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976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89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应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

2、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要对中国儿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全采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在中国古代,最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莫过于童谣。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范畴。当然,仍有相当数量的童谣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这类童谣明代以后尤多,如明代杨慎所编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1900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

3、自儿童日常生活,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记诵,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从目的和效果来看,这类书更像是后来的识字课本。另一类则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虽然内容简单,但都有明晰的人物、故事情节,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故事,用符合儿童性情的方式教之以事,以事寓理,或诱之以趣,以趣入情。如元代虞韶的日记故事,搜集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描写儿童才智的小故事。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龙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

4、。另外,不能认为只要是描写儿童的作品,就属于儿童文学。像左思娇女诗、李商隐骄儿诗等以儿童入诗,情感真挚、刻画逼真、手法多样,但这不是儿童文学,因为这些诗只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用成人的笔触来描写孩子,表达的是成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唤起的是与诗人身份、环境相近的那些人的共鸣。现在我们用这类作品来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不过,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供今天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

5、学”。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因此,中国古代虽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但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说中国古代不存在儿童文学是不客观的,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和体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1第段中的“发现儿童”具体是指 。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凡属古代儿童文学的童谣均不是为制造舆论而作。B北京儿歌孺子图歌等童谣集专为儿童编写。C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的作品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品。D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诗歌不宜出自成年诗人之手。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

6、“儿童文学”与“现代儿童文学”内涵相同。B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属于儿童文学范畴。C某一文学概念与相关文学事实可以不在同一时间产生。D现代儿童文学不必满足为古代儿童文学设立的判断标准。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小洁同学读完本文,从图书馆借来龙文鞭影阅读,却产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的判断标准,龙文鞭影真的可以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下面龙文鞭影的节选部分,向小洁谈谈你的看法。名高麟阁,功显云台。朱熹正学,苏轼奇才。注麟阁、云台:汉代皇宫中的两处建筑,朝廷在此画像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如霍光、邓禹等。正学:合乎正道的学说。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与世隔绝李娟这个时代

7、已经没有与世隔绝的角落了,连月亮之上都不再神秘。我们沙漠腹心的这个沙窝子与外界也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联系。这一点从大家的日常交谈中就可看出总有哪么多话题可聊!早也聊,晚也聊,一聊就没个完。说者声情并茂,闻者惊叹连连。肯定有外部的消息连续不断地进入这片荒野,才能维持这样的谈话嘛。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牧羊时马上相逢的问候,其次是新什别克家那部无线座机电话。但是那个破电话几乎没啥信号,深更半夜才闪出一两格,打个电话得跟吵架一样大喊大叫:“你能听见吗?我能听见!你说!你说!我能听见!你真的听不见吗?”尽管如此,对这片荒野来说,已经足够了。来到这里,一切安定下来,最重要的几项劳动也结束了。亲爱的加玛就该北上

8、返回阿克哈拉照顾生病的奶奶了。可怎么回去呢?到哪儿找车呢?牧场上的车统统都是三证全无的运营车,那样的车在荒野里若隐若现的沙子路上慢吞吞地,东倒西歪地爬啊爬啊,时速没法超过二十公里。只有偷偷上了乌河南岸的柏油路,才能陡然神气一下,开得飞快。可就连这样的车也是罕见的。终于有一天,居麻去北面的亲戚家帮忙挖地窝子,带回了一个消息,说有一辆车第二天将经过附近的牧场。于是加玛赶紧开始做准备。所谓的“准备”主要是洗头。这令我很难理解。当时旱情严重,水非常珍贵,如果是为了洗给司机和其他乘客看的,这也太虚荣、太奢侈了吧?再一想,怎么能用“虚荣”这么简单的两个字来定义这件事呢。生活本来就够局促了,如果再潦草地应付

9、,那就是“破罐破摔”。再窘迫的生命也需要“尊严”这个东西。而“尊严”须得从最小的细节上去呵护。哪怕就只在一名司机和两三名乘客面前体现短短几个小时的清洁和体面,也马虎不得啊。于是加玛不但洗了头,还从头到脚整顿了一番。还打开上了锁的箱子,拆开一双新袜子换上。还坐下来打扮了整整一上午,抹了桂花头油(是的,都这年代了,牧场上的女人们仍习惯使用这种古老的化妆品),擦了粉底。光梳头发就梳了半个小时!照我看来,有车的这个消息也未免太渺茫了些。不过是口耳相传的一则听闻,既没办法直接和司机联系、证实,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啥意外和变动。但大家还是把它作为确凿的事实接受了。这一天很冷。一大早,只有一行脚印在结满白霜的地

10、面上踩出黑色的粪土,一线绵延,穿过整个沙窝子消失在沙丘顶端。头一天晚上就已经打包好了行李,隔壁萨依娜也过来给奶奶捎了一小包糖果。嫂子给奶奶捎了两条塞着马肋骨的马肠,一包煮熟的肉,两张冬宰时剥的羊皮。所有东西统统用一块白布包着。除此之外,嫂子还额外给了加玛几块比较贵的糖果,使她高兴得喊叫起来。然后这姑娘又翻出一只小小的空钱包,敞开了伸向居麻要钱。居麻立马给了一百块,更是令她大乐。她原计划是要五十块。另外居麻还给奶奶捎了五百块,是生活费和治病的钱。戴帽子时,女儿手持两顶帽子郑重地向爸爸征求意见。居麻说雪青色那顶好看,于是她立刻端正地戴在头上,遮住额头。看着这么整齐、快乐的女儿,居麻微笑无语,卷着莫

11、合烟耐心地等她收拾利落。比起体面的女儿,父亲非常灰暗,他还是穿着那双补丁迭补丁的大头鞋,破旧的外套皱皱巴巴。在兴奋的女儿面前,他显得失落而精神不振,却解释说昨夜没有睡好。然后两人出门上马,居麻送她去遥远的路边(所谓“路”,只是荒野中的两道车轮印)等车。传闻中的那辆车大约会在今天中午时分经过附近的荒野。两人的马消失在北沙梁另一面的荒野深处,我站在沙丘上看了许久。少了两个人,我和嫂子备感寂寞。我去萨依娜家帮着绣花,下午两点才回家。结果回家推门一看,父女俩正围着矮桌吃肉他们说,在路边等了四个小时,冻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回来了。看来车要么远远未到,要么早就走过了。晚上,给奶奶捎的钱以及给加玛的零花钱又统

12、统收了回去。虽然说好等出发时再给,但加玛还是很不乐意。我也觉得很奇怪,干嘛要收回去呢?怕她乱花吗?问题是这荒野里到哪儿花钱去?又过了几天,通过电话(之前一个多星期没信号得到一个稳妥的消息:有一辆小货车会前往旱情严重的北面牧场送冰,并于当天返回乌河一带。于是父女俩决定赶去那边的亲戚家坐等车来。于是又一轮告别开始了。隔壁又过来表达了一遍对奶奶的问候。嫂子又开始打包给奶奶捎带的物什。居麻重新给钱,重新算账,这次又多给了二十块,还额外抓了一小把零钱。加玛喜滋滋地数了又数,反复感慨:“这么多啊,这么多钱啊”这回还是一大早起来,长时间梳头发、抹头油、打粉底、别头花。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当父女俩骑马的身影再一

13、次消失在沙丘背后,我还在幻想:等到傍晚,门一开,两人又笑嘻嘻地回来了。可这一次真的走了。居麻第二天中午才回来,向我们形容了那车的样子,说他一直看着车完全消失了才转身回家。嫂子又仔细地问了一些细节。然后夫妻俩长时间陷入沉默之中。加玛走了,像一百个人走了!我们多寂寞啊。从此夜晚更漫长寂静。(节选自冬牧场,有删改)注2010年,李娟加入人民文学杂志社的“非虚构写作计划”,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居麻一家在游牧民族的冬牧场里生活了3个多月,写成冬牧场一书。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旱情严重、水资源宝贵,加玛也要在出发前洗头,这不是奢侈和虛荣,而是为了体现清洁和体面,维护生命

14、尊严。B. 文章详细描写加玛的行李,写出居麻一家对出行的重视、对女儿的关爱,也展现出其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C. 第一次出发返回后,居麻夫妻担心加玛乱花钱,就把给加玛的零花钱统统收了回去,这体现出居麻家生活的拮据。D. 文章写离别后“我”的幻想、居麻夫妻的沉默以及漫长寂静的夜晚等,意在表现对加玛的思念和牧场生活的寂寞。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肯定有外部的消息连续不断地进入这片荒野”运用反语,调侃冬牧场与外界沟通不畅,富有幽默感和讽刺意味。B.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牧场上的车,交代冬牧场的交通不便,暗示等车的艰难,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C. 文章中打

15、扮体面、兴奋的女儿与穿着破旧、失落的父亲形成对比,传神地勾勒出人物形象,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特征。D. 文章多以细节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如居麻“卷着莫合烟”耐心等待女儿收拾利落,这一细节含蓄地写出深沉的父爱。8. 如何理解题目“与世隔绝”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9. 冬牧场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非虚构写作”被称为小说、散文、戏剧之外的“第四类写作”,其突出特点是故事真实和叙事精彩,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 能力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以一座山的雕刻将拓跋鲜卑的发展盛衰刻录在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

16、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文成帝和平元年(460),由高僧昙曜主持,在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的“昙曜五窟”(1620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的“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的政治主张;第5、6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魏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第61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

17、结构造型,第9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12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字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宇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被称作“音乐窟”的第12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术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当我们走进云冈石窟,漫天舞动的飞天像天使一样,为我们架起了通往北魏王朝的桥梁,使我们有幸与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大佛双眸对视的瞬间,终于明白了:拜佛如同礼皇帝的狂热,令北魏佛教蒸蒸日上,多元文化的碰撞,让雕刻艺术璀璨夺目,鲜卑人的激情与狂

18、热,造就了云冈石窟的辉煌,让武州山成为了艺术的殿堂。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是静态的、无声的DV。云冈石窟以宗教石刻的形式;折射出北魏王朝的政治斗争、社会发展、民俗风情。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一部石刻的魏书。(取材于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有删改)材料二: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在北魏时期,从云冈石窟的威严、粗犷、雄健到龙门石窟的活泼、清秀、温和,特别是麦积山时期的秀骨清像、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采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跟长期分裂和战祸连绵的南北朝相映对的,是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由此

19、,在艺术领域内,从北周、隋开始,雕塑的面容和体态开始明显地变化,经初唐继续发展,到盛唐确立而成熟,形成与北魏的悲惨世界对应的另一种美的典型。秀骨清相、婉雅俊逸明显消退;隋塑的方面大耳、短颈粗体、朴达拙重是过渡特征,到唐代,便以健康丰满的形态出现了。与那种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和精神性不同,唐代雕塑代之以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他不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而是作为管辖世事、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这当然是进一步的中国化,儒家思想渗进了佛堂。唐窟不再有草庐、洞穴的残迹,而是舒适的房间。菩萨不再向前倾斜,而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或站着。

20、更重要的是,不再是概括性极大、含义不可捉摸、分化不明显的三佛或一佛二菩萨,而是分工更为确定,各有不同职能,地位也非常明确的一铺佛像或一组菩萨。这里比以前远为确定的形态展示出与各种统治功能、职责相适应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式。本尊的严肃祥和,阿难的朴实温顺,迦叶的沉重认真,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成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或展示力量,或表现仁慈,或显映天真作为虔诫的范本,或露出饱历沧桑作为可信赖的引导。这样,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精神性减低,理想更分化,不只是那含义甚多而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自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互相攻讦辩论之后,在唐代便逐渐协调共存。而宗教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思想终于渗入佛教。在艺

21、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这里的佛堂是具体而微的天上的李唐王朝、封建的中华佛国。它的整个艺术从属和服务于这一点。它的雕塑具有这样一种不离人间又高出于人间,高出人间又接近人间的典型特征。(取材于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云冈石窟开凿就是因为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B. 由高僧昙曜雕琢出来大石佛反映出了“政教合一”的主张。C. “音乐窟”里的乐器、乐队、舞蹈等展现出北魏鲜卑族艺术文化。D. 云冈石窟的雕塑具有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特点。2.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云冈石窟是一部将拓跋鲜卑的发展盛衰刻录在山崖峭壁上的北魏王朝断代史。B. 云冈石窟是由皇家主持、依山开凿而建,它威严庄重,是北魏洞窟的一部分。C. 隋唐石窟雕塑形成与北魏对应的另一种美的典型,这与当时社会统一和安定有一定关系。D. 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那含义甚多、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3. 根据材料二,不属于盛唐时期石窟雕塑“另一种美的典型”的一项是( )A. 菩萨安稳的坐姿或站姿 B.佛像健康丰满的形态C. 与职责相适的神态 D. 超然自得的权威主宰4. 请简要概括云冈石窟包含的北魏文化元素。 5.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

23、的结构特征。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只布袋刘震云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老丁和老韩是好朋友。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种地的整天和牲口、庄稼打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说话,本不该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上山打兔,爱唱上党梆子。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精神焕发。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或是君臣,或是父子。有时唱一个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唱起戏来,往往忘了打兔。两人是朋友

24、,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常在一起割草。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家,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两人都想捡这物件,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得比胭脂快,早一步跑到物件前。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嫣红便将这只布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了家。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两口子夜里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漏出半点风

25、声,我用绳子勒死你。”把嫣红吓哭了。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老韩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老丁:“要是没人认呢?”老韩有些不高兴了:“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老丁:“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老韩:“啥说法?”老丁:“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见了面,分一半。”老韩:“你这不是耍浑吗?”老丁:“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老韩:“啥说法?”老丁:“就得经官。”事情

26、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我好不了,也不让你得着便宜。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就是再分钱给他,两人也算掰了。老韩也赌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告就告吧。”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

27、车黄豆,到霍州去粜。粜完黄豆,又结了霍州粮栈欠老温家小麦的钱,共六十七块大洋。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由着牲口往前走。路过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老曹惊出一身汗。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但路上哪里还有布袋的踪影?老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打问,问了百十个村落,口干舌燥,水米没打牙,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本来大家不知道,让老丁一闹,大家全知道了。老曹便寻到老韩家。老韩见瞒哄不住,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

28、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又说:“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交代;我不上吊,老婆也得上吊。”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老曹又说:“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老韩又有些猝不及防。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因为一只布

29、袋,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节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只布袋”是行文线索,从嫣红捡布袋、两家争布袋到老韩还布袋,小说的基本情节都是围绕这只布袋逐步展开的。B老韩失去的朋友老丁不是真朋友,得到的朋友老曹也未必是真朋友,得到朋友和失去朋友都是阴差阳错,充满了意外和偶然。C小说对老曹丢失和寻找布袋的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解答了前文嫣红为什么会捡到布袋的疑问,也交代了后文老曹与老韩成为朋友的缘由。D小说通过“一只布

30、袋”引发的风波,刻画了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比如老丁平时做生意不爱说话,跟老韩争辩时却是口齿伶俐,义正辞严,句句在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叙述语言平实、简洁、洗练,又娓娓道来,展示了浮生百姓的生活状态,并揭示“寻找与孤独”的主题。B小说不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描写,而且在迅速推进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塑造人物形象。C小说开头“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这类语句明显借鉴了民间文学的表述方式,叙事也采取了“凡事有原委”的传统模式。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就是指人物自身前后言行的对比,比如“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与面对老

31、曹时“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形成对比。8言为心声,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达了老韩怎样的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在老曹找到布袋后,在五个段落中连用五个“又”写老曹说话,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6分)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第89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1认识到儿童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认识到儿童的特征;有意识地、专门地研究儿童领域的文学。2A3C4本文以“中国古代是否有儿童文学”为论题,基于中国古代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及相应判断标准的事实,根据古代文学实际情况,使用现代儿童文学判断标准的核心部分,对不同门类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判进行

32、澄清,最终得出“中国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这一结论。5不可以归入。虽然龙文鞭影是为儿童创作的,但我认为该书不应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部分内容如“名高麟阁,功显云台”充满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色彩,不符合儿童心理;“朱熹正学”包含的内容过于抽象复杂,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使用过于浓缩的表达方式,也不利于儿童接受;作者对龙文鞭影归属的分析偏离了作品本身,而是着重于对书中故事的讲解,改变了分析对象。现代文阅读II6. C 7. A8. “与世隔绝”指冬牧场交通、通讯不便,落后于现代文明;加玛走后,牧场的夜晚变得漫长、宁静、寂寞,似乎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紧密,并未隔绝。9. 故事真实:取材于作者的亲

33、身经历;真实地再现了哈萨克牧民的游牧生活。叙事精彩:加玛等车的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运用铺垫、伏笔,如“我”认为有车的消息“太渺茫了些”,为后文写加玛没有等到车做了铺垫;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如开头对聊天、打电话的描写。能力题组现代文阅读I1. C A项,“云冈石窟开凿就是因为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错误,选项以偏概全,B项,“由高僧昙曜雕琢出来的大石佛反映出了政教合一的主张”错误,D项,“云冈石窟的雕塑具有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特点”错误2. D “在艺术上,唐代佛教雕塑中那含义甚多、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表现了宗教与儒家的同化合流”错误3. D “超然自得的权威主宰”错误4. 政

34、治方面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 的政治主张,隐秘地体现了北魏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建筑方面体现了传统建筑原貌;艺术方面体现了北魏鲜卑族艺术文化。 5. 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特征,先总说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再分别论述云冈石窟包含的北魏文化元素,最后总结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主体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从政治、建筑、艺术三个方面来论述云冈石窟包含的北魏诸多文化元素。现代文阅读II6D选项说老丁“义正辞严,句句在理”不合文意。7D 除了自身言行的对比,还有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8逼老韩说出分钱的意见;为自己分钱找一个合理借口。(各2分)9既表达了失而复得的激动与喜悦,突出了老曹真心实意的感激,也从侧面映衬出老韩的尴尬无语,“又”重复出现5次,富有气势,能引导读者思考文章的主旨: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行文简洁明快,情节推动迅速。(答满5点给6分,少一点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