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高新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譬如说,苏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泉陶要杀犯人,但反对了三次,主张不
2、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相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
3、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
4、来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宇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管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宜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摘编自陈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力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B. 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编造一些典,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C. 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D. 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以苏轼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证来证明观点。B. 文章从文化史与文学史角度论证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观点。C. 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论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D. 文章先提出
6、论点,然后兼用举例论证与理论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极有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B. 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C.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的。D. 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答案】1. A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
7、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不是真正的史书”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说法错误,文章是从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入手提出观点: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这才是这篇文章的论点。故选C
8、。【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中的“自觉选择”说法错误,晚清诗人的含蓄诗风与文字狱的政治背景有关,并非自觉的选择。故选
9、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
10、“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
11、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2、成各题。材料一:业内人士称,5G与以往无线通信技术最大的区别是服务的对象。以前服务的主要是人,而5G将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可以说,5G所要承担的是改变整个行业、社会的使命。国内三大运营商在4G领域投资已超3 000亿元,目前仍处于成本回收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它们酝酿建设5G的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我国正在迅速进入智能社会,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等应用在迅速普及,它们的规模化应用需要新一代网络来承载。比如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就需要依托5G网络实现车辆、信号灯、道路感应线圈、智能总控平台间的无缝连接和互动,且时延需要在毫秒级别。“物联网时代,一个家庭往往会有超过100样东西需要连接
13、网络,所以需要新一代网络它对整体网络频谱利用率更高,能够连接更多终端的新系统。不过,我预计未来4G和5G会并存,并不是5G来了4G就会全部被淘汰掉。”某业内人士说。(摘编自5G将至,中国领跑:明年至少有5个城市规模组网,实现万物互联,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9期)材料二:5G或许将成为我们可能见到的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变革之一,因为它不仅是通信技术的演进,更是一场从智能设备、无线技术、接入网、核心网到云端的跨行业革命。目前中国在国际通信标准的参与度上显著提高,已经成为标准制定的主导者之一,特别在5G标准上中国的提案数量比4G时代有了很大的提升,提案的采纳度也在逐渐提高。尽管如此,我国的标准的必要
14、核心专利还不是很多,与提案的数量不成比例。谈及影响5G发展的致命性软肋,专家认为相对于技术标准而言,我国在高端芯片制造上差距还较大,特别是在射频芯片上差距更大。这方面不仅需要有相当强度的投入,还需要有很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才行,必须早下决心,下大决心。在技术层面上,5G首先要面对覆盖难的挑战。由于频段高、覆盖差,必然需要有大量小基站,依托多天线技术的波束赋形和快速扫描追踪有望明显改善;但能否根除覆盖盲点,仍是不确定事件。从市场层面看,究竟什么应用必须用5G,现在并不确定。业界所期待的物联网应用能否在近期担当业务收入的大任,也不乐观。另外,我国几年前开建4G,现在网络负荷还很轻,2020年就开
15、建5G,仅仅几年时间不太可能收回4G的投资。究竟运营商能承担多高的投资增加,什么业务能补偿投资的增加,专家认为,这些目前还不清楚。(摘编自5G标准已出软肋犹存,中国科学报2018年6月28日)材料三:在这个机会重重、激流暗涌的时代,有两个城市有望成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位于芬兰的奥卢是一个多雪的城市,在无线通信方面耕耘50余年;而7 600千米之外的中国深圳,也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移动网络领域的后起之秀。奥卢拥有两家顶级高校和无数高级研究中心,是芬兰最受学生欢迎的城市,也是芬兰创新教学理念的先行者。奥卢被认为是欧洲的“生活实验室”,学生可以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同时,该市公共部门、高校、
16、研究机构以及公司之间由来已久的合作文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当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从全中国范围来看,深圳的高校不仅数量较少,学术水平和顶级大学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即便如此,这一教育劣势并未让深圳失去人才支持,因为当地提供了大量针对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学毕业生在深圳落户难度不大,还能获得一次性住房补贴。此外,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过的首席执行官或知名学者甚至可以获得数百万元的安家费。(摘编自5G,谁主沉浮,人民周刊2018年第6期)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需要新一代网络来承载,这是国内三大运营商计划建设5G的重要背景,虽然它们仍处于4G领域投资的成本回收周期。
17、B. 5G网络对整体网络频谱利用率更高,能够连接更多终端的新系统,物联网时代家庭智能化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始终要依托5G网络。C. 大量建设小基站有其必要性,只有这样才有望解决5G频段高、覆盖差的问题,使依托多天线技术的波束赋形和快速扫描追踪得到明显改善。D. 芬兰的奥卢践行创新的教学理念,受到了本国学生的欢迎,他们可以在这座被誉为欧洲“生活实验室”的城市里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5G不仅是通信技术演进,而且是一场从智能设备、无线技术、接入网、核心网到云端的跨行业革命,它甚至承担着改变整个社会的使命。B. 相较于4G时代,我国在5G
18、国际通信标准的参与度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可从提案数量的提升和提案采纳度的提高中体现出来。C. 深圳研发无线通信的历史并不悠久,它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在移动网络领域的技术优势,方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成长为5G领域的全球领导者。D. 材料一侧重介绍我国5G技术的国际领先位置和当前应用情况,与之不同,材料二和材料三侧重强调我国在发展5G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6. 促进我国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哪些非技术因素的支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B 5. D 6. 行业合作上,倡导政府部门与企业、学校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文化,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上,消除运营商的投资顾虑,进一步加大投资力
19、度;人才培养上,创新教学理念,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政策支持上,实施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更多专业人才。【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B项,“物联网时代家庭智能化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始终要依托5G网络”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比如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就需要依托5G网络”及第三段可知,“物联网时代家庭智能化技术”“始终要依托
20、5G网络”无中生有。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近五年高考命题,语文试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悄然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之前在语句对照的层面就能做对选项,那么现在需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说理性进行甄别。因为考纲的要求已然发生了变化,所以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会提取筛选信息。本题考查的就是对相关文段大意的概括理解能力。D项,“材料一侧重介绍我国5G技术的国际领先位置和当前应用情况”错误。材料一主要介绍的是国内三大运营商计划建设5G的原因。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应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
21、筛选整合信息,这是实用类文本常考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促进我国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哪些非技术因素的支持?然后确定关键词“促进”“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非技术因素”“支持”,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进行分析概括,注意分点作答。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材料,提取相关信息,从行业、资金、人才、国家政策等非技术因素入手分析。分析可知,答题区间为材料二和材料三。从行业角度看,根据材料三第二段“该市公共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司之间由来已久的合作文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当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知,应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学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文化,强化技术
22、研发。从资金投入方面看,根据材料二第五段“另外究竟运营商能承担多高的投资增加,什么业务能补偿投资的增加”可知,要加大投资力度,消除运营商的投资顾虑。从人才培养方面看,根据材料三第二段芬兰奥卢是“芬兰创新教学理念的先行者”,被认为是欧洲的“生活实验室”,学生可以“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可知,要创新教学理念,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从国家政策方面看,根据材料三第三段“因为当地提供了大量针对人才的优惠政策甚至可以获得数百万元的安家费”可知,要实施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更多专业人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路 徐全庆徐卫东又看一眼脚下的路。路面已经
23、有些破损,一如他的心,布满点点伤痕。徐卫东依然记得修路的情景。那时候,这是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的路。土路。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乡亲们多希望这是一条水泥路呀。修路要钱,但大家没钱。徐卫东有钱。那时徐卫东在浙江打工,挣了点钱。但不够修路的。徐卫东就和乡亲们商量,能不能大家凑点钱。大家都摇头说,哪有钱呢。徐卫东说,他愿意出一半的钱,大家凑一半就行。大家还是摇头,那也出不起呀。徐卫东狠了狠心,出了百分之七十的钱,路才修起来。纯粹是做好事呢。徐卫东很少回村里,那时正准备把全家带出去呢。通车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跑到路上来。连猫呀狗呀的也都跑来了。大家在上面蹦呀跳呀,都很兴奋。见了徐卫东,都说着感激
24、的话。有人还说,下次换届,一定要选徐卫东当村长。这话引来一片附和。离开村后,还时不时有人给徐卫东打电话。说不两句就会提到那条路,自然还是一番感激。他们说附近的村子的人羡慕死他们了,都恨自己村里没有个徐卫东呢。这条路啊!徐卫东想起来就眉开眼笑的。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这次回来,徐卫东感到了明显的变化。周边的村子也都通上了水泥路,宽阔,平整。相比之下,他们村的这条路既旧且破了。徐卫东觉得很纳闷,现在大家都有点钱了,为什么不把坑坑洼洼修补一下呢?这用不了几个钱呀。更让徐卫东纳闷的是,乡亲们见了他,明显没有了过去的热情,甚至有些敌意。我哪儿得罪他们了吗?徐卫东一个劲地反思,却始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晚上
25、,过去的邻居刘大爷到徐卫东住的宾馆找他(他的家早已搬到浙江,村里的房子还在,但已多年不住人了)。刘大爷犹犹豫豫的,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又说不出口。徐卫东就说:“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我说了你别生气。不是我要来,是他们都逼着我来找你。”刘大爷又犹豫了一会儿,这样开场了。徐卫东茫然地望着刘大爷。刘大爷说:“想来你也看到了,附近的村子也都修路了,又宽又好。”徐卫东很认真地点点头。“关键是他们的路都是政府修的,不要老百姓出一分钱。”徐卫东的心里就咯噔一下,盯着刘大爷看。刘大爷躲开徐卫东的目光,眼睛看着脚下,接着告诉徐卫东,村民们想让政府把他们村的路重修一下,政府说那路还能用,暂时没那么多资金,先给更需要的
26、村修。村民们就觉得自己吃了亏,别人的路都是政府来修,凭什么我们的路就得自己出钱?这样一想,他们就觉得是徐卫东害了他们。如果不是徐卫东当年坚持修路,他们现在也能有更好的路,还不要他们出一分钱!“他们逼着我来问问你,能不能把当年修路的钱退给他们?”刘大爷嗫嚅了半天说。徐卫东瞪大眼睛望着刘大爷,直到他离开,没有说一句话。第二天,徐卫东刚一起床,就发现他的门口围满了村民。都是来要钱的。徐卫东把钱给了村民。然后,背起行李返程。(21)徐卫东最后回头看一眼身后的路,心中叹道,这条路呀。(22)他这次回来,是想带一些村民到他的工厂里打工的。他的工厂发展壮大了,他本想让村人一起致富呢。(选自北方文学2018年
27、第10期)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刻画主人公徐卫东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方式,人物形象、生动,立体感十足。B. 小说倒数第二段表明了主人公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后悔当年组织修路之义举,又感慨村民的无知。C. 村民对徐卫东由感激转变为冷淡乃至敌意,是因为徐卫东当年坚持修路让村民们出了钱,而当下又得不到政府免费修路的福利。D. 小说语言朴实自然,于平淡叙事中反映了当下无奈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相对闭塞的农村需要思想改造的主题。8. 文章以“路”为题,有何作用?9. 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画蛇添足”,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答案】7. B
28、 8. 从小说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路”是故事的线索,更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催化剂。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徐卫东早年首倡修路并且投入巨资,得到村民的感激与拥护;后来村民们因无法得到政府修路的福利而埋怨徐卫东,逼着徐卫东退钱给村民。一个古道热肠一心为公却又深明大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从凸显主题思想的角度看,小说以“路”为题,一语双关,有象征意义。路需要自己去修,需要自己去走,不然的话,不但没有路,也会堵住本来已有的路。很多时候,思路决定出路。愚昧的村民目光短浅,逼走了热心的徐卫东,也堵死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9. (示例一)我认为最后一段是多余,理由如下:整个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已经完全呈现出来
29、了,且倒数第二段“徐卫东最后回头看一眼身后的路”与开头第一段“徐卫东又看一眼脚下的路”形成前后照应。目光短浅逼走徐卫东的无知村民们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小说在倒数第二段就此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令人深思。倒数第二段“心中叹道,这条路呀”,主人公口中的“这条路”似乎另有所指,又未点破,使得读者深度思考作者创作文章的意图。(示例二)我认为最后一段不是多余的,理由如下:在情节内容方面,最后一段使整个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更加真实,合乎情理却又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小说在结局形成高潮,悬念就此解开。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徐卫东早年带领村民们修路得到拥护,视为义举;而他在外建工厂富裕起来后仍然不忘故土,
30、打算带领村民们共同富裕,最后一段把整个主人公的形象完整地呈现出来。在揭示主题方面,徐卫东的不忘故土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崇高精神品质与村民目光短浅思想闭塞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脱贫致富不仅要修公“路”,还要通心“路”的主旨。【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既后悔当年组织修路之义举”表述错误,在文章中没有依据。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作用的把握能力。对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以从标题对情节结构的作用、对人物塑造以及主旨表达的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本文当中徐卫东因眼前的路而引起对当年修路的回忆,然后结尾又写到村里人打算把当年修路的钱要回去,最终徐卫东看着眼
31、前的路而放弃了带一些村民去自己工厂打工的打算,所以路串联起了文章的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初村子路的这条路是徐卫东倡议修建的,并且徐卫东出了百分之七十的钱,路修好后,大家都说着感激的话并且有人说下次换届要选徐卫东当村长,而当政府把附近村的路修好,并且没要村民的一分钱时,村民就觉得自己吃了很大的亏,认为是徐卫东害了他们,并且要求把当年修路的钱退给他们,从而通过一条路一个古道热肠一心为公却又深明大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从小说主旨的角度看,“路”不仅指眼前看到的村子通向外界的脚下的路,并且有深层含义。当年在外打工的徐卫东倡议大家修路,可以看出徐卫东思想的先进,而徐卫东这次来本来是
32、项带村民到他厂子里打工致富,但看到村民不但对当年他带领大家修路不再感激,而且认为是因为徐卫东带领大家修路导致了政府不再免费给村子修路,从而看出村民的思想非常的狭隘,正是因为这样徐卫东放弃了自己的打算,从而可以看出“路”还指思想之路,很多时候思想决定出路,正是因为村民目光短浅才逼走了徐卫东,也堵死了自己的致富之路,从而一语双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理由可以从情节内容、人物塑造、主旨、阅读效果的角度阐述,要言之成理。如:认为最后一段是多余的,理由:路是文章的线索,串联起了文章的情节,到倒数第二段小说的情节已经非常完整了,并且倒数第
33、二段和小说的开头形成前后照应,所以把最后一段去掉,并不影响小说的情节,所以最后一段是多余的。通过前面的情节塑造出了目光短浅的村民,而人的思想决定人的出路。而文章到倒数第二段结局就引发了读者对村民结局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文章的“路”采用了一语双光的手法,而倒数第二段徐卫东的感叹“这条路”啊,正是这种手法的表现,能够带领读者对“路”的深层含义的思考,从而能够使读者去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观点为:认为最后一段不是多余的。理由:最后一段交代出徐卫东回到村子的目的,并且徐卫东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村民的结局,从而使情节更加的完整,合乎情理,并且在结局形成高潮。本文前面的情景说到村里的这条路是徐卫东倡
34、议修建的,并且出了70%的钱,他的义举得到了村民的感激和拥护,最后一段又交代徐卫东这次回来,是想带一些村民到他的工厂里打工的。他的工厂发展壮大了,他本想让村人一起致富呢,从而写出了徐卫东致富之后不忘故土、不忘乡亲的精神,从而使人物形象塑造更丰满、更完整。钱满情节写到徐卫东在外打工挣了钱带领大家修路,并且出了70%的钱,而村民们最后看到政府免费给别的村修路不仅不再感激徐卫东,并且把当年修路的钱要了回去,从而表现出村民目光的短浅、思想的闭塞。而最后一段写到徐卫东致富后想要带领村民到他的工厂打工,让村民和他一起致富,最后一段将村民的目光短浅、思想闭塞和徐卫东的崇高精神品质想成对比,更能表达脱贫致富不
35、仅要修公“路”,还要通心“路”的主旨。二、古诗文阅读(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述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兼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
36、。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凡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著杂诗赋数十篇。(选自梁书列传四十七,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
37、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B. 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C. 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D. 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B. 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C. 编户,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38、。D. 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12.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述曾学有所成。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赞和奖赏。B. 范述曾能力出众。刚就任永嘉太守时,便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顺利地解决了横阳县凶徒聚集的难题。C. 范述曾清正廉洁。在永嘉郡任职期间,努力保持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对他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D. 范述曾乐善好施。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家徒四壁,没有资产。13.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
39、出拜辞。(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吏员(依然行李简单)没有谁的行李需要用担子挑的。百姓无论老少,都出来拜辞。(2)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需躲避小责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中散大夫范述曾,从前在齐代,忠实耿直事奉主上,他担任永嘉太守时,清廉简约,坚守高洁,应当加赐爵禄,用以激励有高洁操守的人。“忠直奉主”是个并
40、列短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廉约”是个固定词组,指清廉简约,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五经”中没有论语,应该改为春秋。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A项,“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赞和奖赏”错误,原文“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可见,只是称赞,并无奖赏。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之:到;将:带领;及:等到;无荷担者:没有谁的行李需要用担子挑的。;无:无论。 (2) 大行:干大事。细谨:小的礼节/细枝末节。让:小责备/小的谦让。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正好
41、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
42、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范述曾,字子玄,是吴郡钱唐人。(他)从幼年开始就爱好学习,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精通五经的经义解说。吕道惠的学生曾经有数百人,但他唯独称赞范述曾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帝王的老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年幼时,齐高帝选拔范述曾任他们的师友。范述曾初出仕任宋晋熙王国侍郎。齐代初年,范述曾出任王国郎中令,迁任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兼任开阳县令。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竟陵王非常器重范述曾,称他为“周舍”。当时太子左卫
43、率沈约也拿范述曾和汉代的汲黯相提并论。因为父母年老,(范述曾)请求返回家乡赡养父母,于是(朝廷)授任范述曾为中散大夫。明帝登上帝位,范述曾被任命为游击将军,出京任永嘉太守。(范述曾)治政清廉公正,不崇尚用威严凶猛的办法治理百姓,百姓感到安适。永嘉所属的横阳县,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是逃亡的罪人聚集的地方,前两任太守采用征讨的办法都没能平定这地方。范述曾初一上任,就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那些凶恶之徒,拖儿带女从深山中出来,被编入户籍成为良民百姓的共有二百余家。从此之后,这地方商人往来通行无阻,百姓安居乐业。范述曾在永嘉郡任职时,努力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听说(范述曾的事迹),很是赞赏,
44、下诏褒扬他。(范述曾)又被征调为游击将军。范述曾离开永嘉郡的时候,郡中按旧例送给离任太守二十余万钱币,他一分也没有接受。(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吏员(依然行李简单)没有谁的行李需要用担子挑的。百姓无论老少,都出来拜辞,哭声在数十里外都能听到。高祖登上帝位,(范述曾)就乘坐小船离开家乡,到京城拜见高祖,接着辞别高祖东归。高祖下诏说:“中散大夫范述曾,从前在齐代,忠实耿直事奉主上,他担任永嘉太守时,清廉简约,坚守高洁,应当加赐爵禄,用以激励有高洁操守的人。应当任命他为太中大夫,赏赐绢二十匹。”范述曾一生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到他年老之时,已家徒四
45、壁,没有资产。范述曾在天监八年去世,死时七十九岁。范述曾为易文言作注,著有杂诗赋数十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和范舍人书怀陆游岁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杨柳已藏鸦。客中常欠尊中酒,马上时看檐上花。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天魔久矣先成佛,多病维摩尚在家。【注】范舍人:范成大,曾任中书舍人。天魔:天子魔的简称,即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他有无数眷属,时常障碍佛道。维摩:维摩诘, 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14. 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岁月如奔马不可阻挡,而今杨柳已枝叶繁茂来写出时光易逝,抒发时不我待的急切
46、心理。B. 颔联的“客中”“马上”生动描绘了诗人为了实现抗金理想而到处奔波忙碌、鞍马劳顿的形象。C. 颈联以巴蜀和京华对举,初入仕途与贬谪远荒,意气风发与失意彷徨,通过地名抒发强烈情感。D. 当年是少年豪举名动京华,现如今末路凄凉终老巴蜀,今昔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世事难料。15. 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联系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时光飞逝、英雄老去的伤感。“岁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杨柳已藏鸦” 写出时光易逝,抒发时不我待的急切心理,以及英雄老去的伤感之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天魔久
47、矣先成佛,多病维摩尚在家”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的情怀。【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赏析能力。D项,“更显得世事难料”是错误的。并非抒发世事难料的感慨,而是早岁不知世事艰难,豪气干云,自许塞上长城,如今鬓已先斑的伤感与愤懑。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首联以岁月如奔马不可阻挡,而今杨柳已枝叶繁茂来写出时光易逝,抒发时不我待的急切心理,以及英雄老去的伤感之情。颈联写到自己早年不知世事艰难,豪气干云,意气风发,而现在却是末路凄凉终老巴蜀,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尾联写到那些天魔虽然早已成佛,但命途多舛的维摩却尚且在家,他把那
48、些投降派看作天魔,把自己比作维摩,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的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生活中在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以改变自己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_,_”两句。(2)归园田居中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的两句是 “_,_”。(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答案】 (1). 择其善者而从之 (2). 其不善者而改之 (3). 户庭无尘杂 (4). 虚室有余闲 (5). 亦余心之所善兮 (6). 虽九死其
49、犹未悔【解析】【详解】(1)注意“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以改变自己的意思”的提示,关键字:择;(2)注意“双关手法”“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的提示,关键字:庭、虚。(3)注意“遭到不公的待遇”“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提示,关键字:兮、犹、悔。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香港回归之初,许多西方国家并不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甚至唱衰“一国两制”政策,妄言“香港将死”。香港市民也曾_,疑虑重重。但实践无疑是最有力的利器,让谎言_,也让宣言更加_。“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回归20年,香港的活力未变,优势未失,地
50、位未改。20多年来,香港一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香港是亚太地区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调度员”、全球其他国家与中国内地发展经济往来的中间人、国际投资中心,数以千计的外国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报道称,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此外,香港仍是全球腐败率最低的地区之一。现在,香港的老百姓戏谑地称自己的生活“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自信淡定之情_。“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制度安排,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路径可以遵循,我们必须始终贯彻落实、不断发展完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长
51、远利益,是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基石。只有始终坚持、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人心向背 不攻自破 铿锵有力 不言而喻B. 人心向背 自毁长城 力透纸背 溢于言表C. 人心浮动 不攻自破 铿锵有力 溢于言表D. 人心浮动 自毁长城 力透纸背 不言而喻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才能确保B. 才能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C. 就能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D. “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就能确保19. 文中
52、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使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B.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给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C.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使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D. 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香港政府深思熟虑的政策,给后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台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
53、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 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人心浮动”,形容惶恐不安。根据语境“疑虑重重”,选“人心浮动”。“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自毁长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根据使用对象“谎言”,选“不攻自破”。“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根据语境,主语是“宣言”,选“铿锵有力”。“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根据前
54、文“戏谑地称”可以知道此处已“言”,故选“溢于言表”。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根据前文“只有”,选项应该用“才”领起,排除C和D项。A项和B项在语意语法上均没问题,但比较看,B项表述有力量,有气势。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文中画线的语句,前后不连贯,根据语境,“使后者营造了良
55、好的投资环境”中“使营造了”了搭配不当,应改为“给营造了”,排除AC。至于“取决于”还是“受益于”搭配都没问题,但相比较“取决于”说法有点太绝对,没有“受益于”更好。所以D项更恰当。故选D。【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
56、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 下面一段话中有多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加以改正。同学,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一落千丈,作为同学,在学习上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我们一定鼎力相助。如果在一些难题上需要指点的话,我们会不吝赐教。虽然我们的水平不差,可是是否需要帮忙,请你好自为之。【答案】“一落千丈”改为“不太理想”“鼎力相助”改为“尽力相助”“指点”改为“解答”“不吝赐教”改为“毫不保留”“水平不差”改为“水平有限”“好自为之”改为“认真考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
57、力。“一落千丈”程度太重,而且容易给学生造成严重打击,改为“不太理想”;“鼎力相助”是敬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此处自己帮助他人,不能用敬辞,改为“尽力相助”;“指点”一般是指请求别人批评指教,是敬辞,此处写自己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难题,应改为“解答”;“不吝赐教”是敬辞,请求别人指教自己,不能用在自己身上,改为“毫不保留”;“水平不差”显得过于自傲,用在自己身上应用谦辞,改为“水平有限”;“好自为之”指你自己看着办,一般是对人失望透顶才这么说,此处应该是指让对方好好考虑,改为“认真考虑”。21. 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中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
58、超过80个字。【答案】高中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流程图,首先要把握其主要环节和箭头方向;此处“自学”的箭头所指是“问题”,即首先自学,接着提出问题,问题后有两个箭头,学生可以在有疑问后进行“讨论”或通过“听课”来解答问题,接着是“规律”,即要从以上学习中发现规律,然后再进行“练习”,如在练习中还发现一些“问题”,则再一次回到第二步,从而巩固所学的规律。四、作文(共60分)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9、。一个小女孩爬在窗台上,看见窗外有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痛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情开朗起来。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原来开错了窗户。”生活中,我们不也常常开错“窗户”吗?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见闻,以“别开错窗户”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符合文体要求;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拭干泪水是春天她独自坐在窗前,两眼凝视着远方。眼,已哭得红肿;泪,还在流。她没有擦,让泪流到嘴边,涩涩的。她任泪水打湿桌上的书和刚发下来的试卷。她只
60、是木然地看了看。她不知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只知现在太阳已落下,月亮已升起。她无暇顾及这些,仍回想着这次考试。老师念分数时,她心跳得厉害,好象要蹦出胸膛来一样。可是越是害怕的事越避免不了。她不敢正视老师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不敢看那可怜兮兮的分数,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多少天来努力的成果。但她不得不相信,那可怜的分数就摆在自己眼前,畏畏缩缩的,自己已经被打败了。她默默地念叨着。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桌面上,映得她的脸色发白。她想起了父母,他们此时也许还在辛勤地劳作;想起了父母起早贪黑干活的身影,那样瘦小;想起了父母那在太阳底下被晒黑的脸,无情的岁月在他们额上刻下的条条皱纹,还有那皲裂的双手;
61、想起了每次临行前父母关切的话语,期待的双眼;想起了关心她的一切。如今她觉得愧对他们的关心。窗外,月亮已升得老高;窗内,依旧如故。痛苦的回忆,让她感到太累了。她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突然,一个高大笔直的形象闯入了她的眼帘。她定眼再看,原来是窗外的白杨树,那棵曾在一次次风雪袭击后,仍顽强生存下来的白杨树,它比以前更高了。她突然想起了居里夫人、爱迪生、威灵顿将军一阵冷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打断了她的思绪,她打了一个冷战,脑子清醒了许多:不,我决不能退却,我要夺回那个曾属于她的第一,我不甘愿就这样认输了,不经任何搏斗就否定了自己,不战而败。她觉得自己太傻了,她要拼一拼,她相信自己。失败只能代表昨天
62、,过去的一切只能化为零,她要重新开始,以新的姿态面对失败,迎接下次挑战。满脸的泪水作一股神奇的力量涌入她的全身。她拉亮了灯,宿舍一下温暖了许多。她看到桌上的书、纸,以及被泪水浸湿了的试卷。她擦干了眼泪,握起笔,重新拿起了那份试卷,开始认真总结,寻找失败的原因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它们一直快乐地伴着她到了深夜她轻轻地叠起了试卷,就这样和衣而卧。她明白明天等待她的是什么。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那象征失败的泪水在她脸上再也找不到了。因为她看到了明天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朝阳。她正迎着绚丽的朝霞向前走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审
63、题】这个话题是以一个比喻的形式出现的,内涵极其丰富。显然,这里的“窗”不仅是指有形的,如房屋上的窗户,更是指无形的,如心灵之窗、文化之窗、社会之窗、国家之窗等。“开错了窗”实际上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内心滋长的消极的情绪占据了上风。这就启示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学会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如果我们开错了窗,就会使美好的事物变得暗淡无光,会使朋友间的友谊变得荡然无存,会使亲人间的感情出现裂痕;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这扇窗能不能打开,值不值得打开,怎样打开。从反方向立意,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开启“窗”。还可以这样想,虽然我们已经面对
64、了让我们痛苦的事实,但不能被其击垮,要积极地寻求解脱困境的途径。话题本身就是个比喻,我们可以完全照搬题目,也可以重新拟订。如“开启心灵之窗”,“让阳光照进你的窗”,“痛苦的隔壁是快乐”等等。题目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得分的高低。拟一个好的文题,就等于有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同时,也等于给自己的作文上了一道“保险”。注意文体要求,要有事情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一句画龙点睛的道理句进行升华。【立意】1.人应该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2.客观因素对人的意识有重要的影响。3.不一样的视角往往使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素材】1.邰丽华: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与杨丽萍演绎的雀之灵不
65、同,聋哑艺术家邰丽华创造的是一只清丽、温婉,总在不经意间为人们绽放无比绚烂之后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这位年仅25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码。她将自己变成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它时间都在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对于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来说,要让舞蹈和节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分析:
66、邰丽华本是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当她打开这扇窗的时候,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幸运的是她打开了隔壁的一扇窗。就在这里,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学会了用心去聆听美妙的音乐。2.哈伦德山德士:只求一次成功。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
67、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分析:哈伦德山德士是不幸的,因为他总是把给他带来失望的窗子打开,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陷入生活给他设置的一个又一个的磨难,而是不断地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下一扇窗。因为他的毅力,更因为他不屈服于生活的性格,成功终于呈现在他所打开的最后一扇窗前。3.艾柯卡:从逆境中崛起的英雄艾柯卡是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他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可是1
68、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嫉贤的老板开除了。老板把他赶到一个仓库中的小房间,还美其名曰是给艾柯卡还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办公室。在奇耻大辱面前,艾柯卡没有消沉。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受担任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一职,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莱斯勒公司喜获新生。仅1984年一年,他就为公司赚取了24亿美元的利润,比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润之和还要多!顽强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辉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分析:在生活为我们设置的困难面前,如果我们退缩了,我们将永远失去崛起的机会。使你伤心的窗外之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它击倒后失去爬起来的勇气。那样,你就失去了欣赏下个窗外美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