,这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A项正确;B项说法违背史实;据材料“西汉、唐代和北宋三个历史时期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的对照表”可知,到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超过了北方,C项错误;据材料不能得出“

20、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形成”,D项错误。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了解“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材料中“刑事诉讼”等文字说明是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故本题选择C项。B项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A、D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14答案:C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危亡,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C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忧外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法战争造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但尚无

21、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强烈愿望,故B项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王朝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呼声和革命斗争不断,且时间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15答案:B解析: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地方督抚的支持,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项正确;有些缙绅士大夫的观念比较进步,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无关,故C项错误;制度变革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16答案:(1)表现: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2)措施:中央派文

22、官到地方做知州;设立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将地方的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定期轮换;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3)影响:巩固了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设立始于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解析:第(1)问,“表现”:据材料“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据材料“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可知,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据材料“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第(2)问,“措

23、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中央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立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将地方的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定期轮换;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等方面回答。第(3)问,“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巩固了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设立始于元朝,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等方面回答。17答案:(1)理由: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2)原因:统治者的喜爱和传播;柳永的词通俗易唱而受到市民欢迎。特征:世俗化或平民化。(3)成就: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24、;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发明活字印刷术。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就分析回答,可从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等角度分析总结。第(2)问,“原因”:根据“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得出统治者的喜爱和传播;根据“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得出柳永的词通俗易唱而受到市民欢迎。“特征”:根据“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得出世俗化或平民化。第(3)问,第一幅图是火药,第二幅图是指南针,第三幅图是活字印刷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宋代科技

25、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发明活字印刷术。18答案:(1)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2)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中门下省的职能是审批国家政令。第(2)问,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是宋代“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第(3)问,依据材料三

26、中“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19答案:(1)特点:有战有和;武力平叛;册封当地首领;设立管理机构;尊重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人士。(2)作用:缓解内地人地矛盾;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加强了边疆管理。解析: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明清政府对台湾、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和西南地区的管理措施可知:有战有和、武力平叛、册封当地首领、设立管理机构、优待各族上层人士等。第(2)问,“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信息“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

27、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缓解内地人地矛盾、解决军事给养;由材料信息“杨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零八户前往。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促进文化交流、加强了边疆管理等角度思考。20答案:(1)政权:唐朝。唐处理与边疆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措施:战争征服、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和亲、会盟、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等。(任答4点)发展趋势:以和为主,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封建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变化:清朝政府从实行“

28、海禁”政策到开放四处口岸,再到只允许开放广州“独口通商”。影响:妨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解析:第(1)问,“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方框表示的是唐朝政权。“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战争征服、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和亲、会盟、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等。“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以和为主,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开明、兼容的民族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有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封建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第(2)问,“变化”:根据材料二中“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四海关。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经历了“海禁”、开放四处口岸,到只允许开放广州“独口通商”的变化。“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限制对外贸易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妨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