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108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2届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2-7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到来。(2)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理论吸收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及西方基督教思想。(3)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4)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5)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因而,辛亥革命

2、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权力,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自主学习主干梳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严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洪秀全创立“_”组织。易错辨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不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3、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的推动下被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激化。2过程爆发1851年初,_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定都_,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全盛_、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_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教材补缺 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镇压太平军。汉族官员有四五十人被任命为团练大臣。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这样,汉族官僚的势力

4、在清政府中扩大了。3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_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2)后期:资政新篇(1859年)。目的:振兴_。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评价: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色彩的改革方案。缺乏相应的_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易错辨析 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地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制定的,它不是农民阶级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没有

5、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4评价(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_。(2)教训: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辛亥革命1历史条件(1)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2)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纷纷建立。(3)1905年,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4)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5)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_为起义提供了机会。(6)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2爆发:1911年10月10

6、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3高潮中华民国成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_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2)成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涉及国家主权、国民的自由与权利,以及按照_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等方面。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图示解史 辛亥革命过程中各派力量的相互关系 4结局: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2)191

7、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5历史功绩(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_制度。(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3)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社会习俗: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和观念的更新。教材补缺(1)清末“新政”背景a清政府在“仇洋排外”的对外战争中失利。b资产阶级立宪派要求“君主立宪”,革命派势力蓬勃发展。c清政府上下达成一致,不变革就无法继续统治。内容a改革官制,裁闲散衙门,添新机构。b改革兵制,扩练新军。c改革

8、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d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失败原因a清政府掌控全国的能力削弱,执行力下降。b改革缺乏诚意,改革措施滞后,统治者陷于孤立。c革命打断了改革。评价:清末“新政”是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然归于失败,但是推行的一些政策,特别是在政治上进行的“预备立宪”措施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2)“预备立宪”概况:1905年,清政府被迫实行“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1911年5月,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但大权集中在皇亲国戚手中,时人讥称“皇族内阁”。结果:“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

9、穿后,部分立宪派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汉族官员更加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互动课堂核心突破阐释概念提升素养 太平天国运动(一)历史概念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是用宗教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二)史料探史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评价史料一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

10、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史料二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史料三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摘编自马克思中国纪事探究 (1)根据史料一和所

11、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为何会如此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借助西方的基督教发动组织群众揭示了从初期的“毁儒”到后期“尊儒”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借助尊孔的方式维持政权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社会革命”,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鲜明的阶级空想性,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目标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落后的反

12、封建统治的农民运动,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仅仅是破坏作用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政权维系上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的原因;从所获取的信息并结合天朝田亩制度相关信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性上分析马克思如此评价的原因。试答: 系统认知用唯物史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从社会经济来说,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改变土地制度,但是对于封建地主分子的人身消灭和整个地主阶级的经济压迫,又造成了地主的出逃和地主阶级经济的萎缩,部分农民因此而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战争的破坏、大量人口的减少,进一步瓦解了占

13、领地区明清以来形成的长期土地租佃制度,从而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自耕农,这些自耕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对于后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从社会政治方面看,清朝传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的统治出现自立的倾向,并且汉族官僚的地位不断上升,从而改变着清朝统治集团权力分配格局。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使得长江流域传统的封闭状态被进一步打破,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也发生着间接影响。在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借此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接受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

14、致失败的反面教训。(2)阻碍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严重脱离现实,根本无法实现,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三)归纳总结19世纪60年代中国政局的变动(1)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总理衙门,它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使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2)主张同外国侵略者“尽心议和”的政治派别掌握了清朝的政权。1861年,咸丰帝病逝后,慈禧太后勾结奕发动政变,控制了

15、清政府的实权。(3)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列强迫不及待地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也迫切需要列强的帮助。1862年,清政府“借师助剿”。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4)汉族官僚势力不断扩大。同光年间,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5)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技术精良,掀起了一场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以

16、“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一)历史概念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二)读图明史辛亥革命的喜与悲解读 图1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2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顺利发展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三)史料探史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影响史料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

17、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解读 史料阐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临时约法的特点。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规定了赋予公民自由、平等的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规定了政府在组织形式上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实行代议制。试答: 系统认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18、和局限性(1)历史意义在政治上,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2)局限性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没有履行妇女参政的

19、承诺,删除同盟会政纲的男女平权条文。(四)史料探史辛亥革命中的妥协智慧史料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摘编自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探究 根据史料,回答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南京临时政府以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完成了政权交接这种权力的交接被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主要

20、肯定了辛亥革命通过谈判、妥协的方式实现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从处所获信息分析政权转移方式,从处所获信息进行评价。试答: 系统认知辛亥革命中的妥协智慧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后不到三个月就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冲突多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根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谈判、协商及彼此间利益让渡解决了当时的矛盾和冲突,这种非暴力的社会调节方式,让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1)各派力量实力不足清政府想镇压革命,但国内秩序混乱,清政府统治徒有虚名革命派想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但不具备北伐条

21、件袁世凯想武力统一全国,彻底消灭革命势力,取清代之,但袁世凯没有把握消灭革命军,也不敢背叛清政府英国等列强为了经济、政治利益,想尽快结束战争,促进议和统一(2)妥协有效避免了更大规模刀兵之乱,维护了国家统一辛亥革命是汉族和满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妥协与和解。民族矛盾及民族关系得到妥善处理,保证了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南方革命政权和清朝皇室之间的政治妥协与和解,避免了长时间的社会动荡与流血牺牲。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的权力妥协与和解。(五)学术新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成败的不同观点观点一:传统观点一般认为,这场革命既取得了胜利,又最终失败。言其胜利,主要是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

2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之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观点二:近年来有的学者对传统观点提出异议。郭世佑在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与历史结局再认识一文中认为:“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庞朴在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中提出:“辛亥革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变革文化之制度层面的最大制度国体、政体的使命,变革文化之理论层面的最顽固理论名教观念的使命。辛亥革命成功了,中国政治由此进入共和时代。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也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闹剧,并由此得到启

23、示,把向更深层寻求文化现代化的任务,提到了人们面前。”学者徐梁伯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在辛亥革命“成败说”献疑中认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失败。相反,作为运动本身,正以其巨大的惯性,以新的形式,排除一切阻力,继续缓慢地向前发展。所谓的“辛亥革命失败”,其实只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一派在取得辛亥革命胜利后,在新的政治角逐中遭到失败。解读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能片面地、主观地评价它,而应当从它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革命本身的历史事实出发,即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方能得出客观公正的

24、、合乎历史本来面目的结论。随堂训练感悟经典对话专家发掘高考12020全国卷,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22019天津卷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道,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

25、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32019江苏卷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42018海南卷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

26、人广泛支持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自主学习一、1(4)拜上帝会2金田天京北伐天京事变3(1)平均分配封建土地所有制(2)太平天国资本主义社会基础4(1)外国侵略者二、1(3)中国同盟会(5)保路运动3(1)五色旗(3)三权分立5(1)君主专制互动课堂考点一(二)答案:(1)“拜上帝会”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的方式维持政权。(2)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3)马克思看到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堕

27、落和蜕变,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天京变乱。考点二(三)答案: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定颁布的。从其内容上分析,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民主性。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体制。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四)答案:原因: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与法制的程序和平转移政权。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随堂训练1解析:由材料可知,袁世凯认为应该由他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孙中山表示反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28、在清帝退位诏书稿上加上“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方面揭示了袁世凯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有抹杀革命之意,似乎共和政府的组建是由清帝下诏恩赐的,而孙中山认为“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从材料看,当时双方最大的分歧是由谁来主导组建临时共和政府,B项符合题意。从材料看,双方都赞同“共和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是否要进行社会革命,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照当时双方的约定,清帝退位时临时大总统的人选是袁世凯,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材料“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表明这场革命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B项正确。由材料中“湖北革命军”可知这场革命是辛亥革命,辛

29、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A项错误;材料只是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对“这场革命”的报道,无法反映这场革命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C项错误;“反帝”与材料中“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的信息不符,D项错误。答案:B3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的国人称“国民”,甲午战后中国人民痛恨日本侵略者才不拉倭奴,由此可知这一记载的时间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故C项正确。A、B两项处于清朝晚期,国人称臣民,与材料中的“国民”不符,排除;19461949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已经在此前无条件投降,退出中国,排除D项。答案:C4解析: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D项错误。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