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38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讲义: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命题主题三水体运动规律高频考点总揽高考命题切入点水循环水循环的原理及应用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河流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洋流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综合开发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措施及效益水 循 环(2018高考全国卷)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第1题。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智慧解题尝试解答D2(2018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

2、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智慧解题尝试解答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2017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回答35题。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 mmB约为2 000 mmC约

3、为210 mmD远小于210 mm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智慧解题尝试解答3.C4.A5.B 掌握“水循环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四大角度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1)从时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2)从空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

4、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造成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或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

5、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2)负向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

6、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使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2019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 kmB1520 kmC2025 kmD2530 km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位上升 地

7、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 地表径流增多ABCD解析:第1题,比较图中1989年与2015年不透水面比例折线可知,距市中心1520 km范围内,两折线垂直间距最大,说明比例变化最大,故选B。第2题,不透水面比例增加,会使地表水下渗受阻,地表径流增多,同时地下水补给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错误,正确;不透水面比例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增强,地表气温升高,同时,由于自然环境被改变的区域面积增多,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正确,错误。故选C。答案:1.B2.C(2019福建质量检查)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但在特定条件下浅层土壤中可能出现逆湿现象。某年8月,我国西北一处无人为干扰的

8、戈壁天气晴好。下图示意该月连续两日当地不同深度土壤的湿度变化。据此回答35题。3该地区土壤逆湿现象发生的主要时段是()A16时B612时C1218时D1824时4引起10 cm深处土壤湿度变化的水分来源于()A生物水B河流水C凝结水D地下水58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在48小时内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蒸发减弱B温差变小C蒸腾减弱D下渗积累解析:第3题,正常湿度变化是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增加,即2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应该大于1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而图示两日的16时2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小于1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属于逆湿现象,A对。选项其他时间段都是2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大于

9、1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属于正常湿度变化,B、C、D错。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主要发生在北京时间16时,该时间段气温较低,大气中的水汽易在土壤表层凝结,从而使土壤表层湿度升高,形成逆湿现象,C对。干旱区的植物为了生存往往需要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其体内生物水往往通过蒸腾消耗,几乎不可能向土壤提供水分,更不会影响土壤湿度,A错。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河流水和地下水主要依靠山地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夜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位较低,向浅层土壤渗透的水很少,对土壤湿度影响较小,B、D错。第5题,图示48小时内,80 cm深处的土壤湿度呈增大趋势,最可能是上层土壤的凝结水下渗积累造成的,D对。当

10、地48小时内经历了昼夜交替,且天气晴好,蒸发和蒸腾作用应强弱交替变化,A、C错。8月份我国西北的戈壁天气晴好,若温差变小,说明夜间气温偏高,不利于大气中水汽在表层土壤中凝结,下渗的水分减少,B错。答案:3.A4.C5.D河流特征(2016高考全国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回答13题。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

1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智慧解题尝试解答1.D2.B3.A4(2017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月份123456发送量/万人0.00.00.00.015.642.5月份789101112发送量/万人72.8110.8135.1156.3156.3156.3(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个月。(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12、智慧解题尝试解答(1)6(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掌握“河流特征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河流水文特征试题答题思路(1)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答题思路一般为:(2)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答题思路一般为: 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两个重点(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含沙量:主要与降水强度、土质状况、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

13、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特别提醒 (1)描述河流水文特征:只回答水文特征即可。(2)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既要答出水文特征,又要分析形成水文特征的原因。(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水库下游河段河流水位平稳,含沙量减少。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硬化路面:增加地表径流,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2020山东模考真题)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

14、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回答12题。1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AT1 BT2 CT3 DT4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AQ1减少,Q2增加 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 DQ2增加,Q3减少解析:第1题,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读懂示意图的含义,二是明确设问问的是“地表径流”,不是全部径流。图中实曲线表示径流总量,曲线下面表示某一时间不同类型径流的结构组成,由图可知T1之前地表径流在不断增加,T1T2地表径流在不

15、断减少,直致T2时刻地表径流为0,即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第2题,植被覆盖提高,会使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即Q1减少、Q2增加、Q3增加。答案:1.B2.A (2019高考全国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3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4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

16、因素有()河水流量 支流汇入沿岸地貌 两岸岩性ABCD5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主要是河道不同部位冲淤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河槽中的水流散乱,从而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与黄河下游河段相比,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水量并不大,排除A、B项;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大,加上该地区地势落差较小,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黄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受大气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该河

17、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综上可排除C项,D项正确。第4题,由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顺直、宽浅、落差较小的河道中,易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河流水量的大小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关系较小,但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有关,错误;有支流汇入的河段,受干流顶托作用的影响,支流挟带的泥沙容易在干支流交汇处淤积,易使河道摆动,但黄河小北干流中段与南北两段相比,无主要支流汇入,错误;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影响,黄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较窄,从而导致该河段河道摆动范围较小,正确,故选C项。第5题,渭河位于黄河小北干流南端,主汛期渭河洪水挟带的大量泥沙会顺黄河水向下游流去,对黄河小北干流河水含

18、沙量没有太大影响,A项错误;渭河洪水汇入黄河会阻塞黄河小北干流南流的河水,使黄河小北干流水位抬升,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增强,B、D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3.D4.C5.C(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67题。6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BCD7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解析:第6题,黄河干流流域内削山平地不符合实际,错误;气

19、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变化很大,故错误。B选项正确。第7题,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排沙作用影响极大,故C选项正确。答案:6.B7.C洋流(2018高考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 mm 的高值区。据此回答12题。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B辐射强C

20、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智慧解题尝试解答1.B2.C(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回答第3题。3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智慧解题尝试解答C 掌握与“洋流”相关题目的思维流程 掌握渔业资源分布成因的两大方法技巧(1)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2)渔业资源丰富或贫乏的原因分析分析角度答题角度生存空间河道宽阔/河(湖)面广阔/大陆架广阔,生存空间大;天敌少水温水温高,适宜鱼类繁殖,生长快/水温低,生长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冷水性鱼类适宜水温较低的环境光照大陆

21、架海域/水域较浅,光照充足盐度淡水、冷水鱼类喜低盐水域;咸水鱼类喜高盐水域饵料藻类丰富提供饵料;河流注入/上升流/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特别提醒海雾的分布规律(1)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2)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3)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2019太原阶段测评)沙丁鱼喜冷水,以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沿岸流从厄加勒斯浅滩沿着非洲大陆东南海岸向北流动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就顺着洋流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域产卵。下图示意沙丁鱼迁徙路线。据此回答13题。1图示海

22、域海水温度差异的最大值接近()A8 B9 C10 D11 2每年57月,非洲大陆东南海岸出现北上低温洋流的原因是()A西风漂流势力增强B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C东南信风带北移D本格拉寒流势力减弱3当沙丁鱼北迁时()A亚洲高压的势力达到最强B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入雨季C我国东部河流正值枯水期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解析:第1题,图示海域水温最高值出现在大陆东部,为2425 ,水温最低值出现在大陆西部海域,为1415 ,水温差值为911 ,所以图示海域水温差异的最大值接近11 ,D选项正确。第2题,每年的57月份,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偏北,图示海域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促使非洲大陆东南海岸低温洋流北上,A

23、选项正确;5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B选项错误;东南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所以该纬度不受东南信风带影响,C选项错误;本格拉寒流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对非洲大陆东南海岸影响小,D选项错误。第3题,沙丁鱼北迁的时间是每年的57月份,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亚洲高压势力最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A选项错误;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夏季干旱,B选项错误;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季降水多,正值丰水期,C选项错误;亚欧大陆夏半年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D选项正确。答案:1.D2.

24、A3.D(2019武汉调研)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回答46题。4图示时段内,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A甲海域B乙海域C丙海域D丁海域5有经验的渔民会追随鱼群捕捞。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鳀线路变化的是()A向北B向南C向西D原地不动6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世界大豆价格上涨B当地大量渔民失业C食鳀海鸟大量死亡D当地鱼

25、粉加工繁忙解析:第4题,秘鲁鳀为冷水性鱼类,水温较低的海域适宜其栖息。结合给出的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等值线图可知,甲、乙两海域水温为1920 ,丙海域水温为1819 ,丁海域水温低于18 ,故选D。第5题,图示海洋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降低的趋势。结合上题分析,秘鲁鳀鱼群往往选择水温较低的海域栖息,因此秘鲁鳀鱼群主要向南迁徙,故有经验的渔民应向南追随鱼群捕捞。故选B。第6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示沿海地区水温上升,而秘鲁鳀为冷水性鱼类,当其生存环境因水温上升而恶化时,秘鲁鳀大量死亡或外迁,当地渔业产量大幅下降,大量渔民失业,鱼粉加工业因缺少原料而萧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当地鱼

26、粉加工产量下降,世界鱼粉价格上涨,禽畜饲养业不得不增加大豆来保证饲料中的蛋白,大豆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秘鲁鳀大量死亡或外迁,当地沿海以秘鲁鳀为食的海鸟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答案:4.D5.B6.D流域综合开发(2016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

27、变化。(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智慧解题尝试解答(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

28、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2)改善航运条件防洪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注:填写顺序不分先后)(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掌握“流域综合开发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掌握流域综合开发

29、条件评价的方法技巧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特别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特征、植被、地质灾害等)、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如河流水能开发可从流量大小、落差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用电市场大小等方面分析。河流航运价值可从河道特征(宽窄、深浅、平直或弯曲)、流量稳定性、结冰期、沿岸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 掌握流域内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1)可从地形、气候、植被、地质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归纳流域内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2)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流域上、中、下游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一般思路如下:河流的

30、治理措施a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植树造林、修水库。b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c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流域的综合治理流域的综合治理除了对河流本身的治理之外,还要兼顾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的保护。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治理措施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固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少河流

31、含沙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2019南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为综合开发水利资源,曾掀起过几次大规模的建坝高潮。随着时间推移,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大坝拆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图甲为美国中北部某水库大坝示意图,该地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常出现大雾景观,大坝拆除后大雾景观也随之消失。图乙为该水库年内流量过程示意图。(1)推测大坝拆除前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的原因。(2)说明图乙中t1至t2期间发电量的变化及原因

32、。(3)分析大坝拆除呼声日益强烈的原因。解析:(1)读图甲可知,大坝发电、排水口位置较低,排放出的水库深处的水温度较低,使得库区下游附近河段水温偏低,其降温作用会使河水上空水汽凝结成雾。(2)读图乙,比较入库洪水过程线与下泄量过程线可知,t1到t2阶段入库洪水量始终大于下泄量,水库水量净增加,水位持续上升,大坝两侧水位落差变大,发电量增加。(3)主要分析大坝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方面主要是工程运行、维修和管理费用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社会方面主要是大坝老化,安全隐患大;生态方面主要是大坝隔绝了上下游鱼类的洄游,影响了流域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等。答案:(1)水库深层水温季

33、节变化小,夏季来自水库深层的水温度低于气温,有利于河面上(暖湿)空气中水汽凝结。(2)发电量增加。库区水位上升,落差增大。(3)大坝建设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坝体老化,安全隐患增多;库区淤积,大坝经济效益下降(工程的运行成本及维修费用上升);居民环保意识增强。(2020山东模考真题)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下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

34、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据此回答12题。1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A潮汐涨落的影响 B流域降水集中 C城区地形起伏小 D河涌纵横交错2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A乌涌 B猎德涌 C海珠涌 D大冲口涌解析:第1题,由“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知,图中的“河涌”主要是指“支流”,污水易在“支流”中“往复”,能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潮汐涨落的影响。第2题,由材料可知,“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

35、果。由图知,A、B、D均为单向支流,只有海珠涌联通着两个河道,最适合通过“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答案:1.A2.C读某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34题。3此时()A最可能为1月份B在盛行西风的驱动下形成该洋流C索马里半岛上的沙漠正值雨季D该海域的鱼类大量聚集4此时该海域的海水等温线或等温面可能是()ABCD解析:第3题,根据等温线分布和洋流流向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最可能为7月份,A错;索马里沿岸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大量鱼类在此聚集,形成季节性渔场,B错、D对;索马里半岛上西南风来自陆地,为离岸风,降水少,且受索马里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干燥加剧,

36、C错。选D。第4题,此时,索马里洋流为寒流,流经该地会使表层海水的温度降低,因此表层海水的等温线应向北凸(洋流流向和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错;海水表层温度往南应逐渐降低,错;垂直方向上,随海洋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应下降,由于海水上泛,该洋流为寒流,等温面应上凸,故错,对。选D。答案:3.D4.D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洋县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全长约53千米,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据此回答56题。5兴隆岭一带被誉为“小江南”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纬度、河

37、流B地形、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河流D地形、交通6下列有关汉江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上段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有利于泥沙输送上段水流缓慢,有利于泥沙堆积下段深窄弯曲,有利于泥沙沉积下段两岸森林茂密,进入峡谷的泥沙少下段山高谷深,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少ABCD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兴隆岭一带位于秦岭以南的河谷中,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当地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温暖;当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汉江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便于东南季风的进入,使这里水汽更加充足。第6题,由材料“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可知,河

38、道上段河宽水浅,水流缓慢,泥沙大量堆积,错,对;下段山高谷深,两岸山林茂密,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少,进入峡谷的泥沙少,错,对。答案:5.B6.C(2019石家庄模拟)黄河三角洲是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渔洼村为顶点向东延展的扇形区域。1949年以来,黄河干流多座水电站的修建、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和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实施,使黄河水沙演变规律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导致黄河三角洲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图示意19732015年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位于垦利区东侧的利津镇)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变化。据此回答79题。719931998年期间,1997年黄河利津水文站年输沙量较其他年份发生显著变化

39、,其原因主要是该年()A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少B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提高C黄河上游年均温偏低D黄河下游断流时间长82003年黄河入海泥沙主要直接来源于()A黄河下游河床B黄河中游支流C黄河上游水库D黄河两侧堤坝9推测19732015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持续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1997年黄河利津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都接近0,最可能是黄河下游断流时间长造成的,D对。第8题,图中2002年至2003年,黄河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大幅增加,结合材料可知这一变化最可能是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实施造成的,即水库集中放水形成较大的径流冲刷黄河河床,下游

40、河床中沉积的大量泥沙被带入海洋,故选A。第9题,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河口流水作用与渤海海流作用的产物。当黄河河口流水沉积作用大于渤海海流侵蚀作用时,黄河三角洲面积呈增大趋势;反之,黄河三角洲面积呈减小趋势。由利津水文站年输沙量统计图可知,1997年之前,多数年份黄河年输沙量都较大,黄河河口流水沉积作用较强,黄河三角洲面积呈增大趋势;19972015年与1997年之前相比,黄河输沙量大大减小,黄河河口流水沉积作用较弱,黄河三角洲面积呈减小趋势。故选B。答案:7.D8.A9.B一、选择题(2019福州质量抽测)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

41、产沙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3题。1关于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ABCD2降雨强度为40 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3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解析:第1题,降水强度越大,形成的地表径流越多,对;降水强度越大,对地面冲刷越严重,侵蚀产沙量越多,对;故选B。第2题,降雨强度为40 mm/h时,下渗

42、率较大,导致地表径流较小。第3题,从图中可知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在降雨历时35分钟以前侵蚀产沙量增大,土层变薄,导致35分钟以后,侵蚀产沙量减小,故选D。答案:1.B2.B3.D(2019成都二诊)幼发拉底河大部分的流量来自上游。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下图为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幼发拉底河的汛期集中在()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5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的主要原因是()A水库拦截B气候干旱C地势平坦D下渗严重6巴格达附近大型水坝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量需求大B水能蕴藏量多

43、C航运需求大D筑坝技术高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可知,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那里靠近地中海东岸,冬春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为河流汛期;而夏秋季西亚广大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蒸发量大,河流得到的降水补给少,为枯水期,故选D。第5题,底格里斯河在巴格达至河口段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因此河水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C对;读图可知,底格里斯河上修建的水库在巴格达以上河段,巴格达以下河段没有水库,A错;底格里斯河在巴格达以上和以下河段气候差异小,对河流水文特征影响相似,B错;下渗严重会减少河流流量,使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有所下降,但不

44、会导致绝大部分泥沙不能到达波斯湾,D错。第6题,巴格达及周边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而当地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修建大型水坝是为了拦截更多的水资源,A对;由图示等高线可知,巴格达及周边地区海拔低于200 m,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水能蕴藏量少,B错;修建水库需要筑大坝,过多的大坝会阻碍河流航运,C错;筑坝技术高低不会直接影响大坝的分布,D错。答案:4.D5.C6.A(2019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第二次考试)叶绿素a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也是估算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及生产力水平的良好指标,其在海水中的含量能对预防赤潮灾害(赤潮是指由海洋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造成海水变色的现象)

45、、保护海洋环境、分析渔场形成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下图为1997年以来我国东海海区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图(单位:mg/m3)。据此回答79题。7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a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有()纬度较低,水温较高 水域较浅,光照较好风速较小,扩散较慢 海流上升,营养盐浓度高ABCD8相对于台湾岛东岸,影响西岸海区叶绿素a含量较高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径流D风速9长江口外及其以南海域叶绿素a含量较高,将有利于()A增加渔业资源捕获量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C降低海水表层的风浪D减少赤潮发生的概率解析:第7题,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其从中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不仅在长江入海口堆积形成河口三角

46、洲,也在河口外海区形成水下三角洲,海底地势较高,水域浅,光照强,有利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多;其次,水下三角洲导致南北沿岸海流受海底地形抬升作用上升,将海底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海面,为浮游植物生长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第8题,叶绿素a存在于浮游植物体内,则影响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水温、光照、营养盐、径流等。台湾岛西岸海区叶绿素a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岛西岸入海河流较多,从中上游带来的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较多,因此叶绿素a含量较高。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气温条件差别较小,但叶绿素a含量差异却较大,故受这种因素的影响较小;叶绿素a的含量与降水、风速没有直接关系。第9题,长江口外

47、海区及其以南海域叶绿素a含量较高,说明浮游植物较多,则鱼类种类增多、规模增大,渔业资源的生产量和捕获量增加,但浮游生物过多也会增加该海域发生赤潮的概率。答案:7.D8.C9.A(2019福建质量检查)河流入海口附近咸淡水交界的区域存在盐度锋。下图示意某年8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状况。据此回答1011题。10甲处海域等盐度线明显向东北方向弯曲,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盛行风向B洋流C径流D地转偏向力11某潜艇在乙处水下5米进行潜航训练。若仅考虑盐度锋的影响,要保持潜航深度,难度最大的航向是()A向西南方向B向东南方向C向东北方向D向西北方向解析:第10题,图示甲区域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区,受径

48、流影响,甲处海域盐度等值线应该向偏东方向弯曲,但甲处西北部受南下高盐度洋流影响,盐度等值线向南弯曲,使得甲处盐度等值线相对向东北方向凸出,B对,C错;8月份,长江入海口地区主要盛行东南风,可把外海高盐度海水吹向长江入海口地区,不利于海水盐度等值线向长江入海口东部弯曲,A错;长江径流入海后,若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应该向东南方向流动,甲处等值线应向东南方向弯曲,D错。第11题,海水盐度不同,密度也不同,因而潜艇在不同盐度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同。乙处西北侧盐度等值线密度大,存在海水盐度差别较大的盐度锋,潜艇保持在水下5米向西北方向潜航训练时,要穿越两侧浮力差异较大的盐度锋,潜航的难度大,D对;向西南

49、、东北方向潜航训练时,航向与盐度等值线基本平行,盐度变化很小,浮力变化也很小,潜航难度小,A、C错;向东南方向潜航训练时,由于穿越的海水盐度等值线较少,沿途盐度变化小,浮力变化也较小,潜航难度小,B错。答案:10.B11.D二、非选择题12(2019广州综合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的程海,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1690年前后程海水位开始下降,逐渐成为封闭型湖泊。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8.6 mm,蒸发量为2 040.3 mm。目前,程海面积多年稳定在77.2 km2,平均水深约25.7 m。(1

50、)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的自然原因。(2)程海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倍,但湖泊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试解释其原因。(3)根据现今气候条件,预测程海未来自然演化的趋势。解析:(1)运用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从湖水收入(降水、径流)与支出(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角度,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的自然原因。(2)程海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说明该湖泊水量收支大体平衡。程海处于横断山区峡谷中,位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在焚风效应影响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属干旱气候,地表径流缺乏,地下径流不断注入补充湖水,促使湖水收入与支出相当。(3)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受焚风效应影响,程海及其流域内蒸发量大于降水

51、量,气候日趋干旱,因此该湖泊未来将经历水位下降、盐度升高甚至萎缩、干涸的变化。答案:(1)程海地区气候从湿润向干旱转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大增;湖泊水位大幅下降,程海从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2)目前,程海属于内流湖,湖泊面积和水深保持稳定,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程海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程海水源除降水补给外,还有大量的其他水源补给;程海流域地处亚热带干热、封闭山谷,水源补给应以地下水为主。(3)程海位于横断山区南北走向的峡谷中,不利于东南和西南季风的进入,受背风坡气流下沉影响,焚风效应明显,属于亚热带干旱气候。因而,程海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未来将经历从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咸水湖到盐沼

52、,盐沼到完全干涸的发展历程。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格达莱纳河是哥伦比亚最大的河流,河流流经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中下游),其次为热带雨林气候(河流上游)。上游山区12月降雨量最少、1011月降雨量最大。河流发源于该国西南部海拔3 600米的帕帕斯荒原上,向北穿行在东科迪勒拉山和中科迪勒拉山之间的谷地中。河流流量较大,每年有两次汛期,河道较平直,多急流浅滩;流入北部低地沼泽后,流速骤减,泥沙经常淤塞河口。从河口巴兰基亚可通航到拉多拉达,其沟通了内地和加勒比海间的联系。下图为马格达莱纳河流域示意图。(1)分析马格达莱纳河每年有两次汛期的原因。(2)指出马格达莱纳河上、下

53、游开发利用的方向。(3)分析马格达莱纳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解析:(1)马格达莱纳河每年有两次汛期的原因需要根据该河流经地区的气候特征、河流的补给方式等进行分析。(2)根据该河上、下游的自然地理特征,并结合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即可。(3)从该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资金、技术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马格达莱纳河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上游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雨最多的月份为1011月,下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雨最多的月份为69月;降雨的时段不同使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2)马格达莱纳河上游位于山区,地势落差大,宜进行水能开发(梯级开发);下游为平原,工农业相对发达,对水运及水源需求量大,宜开发航运,并为工业和农业发展提供水源等。(3)该河上游位于山区,多急流浅滩,地质条件复杂,流经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流域全年径流量较大,汛期较长,增加施工难度;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