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小题。修路,对山水而言,破石动土,刀砍斧凿,撕裂植被是不可避免的。路,就像一条长长的沟壑,(分割/切割)在山水之间。然而,修路人魔术般的营造中,路却成了艺术品,或者一首诗。不再是粗暴的、枯躁的穿山越岭,而是美感十足的跋山涉水。京承高速,就是其中一条梦境般的快速路。不但看不出丝毫的撕裂痕迹,反而使人感到,这山水,这路,原本就是完美的一体,天造地设的一体。这一切,是修路人用智慧、汗水(营造/建造)出来的。这山山岭岭,这广袤的野地,虽无言则有心,记着他们的风餐露宿,记着他们的流血与牺牲。这(延展/延伸)路面,这些令人心惊的高山
2、隧道,令人叹为观止。何谓劳动,就是用一颗热血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创造出人间奇迹。路旁燃烧的那一排排火炬树,把山野和路面映照得格外鲜艳,使之生机盎然。这,是修路人留下的佳作。金山岭下的那些野山菊,一丛丛、一簇簇地微笑在那里,仿佛与崔巍长城有个约定似的-它们遥相呼应,心照不宣。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凿(zo) 枯躁 B. 袤(mo) 跋山涉水C. 隧(su) 崔巍 D. 簇(c ) 心照不宣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A. 切割 建造 延展 B. 分割 建造 延展C. 分割 营造 延伸 D. 切割 营造 延伸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
3、B. C. D. 【答案】1B2D3B【解析】1试题分析:A“躁”应为“燥” C“巍”应为“嵬” D“簇”应读“c”。2试题分析:切割:将物体分隔开;分割:把一个整体或有联系的事物强行分开。根据语境,一条沟壑将山水分隔开,结合前面的“刀砍斧凿”,应用“切割”。建造:建筑,修建;营造:经营建筑,有计划有目的地造。根据语境,路与原先的山水为完美的一体,且用“智慧”与“汗水”来造,故应为“营造”。延伸:延长,伸展;延展:延伸,扩展。根据语境为“修路”,故应为“延伸”。3试题分析:逗号应为问号。句子本身提出了一个问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虽然淡出公众视线
4、多年,但他提出的退休老人在盛会中的八个“切记,”不仅对人很有启发,也让很多人无地自容,羞愧难当。B.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鼎力相助,这是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尊重与信任,也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健康指标”。C. 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公约的相关义务,中国政府自出机杼,特别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D. 江南自古多美味,而河豚和阳澄湖大闸蟹更是闻名四方,其中,大闸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味道鲜美,极富营养,备受美食家青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非常羞愧。B项,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
5、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C项,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D项,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成语B谦敬失当,对象错配,C对象错配,D望文生义。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未来一周,一股强劲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随着冷空气南下,中东部地区遭遇显著降温,公众出行时,防寒保暖姜氏不可或缺的
6、必要措施。B. 网络直播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可同一时间透过网络系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观看影片,影片主要分为实时直播游戏、电影或电视剧。C. 法律规定,移动终端系统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安装应用软件,并提示用户终端在销售等环节被装入应用软件的可能性、风险和应对措施。D. 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在一个世纪前的预测,但科学家同时担忧,这种发现可能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地位遭到损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成分赘余。应删去“不可或缺的”;B项成分残缺,应在“观看影片”后面加“传播方式”。D项“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帝王遭到损坏”错。句式杂糅。是“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地位的
7、损害”与“使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帝王遭到损坏”的杂糅。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D“造成对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地位的损害”与“使传统物理学的崇高帝王遭到损坏”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1812年,即清嘉庆十七年,易学家焦循编写了一本书八五偶谭:“八五”,即是“八五之术”的简称,也就是现代人通常所说的“风水”或“堪舆”之学。“八”指八
8、卦,“五”指五行,八卦、五行原是周易中的词语,后来一些方士为了渲染术数神秘的合理性,往往借用周易中的这些语言作为风水相宅中的术语,给人以一种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假象。堪,天道;舆,地道。堪舆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对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树落、城市等基址的布置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并将自身和谐地统一于自然之间,从而追求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然而千百年来,堪舆这一古老的学问,因历代风水师的故弄玄虚,使它由本来具有朴素科学性的学问,变成晦涩而又神秘莫测的巫术。堪舆学正式流行是在晋代之后,其标志便是这时期堪舆学大师的辈出和堪舆学
9、图书的正式出版。如被誉为堪舆学鼻祖的郭璞所著的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堪舆学的著作。除郭璞之外,堪称堪舆学大师级人物的还有唐代的杨筠松,其著有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奥语等。郭璞与杨筠松作为中国古代堪舆学的代表人物,一直备受历代堪舆家的推崇。不过,唐宋以来,吕才、司马光、谢应芳、陈确等不少学者对郭璞葬书提出了质疑和批评。焦循也与历史上的批评家一样,从学理上力纠葬书之非,以还堪舆学的本来面目。他虽然赞同郭璞葬书中关于“地有四势,气从八方”的堪舆学理论,但是他认为葬书错误地使用地支概念,从而出现了择时与方位之间的矛盾,匹配器“愚极”。与批评葬书一样,焦循对以杨筠松、曾文迪师徒为代表的堪舆术作了严
10、厉的批判。杨、曾二人曾合作编撰过青囊奥语,此书一直被理气派堪舆家奉为经典。据托名明初刘基所作的序言介绍,该书的内容不外乎嗜谈阴阳顺逆、九星化曜、辨析山水、贵贱吉凶。焦循明确指出这是欺人之谈。同时,焦循还对后世堪舆家借用青囊奥语的名义兜售邪说,进行了批驳。如焦循认为托名杨筠松的都天宝照虽有“三元”之说,实未有“左右顺逆”之说。后之附会者为此不稽之谈,以惑听闻,“真邪说矣”。焦循认为明人蒋平阶的水龙经荒诞不经,抄袭青囊已属可笑,而据先天八卦以驳三合十二长生,稍能读书者,自知其妄。焦循这种对堪舆学经典的质疑,实际上否定了堪舆学的正当性。堪舆之学,在明清两代广泛流行,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行当,社会影
11、响很大,在所谓的三教九流之中,堪舆位列第四,仅次于读书人、医生和画师。然而堪舆学带有迷信色彩的内容繁复驳杂,玄之又玄,它所能起到的实际作用主要是心理的。就信奉者而言,它不外乎是一种精神慰藉而已。就中国儒家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古代辉煌的建筑文化遗产而言,它的影响极其有限。然而,焦循对堪舆学的阐明与批判,在200年前清代乾嘉之际的学术界,可谓难能可贵,值得人们思考。(选自2016年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6关于堪舆学,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堪舆学这一名称来自于清代易学家焦循的八五偶谭,她又名“八五之术”或“风水”。B. 堪舆学中的某些术语由方士从周易中借用而来,这使其带有一种原始朴素唯物
12、主义色彩。C. 堪舆学原本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它具有朴素的科学性。D. 堪舆学在晋代之后变成了一种晦涩而又神秘莫测的巫术,从而在社会上正式流行了起来。7下列关于焦循对堪舆学质疑、批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焦循赞同葬书有关堪舆学理论的同时,又认为它错误地使用了地支概念,造成了择时与方法之间的矛盾。B. 焦循认为杨筠松、曾文迪二人的青囊奥语中,阴阳顺逆、九星化曜、辨析山水、贵贱吉凶等内容都是欺人之谈。C. 焦循认为,后世的附会者硬说托名杨筠松的都天宝照中有左右顺逆之说,目的是迷惑人心,是一种“邪说”。D. 焦循认为明人蒋平阶的水龙经荒诞可笑,他还依据先天八卦
13、驳斥水龙经中的“三合十二长生”之说。8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风水相宅为业的方士为渲染术数神秘的合理性,只是从周易中借来某些术语,这表明“风水”与周易并无必然联系。B. 堪舆本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中国古代的人们通过宽裕,能将自身和谐地统一于自然之间,并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C. 郭璞与杨筠松是备受历代堪舆家推崇的堪舆学的代表人物,进焦循对他们进行质疑、批判,实质上是否定了晋代之后堪舆学的正当性。D. 虽然堪舆学曾一度影响很大,但我国古代辉煌的建筑文化遗产主要还是在儒家文化及其影响下形成的,堪舆学对其影响是很有限的。【答案】6C7D8B【解析】6试题分析:A“堪舆学
14、这一名称来自于清代易学家焦循的八五偶谭”说法错误;B项,不是“使其带有一种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而是“给人以一种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假象”;D因果关系不成立,“在晋代之后变成了一种晦涩而又神秘莫测的巫术”与原文不符.7试题分析:据原文,应是蒋平阶的水龙经“据先天八卦以驳三合十二长生”,而非焦循“一句先天八卦驳斥水龙经中的三合十二长生”。8试题分析:“并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错误,应是“追求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日照王剑冰古人说条条江河归大海,大海是那般宏阔的胸怀,在这样的胸怀里升起一轮红日,该是什么样的景象?现在我正走向海。我知道有一个叫做日照的地方,日照的名
15、字多么直白,又是多么神秘,日照香炉就会升起紫色的烟尘,日照大海会升起什么?我仰望着那个地方,我穿越齐鲁大地,走过孔子的曲阜,走过泰山沂蒙。大海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它就像中原的千里沃野,麦浪赶赶地涌,散发出浓郁的味道。白云似一群从远方跑来的绵羊,我听到了它们的喧嚷。很长很阔的沙滩,我小成了沧海一粟。我还没有看到日出,但是我知晓了这里是“勿忘在莒”的古莒国,莒同齐鲁曾构成山东的三分天下。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也是人类最早的先祖。他们使用的工具,同黄河流域先祖使用的没有什么两样。我站在一个图形面前,那是一个日出的图形,先祖对于日出那么的崇尚,刻在生活的器皿上。那时他们就知道通过日出判断四时,将其用于农业
16、和航海。山海经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这里。我看到一个号角,那是陶做的,这里的黑陶是原始文化的瑰宝,我的祖先,曾面对苍茫的大海,吹亮了东方第一缕晨曦。 我见到了茂密的森林,只能在高山上才有的森林,却是出现在海边,那高大的杉木将氧离子泼洒得到处都是。我还见到了茶园,一片不是很高的墨绿,日照和海风使这里的茶尤为独特。我还看到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我在一片雨中走进定林寺,那棵四千岁的苍然立时热烈地向我迎来。一群女孩子在树下避雨,我想到那个传说:一个书生看到这棵大树,搂了七搂还没有搂完,转过来一个少妇靠在树前,只好在她旁边又拃了八拃过去。这树围就成了“七楼八拃一媳妇”。过去了多少年,树围更粗了
17、。有人想再搂一下,那就得将一群女孩也算入单位,有人笑说是“七搂八拃一群未来媳妇”。我站在它阔大的枝叶下,钟声訇然散落,抬头望的时候,竟然望到不远处刘勰读书处。那个独成一派的大理论家,就是在这里以他智聪的文心神雕艺术之龙的吗?天晴无雨,我早早跑向海滩,清风振衣,潮水激荡。云蓝得出奇,云边渐渐透出了红光。海在这时发生了奇妙的现象,海顷刻间变成了一汪红色的颜料,那颜料越来越浓,越来越多,似乎是从日出的地方涌出。而后太阳微微地露了出来,露得不声不响,初开始它没有发出亮光,只是一轮滚圆的炫红,那么近,那么大,蹚水过去就能触摸着。我很少看到这么纯净这么圆润的太阳。正呆看着,它突然发出一股绚烂的光芒,我的周
18、身立时感到了温暖。海浪已似红鲤翻江。一眨眼,有些红鲤竟然跃动起来,而后变成了一页页羽翅,慢慢看清,那是一群兴奋的海鸥。 太阳还在上升,它已经变成金黄的车轮,隆隆轰响,烟尘迷漫,天地摇动。没有什么能阻止它的上升,它将天穹昂然顶起,让世界为之高明。我的血脉贲张,好像太阳升目我的胸间,整个大海涛涌连天。我大声地想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时光变幻,生命轮回,秦皇汉武寻仙访道的踪迹早已不见,曹孟德豪情一腔越去千年,唯大海潮涌潮落,太阳常隐常新。日出唤醒了热情。海上运动基地的帆影片片,切割着红色的光线。细沙滩上有人练排球,健美的身姿在腾跃。阳光更多地镀亮了捡海的人,皮影样贴在海滩的玻璃
19、上。整个一座新城都亮了,像一艘豪华巨轮在起航。太阳照在那片树林的时候,树林里一片光怪陆离,叶子在光线里舞蹈。鸟儿叽喳,翅膀像闪电,这里闪一下,那里闪一下,等到它们飞到林子上面的时候,一下子都被渲染了,包括叽叽喳喳的叫。我知道,太阳也照到了那棵银杏树,深沉的光芒撒播着一片静默。天台山上,古老的太阳节或在举行,香烟缭绕,鼓钗隆重,供台摆放新麦做成的太阳饼,万众叩拜太阳光耀大地,福泽民生。站立大海之上,旭辉之间,古人在我的耳边发声:“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那声音伴大海涛涌,随红日东升,缭乱了我的
20、思绪。我真实地感受着日照,日照是一种光合作用,日照是一种置换反应,日照不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我又想起了那个日照的刻画,海上日出,曙光先照。日照,那是一幅恢弘的意境,一幅东方大地的挂图。(2015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9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10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11请概述文中-段描写海上日出的各阶段的特点。12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说“日照,那是一幅恢弘的意境,一幅东方大地的挂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9第段由大海写起,设问大海中日出该是什么景象,自然引起下文对日照的叙写,表达了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向往与喜爱之情。10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出之后
21、日照新城通冥一体,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抒写了作者惊喜赞美之情。11太阳初露时,云边透出红光,海变成了渐深的红色颜料,太阳圆润、近而大;太阳升起时,它变成金黄色,力顶苍穹,照亮世界,唤醒了整座城市。12太阳从东方大海上升起的景象波澜壮阔,美丽如画;日照是条条江河入海处,是古莒国的发祥地,是大理论家刘勰的读书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日照,从古到今一直在传承中发展变化,它悠久的文化精神像日出那样永远灿烂夺目。【解析】9试题分析:首先明确第一段的内容:由大海写起,设问大海中日出该是什么景象,然后分析从结构上分析作用自然引起下文对日照的叙写,从内容上分析作用:表达了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向
22、往与喜爱之情。点睛: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在明确语段内容后从结构上分析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分析表达的情感的作用。10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然后分析效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出之后日照新城通冥一体,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抒写了作者惊喜赞美之情。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
23、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此题首先明确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然后分析效果,分析效果首先要答出通用效果“生动形象”,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11试题分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要求“海上日出的各阶段”的特点,所以要总结太阳“初露时”“太阳圆润”“太阳升起时”的特征,用重点词语概括。12试题分析:注意分析题干中的“意境”和“挂图”的含义,意境是“景象波澜壮阔,美丽如画”,“挂图”的含义是“日照是条条江河入海处”“是古莒国的发祥地”“是大理论家刘勰的读书地”,然后再分析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上的作用。三、文
24、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欧信,嗣世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三年以广东破贼功,擢都指挥同知。已,命守备白羊口,迁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以都督佥事充参将,守备广东雷、廉诸府。巡抚叶盛荐其廉勇。进都督同知,代副总兵翁信。两广瑶僮陷开建,杀官吏,帝趣进兵。信破贼化州之马里村,再破之石城,击斩海南卫反者邵瑄。时所在盗群起,将吏不能定。广西参将范信守浔、梧,瑶尽在境内,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帝命广西总兵官陈泾及信合剿。时有斩获,而贼势不衰,朝廷犹倚范信。会泾以罪征,乃擢范信都督佥事充副总兵,镇广东,而命信佩征蛮将军印,代泾镇广西。成化元年,贼掠英德诸县,信讨
25、斩五百余人,夺还人口。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七年春,充总兵官,镇守辽东,累败福余三卫。言者谓信已老,请召还。巡抚彭谊奏:“官军耆老五千余人,皆言信忠谨有谋勇,累立战功,威镇边陲。年六旬,骑射胜壮士,不宜召回。”乃留镇如故。久之,陈钺代谊。钺贪功,信不能违,十四年为巡按王崇之所劾。其冬,乃召归。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直右钺,归罪信等。下狱,镌一官闲住,饮恨而卒。范信既徙广东,贼势愈盛,劫掠不止,乃语人曰:“今贼仍犯广东,亦我遣之耶?”而是时都督颜彪佩征夷将军印,讨贼久无功,滥杀良民报捷。岭南人咸疾之。(选自明史欧信列传第六十二)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26、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帝趣进兵 趣:督促B. 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 寇:侵犯C. 寻遣中官汪直等往按 按:安抚D. 岭南人咸疾之 疾:痛恨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指挥同知、都指挥使等都是明朝官职名称,明锦衣卫,下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南北镇抚司镇抚、千户五职。B. 辽东,指辽河以东,明朝时也是军镇名,辖境相当于辽宁省和吉林的部分。岭南,指五岭之南的地区,辖境相当于两广及海南省。C. 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年号纪年。文中,成化元年为年号纪年,而文中的“静态三年”则为王公即位年次纪年。D. 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拔”等也
27、指官职的提升,而“转”“徙”“调”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B. 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C. 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D. 韩雍督师/令信等分五哨/攻破大藤峡/已而余贼复入浔州/信被劾获宥/召还/理前府事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欧信世袭金吾右卫指挥使,后因战功卓著受到提拔。天顺初年,承担了守备广东
28、雷州、廉州诸州的重任。B. 欧信的军事才能受到巡抚叶盛举的赏识,被其破格提升为都督同知,后两广出现叛乱,欧信奉旨平叛。C. 广西之乱范信难脱干系,而朝廷却倚重信任他,这造成了欧信、陈泾平定叛乱,虽时有斩获,但不能遏制贼患。D. 欧信镇守辽东期间,因不能阻止巡抚陈钺贪功,被巡按王崇之弹劾,不久被朝廷召回,后也因此事被逮捕入狱。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2)官军耆老五千余人,皆言信忠谨有谋勇,累立战功,威镇边陲。(3)乃语人曰:“今贼仍犯广东,亦我遣之耶?”【答案】13D14C15D16B17 (1)(范信)暗中收纳瑶族的贿赂,放纵听
29、任他们越境流窜劫掠。约定不要在自己境内骚扰。(得分点:阴纳、纵使、语句通顺。)(2)官军中年老受人尊重五千多人。都说欧信忠诚、谨慎,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震边疆(得分点:耆老,忠谨,累,语句通顺,)(3)(范信)于是对人说到:“现在贼寇仍在侵犯广东,也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吗?”(得分点:乃,遣。语句通顺,)【解析】【明史欧信列传】作者:张廷玉 年代:清13试题分析:按:审理,审察。14试题分析:景泰三年是年号纪年。15试题分析:按着重点动词的连接断句“督师”“令信”“攻破”“被劾”“召还”“已而”表时间转换,提示断句。16试题分析:“受到巡抚叶盛举的赏识,被其破格提升为都督同知”的原因是“军事才
30、能”错,原文“荐其廉勇”。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受到巡抚叶盛举的赏识,被其破格提升为都督同知”的原因是 “廉勇”,选项为“军事才能”,事件错误。17试题分析: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重点词语“阴纳”“纵使”“
31、耆老”“忠谨”“累”“乃”“遣”的翻译。参考译文:欧信,乘袭世袭职位任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三年,欧信因在广东破贼有功,被提拔为都指挥同知。不久,他奉命守备白羊口,升为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年,欧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参将,守备广东的雷州、廉州诸州。巡抚叶盛举荐说欧信廉洁而勇猛,欧信于是晋升为都督同知,代替副总兵翁兴。两广的瑶、僮两族人攻陷开建,杀害官吏,皇上督促进兵。欧信在化州之马里村击败贼寇,又在石城打败他们,击杀海南卫谋反者邵瑄。当时欧信所在之处群贼四起,将吏们平定不了。广西参将范信驻守得、梧二州。瑶族全部住在境内,他暗自收纳瑶族的贿赂,放纵任凭他们越境流窜劫掠,约定他们不要自己境内骚扰。于
32、是雷、廉、高、肇事全受他们的骚扰。皇上命广西总兵陈泾和欧信合兵围剿。(虽然)时有斩获,而贼势却并未减弱。朝廷也仍然倚重范信。又逢陈泾因最受到追究,于是朝廷提升范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副总兵,镇守广东,而命欧信佩带征蛮将军印,代替陈泾镇守广西。成化元年,贼寇抢掠英德诸县。欧信出兵征讨并斩首五百多人,夺回被掠人口。韩雍督率军队,命欧信等分兵五路,攻破大藤峡。不久余贼又入侵浔州,欧信被弹劾却又获得宽恕,应召回京,管理前府事务。七年春,欧信充任总兵官,镇守辽东,屡次打败福余三卫。在朝议论着说欧信已老,请求将他召回。巡抚彭谊上奏说:“官军中年老受人尊重五千多人,都是欧信忠诚、谨慎,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
33、震边疆。虽年已六旬,骑马射箭却胜过壮士,不应当召回他。”欧信这才仍然留镇辽东。很久之后,陈钺代替了彭谊的职位。陈钺贪功,欧信不能违背他。十四年,被巡按王崇之所弹劾。这年冬天,朝廷将欧信召回京城。随即派遣宦官汪直等前往辽东审察此事。汪直包庇陈钺,将事情归罪于欧信等人。欧信被下狱,削去官职,闲住无聊。终饮恨而死。范信被调任广东后,贼势更盛,劫掠不止。范信于是对人说道:“现在贼寇仍在侵犯广东,也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吗?”而这时都督颜彪佩征夷将军印,征讨贼寇久而无功,却为了报捷而滥杀良民。岭南人都十分痛恨他。四、诗歌鉴赏1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感旧)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
34、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苏轼在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返回钱塘的途中,创作了此词,寄给在杭州的同僚和诗友陈襄。风流:指风光景致美妙。(1)从全词来看,作者是如何表现“吴山”之“好”的?(2)词的下阕写了什么场景?表达了什么感情?【答案】(1)用吴、蜀作比较,写出吴蜀风光同样美妙;用希望早归写出吴山对自己的吸引,从而衬托其美好,直接用“西湖草”来体现西湖的美好的风光。(2)词的下阕虚写了与古人同游共饮的场景,抒写了作者对杭州美景的喜爱及对真挚友情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岁月易逝、韶光不再的感慨。【解析】试题分析:(1)这
35、是一道分析诗歌中如何写景的题目,主要分析对比的手法,希望早归的心理活动和直接的景物描写分析。(2)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表情达意的词语,如此词中的“去年人”“莫惜”“容颜老”分析对杭州美景的喜爱及对真挚友情眷恋之情和流露出的岁月易逝、韶光不再的感慨。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
36、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后面的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去年人”“莫惜”“容颜老”结合注释中的“诗友”进行分析。五、默写19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2)李白在将进酒里感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_,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对陈同甫寄予厚望且直接表达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答案】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
37、语中的“青梅竹马”“人生短暂,人生易老”“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晏”“却”的写法。六、语言表达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儒家认为,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不能以大自傲, 也不能以小自卑, 正所谓“泰而不骄”“位卑未敢忘忧国”。 然而, _。 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于同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源则在于自 我本身, 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_。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儒学是以人为本的文 化,既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又认为应合理安顿人在
38、天地之间的地位,形成天地人 三才之道。【答案】 这并不容易做到 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妄自尊大【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第空注意前文“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点睛:高考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这并不容易做到”在后文中“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中有所提示,“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妄
39、自尊大”在前文中“不是”构成选择关系的复句,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21下面是公益类平台“拾柴计划”的标识,请写出文字以外的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答案】图形以抽象的“心形”构成,又巧妙结合人物造型设计。如两人相拥;又如两只手掌承举着火焰,紧密相连为一个爱心。寓意为众人齐心,共助公益爱心事业,使其星火燎原,温暖人间。【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文中的图案“心形”“两人相拥”“两只手掌承举着火焰”,然后结合标识的名称“拾柴计划”分析寓意:众人齐心,共助公益爱心事业,使其星火燎原,温暖人间。此题虽然没有要求分析标识中文字,但
40、要注意结合文字明确“拾柴计划”的内涵是“帮助好人做好事”。点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心形”“两人相拥”“两只手掌承举着火焰”图案,然后结合标识的名称“拾柴计划”分析寓意22某校家委会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刘教授来作报告,下面是家委会负责人主持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语意重复、两处不够得体,请分别找出并加以修改。首先
41、衷心感谢刘教授接受我们的邀请并从百忙之中拔冗抽身惠顾我会作家庭教育辅导报告。刘教授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早年即立志治学。由此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刘教授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现忝列我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一职。近几年,发表有关家庭教育的论文、散文100多篇;出版家庭教育专著多部,新著家庭教育新探也即将付梓印刷。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教授给大家作报告。(1)语意重复:_,可删掉_。_,可删掉_。(2)不够得体:_,可删掉_。_,可删掉_。【答案】 “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 “拨冗”(或删掉“从百忙之中”和“抽身”) 付梓印刷 “印刷”(或删掉“付梓”) 惠顾 光临 忝列 担任【解析
4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和得体,简明注意意义不要重复,特别注意一些公文中的用词,如此题中的“付梓”本身就包含“印刷”的意思,得体注意称谓是否合理,谦敬是否得当,如此题“忝列”只能用作谦辞。七、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诚如威武赫兹里所说的,或许思想是重要的,一切都源自思想;但是,光有想法,却没有行动,又有什么用呢?漫画中左边的那个人,只在空想,希望树上的果子“掉下来”,他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右边
43、的人,就采取了实际行动,他用竹竿想把果子摘下来。空想不行动,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有追求,源于思想,但人有成功,却是源于行动!一个伟大的思想,会给人一个通往成功的方向。但仅仅只是一个方向罢了。你还需迈开双脚,向其走去。如果没有付诸行动,你怎么知道你想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没有付诸行动,无论多伟大的思想都只是空想罢了,不是吗?所以,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吧。那历史的长卷里,便有着无数的先贤在阐释这一观点。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暴秦统治之下,何尝没有人想“反秦之暴,拥太平之康”呢?可是他们却只是在想着,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只是在暴秦之下苟延残喘罢了。待到陈胜吴广时,鸿鹄之志下,“斩
44、木为兵,揭竿为旗”,使得“天下无不云集响应”,才能有那“戍卒叫,函谷举”的起兵,激起民心,奋力反秦,最终才有了汉朝的繁荣昌盛。倘若他们也如常人般,敢言而不敢怒,那不知多久之后,才会有人敢于行动,敢于真正的反抗,使那太平之世,不再是空想。而在近代,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16世纪末的麦哲伦的伟大航球之行,哥伦布的开辟新大陆,不也是这吗?在观察到远行的船只总是船帆最后消失而生出地球是否是球状的想法后,在海边凝望许久后生出远方是否还有陆地的时候。是的,他们都行动了。一路向西,完成绕球一周的壮举,集结船队,横跨大洋,发现美洲大陆。何也?正是他们在萌生了念头之后,都付诸了行动,都迈开了双脚,都用行动来验证
45、他们的想法了啊。由此,我们可想而知,行动的重要性。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如毛泽东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一样,去实践吧,去行动吧。虽然思想从前面引导人直行,但你要记住,仅仅是引导罢了。要想向前走去,还要迈开双脚,付诸行动。谋定了而后就要动啊,否则只会一直地呆在原地,无所成就。所以,朋友啊,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啊!【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的题目,注意画面的内容,尤其是画面中的文字“掉下来呀”,是不付出努力,等待,另一面是去“打”,通过二者的对比答出自己的立意“等待不如行动“,实际就是“想”和“做”,“思考”和“行动”的辩证问题。写作时注意漫画的特征:对人有一定的讽戒的作用。
46、点睛:漫画作文审题注意以下四个步骤:(1)读懂画意画旨。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文字。(2)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不但可以获得大量写作材料,而且可加深对画旨的理解。(4)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议论画面,综合构思成文。写作者要确定适合自己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一般适合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做到内容集中,注重辩证分析。此题注意漫画中的两个人的表情一个大喊“掉下来吧”,另一个“动手打”,画面有明显的对比成分,通过对比得到自己的立意“思考不如行动”,写作时要关照现实中的类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