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045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泸州市 2021 届高三地理下学期 4 月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英国东部剑桥地

2、区曾是被遗弃、闲置的前工业和商业设施及用地,后来政府大力加以改造,治理环境污染。长期以来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并在此建立了研发中心,一举成为英国“硅谷”之地。华为也将在此地区建造首座工业级规模的无尘室半导体制造厂,从而与周边高科技产业形成联动效应。据此回答 13 题。1.最初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剑桥的最主要因素是 A.环境 B.技术 C.政策 D.交通 2.多家高技术企业研发中心集聚剑桥的好处是 A.降低运费和能耗 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劳动力成本 D.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3.华为入驻剑桥对该地区企业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是 A.促进转型升级 B.加快市场信息反馈 C.改变空间布局 D.加

3、速原企业间联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陆续出现了耕地荒废、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规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让农民在县域内自由地选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据此回答 46 题。4.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的根本原因是 A.保护耕地生态 B.保障粮食安全 C.维护粮农积极性 D.增加粮食产量 5.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意义是 A.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 B.防止农业对环境的破坏

4、C.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 6.“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生产工艺 B.提高粮食产量 C.缩小城乡差距 D.加快城镇化发展 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的雾。平流雾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二是合适的风向、风速。图 1 左图是平流雾形成示意图,右图是某日拍摄到的山东烟台平流雾景观图,建筑和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读图回答 78 题。7.一年中平流雾最容易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我国易出现平流雾景观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 C.横断山区 D.四

5、川盆地 青藏高原上的普若岗日冰原由于冰川规模巨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关键区域。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分布有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但其面积、密度相对较小。图 2 示意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地貌分布。据此完成 911 题。9.该区域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10.推测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 戈壁滩 冰蚀物 河漫滩 冰碛物 A.B.C.D.11.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面积、密度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弱 B.地形平坦 C.植被阻挡 D.沙源供给不足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6、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135 分 36.(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是从贫困落后的西海固搬迁到闽宁镇的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地区是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这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长期干旱,严重缺水。为了谋求生存,人们大量垦殖土地,直至 25 度以上不适合耕种的山坡地也被大量开垦。1972 年西海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1997 年,国家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闽宁村(2002 年闽宁村撤村建镇)陆陆续续建起了一百多个大棚,利用菌草种植蘑菇。但一段时间后,闽宁村的蘑菇出现

7、了滞销。图 3 示意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1)分析西海固地区严重缺水的自然原因。(4 分)图 3 图 2 (2)例举西海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产生的根源。(6 分)(3)与西海固地区相比,分析闽宁镇创建新家园的优势条件。(6 分)(4)推测闽宁镇蘑菇滞销的原因。(8 分)37.(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湖水透明度是指湖水能使光线透过的程度,表示水的清澈情况,是水质评价指标之一。影响湖水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有浮游生物量、泥沙含量、水体运动、入射光线等。材料二:班公湖(图 4)是西藏阿里地区的高原湖泊。湖面海拔 4240 米,东西长约 150 多公里,南北平均宽约

8、4公里,最窄处仅 5 米,平均水深 5 米,最大水深达 41 米。该湖湖水盐度东西差异大,夏季东部湖水垂直交换弱,水体透明度较高。(1)判断班公湖湖水盐度的东西差异,并说明存在差异的原因。(8 分)(2)根据对流运动原理,分析夏季班公湖东部湖水垂直交换弱的原因(6 分)(3)分析夏季班公湖东部湖水水体透明度较高的自然原因。(8 分)(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10 分)【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森林旅游是指游客利用假日依托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外部物质环境进行的以享受、娱乐、保健等

9、为目的的旅游活动统称。2017 年上半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 7 亿人次,同比增长 16.7%,2017 年森林旅游游客量占国内旅游人数的比例接近 30%。森林旅游已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林业朝阳产业。(1)简述我国发展森林旅游的显著优势条件。(4 分)(2)请为以“健康益智”为目的的森林旅游设计 3 个旅游产品(项目)。(6 分)44.(10 分)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 2021 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

10、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请为我国“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10 分)图 4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11 个小题,共 4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D A B D C A B B C D 二、非选择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共 56 分。其中 36 题和 37 题为必做题,46 分;43 题和 44 题为选做题,10分。(一)必考题(46 分)36.(24 分)(1)降水量少,蒸发旺盛;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山大沟深,地表径流少。(4 分)(2)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化、沙

11、漠化)。(4 分)根源:人口超载(过多)对脆弱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贫穷。(2 分)(3)位于(宁夏)平原,地形平坦;靠近黄河及灌渠,用水方便;开发较少/较晚,可耕土地丰富;离省会(银川市)近,便于发展经济。(6 分)(4)产量大;当地市场饱和/距离东部市场远;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一/产销脱节;保鲜技术落后,不易保存。(8 分)37.(22 分)(1)湖水东淡西咸/东部低,西部高/东部比西部低/西部比东部高。(4 分)东部有河流注入,盐度低(西部无河流注入,盐度高);湖泊东西狭长,中部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4 分)(3)答案

12、一: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水温高,(湖水密度小);(湖水深),底部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少,水温较低,(湖水密度较大),湖水上暖下冷,(密度下大上小),湖水垂直交换弱。(6 分)答案二:夏季,湖面有冰川融水补给,表层水温不太高/(湖水浅、透明度高),湖底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不会太低,造成湖水上下温差小,湖水垂直交换弱。(6 分)(3)海拔高,水温低,浮游生物少;夏季冰川融水补给湖水,含沙量小;夏季湖水上暖下冷(垂直交换弱),水体稳定;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光穿透性强。(8 分)(二)选做题(10 分)43.(10 分)(1)森林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地区广;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消费人群多。(4 分)(2)森林养生/康养/疗养/保健、森林健身(如登山、骑行、滑雪)、文化教育、研学旅行等。(6 分)44.(10 分)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逐渐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加快技术创新/经济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机制/制度,减少碳排放量;加强碳排放监测,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植树造林种草,减少二氧化碳含量。(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