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A明朝后期B清朝中期鸦片战争前C鸦片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解析:材料反映的情景描绘的是鸦片输入对中国的严重危害,时间应是在鸦片战争前。答案:B2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如果时光回到16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烟毒肆虐的情况,中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是()
2、A主张弛禁 B重治吸食C多管齐下,虎门销烟 D鸦片输入合理化解析:鸦片战争前夕,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掠走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面对这种局面,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海滩销毁。答案:C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实行闭关政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鸦片战争放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分析。英国在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即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销售更多的商
3、品。经分析可知:A、D两项只能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提供可能性,不是最主要原因,B项是其导火线。答案:C4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解析: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虽不一定客观全面,但作为第一手历史资料,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夷兵抢夺十三洋行,正是反映了英军的掠夺本性,材料对清军军纪败坏的反映应该是真实的,因此谈不上丑化了清朝军队,却恰恰反映了清军战败的原因。答案:D5有人认为
4、:“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一个是农业的、崇奉儒教的、落后的、已在齐腰深的沙子中挣扎的没落王朝,另一个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两种制度相遇(两种文明交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冲突的表现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A B C D解析:农业、工业正确正确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项。答案:B6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C广东、福建沿海地区 D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解析: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5、这五个城市均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答案:D7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19世纪中叶”“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知在19世纪中期,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部侵略(列强要求扩大侵略权益)反应迟钝,D正确。A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可以排除;瓜分中国发生在19世纪末,B错误;资本输出,垄断经济也是在19世纪末,C
6、错误。答案:D8一个侵略者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首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园门口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我们已经完毕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据此分析,他参加的侵华战争应该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列强洗劫圆明园,这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9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B准许华工出洋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D开放通商口岸解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
7、,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结合这一时期外国侵略中国的特征可知,主要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因此都有“开放通商口岸”这一项。答案:D10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A使中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B使中国完全丧失国家主权C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主权,但没有完全破坏。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为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
8、系史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堂吉诃德了。”材料三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解析:本题主要从英国的角度出发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解题过程中第一个要点是:把握好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本题解答的第二个要点是: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切忌脱离材料。答案:(1)反对派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有伤道德。(2)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3)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4)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