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587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练习鲁教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能力区域差异及其成因1.(2019全国卷)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

2、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解析】(1)选D,(2)选B,(3)选A。第(1)题,图中的箭头是20012016年城市等级的变化过程,2016年型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以及由型转变来的苏州、杭州、宁波,共6个城市。其中上海是直辖市,杭州、南京、合肥均为省级行政中心,四个城市都能满足行政等级较高。据图可知2016年的型城市中除上海和宁波临海,其中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并没有沿长江分布,除上海和南京距长江口较近外其他城市距离长江口较远。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到2016年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对比图2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都分布在长三角

3、城市群的边缘区域,空间分布上呈现边缘性。第(3)题,从图1可以看出,2016年协调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舟山、扬州、嘉兴。对比图2中城市的分布,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多在上海周边地区,所以多数与上海空间位置邻近;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就算在同一个区域内,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产业部门。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四个直辖市之一,城市性质与其他几个城市明显不同。2.(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4、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A.B.C.D.(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A.B.C.D.【解析】(1)选D,(2)选A。第(1)题,图示三个时期,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7.2%9.2%13.5%,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态势;图示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

5、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第(2)题,图示19782015年,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不同,前期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东部地区最先开放,故能体现改革开放对区域影响的差异性;2000年后,即西部大开发后,随着政策倾斜,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以完善,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速明显加快;图示在2000年以前,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小于东部地区,说明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增速,则项错误;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人均GDP年均增速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

6、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1)突破1A.看图法B.定位C.行政区划 D.城市发展1.(2)突破1A.看图法B.城市分布C.区域比较 D.城市特征差异1.(3)突破1A.看图法B.城市分布C.区域比较 D.城市特征差异2.(1)突破2A.看图法B.东中西划分C.东中西部差异 D.我国GDP增长2.(2)突破2A.读图法B.改革开放政策C.西部开发 D.区域发展差异答案:1.(1)C(2)B(3)BC2.(1)C(2)BD突破1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差异及其成因:(1)气

7、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差异及其成因: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8、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结构、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突破2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比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产业结构差异(南轻北重,东轻西重)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以重型工业为主工业化差异东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东部地区工业产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其他地

9、区以传统型工业为主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东部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突破3我国南北方地区差异的比较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土壤棕壤、黑土、钙质土、部分盐碱土红壤、砖红壤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水田为主,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工业生产以重工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面临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转型

10、较快交通运输比较发达比较发达,内河航运相对发达对外开放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方便(2020肇庆模拟)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王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陕南地区, 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多种多样地形多种多样 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地质条件的差异A.B.C.D.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A.通风透气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防潮D.保温3.陕南民居注重排

11、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D.土壤【解析】1选B,2选B,3选C。第1题,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错;区域内地形包括山地,谷地及部分狭窄平原,受地形条件影响,传统民居产生差异,对;传统民居一般就地取材,在山区,树木较少地区,多为石头房,而竹木生长条件好的地方,以此为原料,对;该地位于板块内部,地质条件比较稳定,错。第2题,陕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大部分时间阳光位于南方,且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南窗窗户大主要是为了冬季获得更多的阳光,该地降水少,空气干燥,不需要防潮,而窗户面积大,增大了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利于

12、保温。第3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所以民居注重房屋排水,陕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注重雨水收集,导致该差异的因素为受夏季风影响的大小及时间长短,进而影响降水量大小所致,属于大气环流引起。(2020成都模拟)桑蚕是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的一种经济昆虫,吐出的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江浙两省曾为我国重要的桑蚕生产中心,随着“ 东蚕西移” 工程的不断推进,广西一跃成为我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区,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中西部“种桑养蚕”、东部“垛丝织绸”的局面。广西凌云县平怀村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桑蚕生产,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桑蚕生产模式(如下图),不断实

13、现乡村经济振兴。据此完成 46 题。4.广西取代江浙两省成为我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产业基础好 B.市场需求大 C.土地价格低D.养殖技术高5.平怀村实行的桑蚕生产模式,可以()A.提高桑蚕的质量B.提高蚕丝的附加值 C.提高城镇化水平 D.提高土地利用率6.为实现广西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A.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的深加工 B.减少外出务工人员 C.扩大桑蚕生产规模 D.拓宽销售渠道【解析】4选C,5选D,6选A。第4题, 广西取代江浙两省成为我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劳动力成本、地价等不断

14、上升,桑蚕生产产值较很多新兴产业都低, 为了实现产业收益最大化,桑蚕生产开始向劳动力价格低、地价低、土地相对充足、环境条件适宜的区域转移。第5题,该村的桑蚕生产模式是在原有的桑蚕生产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增加产业链,提高当 地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但该生产模式不能提高蚕丝的附加值和城镇化水平。第6题,目前广西主要承接桑蚕生产的养殖部分,所生产的产品运向东部地区加工,其产品的附加值仍比较低。 要实现广西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进更多的企业,加大对桑蚕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固训练】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1)(3)题。(1)贺兰山对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

15、不包括()A.阻挡西部沙漠入侵B.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C.提供冰川融水补给D.抬升夏季风增加降水量(2)图中区域()A.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区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畜牧业C.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D.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3)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宁夏区内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解析】(1)选C,(2)选D,(3)选B。第(1)题,根据图例,区是宁北冲积平原,主要灌溉水源是河水。贺兰山位于宁夏西部,对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提供冰川融水补给。贺兰山阻挡了西部沙漠入侵。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山地能够抬升夏季风,增加降水量。第(2)题,图中区域,区降水量小于400 mm,是半干旱区,引黄河水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区是宁中台地和山间盆地,水源缺乏,是半干旱区,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区是宁南黄土高原,降水量大于400 mm,降水丰沛,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多,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区是山地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第(3)题,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宁夏南部的区是宁中台地和山间盆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区是宁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多,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区是山地区,只有北部的区宁北冲积平原,适宜种植业发展,经济水平较高,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区内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由南向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