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70分)1. 如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下图,完成下题。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 等于1/2B. 多于1/2少于2/3C. 等于2/3D. 多于2/3【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日期的计算,当海口正午时,说明110E的地方时为12时,则70W为0时,为新旧日期的分界线,即从70W向东到180之间为新的一天,其经度占250,则地球上进入新年的
2、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是250:360=25:36,多于2/3,D正确,ABC错误。故选D。2. 图中的O点表示北极点,阴影区为9月22日,空白部分为9月21日,判断OA、OB的经度分别为( )A. 180,60WB. 60E,180C. 60W,180D. 180,60E【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180的东侧为西十二区,日期应该晚一天,180西侧为东十二区,时间上应该早一天,如果OA是180,因为是北极点,地球自转是逆时针,符合阴影区为9月22日,空白部分为 9月21日,因为AOB=120,所以OB是60W,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以北极俯视示意图为切入
3、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居民区(40N,117E)楼顶光伏发电设备影像,拍摄日期为某年的9月23日。若该小区光伏发电板可通过前后转动调节来提高发电效率,则发电板和水平地面的夹角最小约为( )A. 1334B. 1634C. 2326D. 2626【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详解】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发电板和水平地面的夹角即为当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差,据材料知该城市纬度为40N,当夏至日时发电板和水平地面的夹角最小,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最小夹角=40-2326=1634。故选B。【点睛】太阳
4、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a + h = 90。下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荒野沙漠中的神秘“石浪”,层层累积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顺着纹路触摸,仿佛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完成下面小题。4. 构成“石浪”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A. 侵入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喷出岩5. “雕刻”出“石浪”的地质作用可能是()A. 风力侵蚀B. 海浪侵蚀C. 流水侵蚀D. 冰川侵蚀【答案】4. C
5、 5. A【解析】【分析】考查区域岩石类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4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到图中构成“石浪”的岩石,导致构造清晰,是沉积岩的特征。按成因分类属于沉积岩,C对。侵入岩、变质岩、喷出岩没有导致构造,A、B、D错。故选C。【5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貌分布在沙漠中,“雕刻”出“石浪”的地质作用可能是风力侵蚀,A对。该地不临海,没有海浪侵蚀,B错。降水少,流水侵蚀 弱,C错。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不是“石浪”,D错。故选A。【点睛】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类型形成特点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
6、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气孔或流纹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层理构造、化石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岩石。片理构造大理岩是建筑材料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单位:米),甲处有一口水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 1.5米B.
7、2.5米C. 7.5米D. 8.5米7. 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地下水开采过度B. 地下水污染严重C. 有盐碱化倾向D. 有荒漠化倾向8. 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 4月B. 7月C. 10月D. 12月【答案】6. C 7. A 8. B【解析】【分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河流流向应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由此判断甲处海拔为55米;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应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进行(具体方法见点睛),所以甲处地下水水位为47-52米,所以水面离地面的距离为3-8米。故选C。【7题详解】甲地地下水位偏低,可能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A正确;无法
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地地下水污染状况以及荒漠化倾向,BD错;甲地地下水位较低,土壤深层盐分不易向表层累积,盐碱化倾向不明显,C错;故选A。【8题详解】根据潜水面等高线可以判断地下水流向(由高处流向低处,且与潜水面等高线垂直),由此判断图中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应处于河流水的丰水期。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地区7月为雨季,降水最为丰富,河流处于丰水期,故选B。【点睛】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若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a,即“大于大的”。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
9、那河的主要支流。其发源于巴西高原,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下图示意巴拉那河局部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图示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大,是由于( )A. 上游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 中上游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C. 中上游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D. 下游河道狭窄,排水不畅10. 图示沼泽的主要成因是( )A. 凌汛现象,河水溢出B. 纬度较高,蒸发较弱C. 地势平坦,排水不畅D. 冻土广布,不易渗水11. 与亚松森河段相比,科伦巴河段( )A. 流量大B. 含沙量大C. 结冰期长D. 水位季节变化小【答案】9. B 10. C 11. D【解析】【分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拉圭河发源于巴西高原,
10、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图中沼泽地位于科伦巴以上河段,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干季沼泽面积较小,湿季沼泽面积较大,所以沼泽的面积季节变化大,B正确;中上游并没有冰雪融水补给,也没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AC错;与下游河道关系不大,D错。故选B。【10题详解】图中沼泽所在地位于巴西高原,高原面上地势较平坦,排水不畅,易积水形成沼泽,C正确;图中河流并无结冰期,所以无凌汛现象,A错;图中沼泽所在区域位于热带,纬度较低,也无冻土的分布,BD错。故选C。【11题详解】亚松森河段位于科伦巴河段下游,流域面积更广,流量更大,A错;科伦巴以上河段
11、分布有大面积沼泽,沼泽有利于泥沙的淤积,所以科伦巴河段含沙量更小,B错;科伦巴河段地处热带,河流并无结冰期,C错;图中沼泽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所以科伦巴河段水位的季节变化更小,D正确,故选D。【点睛】沼泽或湿地的形成原因: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如我国主要湿地的成因总结如下: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的形成原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化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形成原因:降
12、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北京时间12月22日9:00,我国东部某城市,老人望着窗外的纷纷雪花,不由紧了紧身上的毛衣,仿佛小区暖气还没有供暖一般,再次看了看日历,她拨通了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思琪的电话,以下是部分电话内容:“妈妈:生日快乐!思琪:妈,您记错了,我的生日是22号,明天才是。妈妈:冷吗?思琪:还好不算太冷,只是阴雨天气多起来了,不像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阳光明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妈妈和思琪所在地的气候分别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13.
13、 思琪留学所在地点可能是( )A. 罗马(42N,12E)B. 悉尼(33S ,151E)C. 旧金山(37N,122W)D. 多伦多(43N,79W)【答案】12. D 13. C【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妈妈在国内东部某城市,有降雪天气,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错。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内陆地区分布,不属于东部地区,A错。思琪所在地前几月还阳光明媚,现在也不冷,说明前几个月是夏季,现在也是冬季,位于北半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D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C错。【13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思琪留学所在的地点在北半球,不可能是悉尼,B错。多伦多位于大陆东部,是温带大陆
14、性气候,D错。北京时间12月22日9:00,留学的城市还是21日。根据经度,罗马是22日2点,与北京日期相同,A错。旧金山是21日17时,C对。下图为“我国向阳红01船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航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四地科考任务可能的是( )A. 甲海洋渔业资源B. 乙土地资源C. 丙金属硫化物D. 丁深海地形15. 关于此次科学考察说法正确的是( )A. 科考全程顺风顺水B. 到达M地时正值当地小麦种植的忙季C. 航行方向自西向东D. 向阳红01科考船具有极强的抗风能力【答案】14. C 15. D【解析】【14题详解】甲东部南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附近海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甲地
15、海洋渔业资源少,A错误。乙地是南极洲地区,土地资源少,B错误。丙地位于大西洋海岭,板块运动活跃,金属硫化物多,C正确。丁地位于我国南海,不是深海地形,海沟处深度较深,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据此次科学考察路线判断,8月份出发向南航线是逆风,M处是逆水,A错误。到达M地时是10月份,此时是南半球春季,不适合种植小麦,B错误。据时间判断,航行方向自东向西,C错误。向阳红01科考船考察路线经过M及南美洲南端,都是风浪较大的地区,因此船具有极强的抗风能力,D正确。故选D。【点睛】魔鬼西风带海域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盛行西风,海水受到西风推动形成了世界上最强劲的洋流西风漂流,又由
16、于洋流区域中没有大陆,西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海水畅流无阻,流速极快。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冰川侵蚀B. 海浪侵蚀C. 流水侵蚀D. 风力侵蚀17. 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由至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16. C 17. B【解析】【分析】【16题详解】由题中知,蛇曲是河流十分弯曲的景象。在河流的拐弯处,由于凹岸受到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流水沉积作用为主,长时间河湾处变得更弯,便形
17、成了“蛇曲”景象,所以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C正确。故选C。【17题详解】内蒙古高原的海拔10001200米,所以排除A、C。图中,是凹岸,是凸岸,所以至的地形剖面图中左边是不断被侵蚀,右边是不断堆积,B选项图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下图为某地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 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城市位于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B. 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C. b地雨过天晴D. c地吹偏北风,d地吹偏南风19. 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18. B 19. D【解析】【分析】考
18、查锋面气旋。【18题详解】图中北部为冷气团,南部为暖气团,城市位于于北半球,中心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a地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降水天气,B正确;b位于暖锋锋前,暖锋降水在锋前,因此b地为阴雨天气;c地吹偏南风、d地吹偏北风。故选B。【19题详解】甲乙线经过天气系统是暖锋,乙处为暖气团、甲处是冷气团,D正确;图中A表示冷锋、B表示暖锋,但甲处是暖气团,C表示冷锋。故选D。【点睛】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 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可能是A.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9、热带沙漠气候C. 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1. 给甲、乙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 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C. 东南季风、极地东风D. 西南季风、盛行西风【答案】20. D 21. B【解析】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和不同季风气候夏季风的风向。【20题详解】读图,甲地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5C、最冷月平均低温低于0C,说明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为温带气候,且年降水量较多,应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C、极地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5以下,B、C错;乙地全年平均气温高
20、于20C,为热带地区,年降水量远大于800mm,降水量大但最湿月降水量超过500mm,说明降水的季节差别大,应为热带季风气候,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各月分布较均匀,A错;丙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为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小于8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高于800mm),因此是地中海气候;丁地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0C、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C,全年温和且年降水量较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21题详解】甲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风从低纬、海洋吹来,空气湿度大,给甲地带来了大量降水,冬季盛行西北风,从高纬、内陆吹来,降水少;乙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大量
21、降水,而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风从内陆吹来,干燥少雨,故选B;两地均为季风气候,不受极地东风影响,受盛行西风、东北信风影响小,A、C、D错。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如图表示18802000年我国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值曲线(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18802000年间我国季风环流变化的特点是( )A. 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强B. 多数年份冬、夏季风均偏强C. 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弱D. 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23. 1920年我国可能面临( )A. 年降水量偏少B. 冬季较暖和C. 江淮梅雨期偏
22、长D. 北旱南涝【答案】22. D 23. B【解析】【22题详解】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1880-2000年间东亚地区季风,冬夏季指数变化比较杂乱,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强弱并没有相关性,距平的变化反映出总体上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冬季风。据此判断D正确, 故选D。【23题详解】根据冬夏季风的距平值进行判断,1920年夏季风的距平值为正值且数值较大,说明夏季风强,带来的降水多,年级降水量多,且则北上较早,梅雨期缩短,则可能出现北涝南旱;而冬季风的距平值较小,说明冬季风较弱,则冬季较为暖和,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以我国冬夏季风距平值变化为背景,考查季风强弱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
23、响,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根据距平值的变化推测出冬夏季风的强弱变化。2018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 )A. 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B. 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C. 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D. 冷气团湿度增大面产生的明显降水25. “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 )A. 洁净的雪不易融化,北京环境质量上升B. 土地与砖地降温速度不同C. 土地与砖地对地热传导速度不同D. 土地与
24、砖地升温速度不同【答案】24. B 25. D【解析】【24题详解】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快速降温,形成降雪天气,B项正确。春季气温较低,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A项错误。暧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气温升高,不易形成降雪,C项错误。冷气团来自北方内陆,湿度小,D项错误。故选B。【25题详解】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是空心的,露出土地,“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土地升温速度比砖慢,D项正确。图片体现的是地砖与土地的差异,雪的洁净程度相同,A项错误。雪后,主要反映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B项错误。土地与砖地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不是地热,C项错误。故选
25、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特殊天气的成因及地理现象的成因。解题要结合图片的信息提示,同时也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 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地中海气候27. 图中终年受西风控制形成且终年湿润的气候类型是( )A. AB. BC. CD. D28. 下面四图中,与C地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A. B. C. D. 29. 下列关于D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B.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C. 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D.
26、该种气候典型的分布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各国【答案】26. B 27. B 28. A 29. C【解析】【分析】【26题详解】从图可知,A位于大陆的东岸,且位于4060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正确,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CD错误,故选B。【27题详解】由图可知,B区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多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由图可知,C位于大陆西岸且位于3040度之间,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符合此特征的为,A正确,故选A。【29题详解】D位于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C
27、正确。热带沙漠气候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A错误。终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特征,B错误。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国,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及成因等。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由于受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的影响,东西岸的分布不同,要结合分布的规律进行记忆。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0. 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C. 地为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为地中海气候31. 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B. 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C.
28、地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多对流雨D. 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答案】30. D 31. B【解析】【30题详解】根据所学非洲气候分布知识可知,为热带沙漠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故选D。【31题详解】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形成;为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地处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多对流雨;为地中海气候,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B选项描述错误,故选B。【点睛】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以及特征总结如下图:读“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
29、下面小题。32. 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主要由盛行西风所致B. 为北太平洋暖流C. 属于补偿流D. 主要由西南季风所致33. 图中A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由寒暖流交汇导致海底营养物质上泛而形成B. 由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饵料而形成C. 因为该地光热资源丰富,饵料丰富D. 位于大河的入海口,河流带来丰富的饵料【答案】32. A 33. A【解析】【32题详解】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图中实线所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地处西风带,A正确,BD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为风海流,不是补偿流,C错误。故选A。【33题详解】图中A处附近海域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
30、西哥湾暖流交汇处,由寒暖流交汇导致海底营养物质上泛而形成渔场,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巴库(4022N,4950E)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34. 巴库的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35. 巴库1月份气温在0C以上,与其主要因素最接近的是A. 海陆位置B. 纬度C. 大气环流D. 地形【答案】34. C 35. A【解析】【34题详解】读巴库((4022N,4950E))地理位置图可知,其位于里海西岸;读巴库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在200m左右,气候以干旱为主,且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冬夏季温差较大,其气候类型应为温带大
31、陆性气候,故C项正确。【35题详解】由(1)分析可知,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应当低于0,但是巴库位于里海西岸,受里海影响,冬季气温较高,1月份气温在0C以上,故A项正确。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30分)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下图)。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1)由于_性质的差异,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_(湖或陆)风,请补绘空气环流示意图。
32、(2)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据图说明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3)图中A处(出山口)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地貌,请从形态、地势、堆积物颗粒变化的角度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4)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会使博斯腾湖面积_(增大或减小),湖区周边湖风_(增强或减弱)、陆风_(增强或减弱)【答案】(1)(湖陆)热力; 陆 ;逆时针箭头(2)陆地内循环;开都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且湖区地势低洼利于汇水,使湖泊水量较多;湖水通过孔雀河流出,促使湖泊水更新,利于排盐使之形成淡水湖。(3)冲积扇(或堆积) 位于山口,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33、(4)减小 ;减弱 ;减弱【解析】【分析】本题以新疆博斯腾湖附近事物分布图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水循环及外力作用等有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详解】(1)湖泊有大面积水面,热容量与陆地不同,存在着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升温和降温速度差异,从而使得湖泊和陆地之间,风向在一天内发生周期性转换。夜晚由于近地面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气压,而湖泊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流自陆地吹向湖泊,为陆风。湖泊盛行上升气流,陆地为下沉气流,近地面由陆地流向海洋,高空相反,形成环流。绘图如下:(2)博斯腾湖为内陆湖,其水循环环节主要为蒸发和降水,发生在湖泊及上空之间,为陆地内循
34、环。淡水湖一般为有进有出的湖泊,根据河流附近等高线可知(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开都河注入博斯腾湖,孔雀河为排泄通道,盐分不利于积累,所以博斯腾为淡水湖。(3)河流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变得开阔,流速变缓,携带的泥沙物质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其形态呈扇形,由于流速自山口到扇缘逐渐降低,河流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颗粒物越来越细小,坡度逐渐降低。(4)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灌溉用水增多,使得注入湖泊水量减少,博斯腾湖面积变小,湖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减小,所以无论是湖风还是陆风,均减弱。【点睛】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板块运动引起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原或盆地,在隆起的
35、高原上,通过流水不断侵蚀和搬运,导致河.谷发育,随着流水下切、侧蚀,河谷不断加深、展宽。下图为某河谷地形图,图中T1T.2T.3T4.是不同位置流水沉积形成的鹅卵石。(1)图中T1、T2、T3 、T4不同位置流水沉积形成的鹅卵石,其中堆积年代最早的为( )A.T1 B.T2 C.T3 D.T4(2)图中河谷底部大部分鹅卵石在河流枯水期裸露,洪水期淹没,则该地鹅卵石堆积物集中分布的河岸为河流_(凹岸或凸岸),判断该地鹅卵石堆积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3)推测河流T,以上剖面没有鹅卵石岩布可能的原因。(4)该河流下游人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D(2)凸
36、岸 鹅卵石堆积面积不断增大 河流凸岸水流较缓,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来自上游河谷的鹅卵石堆积物在雨季随河流、山洪等不断被搬运到下游地势平缓地区,携带鹅卵石等物质不断在水流平缓的河流凸岸堆积,造成鹅卵石堆积面积不断增大(3)有两种可能性:在图中的河谷形成之前,该地区的沉积物中没有鹅卵石;该山谷的河流以侧蚀、下蚀为主,随着河流侧蚀,上部的河谷展宽,原有的鹅卵石沉积区被侵蚀而不复存在。(任答两种可能性,其他可能性合理亦可)(4)河口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变小,加上海水对河流入海口处河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
37、地貌的判读。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描述地理过程的能力。【详解】(1)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为阶地。阶地按上下层分级,越向高处年代越老。据此进行判断,图中T4时期离河岸的距离最远,因此形成的时代最早。(2)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当河流转弯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流速快,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水流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在凸岸因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根据该原理进行判断
38、,河流来自上游河谷的鹅卵石堆积物在雨季随河流、山洪等不断被搬运到下游地势平缓地区,携带鹅卵石等物质不断在水流平缓的河流凸岸堆积,造成鹅卵石堆积面积不断增大。(3)可从没有鹅卵石这种物质而无法堆积,或堆积后被侵蚀破坏角度分析。一是在该河谷形成之前,该地没有鹅卵石,河谷中无法沉积;二是该地堆积鹅卵石由于该河段的流水作用一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将原来堆积的鹅卵石侵蚀后被带走。(4)河流下游入海口处会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原因是河流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变小,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加,泥沙堆积;加上海水对河流入海口处河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
39、三角洲。3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外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2)指出弗雷泽河
40、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3)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气温较高。(2)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小(为枯水期)。(3)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解析】【分析】本题以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北美西海岸自然环境特征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
41、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主要原因是北美西海岸有高大的西北-东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北方冷气流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2)图中弗雷泽河位于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应是高山高原气候,降水少,径流的变化主要受冰雪融水量的影响,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高山冰川融水量大,径流量最大;冬季,冰川融化少,径流量小,为枯水期。(3)棕熊在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主要原因是河流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且水域较浅,有利于棕能站在水中捕捉。在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集聚数量多,容易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