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卷类型:A兴宁一中2010年10月29日语文中段测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
2、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采撷/诙谐 狭隘/宁谧 隽永/隽秀B贬黜/矗立 棘手/冲刺 会计/会晤C奢侈/对峙 侪辈/跻身 下降/降服D吞噬/嗜好 骸骨/弹劾 薄弱/薄暮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部分地区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误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无一不是前车之鉴。谁都不希望这些悲剧在中国重演。好在
3、国人已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呼之欲出了。A刮目相看 B饮鸩止渴 C前车之鉴 D呼之欲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姜糖是土家族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具有驱寒、呕吐、鼻塞、发汗之功效,口感香脆酥甜。B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C.在当天酒会上,华谊兄弟宣布,华谊天意公司将投入巨资,筹拍古典史诗巨作曹操,全面而客观地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D在担任联邦参议员期间,奥巴马参与起草了有关控制常规武器的议案,并支持有关院外游说、选举欺诈、气候变化和核恐怖主义等问题
4、的一系列议案。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 )(1)3月25日,欧盟贸易总干事奥沙利文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应该能够帮助世界 金融危机,这是全球共同的利益。(2)20多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开始 并研究中国古钱币,历经40多年,终于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古钱币收藏大家。 (3)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 ,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4)北京市公安局原网络监察处处长与国内著名的瑞星公司联手制造了一起 的业界假案。A渡过 收集 原形 耸人听闻B度过 收集 原型 耸人听闻C度过 搜集 原形 骇人听闻D渡过 搜集 原型 骇人听闻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5、,完成59题。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6、”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
7、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注】雩娄,ylu ,今河南商城县东北部、固始县南部,安徽霍邱县部分地区。燠休,使他们感到温暖和愉快。燠,y,温暖,使温暖。颺,yng。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来源:K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B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见:被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B
8、过领汝南兵以解围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C可遣人劝权蹑其后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诚未得高枕而治也7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分)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
9、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斜线“/”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大臣太重者
10、,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 香砌,飘满落花的石阶。真珠帘,珍珠帘,华美的珠帘。敧,y,倾斜貌。(1)这首词的上片描摹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3分)(2)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寒声碎”“愁肠已断无由醉”中各有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情感,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任
11、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白居易琵琶行)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景观意义上的废墟保护贺万里废墟一般是指历史上曾经作为人文景观存在过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毁损后的遗迹。废墟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一种是人类的种种作为,如搬迁、战争;一种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废墟是人类历史延续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重要物证。也就是说,废墟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
12、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废墟最真实地显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废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一个确证,并因此而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实际上,废墟的存在就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如果我们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樊城人的后代,却什么废墟遗址都没有,只能到文献故纸堆里找证明,我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也可以盖一座漂漂亮亮的新城隍庙,但不能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群落,在几百年前就有某某信仰了等等,因为证明不了。而废墟恰恰是一种具有真正证实这种文化身份、增加文化认同的实物存在。增加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才具有一种充实感。废墟具有审美情感凝聚意义上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它对于我们的审美情感,具
13、有其他自然事物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很轻松的,人们可以看看戏,听听歌;也可以是很丰富的,具有深刻的感时伤逝等等历史内涵的审美情感。这种深刻的审美体验可以从废墟中得到。古代诗文中,让我们觉得最深刻的就是感怀废墟的那些,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这些诗文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废墟,才可以获得那种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废墟让生命的涵养、审美的体验变得鲜活和丰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废墟这种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对待废墟的态度和做出的城市规划就会不同。扬州也曾在前几年整治过运河风光带,最后运河整治好之后,两岸花红柳绿,草坪、坡阜掩映其间那里成了很人工化的自
14、然风光带。运河是有历史记忆的,但在那里似乎消失了。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许多城市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拆迁,旧貌换新颜,却让城市历史中断,让城市记忆从一种很鲜活的存在变成苍白的文献。在拆迁中遇到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包括小码头,甚至那些杂乱的民居,如果从景观意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因此,从景观设计意义上去规划城市废墟的保存,是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城市规划不同的。 (摘自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有改动)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15、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而要全面了解真实的历史,人们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B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不清,认识不够,其实是造成当今城市发展之中导致大量废墟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C芜城赋之所以比其他的许多诗文更容易让人获得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是因为文中写了对废墟的感触。D如今,人们在规划城市时都会有意识地保护一些古建筑、古遗址,这说明人们开始对废墟的价值有所认识。E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看,扬州市把运河两岸整治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其实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13下列对“废墟”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废墟一般指以前的人文景观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遭到毁损之后
16、被保存下来的遗迹。B废墟是一种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也是人类要记忆历史所必须依据的条件。C废墟是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实物存在。D废墟是一种对于人类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所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的文化遗产。14文中“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4分)15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废墟的作用。(4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
17、文本阅读(散文)(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月光幻想曲耿林莽月光美是画不出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的传出了月光之情的。但毕竟只能勾起一点想象,终难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秦少游踏莎行词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灵。阳光明丽、开阔,朗然现一派阳刚之气,却不免有些炙热和烦躁。月光就幽深了,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便被一种恍惚朦胧的境界所迷:这是我平日生活过的世界么?我还是我么?在人间,在仙境,还是在通往地狱的忘川或地下隧道行走?阳光浴人躯体,月光荡人心
18、魄,进入精神深处,引得人离却世间烟火,如在梦里游。长久置身于月光之中,人会“异化”为幽灵么?这或与嫦娥有关。与她的孤独、寂寞、忧郁有关,与她的缠绵乡愁织就的悲剧氛围之网有关吧。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一种梦想,一经被月光点燃,便“里应外合”地着了迷,身不由己,仿佛坐在一条船上,抑或摇篮中,晃荡着,颠簸着,飘飘忽忽,神志迷糊,完全被月光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我害怕却又迷恋于此。对于月光,只能在想象中追逐,寄期望于一个“如梦的行者”,让他做我的替身,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吧。月光是清冷的。水的青色,雪的微寒,且有些颤颤的感觉隐约其间,像一角轻纱,一片叶子,或是失血的嘴唇抖动。月光的神
19、秘在于她似静犹动,在于她的孤独和不安,如同手指握不住的一支残烛,一页信笺在抖索。而当她依附于什么,笼罩着什么,便与她难以分割地构成一种幽暗的黏合,幻化出万千种迷离之境来了。寻梦者走着,走着,影子孤单,徒步向前。月光在村庄的模糊的屋脊之上,在匍匐的庄稼地里,在井栏边,在场院的草垛,在深深的沟壑里暗暗流动。光与影此起彼伏。在河的波浪间如蛇影穿梭。没有车辆的路边,黑黝黝的大树,一个汉子在伐木,他挥起巨斧,一下,一下,披在身上的黑衣裳落在地,露出了壮健的肌肉、多毛的胸脯。月光给他的肤色镀上一层青铜的光辉,阴森而潮湿是吴刚么?伐木者的汗珠在月光里幽幽地闪烁。寻梦者走着,走着,旷野无垠,前边有绵延的山岭逶
20、迤。“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他念这姜夔的诗句,一个“冷”字该是咏月的千古绝唱了。那些山岭全在月光中半隐半现,冷僻而高远,且有一座古塔倾斜,立体的月光从塔顶滑下,似有丝绸碎裂的声音相伴。寻梦者仰起脸望月,试着攀上几级台阶。他听见深山里有犬吠月,他听见远处传出了荒鸡的啼鸣。一个平淡无奇的白昼又将来临,皎月如钩,月光在渐渐地消隐 (选自快速阅读2007.10)16联系15段,请概述“画不出”的月光美在哪里?(4分)17本文作者有大家手笔,能够“状难写之物如在目前”。月光是难以描摹的,为了让读者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月光?试举例简析。(5分)18简要概
21、述本文的写作思路,说说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15分)红楼边的张中行孙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因为做报纸副刊编辑,常常去老北大红楼边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看望张中行先生。一来是听他聊天,二是顺便取稿子。时间过了多年,很是怀念那些时光。我和他多年的交往,谈的最多的是周氏兄弟。在“五四”那代人里,他最推崇周氏兄弟,尤看重知堂(周作人)。一般喜欢知堂者是疏远鲁迅的,有的甚至将两人对立起来。他不这样。这一点上他表现得很宽厚,是个懂得世道的人。鲁迅对他的影响在知性的层面,他觉得那是个超人。不过由于思想上趋于“信”,便不及知堂“疑”的力量。
22、张先生是欣赏怀疑论的人,这既受益于知堂的思路,也得益于罗素的哲学。鲁迅的用世,常人学不来,学不好会成为匪气之人,他绕过了。于是偏于知堂的独思,保留读书人的园地,甚或一点象牙塔的情趣。这也为他后来与杨沫的分手作了注解,不愿卷入“信”的狂欢,在乱世里求一个心灵的宁静,甘愿本乎于心,顺乎于道,如此而已。他晚年被人关注,便是因为残留着几近消失的“五四”的另一传统,将怀疑主义和个性化的独思展现出来,以知堂那样历史的看客姿态,谈阴阳之旅,述春秋之变,敲开了一个个历史的盲点,将人的本色和生命的欲求诗化地点染出来,又不高蹈于众人之上,以平民之躯行世,这在百年间无数自认为掌握了真理的那些豪迈者身上,何曾看见过呢
23、?红楼的生活给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意思的是他后来就一直工作在这个旧址。l950年以后,文化格局大变,旧的一套遭废,他心仪的那些东西慢慢地消亡了。他苦于无人对话,于是只能沉浸在记忆里,久久地咀嚼着老北大时代的那些诗文。我觉得他像红楼的遗民,只有“五四”读书人的氛围才唤起了他的快意。后来写负暄琐话时,已将多年的心绪披露出来。知堂说北大有两个传统,一是读书不忘救国的,二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前者要改造社会,走向街头,后者则在精神的静观里提供思想的资源。张中行以为在当下中国,缺少的是后者,它可以矫正主流思潮的错误,不断提供精神的各种可能性。而当代教育的实用主义和文化的功利主义,已重创了这一传统。我在他的回
24、忆北大的文章里,感到了他的忧虑。当沉浸在历史的往事里时,他勾勒了那么多我们不曾知晓的故事。文字老到精妙,内心静得没有杂音,仿佛是从博物馆里传来的钟声,传递着失去的足音。他那么感怀新文化的前驱,文字毫无迂腐气,在古朴里还透着现代哲学的凌厉之气。有一点康德的不可知论的雄辩,一点知堂式的从容,外加上曹雪芹般的感时伤怀。许多文章的问世,构成了一个个旧梦,他给我们带来的气息,在别人那里是感受不到的。他描绘的红楼,一是学术上的自由空气浓,二是知识群落个性的强烈。新与旧、古与今都荟萃于此,真是郁郁乎文哉。但文字中并不都是誉词,有时对自己的老师亦有微词,并不以前人是非为是非。他喜欢胡适的为人,却不苟同其为官之
25、道;礼赞知堂的随笔,然而批评老师的失足之过。写历史能以平常心为之,且妙语四出,那是兼得史家与批评家之长的。所以启功先生说他有大学者的风范,不是夸大之词。历史在张中行的笔下,被有意味的情思包围着了。我有时读他的书,感到他文字里最愿写的是梦,许多书的名字与梦有关,留梦集说梦草说梦楼谈屑等弥散着幽玄之气。他怀念胡适、鲁迅、知堂的遗韵,对出进红楼的人物有一种敬畏感。由此而推及到那个时代,哪怕是乡下的小人物,每一点纯情的东西都深记于心里。这些长久地吸引着他,你在那里能读出大的爱以及期待。我们在那文字里看到了寻梦而不可得的苦楚,而又偏偏缠绕着旧梦。他多次说人生乃大苦,也许唯梦才让人欣慰吧。他在自己的园地里
26、,书写了人间的悲苦,以及不甘于悲苦的眷恋和梦想。有梦者也是幸福的,较之于我们这些无梦和少梦的人,他活得充实,丰沛。 (有删节)19综观全文,请概述张中行之所谈、所写。(4分)20在对待鲁迅、周作人两兄弟的态度上,作者为什么说张中行“表现得很宽厚,是个懂得世道的人”?(5分)21真实是人物传记的生命。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6分)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来源:高考资源网22把下面加横线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变换。要求:原意不变,强调的侧重点可以不同;要用复句表述。(6分)同学甲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他说:“既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又要有科学
27、的学习方法。”(强调二者缺一不可)A同学乙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方法科学,有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并不重要,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 。(强调刻苦的学习精神)B同学丙学习非常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科学,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_ 。(婉转地强调学习方法)23近年来汽车市场火爆,新型汽车层出不穷。为了扩大影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汽车生产商借助各种媒介大打广告战,以吸引消费者的视听。(1)下面是两则汽车广告语,请你挑选其中的一则,进行简要评析;(2)请你为郑州生产的宇通客车拟一则汽车广告语(不要套作),并加以解说。(6分) 现代汽车驾驭现代,成就未来! 别克君威在动静中容智慧,于无声处见君威!(1)(2分)
28、(2)(4分) 六、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痴迷”痴迷:深深地迷恋。(现代汉语词典)试以“痴迷”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兴宁一中2010年10月29日中段测试参考答案1C(A撷、谐xi;隘i/谧m;隽永jun/隽秀jn;B黜、矗ch;棘j/刺c;会计kui/会晤hu;C侈ch/峙 zh;侪chi/跻 j;下降jing/降服xing;D. 噬、嗜sh;骸hi/劾h;薄b)2D(A“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B“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
29、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C“前车之鉴”,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D.“呼之欲出”,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3D(A语序不当、逻辑混乱。应为“姜糖是土家族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口感香脆酥甜,具有驱寒、止呕吐、通鼻塞、发汗之功效。”B成分残缺。“出行”后应加“需要”,“春运”后应加“氛围”。C搭配不当,“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应改为“表现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4D(【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搜集】则重于“搜”,即搜寻,对象
30、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作品中塑造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物;【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5C(夺,耽误,与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夺”同义)6A(A表判断语气。B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因为。C代词,代关羽/ 代词,代蒋济。D连词,而且,表递进/连词,表修饰)7B(“骨鲠”是刚直的意思。说明他有远见;说明他的功劳)8D(“虽多次触怒人主”错,蒋济在任东中郎时曾触怒过文帝
31、一次)9(1)济上疏曰/ 太傅奋独断之策/ 陛下明其忠节/ 罪人伏诛/ 社稷之福也/ 夫封宠庆赏/ 必加有功/ 今论谋则臣不先知/ 语战则非臣所率/ 固辞/ 不许/ 是岁薨/ 谥曰景侯(每漏断或错断3处扣1分,扣完为止)(2)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步兵骑兵四万人已经到了雩娄。(“乃”1分,“白”1分,“步骑”1分)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蔽”1分,“至戒”1分,判断句1分)【参考译文】蒋济,字子通,是楚国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当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遇到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
32、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带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步兵骑兵四万人已经到了雩娄。孙权相信了这事,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蒋济哪里会做这种事!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认为汉献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近,内里面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说孙权,劝他在后面
33、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太祖按照他的话去做。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到地方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听到的、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怎么样?”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怒的神情,并问他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人。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
34、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使他们感到温暖和愉快。”明帝下诏表扬说:“如果没有护军,我听不到这样的话。”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
35、蒋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的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他的谥号是“景侯”。10(1)词的上片描摹了坠叶、香砌、寒声、玉楼、珠帘、银河、月华等秋夜意象,突出了景物的冷寂。(两个意象1分,四个以上给2分)表达了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感情。(1分)(如果选择“碎”“断”来分析,在3分范围内给分)(2)“寒”“愁”。(2分) “寒”,寒冷或寒意,既是时令的寒冷,又是处境的孤寒(心境的孤寒)。(
36、1分)“愁”,愁思或愁意,既是酌酒垂泪的愁意,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又状写出作者孤眠愁思的痛苦。(1分)1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句1分;有错、漏、增字,该句不给分)12A、D(A.无中生有,“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文中无此信息,且“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的说法绝对化;D.曲解原意,“人们开始对废墟的价值有所认识”说法错误,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早就开始,只是不够重视)13B(废墟“是人类要记忆历史所必须依据的条件”的说法有误,原文说“我们不仅可以通过
37、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意思是废墟只是记忆历史的条件之一)14人们不了解废墟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2分)在城市建设当中对废墟不加以重视,甚至出现随意损毁、改造废墟的做法。(2分)15废墟能最真实地显现我们的历史记忆;废墟能增加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废墟能涵养生命,让人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废墟能让历史记忆延续。(1点2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对即可)16.(1)月光幽深,清冷,宁静悠远,遮遮掩掩,影影绰绰,一派“恍惚艨胧”,使人忘却自我,忘却自我所生活的世界。(2)能点燃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的“一种梦想”,使人的灵魂与月光完全融合了,飘飘忽忽。17.主要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
38、辞手法。如拿阳光与月光对比。写出月光的亮度与温度,使读者自然地感受到月光的幽深朦胧与清冷;写月光犹如清风流水般的柔美作者用“仿佛坐在一条船上飘飘忽忽”等比喻,让读者结合自身体验感觉出那种“柔美”来。(回答拟人等,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8.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描摹月光,后半部分写“寻梦者”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思想:不为别人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而是尽自己所能,去追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迎接那一个个“平淡无奇的白昼”。19.所谈,主要谈了周氏兄弟对他的影响(2分);所写,主要突出“红楼”精神及人物遗韵在他文章的份量(1分),以及张中行文章所呈现的精神风韵(1分)。20.作者
39、是在针对一般人和张中行对待周氏兄弟的不同态度上提出来的。(2分)一般人“喜欢知堂者是疏远鲁迅的,有的甚至将两人对立起来”。(1分)张中行则推崇周氏兄弟,尤看重知堂(周作人)。(1分)也就是说,张中行并没有因为自己偏爱周作人而去否定鲁迅,甚至将两者对立。(1分)21.作者写的是自己与张中行交往中的一些事,作为亲历者,拥有第一手资料,所写之事是真实的。作者抓住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加以描写,如张中行在1950年后的苦闷与忧虑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特质。对人物能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如张中行先生写历史能兼得史家与批评家之长,作者借启功先生的话说“他有大学者的风范”。(每点2分,意思对
40、即可)22A.当然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但还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B.固然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但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两句各3分,其中关联词1分,“科学的学习方法”1分,“刻苦的学习精神”1分)23(1)“驾驭现代,成就未来”利用双关的手法,赋予广告词以双层意义:驾驶现代车,有助于你开创未来;把握住现在的机会,可以帮你成就未来。 “在动静中容智慧,于无声处见君威”运用对偶的手法,琅琅上口,形象地表现了君威轿车机动性能好、噪音低的特点。利用双关的手法,赋予广告词以双层意义:“智慧”既可指汽车设计制造的“智慧”,又可指“您的选择是非常明智,有眼光的”;“君威”既可指车名,又可指“您的威风”。 (2分
41、,挑选其中的一则即可,其中手法1分,评析1分;如评析“别克君威”,答出“对偶”或“双关”任一点即可) (2)示例:纵横无间,中国宇通!(2分)“纵横无间,中国宇通!”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中国宇通客车的性能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领略其科技领先、技术创新的特点,感受其驰骋与安全的完美结合。(其中手法1分,评析1分)24.【写作导引】“痴迷”:深深地迷恋深深地喜欢,为之迷,为之狂,为之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爱、兴趣。作文时要能体现出“迷”“痴”的程度,以示与一般意义上的“喜欢”“兴趣”的区别。作为只有一个词语的命题,“痴迷”给了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素材掌握情况,对题目作适度的拓展,组织成有着观点性质的短语或句子。可以从这些方面打开思路:“痴迷”什么,怎样“痴迷”,为什么“痴迷”,“痴迷”的作用、效果怎样等等。当然还可以考虑到“痴迷”是个中性词,对不同性质事物的“痴迷”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