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51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领军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二地理 2020.10一、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石板房(如下图)是贵州布依族的一种特色居住形式。除墙体用石头堆砌外,该建筑最具特色的是采用从分层页岩中取得的石板铺在房顶当作瓦片。据此完成l3题。1石板房所用岩石的类型为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2当地采用石材作为建筑主料的主要原因是 A就地取材,造价便宜 B.冬暖夏凉,舒适度高 C.防火防水,安全性强 D结构稳固,抗震性好3根据石板房的特点可判断当地 A终年炎热 B山区广布 C.资源贫乏 D植被

2、稀少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石漠化面积广大,当地采用太阳能提灌技术等配合植被恢复进行生态治理,形成生态景观林、特色经济产业林等恢复模式,石漠化现象得到改观。据此完成46题。4攀枝花境内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有 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疏 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人口增长快,过度放牧 开矿采石,毁坏地表植被 A. B. C. D5进行生态治理后,当地 A.大气能见度提高 B.河流含沙量降低 C.坡耕地面积扩大 D康养产业链形成6下列省区中可借鉴太阳能提灌技术的是 A.云南 B辽宁 C.重庆 D.福建 平潭岛地处闽中沿海,发育有走向平行于海岸线的海岸横向沙丘。沙丘的形态特征是丰富的海滩沙源、强劲的常态向岸风、沙丘原

3、形态及植被盖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台风过境会造成沙丘体积和高度的暂时改变。下图示意平潭岛位置。据此完成7-9题。7沙丘海拔高度的信息获取主要依靠 ARS BGIS CGPS DVR 8营造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迎风坡侵蚀、背风坡堆积 B迎风坡堆积、背风坡堆积 C迎风坡堆积、背风坡侵蚀 D.迎风坡侵蚀、背风坡侵蚀9沙丘在台风过境后一年内 A.体积增加、高度降低 B体积减少、高度降低 C体积减少、高度增大 D体积增加、高度增大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温度升高的响应敏感而迅速,高寒草地退化后,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植被覆盖降低,植被平均高度增加。据此完成10- 11题。10高寒草地退化

4、后 A载畜量提高 B牧草品质提高 C生物总量减少 D杂草数量减少11.高寒草地退化后,表层土壤干旱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沙化,持水能力下降植被覆盖降低,涵养水源减少植被长高,大量耗水A B. C. D.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地貌素描景观。据此完成12-14题。12该地形区位于 A.西藏 B.陕西 C.新疆 D黑龙江13.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14.该地区长期受此外力作用可能导致 A.植被覆盖率骤减 B.土壤盐渍化加剧 C沙漠面积扩大化 D.河流含沙量增加 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米秒(或目测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人们习惯称

5、之为大风,若某日中有大风出现,一般称该日为大风天气。研究发现,大风是沙尘天气的不可缺少的动力源,下垫面特性和沙尘源分布对沙尘天气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下图示意宁夏平均大风日数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15.若甲地大风日数是乙地的13.5倍,则乙地大风日数可能是 A.2天 B.3天 C. 4天 D.5天16.影响图示区域平均大风日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 B.地形 C下垫面 D.降水17图中沙尘天气最多的地区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毛乌索沙区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草原向荒漠化草原的过渡带,近26年,这里冬春季降水量显著增加。下表示意196l-2016年毛乌素沙

6、区内东、中、西各亚区各季节平均降水量和百分率。据此完成1820题。18.毛乌素沙区的降水特征是 降水总量自东向西减少 冬春季降水比例西部最少 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春夏季降水比例自西向东增加 A. B C. D.19.形成毛乌素沙区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C洋流D.纬度20.近26年毛乌素沙区冬春季降水量的变化会 A促使森林大面积存活 B使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C扩大河流的流域面积 D抑制本区荒漠化进程21据图推测,大连市 A.区域森林覆盖率过半 B北部地势平坦 C.西南部城市化率最高 D.人口分布均匀22.大连市植被覆盖率变化,会导致城区 A热岛效应消失 B.人居环境改

7、善 C人口数量减少 D.面积不断减小 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袁层土壤中的过程。下表示意黄河三角洲次生盐碱土含盐量与环境关联度。据此完成2325题。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4.造成黄河三角洲地表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B.蒸发量大C农业漫灌D.矿化度高25.治理黄河三角洲次生盐碱化最合理的措施是A.抽取地下淡水 B.大量回灌淡水C增加农田高度 D.地表覆盖秸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建三江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腹地,未开垦前是一片沼泽地,荒草丛生,“十年九涝”的自然环

8、境让小麦生产鲜有收成,后来,当地人用“以稻治涝,的方式变劣势为优势。现在,这里的良田以水稻种植为主,但由于长期依赖地下水灌溉,近几年,这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当地开始兴建四大灌区,目前70%的水稻田都可以利用优质江水灌溉。下图示意建三江位置和范围。(1)分析建三江开发前“十年九涝”的原因。(4分)(2)说明建三江黑土地肥沃的形成原因。(4分)(3)简述兴建大型灌区对建三江地区的意义。(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中M国铀矿资源丰富,2008年该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6.18%。(1)说明地气候与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6分)(2)分析M国大力发展核

9、电的原因。(6分)(3)简述地褶皱带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2分)2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内容。(12分) 历史上毛乌素地区草滩广大,河水澄清,是非常好的牧场,后来逐渐形成了毛乌素沙地,驼域榆林也流传着“榆林三迁的故事。1959年开始,人们开始对治理沙漠,2020年4月,陕西省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将从地球上“消失”,榆林由“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下图是榆林及其周边示意图。(l)依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图示区域降水空间分布情况,并说明推测理由。(4分)(2)推测“榆林三迁”的方向,并说明原因。(3分)(3)简述毛乌素地区由水草丰美之地变为沙地的人为原因。

10、(2分)(4)与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相比,说明毛乌素沙地更容易治理的原因。(3分)2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内容。(12分) 深圳是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之一,其夜间灯光照明强度大,范围广,对周边地理环境干扰较强。位于深圳湾的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候鸟南迁的重要的“中转站”和“加油站”,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被列为深圳市域市照明规划重点保护区域。下图为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l)分析深圳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成为候鸟“中转站”和“加油站”的自然原因。(2分)(2)分析深圳湾夜间照明对保护区生物的不利影响。(3分)(3)指出深圳湾需要重点监测灯光干扰候乌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11、(3分)(4)说明为减少灯光对红树林湿地的干扰,保护区附近夜间照明设置时应注意的问题。(4分)20202021 学年上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与解析1【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选项分析】贵州多为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且材料中提及石片采自页岩,这两种岩石均属沉积岩,故选C。2【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选项分析】喀斯特地貌

12、区石漠化现象较为突出,岩石裸露,石材易于获取;当地土层瘠薄,若烧制砖石等作为建材的成本高;且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其他建材运进成本高,因此采用石材作为建筑主料的主要原因是可就地取材,房屋造价较便宜,A 对。冬暖夏凉、防水防火是石板房的优点,不是其主要原因,B、C错。石质建筑的抗震性能不突出,D错。3【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选项分析】山区岩石广布,石材资源丰富,石板房以石材作为建筑主料可侧面反映当地山区广布,B 对。4【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及

13、治理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选项分析】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蒸发旺盛,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疏,地表缺乏植被保护,且当地作为著名矿区,人为地开矿采石等行为进一步破坏地表植被,在雨季时水土流失致使表土流失进而产生石漠化现象,C对。土质疏松不是当地土壤的特性,且当地主要发展种植业,过度放牧不是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A、B、D 错。5【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选项分析】当地进行生态治理后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减

14、轻,输入到河流中的泥沙减少,河流含沙量降低,B 对。6【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选项分析】太阳能提灌技术适于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推广,几个省区中云南的太阳能较为丰富,故选 A。7【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组主要考查 3S 技术应用、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及沙丘形态和台风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选项分析】这里问沙丘海拔高度信息的获取,根据材料沙丘海拔高度在不断变化,从 3S 技术来说,海拔高

15、程的获取应直接用 GPS 技术。所以正确答案是 C。8【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组主要考查 3S 技术应用、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及沙丘形态和台风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选项分析】沙丘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但从微观来看,表现于迎风坡侵蚀,背风坡堆积。因此选A。9【参考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组主要考查 3S 技术应用、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及沙丘形态和台风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选项分析】根据材料,台风过境会造成沙丘体积和高度

16、的暂时改变,台风过境的强风暴雨对沙丘会造成无差异侵蚀,使其体积和高度降低,因此台风过境后一段时间内,沙丘应处于恢复期,表现为体积增大,高度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 D。10【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和高寒草地退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和与综合思维素养。【选项分析】全球变暖,高寒草地退化后,单位面积上的生物总量会减少,杂草会成为优势群落,使牧草品质下降,从而使载畜量下降。所以正确答案是C。11【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和高寒草地退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和与综合思维素养

17、。【选项分析】全球变暖,高寒草地退化后,植被覆盖降低,植被截流、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同时,裸露地表增加,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使表土变干。生物总量减少,生物耗水应减少,同时主要是因植被退化,导致表土变干,最后沙化,不是先沙化,再变干。因此选B。12【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分布、地貌形成及流水作用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选项分析】据图可知,该地貌为典型的黄土地貌,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故答案选 B。13【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分布、地貌形成及流水作用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区域认知与综

18、合思维素养。【选项分析】图中地貌形态主要为黄土塬、黄土峁及纵横的沟壑,为黄土高原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答案选C。14【参考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分布、地貌形成及流水作用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选项分析】黄土长期被流水侵蚀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故 D 正确;植被覆盖率大小、沙漠化与流水侵蚀关系不大,A、C 错;流水侵蚀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引起土壤中矿物质减少,土壤盐渍化会减少,C 错;答案选D。15【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计算、风的影响因素以及沙尘的形成与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19、能力及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选项分析】依据图中等值线计算可得,宁夏北部(甲地)大风天气最多,可达 50 到 60 天,中部和西南部(乙地)最少,为 0 到 10 天,甲乙两地的差值为 4060 天,因“甲地大风日数是乙地的 13.5 倍”,设乙地大风日数为x 天,则两地相差12.5x 天,乙地的大风日数为 3.24.8 天,故答案选 C。16【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计算、风的影响因素以及沙尘的形成与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选项分析】宁夏北部狭管效应明显,大风日数多,中部和西南部受山脉阻挡,大风日数少,故影响的主因是地形。答

20、案选 B。17【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计算、风的影响因素以及沙尘的形成与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选项分析】根据材料“研究发现,大风是沙尘天气的不可缺少的动力源,下垫面特性和沙尘源分布对沙尘天气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可知,大风分布与沙尘分布不一致,大风、沙源、下垫面性质等均会影响沙尘,丙地大风天气多(4050 天),离沙源地近,距离贺兰山距离远,沙尘天气最多。答案选 C。18【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及西北降水量增加带来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

21、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东部降水总量最多,西部最少,夏秋季降水比例也是这样的规律,东、中、西部降水比例最高的都是夏季,冬春季降水比例最高的是西部。答案选 C。19【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及西北降水量增加带来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降水总量东多西少,毛乌素沙区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草原向荒漠化草原的过渡带,是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东部距海近,受来自海洋

22、的水汽影响更明显。答案选 B。20【参考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及西北降水量增加带来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根据材料,近 26 年,这里冬春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可以抑制本区荒漠化进程,这里是草原向荒漠化草原的过渡带,降水量有限,不可能使森林大面积增加,这里是农牧过渡地带,生产方式不会在短时间改变,而河流的流域面积主要由地形影响。答案选D。21【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森林覆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

23、素养、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图中西南部地区低植被覆盖区和较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大,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小,故西南部城市化水平最高,C 正确。材料提到“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这里的植被包括森林、灌木、草地等,植被覆盖率超过 50%,不等于森林覆盖率超过 50%,故 A 选项错误;平原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场所,沿海利于筑城;北部是植被高覆盖区,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地势较高,故 B 选项错误;城市化过程必然导致植被覆盖度的降低,硬化地面比例的上升,故低植被覆盖度可视为大连市建成区,人口稠密,故A 选项错误。答案选 C。22【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森林覆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知

24、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读图可知,大连市城市植被覆盖度由 2011 年的 55.7%上升到 2016 年的 56.9%,“城市植被覆盖度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说明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改善,B 正确。城乡差异存在,就会有城市热岛效应,故 A 选项错误;城市人口数量减少与植被覆盖度没有必然关系,故 C 选项错误。城市化后城市面积一般不会减小,故 D 选项错误。答案选 B。23【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发生时间及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

25、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材料“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说明:盐碱化多发生在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季节。我国黄河三角洲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在7-8 月,春秋温度较高,当地盐碱化具有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季返盐(回升)、冬季稳定(潜伏)的特点。黄河三角洲小麦生产是冬小麦,春季返青时容易出现盐碱化,A正确,答案选 A。24【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发生时间及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次生盐碱化

26、多与人类不合理利用有关。对材料中盐碱化概念分析,结合表格中表层土壤盐碱化关联度最高的是“离灌渠远近 0.77”,说明农业漫灌是造成当地地表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C 正确,答案选 C。25【参考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组考查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发生时间及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从表格中分析可知,四个选项均可改造土壤盐碱化,但选择的是“最合理”选项。秸秆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在四个选项中最合理,D 正确。抽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可治理土地盐碱化,但当地位于沿海(离海远近和三角洲等信息提示)

27、容易导致海水倒灌,故 A选项错误;以淡水洗盐可治理土壤盐碱化,但华北地区(黄河三角洲等信息提示)缺水,且黄河水含沙量大,该选项成本高,故 B 选项错误;增加农田高度对治理土壤盐碱化有一定效果,但成本高故 C 选项错误。答案选 D。26(1)【参考答案】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众多,地表水丰富,且有凌汛现象;地势低平,荒草丛生,排水不畅。(任答 2 点 4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江平原涝灾形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涝灾的成因一般都是来水多,排不了,蓄不了的问题,根据材料可以从降

28、水、河流众多,地势、凌汛等方面分析。(2)【参考答案】夏季雨热同期,植被茂密,有机质丰富;纬度较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多,微生物作用弱,有机质不易被分解,累积形成地表较厚的腐殖质层;地处平原,有利于有机质积累。(任答 2 点 4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关于土壤肥力高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解题思路】通过教材学习,热带雨林土壤贫瘠,而黑土地一般分布于中纬度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一般从生物有机质数量,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弱,以及地形坡度是否易造成有机质流失等方面分析。(3)【参考答案】有利于保障粮食生产,旱涝保收;利用优质江水灌溉

29、,有利于提高水稻品质;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黑土地的生态优势。(任答2 点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关于大型灌区对建三江地区的意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生态、经济、社会意义方面回答,当然从我国商品粮基地来说,粮食产量和品质、生态保护应是需要关注的方面。27(1)【参考答案】地降水总量丰富,河流流量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变率较小;最低月均温高于 0 C,河流无结冰期。(每点 2 分,共 6 分)【命题意图】本题

30、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这里地处中纬度西风带,降水总量、变率和气温可以直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2)【参考答案】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铀矿资源丰富,污染小;技术力量雄厚;核电地区适应性强,且原料运量小。(任答 3 点 6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影响核电发展的区位条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从工业区位因素入手,结合核电的特殊性,可以从原料,技术,市场、核能自身的优势及环保要求等方面分析。(3)

31、【参考答案】该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使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形成褶皱带。(2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褶皱的形成是地壳运动水平挤压的结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向下弯曲形成向斜,但背斜可能被侵蚀,向斜可能堆积,因而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28(1)【参考答案】空间分布: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或者东多西少,南多北少)(1 分),自东南向西北递减。(1 分)原因:图中东南部河流数量众多,说明降水较多,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少,说明降水较少(2 分)【命题意图】

32、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图示区域为鄂尔多斯高原,黄河呈“回”字型环流(说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的数量多与少反映了降水量的多与少。图中东南部河流众多,西部和北部河流较少,说明降水东南多,西北少,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城市数量相对较多,说明水资源相对丰富,也说明东部降水较多。(2)【参考答案】方向:自西北向东南(1分)原因:为了更好的获得水源,城市多沿河流分布,古代和现代榆林城均会沿榆则溪河分布(1 分)。随着草地破坏,荒漠化逐渐向南扩展,榆林也需要向南迁移(1 分)。故城市自西北向东

33、南搬迁。【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水源对城市选址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带,和平时期榆林是贸易之都,战时是前沿阵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影响城市选址的主要因素。在冬季风的作用下,沙漠会向南方扩展,故城市沿着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搬迁。(3)【参考答案】人口数量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1分);过度放牧、过度农耕、过度樵采等(1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影响沙漠化的人为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图中长城说明该地是农牧交错带,地理环境

34、脆弱。人口的增加和不合理的生产导致土地荒漠化。(4)【参考答案】毛乌素沙地降水相对丰富,植被容易存活(1 分);毛乌素沙地人口较多,劳动力充足(1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金雄厚。(1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治理沙漠化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从前题可知,毛乌素沙地降水丰富,植被容易存活;图中城市众多,说明劳动力较丰富。鄂尔多斯高原有丰富的煤矿和天然气资源,为沙漠治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29(1)【参考答案】地处越冬候鸟南迁通道上,纬度较低,气温较高;(1 分)红树林湿地林木茂密,浅滩广布,食物和淡水资源丰富,利于

35、休憩和觅食。(1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影响候鸟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影响鸟类保护区的自然因素可从气温、食物、水域等因素分析。(2)【参考答案】(干扰生物生活规律),影响动物栖息、捕食及繁殖等;(1 分)影响候鸟迁徙节律,使其迷失方向甚至死亡;(1分)破坏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1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照明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可从生物的生活规律、多样性等方面分析。(3)【参考答案】秋冬

36、季。(1 分)南迁候鸟聚集数量多;(1 分)夜晚长,照明时间长,干扰大。(1 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夜间灯光照明对候鸟的影响季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需从候鸟的生活习性、迁移路径、飞行时间等方面入手分析。(4)【参考答案】控制照明亮度;控制灯光朝向(使灯光朝向地面);控制照明时间;控制光源类型等(每点 1 分,共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夜间照明的管理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题思路】可从夜间照明的强度、朝向、时间、光源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