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小说是当
2、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
3、质)材料二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上述思想作为一种创作理念,与传统的强调文学与生活同质性的“模仿”和“再现”理论,有着较大的区别。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固守传统的“模仿”“再现”原则的固然不是少数,而追求叙事的诗性价值也是一些作家的
4、自觉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样式,更多的是与历史发生密切的关联。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经国史之补”的面貌出场的。因此,可以说早期的小说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这样的小说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人们更多地关心它所叙之“事”,而不关心它是如何“叙”事的,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小说不断地从讲故事的原始形态向诗性叙事的现代形态发展。许多现代优秀小说,借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话说,是“浸透了诗的”。在中国,第一部充分诗化的叙事文学作品是红楼梦。在这部不朽之作中,诸如“顽石幻形
5、入世”“绛珠还泪”“木石姻缘”“风月宝鉴”等审美意象奇幻而丰盈,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层出不穷,超言绝象的不尽内涵对人的心智有着永恒的吸引力。曹雪芹将人间严酷的现实世界充分诗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达到了叙事艺术的巅峰。(摘编自孙春吴论现代小说的诗性叙事)材料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孙犁的小说表现出很强的诗化品格。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性格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
6、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在孙犁的小说世界里,大量的农村青年妇女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物系列画廊。老胡的事里的小梅、丈夫里的媳妇、芦花荡里的两个女孩、荷花淀与嘱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儿、蒿儿梁里的女主任、吴召儿里的吴召儿、山地回忆里的妞儿对这些青年妇女,孙犁不是穷形尽相、面面俱到地刻画描写,而是重在发掘她们的灵魂美、人情美,作者把这些人物当作“美的极致化身”,而不是借她们来展示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在孙犁的笔下,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
7、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小说与诗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在营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别的:诗是抒情文体,在一首诗中,意境是统一的、自足的;而小说是叙事文体,人事过程的展现必须以场面的递进为背景,小说的意境是通过场面来显示的。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孙犁的许多小说往往就是由几个场景连缀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刻意创造的。正是内在于小说深层的诗情诗境,将缺少时间规定性的生活片段连缀贯穿起来,使得孙犁的小说呈现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孙犁像写诗一样
8、写小说,也像写诗一样锤炼语言,他的小说语言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巧设比喻,是孙犁小说语言诗性美的突出表现。围绕一个描写对象,以比喻为手段多方网罗物象,扩大语言的意象密度,增强语言的诗意,这可以说是他的“繁笔”。而“简笔”他也同样用得富有诗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白描勾勒,寥寥数语,便传达出丰富的意味。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动分明是内心的震动:是依恋丈夫,还是担心丈夫,还是因为想见独身持家的艰辛,或者这些心绪兼而有之?对此作者不着一字,留下空白,让读者根据主人公的动作细节去
9、想象。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朱光潜认为:小说的功用在于叙事说理,而诗则着意于抒情遣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由于诗的渗透,孙犁小说语言的音乐性大大增强,语言的内在节奏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摘编自靳新来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性是所有文学形式共有的本质特征,是所有文学形式的普遍追求,是提高文学作品艺术品位的首要因素。B.文学的“异质化”意指对客观现实人生所做的情态化和心灵化艺术加工,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再现”。C.小说的故事性和诗性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故
10、事性越强则诗性越弱;反之,故事性越弱诗性就越强。D.小说是否具有诗性的特质,取决于作者能否将传统诗歌营造意境的技法灵活自如地移植到小说创作之中来。答案B解析A项,“本质特征”表述错误,原文为“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首要因素”于文无据,原文为“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C项,“小说的故事性和诗性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说法过于绝对,故事性和诗性可以适当兼容。D项,“取决于”表述不当,小说和诗歌在营造意境方面有差别,小说的诗性不仅仅体现在营造意境这一方面。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1、3分)A.诗性小说关注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往往淡化其社会历史价值,也追求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B.海德格尔对客观生活进行主观异质化处理的观点,同孙犁将主观情感充分客观化的做法,本质是一样的。C.小说中的人物如果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那这部小说就可以被视为诗性化作品。D.孙犁的诗性小说,注重挖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把一些典型人物当作“美的极致化身”,称之诗化人物。答案C解析C项,以偏概全,“那这部小说就可以被视为诗性化作品”错。结合“一般来说,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性格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
12、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个作家的审美追求,决定着作品基本的审美品格”“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等分析,“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是“小说被视为诗性化作品”的部分条件。3.下列与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相吻合的一项是()(3分)A.祝福中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真实而传神地刻画了其精神世界。B.装在套子里的人谈到别里科夫的婚事时写道,“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极尽讽刺之能事。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关风雪的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却渲染了气氛,
13、同时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走向高潮。D.边城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答案D解析A项,祥林嫂的三幅画像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她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不能体现小说的诗性特征。B项,“极尽讽刺之能事”不能体现小说的诗性特征。C项,与孙犁小说的诗性特征不相吻合。4.材料三在说理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举例说明。(4分)参考答案对比论证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将孙犁与一般小说家的创作方法进行对比,说明他重在发掘人物的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引证法。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指出小说的意境常常借助场景来营造。例证法。运用荷花淀里水生嫂听
14、说丈夫要随队出征时“手指震动了一下”的细节,论证孙犁善用白描手法表达丰富意味。解析结合“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孙犁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欢乐的东西。在孙犁的小说世界里,大量的农村青年妇女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物系列画廊”“在孙犁的笔下,她们的性格无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单纯的,但她们因包蕴着作者的丰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显得富有诗意,可以称之为诗化的人物”“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一般的小说作家往往通过立体多面的人物性格来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人生”等分析,运用对比论证法,将孙犁与一般小说家的创作方法进行对比。结合“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
15、旨,同时还要配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分析,运用引证法,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指出小说意境常常借助场景来营造。结合“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动分明是内心的震动:是依恋丈夫,还是担心丈夫,还是因为想见独身持家的艰辛,或者这些心绪兼而有之?对此作者不着一字,留下空白,让读者根据主人公的动作细节去想象。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是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分析,运用例证法,运用荷花淀里水生嫂听说丈夫要随队出征时“手指震动了一下”的细节,论证孙犁善用白描手法表达丰富意味。5.如
16、何提升中国当代小说的“诗性”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参考答案端正心态:反对过度沉迷故事性、通俗化、商业化,摈弃浮躁,淡泊名利,自觉追求。生活诗化:对客观生活进行艺术提炼加工,改造成诗意的生活。表达诗化:运用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寄托深层意蕴。形象诗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发掘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意境诗化:移情入景,物我交融,描摹创设别有韵致的意境。语言诗化:锤炼语言,使其富有诗的特质、诗的美感。解析结合“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
17、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层出不穷,超言绝象的不尽内涵对人的心智有着永恒的吸引力”“孙犁不是穷形尽相、面面俱到地刻画描写,而是重在发掘她们的灵魂美、人情美,作者把这些人物当作美的极致化身,而不是借她们来展示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围绕一个描写对象,以比喻为手段多方网罗物象,扩大语言的意象密度,增强语言的诗意”等分析,提升中国当代小说的“诗性”特征,可从端正心态、生活
18、诗化、表达诗化、形象诗化、意境诗化、语言诗化等方面入手,注意结合文本分析。(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挖光阴过日子荆爱民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得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常是老家人走半天了,而心里总还是牵牵挂挂的,忽然就感悟到了中国汉字实在是太伟大、太神奇了。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谁的生活就好;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就是黑的,就颜面无光。在靠北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深感到向阳与背阴的巨大差
19、距,在寒冷的冬天,向阳的房子本来有暖气,再加上明晃晃的太阳,在这面办公的人穿着夹衣上班,而背阴处虽有暖气,但还是觉得太冷,人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上班,即使是这样,暖气稍微跟不上,背阴的房间就冷得坐不住。背阴房间养的几盆花,花叶小,长得不旺,很少能有开花的机会。花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在同一个季度,甚至在同一层楼里,只是因为背阴向阳的不同,这日子的差别可就大多了。同样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呢?就是因为各人过的日子不同,即拥有阳光的多少不同形成的啊。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同一片树林中刚长出的小树苗,几乎大小一个模样,但几个月后就有了变化,那些叶儿大一些个子稍微
20、高一点点的,就能多得一分光和热,就能多承接一份雨和露,几年时间后,同一片树林子中的树木就变得大大小小的,几十年过去后,大树就把小树荫蔽死了。应了那句古话:大树底下无美草。当大树参天而立时,谁还想得到那些树底下灰黑僵卧的枯枝与大树是一娘所生的呢。曾经看过一篇短文,题目记得很清楚一米阳光,大意是说一个青年与奶奶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在两个高楼中间的一个小房子里,每天只有一米阳光,他把最美好的一米阳光让与奶奶享受,整篇文章是积极向上的。但在我看来,一米阳光总是有限的,是万不得已,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那样,老奶奶的床就放在那狭窄的小房子中间,如果那老奶奶不用去撵那一米阳光,而是天天坐在阴凉处纳凉那多好啊。
21、老家在陇东农村,我的童年曾经在地坑庄子里度过。在漫长的冬天里,地坑庄子里的阳光总是来得迟走得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蹲在阳光里晒暖,那是多么让人向往的时光啊。长大了东奔西走,偶然的一天才省悟自己受尽磨难也就是寻找阳光,寻找冬天里晒暖的地方啊。寻找阳光的过程就是过日子,母亲在世时总是劝我,要好好过日子。这好好过日子就是寻找阳光寻找温暖的过程,过日子要积极行动,要善于奔走。在我们家乡,把会过日子的人家称之为光阴好,把能过上好日子的人称之为能挖光阴。原来这光阴也能挖来啊。农民辛苦,经历春风秋雨夏暑,就是一种挖光阴的行为,挖光阴讲究的是行动,要积极去挖,才有自己的好光阴可言,才有好日子可过。农村人常有的一
22、句话就是人有懒筋,把懒筋拉开了人就勤劳了。街面上多的是美容美甲店,电视上多的是养生养颜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那是相当遥远的事,美容与养生离我们还很远,我们要做的事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光阴;人类生活了几千上万年,还在祖祖辈辈地挖光阴,看电影电视上传播的一些大片,也是强调挖光阴,无论是哪个国度、哪个朝代的艺术品都演绎的是同样一个主题,即挖光阴。汉字的妙处还在于:光阴,不但有光还有阴,即热了往凉处挪,冷了往热处走。光阴一词充满了哲学意味,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于是盛夏就创造了空调,冬天就有了暖气。小时候读过一篇火龙衣,说是一个长工因为顶撞了地主,被地主关在磨
23、坊中,长工冷得受不了,推上空磨转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对地主说他穿了件火龙衣,简直热得受不了。故事的后半段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长工靠智慧赢得了生存的机会,故事的本身也说明,日子要过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如果住在地坑庄子里,就要早早地收拾柴火,种好庄稼,多收一些玉米秆、麦草,或者扫些树叶,把土炕烧得热腾腾的,把日子过富足。或者勤劳致富挣下钱买来大块大块的炭,把火炉生得旺旺的,火炉上熬上罐罐茶,烤上洋芋,那日子才叫过得有滋有味呢。如果生在北极,就能依靠祖上的遗传基因,刚出生后就可以在冷水中受得洗礼,更要在后天的生活中把身体历练得棒棒的,卧得冷雪,受得寒冻,并且在这样的地方生存繁衍,只有这样去做
24、,光阴也就挖下了。思绪万千地正在往下写,几年不见的一个熟人来看我,张嘴就问,老荆,日子过得怎么样?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写住在向阳和住在背阴房间的不同、同一片树林中小树苗成长得不同,都意在说明“阳光对于人类和植物来说的重要性”。B.在作者看来,一米阳光中的老奶奶“去撵那一米阳光”值得赞赏;但若换个思路,“坐在阴凉处纳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C.作者建议我们,作为普通人,不要做那不切合我们生活实际的事情,要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况,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去生活。D.作者说“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
25、“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这启发人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努力拼搏。答案A解析A项,“同一片树林中小树苗成长得不同”意在说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小树苗成长的艰难,强调要努力争取“拥有阳光”。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段通过比喻和比较,形象地解说了什么样的日子是“宽裕”的,什么样中的日子是“紧巴巴”的,具体而生动。B.文章的第段借助议论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抒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为下文进一步揭示“寻找阳光”的内涵做铺垫。C.作者善于借生活中的点滴和小故事表达哲思,比如用童话火龙衣说明日子要过中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的生活道理。D.这篇议
26、论性散文围绕“过日子”展开联想,循着“日子寻找阳光过日子的艰难怎样过日子”来组织文章,思路清晰条理。答案B解析B项,“议论和抒情”错,第段“长大了东奔西走,偶然的一天才省悟自己受尽磨难也就是寻找阳光,寻找冬天里晒暖的地方啊”,故应为“借助记叙和议论”,“过渡到下文对过日子的联想和思考”。8.文章第段,母亲说的“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这句话有什么含意?请简述。(4分)参考答案“年”和“月”是就时间概念来说,时间很容易度过,“日子”是指生活,“过日子”指人生活在世间;在世间有各种各样生活环境,有酸甜苦辣,生活需要无尽的付出,是艰难的。解析“年好过,月好过”,这里的“年”和“月”是相对于漫长的“
27、时间”概念说的,意思是时间很容易过去。“日子难过”的含义,可结合上文提到的“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谁的生活就好;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等句子来理解:“日子”指生活,“过日子”指人生活在世间;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需要为生活不断劳作、付出等,因此生活在世间是不容易的,这就是“日子难过”。9.文章以“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水到渠成,点明题意,升华了“积极行动、不断奋斗”的主题;首尾呼应,文章以拉家常写起,又以人物对话结束,结构
28、完整;作者不但是“说”而且在“做”,增强了文章的感召力。解析首先要理解“挖光阴”的含义,根据上文“母亲在世时总是劝我,要好好过日子。这好好过日子就是寻找阳光寻找温暖的过程,过日子要积极行动,要善于奔走。在我们家乡,把会过日子的人家称之为光阴好,把能过上好日子的人称之为能挖光阴”“挖光阴讲究的是行动,要积极去挖,才有自己的好光阴可言,才有好日子可过”,可知“挖光阴”就是“要行动”“要努力奋斗”。当熟人问“老荆,日子过得怎么样”时,“我”回答“正在挖光阴呢”,这个回答既水到渠成,又点明了题意,照应题目,升华了主旨:要积极行动,不断奋斗。这个结尾的巧妙之处还在于,作者不但是“说”而且在“做”,增强了
29、文章的感召力。同时,从文章结构上看,文章开头写“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得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结尾写“我”与熟人的对话,这个结尾与文章开头的闲话家常相呼应,结构完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李化龙,字于田,长垣人。万历二年进士。除嵩县知县。年甫二十,胥吏易之。化龙阴察其奸,悉召置之法,县中大治。二十七年三月,化龙起故官,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讨播州叛臣杨应龙。应龙性猜狠嗜杀数从征调恃功骄蹇知川兵脆弱阴有据蜀志间出剽州县化龙至成都征兵
30、未至亦谬为好语縻之帝闻綦江破,大怒。赐化龙剑,假便宜讨贼。诸军大集,化龙先檄水西兵三万守贵州,断招苗路,乃移重庆,大誓文武。明年二月分八道进兵,川师四路,黔师三路,楚师一路分两翼,化龙自将中军策应。应龙以劲兵二万属其子,比抗诸路兵皆大败,应龙顿足叹曰:“吾不用时泰计,今死矣!”六月,刘纟廷破土、月二城,应龙窘,与二妾俱缢。诏磔应龙尸并子朝栋于市。化龙初闻父丧,以金革起复,至是乞归终制。三十一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与淮、扬巡抚李三才奏开淤河,由直河入泇口抵夏镇二百六十里,避黄河吕梁之险。再以忧去,未代。叙前平播功,晋兵部尚书,加少保,荫一子世锦衣指挥使。三十五年夏,起戎政尚书。化龙以京营
31、根本,奏陈十一滥、十二苦、十九宜,皆置不理。兵部自二十七年后,左、右侍郎皆空署。未几,尚书萧大亨亦致仕,化龙掌部事。三十七年正月,京师讹言寇至,民争避匿,边民逃入都门者亦数万。辅臣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帝亦不报。辽战士二万余皆老弱,而税监高淮肆虐,辽人切齿。化龙请停税课且增兵万人,又条上兵食款战之策,帝皆不报。卒官,年七十。谥襄毅,赠少师,加赠太师。(选自明史李化龙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龙性猜狠嗜杀/数从征调/恃功骄蹇/知川兵脆弱/阴有据蜀志/间出剽州县/化龙至/成都征兵未至/亦谬为好语縻之/B.应龙性猜狠嗜杀/数从征调/恃功骄蹇
32、/知川兵脆弱/阴有据蜀/志间出剽州县/化龙至成都/征兵未至/亦谬为好语縻之/C.应龙性猜狠嗜杀/数从征调/恃功骄蹇/知川兵脆弱/阴有据蜀志/间出剽州县/化龙至成都/征兵未至/亦谬为好语縻之/D.应龙性猜/狠嗜杀数从征调/恃功骄蹇/知川兵脆弱/阴有据蜀志/间出剽州县/化龙至/成都征兵未至/亦谬为好语縻之/答案C解析句中“应龙性猜狠嗜杀”,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D项;“阴有据蜀志”是说“暗中有占据蜀地的打算”,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项;“化龙至成都”是说“李化龙到成都”,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
33、员,合称督抚,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巡抚位于总督之下。B.终制,古代礼制,父母死后,子女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但官员无须离职。C.工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央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屯田等。D.谥,即谥号,封建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去世后,依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答案B解析B项,“官员无须离职”错,“终制”规定官员需要离职。特殊情况下,朝廷强令丧服未满官员出仕,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参加吉礼,称“夺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化龙奉命讨逆,不辱使命。他巡抚四川,征讨叛臣杨应龙;皇帝赐他尚方宝剑,充分
34、放权;他用先利诱后攻打的计策,在两年之内,平定杨应龙之乱。B.李化龙尽心为政,建言献策。他在工部任职时,与淮、扬巡抚李三才一起奏请疏通河道,以避吕梁之险;担任戎政尚书,奏陈十一滥、十二苦、十九宜。C.李化龙体恤下情,条陈进谏。辽地不少战士老弱贫残,但税监残暴,李化龙便请求停止收税,并且增兵一万人,又逐条上奏兵士粮食、和议、战斗之策。D.李化龙官高权重,赠谥美显。他二十岁便出任知县,后官至巡抚、总督,因功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加封少保,去世后,被追封为少师、太师,赐谥襄毅。答案A解析A项,“他用先利诱后攻打的计策”于文无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化龙阴察其奸,悉召置之
35、法,县中大治。(2)辅臣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帝亦不报。答案(1)李化龙暗地调查出他们邪恶不正的行为,全部将他们召来以法纪处置,(从此)县里治理得非常好。(2)辅臣说兵部尚书只有一个人,拿什么应付突然的变化,皇上也没有回复。14.李化龙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为什么没有立即请求回家守丧?请简要说明。(3分)参考答案李化龙起初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本来应赴丧。因为李化龙是为了征讨播州叛臣杨应龙被起用的,他应该以国事为重,所以等平息了叛乱后,才请求回家守丧。参考译文李化龙,字于田,是长垣人。万历二年进士。任嵩县知县。年龄刚二十,胥吏很轻视他。李化龙暗地调查出他们邪恶不正的行为,全部将他们召来以法纪
36、处置,(从此)县里治理得非常好。万历二十七年三月,李化龙被起用为原官,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兼巡抚四川,征讨播州叛臣杨应龙。杨应龙性格猜忌、凶狠、嗜杀,数次跟从征集调遣人员物资,凭借功劳骄恣傲慢。知道川兵力量不足,暗中有占据蜀地的打算,秘密出去剽掠州县。李化龙到成都,征讨的军队却未到,他就假意与杨应龙好言好语,以牵制杨应龙。皇帝听到綦江被攻破的消息,大怒。赐给李化龙尚方宝剑,为他征讨叛贼提供方便。各军大规模集结,李化龙先令水西兵三万守住贵州,截断杨应龙征召苗人的道路,之后他移兵重庆,大会文武官兵。第二年二月分兵八路进攻,川地军队分四路,黔地军队分三路,楚地军队一路分为两翼,李化龙亲自率领中军策应
37、。杨应龙以劲旅二万交给他的儿子,等到抗击诸路官军都大败,杨应龙跺脚叹息说:“我不用孙时泰的计策,今天死定了!”六月,刘纟廷攻破土、月二城,杨应龙走投无路,与二妾都上吊自尽。皇上下诏将杨应龙的尸体和他儿子朝栋在市中肢解。李化龙当初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准备赴丧,(但是)因战争而起用复职,到这时乞求回家守丧。万历三十一年四月被任命为工部右侍郎,总管黄河水道,他与淮、扬巡抚李三才奏请开通淤塞的黄河,由直河入泇口抵达夏镇二百六十里,避开黄河吕梁的险峻地带。因为母亲去世再次离职,没有人代替他。朝廷品评他从前平定播州的功劳,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官少保,庇荫一个儿子世袭锦衣指挥使的职位。万历三十五年夏天,被起用
38、为戎政尚书。李化龙认为京营是根本所在,上奏陈述十一条滥用无度、十二条困苦、十九条该做的事,都被朝廷置之不理。兵部从万历二十七年后,左、右侍郎的职位都空缺着。没有多久,尚书萧大亨也退休了,由李化龙掌管兵部之事。万历三十七年正月,京师讹传寇来,老百姓争着逃避,边塞百姓逃入都城的也有数万人。辅臣说兵部尚书只有一个人,拿什么应付突然的变化,皇上也没有回复。辽地战士二万多人都是老弱之人,而税监高淮残暴,辽人恨得咬牙切齿。李化龙请求停止收税,并且增兵一万人,又分条上奏兵士粮食、和议、战斗之策,皇上都没有回复。李化龙死在官任上,终年七十岁。谥号襄毅,赠少师,加赠太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3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516题。谴疟鬼(节选)韩愈屑屑水帝魂,谢谢无余辉。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岂不忝厥祖,勔然不知归。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降集随九歌,饮芳而食菲。赠汝以好辞,咄汝去莫违。注屑屑:不安。谢谢:辞别。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气盛言宜,把疟疾比作疟鬼,斥其辱没家门,表达誓要斩草除根的决心。B.疟鬼是水帝不肖之子,喜欢耀武扬威,趁秋季到来,为害人间,被百姓咒骂。C.写疟鬼恬不知耻,在病人呕吐物中求食,不避污秽,侧面描写疟疾病症之重。D.诗人劝疟鬼回家陪伴家人,在想象神明之境的时候借鉴了楚辞中
40、的丰富意象。答案A解析A项,“表达誓要斩草除根的决心”错,韩愈并没有表达将疟鬼消灭殆尽的意图,只是表示将其遣送归家,让其过上正常的神的生活,不要来祸害人间,表达了人神和谐共处的意愿。16.请从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标题。(6分)参考答案直接点明诗歌内容,开门见山,概括性强;直抒胸臆,表达对疾病的强烈情感;“谴”字一语双关,既包含对疟鬼的严厉谴责,又有要将其遣送回家的意思,含蓄蕴藉。解析“谴疟鬼”,韩愈这首谴责疟鬼的诗作,无疑是古代疫鬼思想的真实反映。直接点明诗歌内容,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古人对于疟鬼作祟的说法,大都深信不疑。韩愈把疟疾流行归咎于疟鬼,并苦口婆心地对疟鬼展开批评教育,在当时是满
41、满的正能量。“谴”字,可以是谴责的意思,也有遣送的意思,一语双关,含蓄蕴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与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句写出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以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既有表现声音浊杂粗重的“”,也有形容声音婉转流利的“”。答案(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气吞万坐如虎赢得仓皇北顾(3)大弦嘈嘈如急雨间关莺语花底滑解析注意“斯夫”“嘈
42、嘈”“莺”等字词的书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南方的寒冷我仅仅接触过。说得具体一点,是在江汉平原,是在过去。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上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又领略了寒冰的高度。寒冷是风
43、丢下的种子,风是无孔不入的精灵。家乡有一句话,叫作“针尖大的眼,簸箕大的风”。18.下列对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借代、比喻、反复B.比喻、拟人、排比C.排比、借代、夸张D.比拟、反复、比喻答案B解析“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是拟人,“有如碎玉的声响”是比喻,“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是排比。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是在过去,说得具体一点,是在江汉平原。B.是的,南方的寒冷我仅仅接触过。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C.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
44、汉平原。D.是的,南方的寒冷我仅仅接触过。是在江汉平原,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答案C解析画线的语句语序不当,造成了表意不明,C项修改准确恰当。20.在文中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之准确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答案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一份对象大多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调查问卷显示,碎片化阅读成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能带给人大量的信息,同时还有快速、及时、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但是碎片化阅读并非是没有缺点的,不能代表未来的阅读趋势。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
45、碎时间来阅读的同时,也挤占了深度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还使人造成了一种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等方式获得知识碎片,不易形成深度的、批判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参考答案处删去“大多”;处在“零碎时间”后加“的优点”;处“并非是”改为“并非”或“并不是”;处“造成”改为“养成”。解析此题中“大多以为主”句式杂糅;“同时还有”成分残缺;“并非是”重复赘余,“非”有“不是”的意思;“使人造成了一种惰性依赖”搭配不当。22.阅读下列材料,请给5G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5分)5G为何这么热看看网友怎么说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近来,5G的热度逐步攀升。从国家政府到企业,厂商。从新闻媒体到大众百
46、姓,整个社会都在热议5G这个焦点。猫眼智客:1G、2G、3G、4G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是在人与人的通信往来上,最早的语音通信、文字简讯以及4G网络下的多媒体都只是让人连接人变得更容易,5G则是让万物互联,因为所有入网产品的连接响应速度几乎快到零延时。再加上超高速率超大连接等优点,5G从传统的人连接人直接飞升到人连接万物,万物连接万物的水平。老金看世界:5G超高速,低时延以及海量介入的特性,使得5G可以去支持很多新兴科技,目前很多领域都在应用5G,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控制、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未来5G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IT老菜鸟:5G有着高稳健性,他支持网络
47、分片技术,也就是5G网络可以实现基于应用的分层,让不同使用需求的应用互相稳定传输,互不干扰。参考答案5G是能让万物互联、具有超高速和高稳健性特性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解析从第1段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从第2段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5G让万物互联”,从第3段中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5G超高速、低时延以及海量介入的特性”,从第4段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5G有着高稳健性”,由以上信息进行综合,最后整理出答案:5G是能让万物互联、具有超高速和高稳健性特性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以前,篾匠编织花篮时,竹片需要破很多次才能破成很细的竹
48、棍,篾匠一直破,最后把竹片破成需要的样子。这种精致的竹器,需要很多细小的竹棍,而每一根都不能马虎制作,否则就破坏了整体效果。在编织时,篾匠的心中装着多种形状,如何起底子,何时收口,都心中有数。如今,超市里售卖的花篮等竹器都是机器生产出来的,虽然便宜但总会让人觉得,没有经过篾匠一刀刀破竹,一根一根刮去毛刺,也就缺少某种人文温情。造型奇特、凝聚着篾匠独特审美的花篮之类的工艺品,恐怕还得靠篾匠手工制作。读了上面的材料,对于花篮等的制作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立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材料内容是关于竹篾匠编织花篮等竹器和机器编织竹器的比
49、较。实质上是有关传统手工生产与现代机器生产的问题。综合材料及写作要求,最佳立意应该是肯定传统手工生产。当然,在肯定传统手工生产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辩证看待这一问题,比如从规模、价格等来看,传统不如现代。若是完全否定传统手工生产或完全肯定现代机器生产则属偏题。重视关键词,如机器生产、手工制作、人文情怀等,分析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手工制作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参考这些关键词可以进行立意:有温情的工艺超越冷冰冰的机器。传统的手艺不能丢。承载着温情的传统手工生产需看重。机器化的大生产不能代替人工的审美。辩证看待传统手工生产与现代机器生产。参考例文让家乡情怀流进我们的心田提到
50、家乡,我会想起儿时的棉花糖、糖人、炸米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场春晚节目和几条拜年的短信取代。然而,这些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节申遗成功,当成皮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以及蕴含在传统手工艺品中的温情和乡情。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被大家轻易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手工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家乡不仅在人们的心头失落,家乡的人文景观也在消失。“少小离家老大
51、回”,已找不到昔日风貌,眼前尽是由水泥、塑料、不锈钢拼合起来的建筑,这些建筑形成正在一步步、一片片地“统一天下”。照此下去,大地上的文化景观将是重复、单调、乏味的。眼下,不少人在呼吁保卫家乡的价值,爱护家乡的文化景观,只要这些景观还在,就会山水有情,游子梦牵,就会竹筐有意,游子有寄。在现代化竞争中身心疲惫的人们,就会从家乡风土情怀中体味家的温馨。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门手艺,一个传统,难道不值得传承吗?家乡传统手工艺品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很多人深思。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认为工艺美术要在保护与发展中并行,这是工艺美术延续的宗旨。工艺美术深含工匠精神,在当下不仅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还要根据现代生产、生活的发展需要,对相应的制度措施、政策法规予以完善与改进,如工美大师评比机制、相关机构职能定位等,从而真正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艺美术。一位名人曾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想改用这句话结尾:“一个没有悠久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悠久文化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珍惜去传承去发扬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