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623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 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C. 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D.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膜方式主要分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浓度梯度载体能量举例自由扩散顺 O2、CO2、H2O、甘油、乙醇、苯协助扩散顺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逆无机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非跨膜运输主要包括胞吞胞吐。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

2、: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上,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详解】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结构的基本骨架,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决定的,A正确;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如神经递质,B正确; 性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所以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C错误;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依赖于细胞

3、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易错项C,性激素化学本质为固醇,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运输。2.青霉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来杀死细菌,某研究小组探究了物质M(实验中该物质的浓度不变)和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某种细菌死亡率的影响,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青霉素对具有细胞壁的各种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B.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青霉素C. 物质M会减弱不同浓度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形成的抑制作用D. 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物质M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

4、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据图分析,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加,细菌死亡率增加;对比三条曲线说明,在一定的青霉素浓度范围内,物质M可以减缓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抑制作用。【详解】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青霉素对真核细胞的细胞壁应该没有抑制作用,A错误;对实验的自变量是青霉素的浓度、是否加入物质M,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一定的青霉素浓度范围内,物质M可以减缓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抑制作用,而在青霉素浓度较低时不起作用,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加,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5、,但物质M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D正确。3.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部分代谢活动,正确的叙述是A. 两种细胞器均能产生ATP,产生的ATP可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B. 叶绿体固定的CO2还原成C6H12O6,线粒体内的C6H1206氧化成CO2C. ATP和H在叶绿体内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内随水的生成而产生D. 两种细胞器都有较大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有90%以上来自线粒体,普遍存在于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

6、中,葡萄糖的分解在细胞质基质。2、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可以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可发生CO2C6H12O6,【详解】叶绿体产生的ATP只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A错误;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分解,需要在细胞质基质分解形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B错误;叶绿体中ATP和H是光反应的产物,随水的分解而产生,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能产生H,第三个阶段消耗H,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而只有第三个阶段可以产生水,所以ATP和H在线粒体内不是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错误;叶绿体内含有类囊体薄膜构成

7、的基粒,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状结构,二者都有较大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D正确。故选D。4.一般情况下,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D.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经过一次DNA复制,但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有丝分裂只分裂一次,故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体细胞一半。

8、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姐妹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变为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详解】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姐妹染色体,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而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考虑突变,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细胞的两个细胞

9、基因型一般相同,D错误。故选A。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B. 在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所以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 赤素、细胞分裂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D. 持续干热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脱落酸含量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根的向地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作用的两重性;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能进行极性运输。【详解】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可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A正确;失重不影响植物激素的极

10、性运输,但是在失重状态下,根会失去向地性,B错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C正确;脱落酸抑制发芽,持续干热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脱落酸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B。6.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B. 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 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D. 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数量包括种群增长、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增长包括J型增长曲

11、线和S型增长曲线,S增长曲线是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的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所能允许的最大值,又叫K值,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为0,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详解】种群数量达到K值,会在K值处上下波动,A错误;种群数量大于 K/2,小于K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培养瓶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C正确;若要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在种群数量大于 K/2时捕捞,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种群增长的S曲线的类型、分析S型增长曲线不同阶段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应应用,

12、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7.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2)植物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填“高”或“低”)。【答案】 (1). 类囊体膜 (2).

13、 蓝紫光和红光 (3). 增加 (4). 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 (5). 低【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据题意可知,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即为总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即为净光合速率;据题中曲线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及呼吸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a,小于b时,群体光合速率上升、干物质积累速率基本不变、呼吸速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群体光合速率不变、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上升。【详解】(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叶绿素和类胡萝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上

14、的色素主要捕获红光和蓝紫光;(2)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上升;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由于群体光合速率不变,而群体呼吸速率仍在上升,导致群体净光合速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3)由于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阳生植物,即阴生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比阳生植物少,因此阴生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阳生植物低。【点睛】关键要理解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即为总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即为净光合速率,因此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速率=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呼吸速率。8.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有

15、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回答下列问题:(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进行。(2)果林中美国白蛾等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的方法进行调查,预测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年龄组成,而不是性别比例的原因是_。(3)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储存在鳙鱼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和被分解者利用;

16、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两部分。【答案】 (1). 速度和方向 (2). 黑光灯诱捕 (3). 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4).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5). 鳙鱼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答出“呼吸作用”得分,答“呼吸”不得分) (6). 鳙鱼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乌鳢(捕食鳙鱼后形成的)粪便中的能量【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解析:(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人类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果林中美国白蛾等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黑

17、光灯诱捕的方法进行调查,预测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年龄组成,而不是性别比例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3)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储存在鳙鱼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鳙鱼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和被分解者利用;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鳙鱼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乌鳢(捕食鳙鱼后形成的)粪便中的能量两部分。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以准确把握教材知识为前提的,应该注重

18、知识点概念模型的构建。9.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在此反射弧中,神经元的某部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2)松果体细胞的作用是将_ 转变为激素信号,从而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连接起来。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产生,能对身体不同部位的靶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睾丸等起作用的原因是_。(3)若证明褪黑素对睾丸分泌雄激素具有促进作用,实验设计思路是: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雄性成年小鼠20只,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切除松果体细胞,注射适量的褪黑素,乙组切

19、除松果体细胞,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每天定时测量血液中雄激素含量。此实验过程_(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答案】 (1). 松果体及与其相连的运动神经末梢 (2).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3). 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 (4). 褪黑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能与下丘脑、垂体和性腺等靶器官的受体结合) (5). 不能 (6). 不能排除下丘脑和垂体对睾丸分泌性激素的影响【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图中找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合点,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基本知识进行加深理解。解析:(1

20、)效应器的概念是传出神经末梢以及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在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松果体及与其相连的运动神经末梢。在此反射弧中,神经元的某部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松果体细胞的作用是将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从而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连接起来。褪黑素由松果体细胞产生,能对身体不同部位的靶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睾丸等起作用的原因是褪黑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能与下丘脑、垂体和性腺等靶器官的受体结合。(3)“证明褪黑素对睾丸分泌雄激素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中因变量为雄性激素的分泌量,雄性激素的分泌从图中可知受褪黑素和下丘脑与垂体

21、的双重影响,故此实验过程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不能排除下丘脑和垂体对睾丸分泌性激素的影响。点睛:神经调节转变成激素调节在本试题中显得尤为突出,能在基本知识上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以读懂题目中的图文信息为前提的。10.果蝇的灰体(A)对黑檀体(a)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与性别无关。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2)实验二的结果并不能证明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3)在实验二的基础上验

22、证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实验思路是:_,预期结果为_。(4)实验室有丁和戊两管果蝇,两管果蝇为亲代和子代关系,丁管全部是灰体长刚毛,戊管既有灰体长刚毛又有黑檀体长刚毛。现想通过对某一管果蝇进行性别鉴定方式来确定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需要做性别鉴定的是_管果蝇。如果_,则丁管是亲代。【答案】 (1). aaBb、Aabb (2). 两对基因无论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或两对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也是1111) (3). 将F1灰体短刚毛和黑檀体长刚毛相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或将F1灰体短

23、刚毛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或将F1灰体短刚毛和灰体长刚毛相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或将F1灰体短刚毛和黑檀体短刚毛相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 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1111(或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9331或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3311或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3131) (5). 戊管 (6). 灰体长刚毛果蝇和黑檀体长刚毛果蝇都是既有雄性也有雌性【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的判断等相关知识的

24、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实验一显示:甲和乙杂交,F1均为黑檀体(aa),说明甲和乙有关体色的基因型均为aa;甲和乙杂交所得F1中的短刚毛长刚毛31,说明短刚毛对长刚毛为显性性状,甲和乙有关刚毛长短的基因型均为Bb;可见,甲和乙的基因型均为aaBb。实验二显示:乙和丙杂交,F1中的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11,据此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2)在实验二中,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 Aabb,两对基因无论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都是灰体长刚毛灰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1111(或两对基因在同

25、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也是1111),因此实验二的结果并不能证明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3) 在实验二的基础上,若验证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则可采用测交方案或自交方案,即将F1灰体短刚毛(AaBb)和黑檀体长刚毛(aabb)进行进行测交或将F1灰体短刚毛(AaBb)雌雄果蝇相交配,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除此之外,也可以将F1灰体短刚毛(AaBb)和灰体长刚毛(Aabb)相交或将F1灰体短刚毛(AaBb)和黑檀体短刚毛(aaBb)相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因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结论是已知的,即A(a)和B(b)两对基因位

26、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预期结果为:若采用测交方案或自交方案,则后代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1111或9331;若将F1灰体短刚毛(AaBb)和灰体长刚毛(Aabb)相交,则后代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3311;若F1灰体短刚毛(AaBb)和黑檀体短刚毛(aaBb)相交,则后代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3131。(4)依题意可知:丁管全部是灰体长刚毛(A_bb),戊管既有灰体长刚毛(A_bb)又有黑檀体长刚毛(aabb);丁管和戊管果蝇为亲代和子代关系。根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程序可推知,丁管中果蝇只有一种表现型,相当于F1;若戊管中的

27、灰体长刚毛果蝇均为同一种性别,黑檀体长刚毛果蝇均为另一种性别,则戊管中的果蝇相当于亲本;若戊管中的灰体长刚毛果蝇与黑檀体长刚毛果蝇都是既有雄性也有雌性,则戊管中的果蝇相当于 F2。可见,欲通过对某一管果蝇进行性别鉴定的方式来确定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则需要做性别鉴定的是戊管果蝇。如果灰体长刚毛果蝇与黑檀体长刚毛果蝇都是既有雄性也有雌性,则丁管是亲代。【点睛】解答此题的切入点为题文中的关键词“灰体(A)对黑檀体(a)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无关”等和杂交图解中呈现的“杂交亲本、F1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由此判断甲、乙、丙的基因型,进而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对各

28、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11.办公和学习产生大量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环节所需的微生物若来自土壤。要统计土壤样品中该活菌的数目,宜采用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对于纯化后所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若要进行长期保存,可以采用_的方法。(2)分解废纸中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葡萄糖。(3)接种的微生物是_。为

29、降低乙醇生产成本,生产工艺上可利用_技术,使酶能够重复使用。(4)纸张加工过程中,有时要加入一些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香精,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_等(至少写出2种);也可以用植物色素使纸张着色,根据植物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_法提取植物色素。【答案】(1)菌落数目(菌落数) 甘油管藏(2)纤维二糖(3)酵母菌 固定化酶(4)蒸馏法、压榨法 萃取【解析】试题分析:(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一般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要统计土壤样品中该活菌的数目,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对于纯化后所得到的纤维素分

30、解菌,若要进行长期保存,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2)纤维素酶是由Cl酶、Cx酶、葡萄糖苷酶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Cl酶、Cx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3)满足环节的常见菌种是酵母菌,环节表示无氧发酵,即发酵装置密闭(或保证无氧条件等),故接种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为降低乙醇生产成本,可利用固定化酶技术使酶能够重复使用。(4)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和压榨法等;也可以用植物色素使纸张着色,根据植物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萃取法法提取植物色素。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

31、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力。12.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也是为了保证_。(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

32、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和_过程。(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移入牛的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答案】 (1). E1和E4 (2). 甲的完整 (3). 甲与载体正确连接 (4). 转录 (5). 翻译 (6). 细胞核 (7). 去核卵母细胞 (8). 核DNA【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核移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

33、本题需熟记并理解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特别是明确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及其作用、限制酶的作用等相关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详解】(1)要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正确表达,目的基因的首端应有启动子,尾端应有终止子。甲是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而获得的L1-GFP融合基因,据此结合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如果用E2或E3,则目的基因不完整,而使用E1和E4这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保证了甲的完整,而且也保证了甲与载体正确连接,因此,使用

34、的两种限制酶,是E1和E4。(2)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1中含有GFP基因,而GFP基因的表达产物“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若在导入P1的牛皮肤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表达。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3)若要获得含有甲的牛,可采用核移植技术,即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牛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并将该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成重组胚胎,再经过胚胎移植等获得含有甲的牛。(4)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是一种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断的核酸合成技术。若利用PCR方法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则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核DNA作为PCR模板。【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1)的解答。解题的关键是:以题意“获得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的过程为切入点,围绕“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及其作用”和图示呈现的“酶切位点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