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秋季期高二玉林市五校联考(语文)命题:李姗姗、覃露贤、黄頔审题:陈燕兰、陈燕娜、刘樱梅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
2、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3、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
4、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次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觉,活在当下,更
5、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7号11版,作者谢青松)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治世,道家重修身,佛家重修心。B. 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C. 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
6、来,安住当下。D. 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下”的精神品格。B. 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C. 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D. 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T作日常生活中不能堕入新的蒙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曾点之志”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随缘而安,
7、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没有纠葛,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B. 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藩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从而达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C. 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不能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不能食不甘味、辗转难眠,以免饱受焦虑忧郁的困扰。D. 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都有着率真、素朴、清洁的灵魂,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答案】1. A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
8、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主观臆断。结合“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分析,“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错误。C项,曲解文意,“放心”并非放下心来,王阳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只能放任己心,不能安守当下。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D项,“更精微更有意义”无中生有。结合“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
9、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分析,原文并没有把它们进行比较。故选A。【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结合“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等分析,应该是并列结构。故选A。【
10、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D项,“幽居汴京的李煜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错误。幽居汴京的
11、李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贵州丹寨扶贫茶园的明前茶近日开始采摘,受到关注的不仅是这里出产的优质明前茶,还有其产业扶贫模式。丹寨扶贫茶园是万达集团于2018年4月首次在贵州丹寨推出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这一模式首倡“认领一亩茶园,扶贫一个茶农”的理念,让贫困茶农通过务工劳作,取得劳动收入,实现一对一扶贫。爱心人士在网络平台上认领一亩扶贫茶园,就可以帮助一名丹赛茶农,并收获茶园一年内出产的精品茶叶。两年来,丹寨扶贫茶园已经帮助1100多个贫困家庭改善生活。仅在2019年,扶贫茶园就带动1259人参与茶叶生产
12、,帮助贫困户600户。万达集团决定在今年扩大茶园运营面积,将扶贫茶园由600亩增加到1000亩,以带动更多周边农户持续就业致富。(摘选自丹寨扶贫茶园扩大千亩、扶贫模式引关注,“人民网”2020年3月31日)材料二:湖北省红安县,走出过200多位将军的革命老区,在脱贫路上找到了致富“金果果”红安苕作为第一个红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红安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地食品企业研发出红薯挂面等产品,建立了红薯、小麦种植基地,和农户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协议,红安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摘选自培育扶贫产业,帮扶龙头企业,“人民网”2020年4月8日)材料三:产业脱贫是解决长
13、期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还是脱贫攻坚的布局,都不能只采取同一个模式。近年来,江西的赣南脐橙,新疆的棉花产业和平里产业,西南地区大力发展的茶叶、药材、高山果蔬产业等,在解决区域的贫困人口脱贫方面产生的效益非常明显。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强调,各地在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低保、医保政策,包括临时救助的综合性保障政策。教育、住房、基本医疗,包括饮水安全等问题都要跟进。张红字表示:“在今
14、年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不断巩固完善。继续聚焦三区三州地区和特殊困难人群,完成好移民脱贫搬迁,教育脱贫,生态脱贫阶段性工作。同时更要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摘选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放松,“人民网”2020年3月7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着“认领一亩茶园,扶贫一个茶农”的理念,2018年4月,万达集团首次在贵州丹寨扶贫茶园推出一种产业扶贫新模式。B. 红安苕是第一个红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大促进了当地经
15、济的发展。C. 红安当地食品企业注重研发拳头产品,建立种植基地,红安已形成”龙头企业一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D. 贫困地区既要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又要与其它地区联合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贵州丹寨和湖北红安都利用了当地的特产资源,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发展模式,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B. 从2018-2020年,万达集团对丹寨扶贫茶园的持续投入,并采取相关措施,有助于解决周边农户的持续就业问题。C. 新疆和西南地区注重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棉花、干果、药材和高山果蔬等产业解决了区域贫困人口的脱
16、贫问题。D. 脱贫攻坚工作要持续聚焦”三区三州”地区和特殊困难人群,完成好移民脱贫搬迁、教育脱贫和生态脱贫等阶段性工作。6. 从政府角度,谈谈如何推进扶贫脱贫事业发展?【答案】4. D 5. C 6. 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D项,“又要与其他地区联合发展”于文无据。材料三第一段中是这样表述的“各地在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
17、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主要观点的能力。C项,“解决了区域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合文意,从材料三第一段中可知,文中只是说“在解决区域的贫困人口脱贫方面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并未点明已经解决区域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阅读材料可知,有关从政府角度谈如何推进扶贫脱贫事业发展的内容集中在材料三中,首先第一段引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的话,“各地在推动产业扶贫工作中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发挥地区的
18、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其中的“各地”实际指的就是各地政府,强调在扶贫工作中当地政府要注重将中央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机结合。第二段则提出“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低保、医保政策,包括临时救助的综合性保障政策”。这明显是政策层面的内容,只能由政府牵头来做。因此可总结出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的内容。同样在第二段“张红字表示:在今年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同时更要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从中可总
19、结出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重视研究推进后续的减贫工作。(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风云初记(节选)孙犁第二天清早,她(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 “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 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 “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来了
20、,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全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一场。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分红着脸爬上堤坡。乡亲们见她来了,说笑着走散了,庆山望着她笑了笑,也转身进小屋里去。公公从河滩里背回一捆青草,撒给那几只卧在小南窗下面休息的山羊。高四海摸着一只大公羊的牴角说:“你也还没有吃饭吧?快到屋里和他一块儿做点吃的。”秋分走进屋里来
21、,好像十年以前下了花轿,刚刚登上这家的门限。她觉得这小屋变得和往日不同,忽然又光亮又暖和了。自己的丈夫,那个高个儿,正坐在炕沿上望着她,她忍不住热泪,赶快走到锅台那里点火去了。她家烧的是煤,埋在热灰下面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她的手一触风箱把,炉灶里立时就冒起青烟,腾起火苗儿的红光来。望着旺盛的火,秋分的心安静下来。她把瓦罐里的白面全倒出,用全身的力量揉和了,细心切成面条儿,把所有的油盐酱醋当了佐料。水开了,她揭开锅盖,滚腾的水纷纷窜了出来,秋分两手捧着又细又长、好像永远扯不断的面条儿,下到锅里去。忽然,在炕角里,有一个小娃子尖声哭叫了起来。高庆山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不到两生日的孩子睡醒了,抓手
22、揪脚的哭着。“唔!这是哪里来的?”庆山立起身来,望着秋分。“哪里来的?”秋分笑着说,“远道来的。你不用多心吧,这是今年热天,一个从关东逃难来的女人,在河口上叫日本的飞机炸死了,咱爹叫把这孩子收养下来。要不,你哪里有这么现成的儿子哩!”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吃饭的时候,高翔赶来了,两个老同志见面,拉着手半天说不出话来。庆山从里边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高翔说:“这是我的介绍信,组织上叫我交你的,还怕路上不好走,叫我换了一身便衣,赶上一群山羊。路上什么事也没有,没想到和你碰的又这样巧。”高翔看完了信说:“你来的正好。在军事上,我既没有经验,新近
23、遇到的情况又很复杂。你先不用到高阳去,就帮我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吧!”庆山正要问什么任务,高翔的爹领着小女孩来看儿子了。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秋分指着高翔,小女孩没想到她的爹竟是一个完全面生的人,不敢走过去,高翔过来把她抱起。秋分又逗她:庆山对高翔说:“我好像从没见过她,长的这样高了!”秋分说:“你哪里见过她,你们走的时候,她娘刚刚坐了月子!”高翔拍拍怀里的孩子,放在地下,笑着说:“我马上要和庆山哥谈谈这里的情况,开展工作,你们先到外边去玩一会儿。”高四海、高翔的父亲抱着孩子出去了,秋分噘着嘴说:“我听听也不行吗?”“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
24、哩,分别了十年,回头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他两个在屋里谈着,秋分她们就坐在堤坡上等着,天上出着星星,高翔的小女孩指着:“又出来一颗,爷爷,那边又出来了一颗!”一直等到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他们还没有谈完。高翔的父亲对高四海说:“你说盼儿子有什么用,盼的他们回来,倒把我们赶到漫天野地里来了。”高四海抽着烟没有说话,大烟锅里的火星飞扬到河滩里去。儿子回来,老人高兴,心里也有些沉重。他们回来了,他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着闹事了。那些狂热,那些斗争、流血的景象和牺牲了的伙伴的声音、面貌,一时又都在老人的眼前,在晚秋的田野里浮现出来,旋转起来。老人有些激动,也感到
25、深深的痛苦。自从儿子出走,斗争失败,这十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当爹娘的,当妻子的是怎样熬过了这十年的白天和黑夜啊?再闹起来!那次是和地面上的土豪劣绅,这次是和日本。人家的兵强马壮,占了中国这么大的地面,国家的军队全叫人家赶的飞天落地,就凭老百姓这点土枪土炮,能够战胜敌人?他思想着,身边的草上已经汪着深夜的露水,高翔的小女孩打着呵欠躺在她爷爷的怀里睡着了。(节选自孙犁风云初记)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翔、高庆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小说开头写他们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人民对抗日斗争的衷心支持和保家卫国的激昂情绪。B.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以细致
26、入微的心理描写为主,并辅以语言、动作描写。面对高翔的拒绝,秋分以一句“等着你考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C. 小说并未直接描写激烈、血胜的战争场面,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为了抗击侵路者而造成的父子分离、夫妻离散、父女不相识。D. 小说的结尾借高庆山父亲高四海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交代了时代背景,既表现了老人复杂的心理,又让读者看到了他不同一般的思想觉悟。8. “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9.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在叙事上特点。【答案】7. B 8. 运用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 孩子是
27、祖国的希望,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当他怀着庄重、神圣的心情抱起孩子,心里涌起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 9. 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以“上帝”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小说叙事从“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灯”“ 天上出着星星”直到“ 满天的星斗出全了”,以时间顺序推进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
28、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以心理描写为主”错误;“流露出不满”不准确,“不行,高翔说,我们还没正式接上关系哩,分别了十年,回头
29、我还得考察考察你的历史!等着你考察!秋分给他们点着灯,就扭身走了”看不出不满。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庆山笑了,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请结合作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看画线句写的是谁,如何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本题中, 运用神态,如“笑了”、动作,如“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和心理描写,表现一个战士的情怀。“好像是抱起了他的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的眼角潮湿了”一句,可看出:庆山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以及消灭敌人的
30、强烈责任感和坚定决心。在他的心里: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他为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幸存、为父亲和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小说的叙事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叙事的角度入手,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运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了发生在秋分、高翔、高庆山等人物之间的故事,如原文“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以“上帝”俯察的高度来观察、呈现人物及情节。遵循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如原文用 “第二天清早”“黄昏的时候”“ 给他们点着灯”“ 天上出着星星”直到“ 满天的星斗出全了”等词语,通过时间顺序推进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
31、如:秋分拉着小女孩问:“你找谁来了?”小女孩慢腾腾的说:“俺爹!”等,小说主要通过写秋分与乡亲、与公公高四海、与丈夫高庆山、与高翔以及与高翔的女儿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打破常规控制叙述节奏。作为战争题材作品,小说并未聚焦战争的紧张激烈残酷,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描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积极姿态,以相对轻松的氛围表现对抗战的乐观自信,如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秀特
32、,数延誉。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列棘围,席坐庑下,因上书言:“古贡士未有轻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罗棘遮截疑其奸,又非所以求忠直也。诗赋微艺,断离经传,非所以观人文化成也。臣恐贤者远辱自引去,而不肖者为陛下用也。今贡珠贝金玉,有司承以棐笥皮币,何轻贤者,重金玉邪?”又言:“取士不宜限数,今有司多者三十,少止二十,假令岁有百元凯,而曰吾格取二十,谓求贤可乎?岁有才德才数人,而曰必取二十,谬进者乃过半,谓合令格可乎?”俄擢高第,调鄠尉,有能名。裴度表掌兴元书记,文檄豪健,一时推许。拜监察御史,
33、劾按深害无所纵。再迁刑部员外郎。元舆自负才有过人者,锐进取。大和五年,献文阙下,不得报。上书自言:“马周、张嘉贞代人作奏,起逆旅,卒为名臣。今臣备位于朝,自陈文章,凡五晦朔不一报,窃自谓才不后周、嘉贞,而无引入,又不露所缊,是以终无振发时也。汉主父偃、徐乐、严安以布衣上书,朝奏暮召,而臣所上八万言,其文锻炼精粹,出入今古数千百年,披剔剖抉,有可以辅教化者未始遗,拔犀之角,擢象之齿,岂主父等可比哉?盛时难逢,窃自爱惜。”文宗得书,高其自激卬,出示宰相,李宗闵以浮躁诞肆不可用,改著作郎,分司东都。元舆为牡丹赋一篇,时称其工。死后,帝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选自新唐书舒元舆传)10. 下列对文
34、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B.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C.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D.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逐渐演变成大臣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尊称。B. “高第”既指官吏考核成绩优
35、等,也指生员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等。根据语境,可推断文中的“高第”为后者。C. “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其制。D. “晦”和“朔”分别指阴历每月初一和三十日。“晦”“朔”连用,有时指一个月,有时指阴阳交相变化,文中的“晦朔”指前者。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舒元舆受人赏识。客居江夏时,节度使郗士美多次为他扬名;做鄠县县尉时,裴度上表举荐他;文宗赏识他自负激昂的精神。B. 舒元舆积极建言。到尚书省参加考试时,他向朝廷上奏,既为参加考试的生员讨公道,又表达了自己对朝廷选贤任能
36、方面的看法。C. 舒元舆为人自负。他向朝廷递送自己的文章,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只是始终没有发挥才干的机会。D. 舒元舆很有文才。他写的檄文很有气魄,受到时人的推重赞许;他写的一篇牡丹赋十分精巧,皇帝读后被感动得流泪。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2)窃自谓才不后周、嘉贞,而无引入,又不露所缊,是以终无振发时也。【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那些宰相公卿不是贤才就不在选拔之列,但有关部门却用对待奴仆的方式对待他们,这实在不是用来礼贤下士的做法。(2)我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却
37、没人引荐,又不能显露才华,因此始终没有奋起的时候。【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元和中举进士”句意为元和年间,他去考进上。“元和中”是表时间的固定词组,在句中作句首状语,所以应在“元和中”之后断开,故排除A、B两项。“吏一倡名乃得入”的意思是官吏点到名字才能进去。“倡名”的主语是“吏”,故“吏一倡名”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元和年间,他去考进上。他看见有关部门检查苛刻,到尚书省应试时,即使水、木炭、脂烛和餐具,都是个人自带,官吏点到名字才能进去。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晦和朔分别指阴历每月初一和三十日”
38、错。正确的是:“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指阴历每月初一。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皇帝读后被感动得流泪”错。原文“死后,帝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表明,皇帝是因怀念舒元舆而流泪的。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题得分点:在选,在选拔之列;有司,有关部门,有关官员,考官;诚,确实,实在;所以,用来的方法;下贤,礼贤下士。第(2)题得分点:窃,私自,私下;不后周、嘉贞,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不于周、嘉贞后”;所缊,所字结构,缊,包含,收藏,“所缊”即所包含的东西,因文定义译为才华;是以,因为这样,
39、因此;振发,振作发奋。参考译文:舒元舆,婺州东阳县人。(他)地位卑贱,不与士人为伍。(他)开始学习时,就机敏聪明。后到江夏客居,节度使郁士美对他的突出才能感到惊异,多次为他扬名。元和年间,他去考进上,看见有关部门检查苛刻,到尚书省应试时,即使水、木炭、脂烛和餐具,都是个人自带,官吏点到名字才能进去,用荆棘围住,应试者铺席子坐在廊下,于是上奏说:“自古以来的贡生没有比这更受轻视的,况且宰相公卿都是从这些贡士中选拔出来的,那些宰相公卿不是贤才就不在选拔之列,但有关部门却用对待奴仆的方式对待他们,这实在不是用来礼贤下士的做法。用荆棘遮挡阻拦并怀疑他们作弊,也不是用来寻求忠诚正直人才的办法。写诗作赋是
40、次要的才能,经传被断章取义,从中不能看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我担心贤人为逃避羞辱而自行退去,不贤的人反被皇上任用了。现在进贡珠贝金玉,有关部门用装筒皮币来盛放,怎么这么看轻贤人,而看重金玉呢?”(他)又说:“录取人才不应限制人数,如今有关部门多时选取三十人,少时只选取二十人,假使这一年有一百名可以辅佐皇上的才子,却说按规定只选取二十名,说这是选拔贤才可以吗?假如一年中德才兼备的只有几个人,却说一定要选取够二十人,那么被错误选拔的人就超过了一半,说这才合乎标准可以吗?”不久(舒元舆)考进士中了优等,被调任为鄂县县尉,有能干的名声。裴度上表举荐他为兴元掌书记,他写的文豪放道劲,受到时人的推重赞许。授
41、官监察御史,弹劾审查危害深重的人和事从不放过。两次升官后任刑部员外郎。舒元舆自恃有过人的才华,急于升官。大和五年,他向朝廷递送自己的文章,没有回复,他又上书自己表白说:“马周、张嘉贞帮人写奏章,被从宾客中提拔起来,最终成了有名的臣子。现在我在朝廷任职,自己呈报文章,过了五个月没有答复,我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却没人引荐,又不能显露才华,因此始终没有奋起的时候。汉代主父偃、徐乐、严安以老百姓的身份上奏章,早上呈报晚上就受到召见,而我呈上的文章有八万字,那文章千锤百炼,用语精练,谈古论今纵横几千年,剖析挑选,凡是可以辅助教化的没有一点遗漏,我的文章像犀角、象牙那样珍贵,难道是主父偃等人可以
42、比得上的吗?圣明的时代难以遇到,我还是自己爱惜自己的才干吧。”唐文宗看了奏章,赏识他振奋昂扬的精神,将奏章拿出来给宰相看,李宗闵认为他轻浮放肆不能任用,于是调任他为著作郎,在东都任职。舒元舆写了一篇牡丹赋,当时人称赞它十分精巧。他死后,皇帝观看牡丹,靠着宫殿栏杆吟诵这篇赋,为他流下了眼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节选)岑参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注】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
43、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通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景象,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衬托送别的悲凉心境。B. 三、四句写诗人看到昆仑山南的斜月,听到胡人吹响的胡笳,视听结合,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C. 第六句写诗人遥望目送友人,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惆怅之情。D. 萧关、天山、昆仑山用来泛指边关,构成诗歌广阔的地域空间,显示出边塞诗浑阔的意境。15. “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答案】14. B 1
44、5. (1)相同点:都借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营造寂静悲凉的氛围,衬托思念之情。(2)不同点:岑诗用“向月胡笳”衬托友人对自己的思念,并以问句作结,想象到友人“不喜闻”而不得不“闻”的无奈、悲愁,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范诗用“羌管悠悠”衬托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再以“霜满地”烘托,突显出将士们久戍边地的悲苦心境。【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B“三、四句写诗人看到昆仑山南的斜月,听到胡人吹响的胡笳”错。三、四句意思是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想象,并非真的看到、听到。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
45、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诗歌比较阅读题。首先要读懂“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两句诗的意思,然后指出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1)先从意象、意境、情感角度分析其相同点岑诗中“向月胡笳谁喜闻”意为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羌管悠悠霜满地”是说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从意象的选用角度分析,这两句诗都用“胡笳”“羌管”边地特有的乐器声来抒情;从营造意境的角度分析,两句诗都营造寂静悲凉的氛围;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分析,两句诗都衬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2)再从内容、手法分析情感方面的不同点。岑诗中“向月胡笳谁喜闻”,用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
46、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闻”之意。诗人用“向月胡笳”想象到友人“不喜闻”而不得不“闻”的无奈、悲愁,衬托友人对自己的思念。月下胡笳的声音那么催人泪下,这些深长的诉说,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范诗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写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霜雪满地,诗人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的心情,听到羌笛声,看到满地霜,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羌管悠悠”衬托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再以“霜满地”烘托,突显出将士们久戍边地的悲苦心境。综上分析,岑诗衬托友人对自己的思念,想象到友人的无奈、悲愁,加重了诗人
47、内心的离愁别绪;而范诗衬托戍边将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霜满地”烘托出将士们久戍边地的悲苦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驱长风为马的仙人的句子是:“_,_”。(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答案】 (1). 霓为衣兮风为马, (2).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 潦水尽而寒潭清 (4)
48、.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6).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霓”“潦”“清”“凝”“誉”“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时节如流。”新的一年已经到了。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 ,(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
49、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 。要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农村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还得咬定目标使劲干。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
50、会变。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岁月不居风雨兼程风吹浪打轻装上阵B. 沧海桑田风雨同舟风起云涌轻装简从C. 岁月不居风雨同舟风吹浪打轻装简从D. 沧海桑田风雨兼程风起云涌轻装上阵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纵使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B. 纵使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
51、和善意不会变。C.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D.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B. 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C. 人民都要紧紧依靠我们D. 人民只要紧紧依靠我们【答案】17. A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
52、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选自孔融论盛孝章书,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第一处选用“岁月不居”。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风雨兼程:指不管遇到刮风下雨,都夜以继日,以加倍速度赶路。结合“70年披荆斩棘,70年”分析,选用“风雨兼程”。风吹浪打:比喻遇到险恶的情况或严峻的考验。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结合“乱云飞渡”分析可知,选用“风吹浪打”。轻装上阵:为了行动便利,
53、只携带轻便的装备上战场。也比喻去除思想顾虑,轻松地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中。轻装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结合“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分析,减轻企业的负担,选用“轻装上阵”。故选A。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
54、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连词“无论”与“如何”相搭配,表示在任何假设条件下,结论都不会改变。“纵使”,就是“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经常与“也”搭配,排除A项、B项;根据语意的递进关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应在“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之前,同时,根据逻辑顺序,应先“维护世界和平”再“促进共同发展”,排除A项、C项。故选D。【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
55、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都要”与前文的“不管”搭配,“只要”多与“就”相搭配,排除A项、D项;根据语境“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分析,主语应该是“我们”,是“我们”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伟大事业。排除C项。故选B。20. 下面是某校毕业生写给母校80年校庆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惊闻母校八十华诞,我百感交集!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那
56、几年,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饮水思源,永难忘怀!敬爱的老师,我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们学业有成!【答案】“惊闻”改为“欣闻”或“喜闻”;“兄弟”改为“亲人”;“倾听”改为“聆听”;“杏林”改为“杏坛”;“莘莘学子”去掉“们”或改为“学子们”。【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惊闻,吃惊,觉得不可思议,有点在意料之外的心理感受,应改为“欣闻”或“喜闻”;“兄弟”形容和老师的关系不合适,应改为“亲
57、人”;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应改为“聆听”;“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应改为“杏坛”;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应去掉“们”,或改为“学子们”。21. 请结合下面材料,给钟南山写一段颁奖词。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发,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面对抗非的困难和压力,他是智慧而刚毅的;面对同事和病人,他却是博爱和仁厚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
58、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要求: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80字。【答案】示例:他是最美逆行者!耄耋之年,冒死犯险,“抗非英雄”,披甲逆行抗疫一线。科学求是,悬壶济世,仗义多诤言,美在纯真至善!疫情防治,重病救治,科研需攻关,美在责任担当!“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院士,战士,国士,众士协力稳民心!大医仁心,执着果敢;民族脊梁,国士钟南山!【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拟写颁奖词)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材料,提炼出有关钟南山的典型事件和突出成就,然后根据显性条件“至少两
59、种修辞、不少于80字”拟写即可,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连贯、得体、精炼,有评价的导向型和抒情的感染性。比如: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年近耄耋,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
60、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当2003年的非典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17年后的今天,他又一次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英勇奋战。他千叮咛万嘱咐,提醒人们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武汉的列车。他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挽救生命;他严谨、专业,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灾难。他是院士,也是战士,更是国士。他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它告诉了你,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如果你听它的,然后改正,那它自然就会走掉。钟南山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微博橙
61、子辅导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它。联合国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班上拟举办主题班会,由于疫情影响未能成行,现拟补办主题班会,班委会准备邀请你发表主题演讲。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敬畏自然,行有所止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主题是“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由于疫情的蔓延,“世界地球日”主题演讲活动延期,在自然母亲对人类的报复中,我们更应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要爱护我们的家园。2019年接近尾声的时候,或许
62、我们都没有想到,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别样的春节。勤洗手,戴面罩,宅在家,成了年度关键词,为了生命安全,亲朋好友减少见面,每个人都似乎活成了一座孤岛,被疫情分隔开来。面对此次疫情究其原因,这病毒之所以在人身上寄存并继而灾难性蔓延,是因为一些人对野味的趋之如鹜、对野味的饕餮不厌。痛定思痛,我认为:面对野味病毒,我们应当悬崖勒马,敬畏自然,远离野味已是刻不容缓。于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敬畏自然,行有所止。敬畏自然,拒绝野味,我们要为自己无知的行为“买单”。多少年来大自然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无知的人类乱砍乱伐破坏野生动物们的家园。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台风、海啸、地震、甚至龙卷风这些都是大自然对破坏自然的
63、始作俑者人类的“馈赠”。直到一切真正的过去,人们才开始寻找原因,为自己的无知行为“买单”。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保护生态系统 平衡大自然中,有许多生物与我们共存,所以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人类再也不应该把宇宙中的其他部分看作是我们征服的对象,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我们平等的生命。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与它们友好共处,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为我们国家明天的美好添砖加瓦。科学已经证实,非典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均来自野生动物,那么,在具体行动上,拒绝吃野味,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理应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不仅疫情爆发期间是如此,全国疫情解除之
64、后,窃以为也应如此;而在思想观念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有所戒惧、有所约束,同样理应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这是我们自我防护的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否则,好了伤疤忘了疼,“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难免仍然会上演。拒绝野味,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添砖加瓦。此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鏖战正酣,九省通衢的武汉,正拼尽全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空寂的街巷,寥落的灯火下涌动的力量,我们清晰感知这是一股闯过难关的信念和决心,千万人咬紧牙关,他们知道,闯关,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武汉更不是孤军奋战!武汉闯难关的历程,聚焦这场攻坚战中千百万平凡人会聚起来的非凡力
65、量与宝贵精神。有人说:“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所以,我呼吁:敬畏自然,还野生动物以美好家园,还生态系统以平衡,还我们以明天的美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篇采用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一)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材料为三则名言警句。第一则材料说的是疾病与人类的关系,提醒我们关注疾病的警示作用。钟南山院士认为,疾病对我们而言是友人而非敌人,疾病不是来害我们的,而是来提醒我们的。这种说法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意思明确了,可以适当做一些经验联想,譬如:“痛苦是自然的警
66、讯。”人感到痛苦时,其实是自然在向人发出警讯,警示人应该换一种方式了,以前的方式错了才会导致痛苦。第二则材料从反面表达人不应该与自然为敌的认识,说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征服自然之日即我们遭受惩罚之时。黑格尔的话告诉我们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人类永远不可能征服自然。人类与自然搏斗,从没有赢过,至多输得不太惨罢了。因此,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应该节制,应该收起自己的狂妄自大与勃勃野心。第三则材料强调只有爱护地球,人类方可持续发展的的观点。说的是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也即人类与自然的關系。人类利用自然应该要节制,要有可持续性,不能把地球踢成一个破球再交给后世子孙
67、玩。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得为子孙的命运负责,不能占尽自然资源。三则材料概括起来,表明了人类要敬畏自然,改造自然不能凭主观盲目而行,否则自然会对人类加以惩罚。人类属于大自然,而不是大自然属于人类。人类是大自然改造的产物,而不是把大自然当作人类改造的产物。要求部分是,请结合材料内容写演讲稿,这就要求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考生的立意应该很明确,就是要“敬畏自然”。2.典型任务的限制题目要求为“世界地球日”举办的主题班会写一篇主题演讲稿。写作者的身份是中学生,面向对象是班内全体学生,所以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既然是“世界地球日”主题班会,就要结合材料
68、写能激发同学们爱护地球、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认识的内容。3.价值判断的限制。本材料体现的价值观是:爱护地球、敬畏自然、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等。考生的价值观不得与此相违背。(二)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写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主题;也可以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表达顺应自然、不与自然为敌的认识;还可以从爱护地球的角度,写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地球人人需要担责等。总之,要写自己擅长且有话可说的内容。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写作时可以从三则材料的任一则切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思考。可以写社会层面制度的完善、文明的提升,也可以写个人层面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的态度等。只要体现爱护地球、
69、敬畏自然的主旨,就可以见仁见智。3.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理性思考,写成议论文;也可以感性陈述,写成记叙文或散文,只要能表达自己的认识,提出倡议,体现交流意识和对象意识,有激情和感染力即可。【立意】我们要携手让和谐永存,保卫我们美丽的家园;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心存善念;【素材】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人们向山要地,削山建房,引起了滑坡;居民沿山从事农业生产,使坡面直接裸露,破坏斜地天然平衡,引发泥石流;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等。人类以飞快的速度改造着大自然,一片片树林倒下,一块块绿地消失,一条条污水流出圣雄甘地说过:“地球所提供
70、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人类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电影后天讲述了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等使土地严重退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大量燃烧煤炭、石油释放二氧化硫,其与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化合成二氧化氮,造成酸雨;工厂随意排放化学废品,使之流入地下水,导致人们患癌、孩子畸形电影讲述的内容也许有些夸张,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如果我们不爱护自己的家园,迟早有一天家园会成为坟墓。我们并不是自然的主人,我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其实是自然生物链的一环。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71、好像什么都可以吃穿山甲、眼镜蛇、猴脑、熊掌,甚至骨瘦如柴的蝙蝠只是,想不到贪吃也能遭祸,2003年,有人吃了一只小小的果子狸,于是,动物们“发动”了一场“非典”灾难;2020年,有人喝蝙蝠汤,动物们又发动“新冠”病毒来袭。一场疫情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爱护地球母亲!而要做一个律己的公民,就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保护绿色植被,不乱砍滥伐,不攀折树枝,不践踏草坪;第二,从我做起,从餐桌文明做起,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做关爱动物的好公民;第三,节能减排。告诉我们的家人、朋友少开车,多骑自行车、多步行,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第四,垃圾分类。变“随手扔”为“随手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我们也要广泛宣
72、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就要在每件小事上养成习惯,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留一份“沙鸥相对不惊飞”的小心翼翼,保护野生动物、远离野味,在旅游观光时能够随手带走产生的垃圾,能够自觉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单单是看重人类的生命和人类当前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把我们自身看作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尊重大自然中每一个物种的生命。只有敬畏自然,我们才能活得得自然,只有敬畏生命,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绚丽。事实胜于雄辩,一系列的事件都证明了一点:谁都不是宇宙的主宰者,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其他生命的存在,当年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圈号”实验证明了:人类离不开自然。同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可谁又能在自然面前拍着胸口说要征服它呢?面对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人类只能望而兴叹,无可奈何,束手无策。人类发明了汽车,使生活便利了,但同时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各种有毒气体,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同时,也使人类遇到未曾有过的灾难,谁能说这不是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呢?极地的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像马尔代夫这样美丽的岛屿随时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敬畏自然,否则人类会为自己的妄大付出灭绝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