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讲两极世界的形成考点清单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1从盟友到对手2美苏“冷战”(1)含义(2)表现国家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组织形式:社会主义阵营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图解概念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易混易错在“冷战”期间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爆发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的体现。“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整体把握两极世界的形成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欧洲:德国的分裂(1)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
2、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2)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亚洲史论共识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系格局,导致两个阵营尖锐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1962年,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2)美国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3)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4影响: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
3、替,但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名师点睛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二战后之所以出现两极格局,一是由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二是因为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史论共识“冷战”是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全球霸权战略,导致部分国家分裂和国际局势紧张,说明了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局势动荡不安的根源。因此只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能建立持久、和谐、共同繁荣的世界。基准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主题一两极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冲垮,雅尔塔体系形成,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2美苏形成了实力
4、的均势,分别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3二战后,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4美苏“冷战”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主题二美苏的“冷战”图示1冷战的目的: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2冷战的实质:美国要称霸全球。3冷战的特点(1)国家集团的对抗以美、苏的对立为标志,由此构成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2)两大国家集团的成员都是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作为政治基础,使两大国家集团分别以美国为中心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
5、营的面目出现。(3)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在亚洲则出现了与之相呼应的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主题三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
6、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史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杜鲁门的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和平与国家安全,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史料二信息解读以上两幅图片是1947年漫画家华君武为揭露“马歇尔计划”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深刻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实现美国的利益最大化。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
7、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答案观点:不是。原因: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比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阵脚,以“复兴欧洲”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基准考点二两极格局下的矛盾与影响主题一两极格局下的基本矛盾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2资本
8、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倾向,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4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主题二两极格局的影响1积极影响(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开展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2消极影
9、响(1)政治上,严重恶化的国际关系,使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2)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关于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对战后近50年国际关系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积极的一面是主要的,一种观点认为消极的一面是主要的。探究思考: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
10、际环境。(2)消极作用: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例1 (2012大纲全国高考)“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审题突破1949年,
11、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4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直接威胁了民主德国的安全,而民主德国是在苏联的影响下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认为这对整个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1955年成立了与北约对抗的华沙条约组织,因此选择C项。答案C例2 (2011广东高考)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审题突破A与“在欧洲”、“经济手段”、“对付苏联”一致B在美国成立,与材料中“在欧
12、洲”冲突C军事手段,与材料中“经济手段”不一致D贸易协定,与对付苏联主题无关答案A例3 (2011福建高考)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审题突破备选项中事件分别出现于1947年、1947年、1955年、1965年,只有C项符合“20世纪50年代”这一条件。答案C如何快速找到“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干和备选项中所包含的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信息”,找到了“题
13、眼”也就意味着拿到了解题的钥匙。要想快速找到“题眼”,准确把握答题方向,可通过转换法进行,即将题干化繁为简,将设问化难为易,剔除无效信息、干扰信息,保留有效信息,使材料变短变易,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另外,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结合所学知识对关键词句进行整理和分析,也可找到“题眼”。如例2中“经济手段”、“对付苏联”,例3中“20世纪50年代”等关键词即是找到“题眼”的突破口。命题感悟本考点命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运用图文材料设置情境,考查对两极格局形成、影响及阶段特征的理解认识。复习备考时,应重视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理解记忆;分析国际大背景下具体史实的特点、影响,突出美苏两极格局的实质是
14、两分天下,不同国家利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1(立意朝鲜半岛局势)俄罗斯外交部指出韩美新导弹协议的签署会进一步加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而源自2000年的朝韩离散家属互访活动,有利于半岛局势的缓和,令世人瞩目。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B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C家属的重逢是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D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局势缓和答案B解析“冷战”是朝鲜分裂的根源,故A项错;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早在1991年就已完成,故C、D两项说法有误,答案为B。2(立意伊朗核问题、古巴导弹危机)2012年10月10日消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对伊
15、朗动武将终结伊朗核问题的所有谈判进程。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1962年低了许多”。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多极化使各国经济矛盾日益加深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从美俄较量的角度考查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普京的话是强调当今国际形势比古巴导弹危机时要缓和的多,故排除第一种说法。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3(立意主干知识:“冷战”)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
16、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答案C解析“冷战”局面的出现,美苏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同时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本题“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4(立意概念:马歇尔计划)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美国资深战略家、88岁的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建议中国:展开“胡锦涛计划”,援助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发挥当年“马歇尔计划”之效用,并借此令中国
17、成为全球领袖国家。基辛格在此强调的“马歇尔计划”之效用指的是()A抵制社会主义势力的渗透 B建立世界霸主地位C实现欧洲经济的复苏 D在政治上控制欧洲答案C解析注意基辛格所强调的是当年“马歇尔计划”的正面作用:援助了西欧经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基于此基辛格建议中国实行“胡锦涛计划”。故答案选C项。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5(立意新价值观:珍爱和平)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的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
18、有冲突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长时期的和平”应该理解为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而方式是不采用武力,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6观察下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第一世界的真相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C二战后美苏“冷战”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答案C解析图中的“第一世界”是指美苏两极。由材料信息可知,图中人物表面上尽管“缓和”,但缓和的背后是暗藏祸心,都希望争取“优势”。这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冷战”特征。二战后的欧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俄
19、罗斯都不是第一世界,排除A、B、D。对点训练考点一从盟友到对手1“冷战”期间,美国认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则认为“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影响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因素包括()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A B C D答案C解析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产生对抗,出现了“冷战”。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冷战”结束后。2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
20、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这段话所表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英国在国际上的优势将会永远丧失B美苏两极格局将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C英国将成为战败国D英国应和这两个国家联合,共同主宰世界答案B解析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言论说明英国已经丧失了在国际上的优势,而美苏两大国将会在二战后成为国际格局的主角。考点二美苏“冷战”3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C罗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答案B解
21、析从材料中“杜鲁门”及其讲话含义可知,这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向世人表明了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所述是吻合的。4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的文字“没有马歇尔计划”“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荷兰政府是在向人民宣传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B。5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
22、,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美国正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推断是马歇尔计划。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建立一个旨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6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指出,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美国拉帮结派对付中国,在中国近海搞联合军演的做法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思维,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集中表现在()A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B全球一体化趋势加
23、强C世界经济事实上出现“半球化”D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答案A解析B、C、D三项的内容都与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有关,但与“国际政治格局”的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考点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朝鲜半岛的局势。朝鲜半岛在内战后一直处于分裂状态,韩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8柏林墙竖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
24、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时代的产物C两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答案B解析二战后由于美苏的争夺,德国分裂,成立了东德和西德,因此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时代的产物。9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苏联这种“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出于预谋的挑衅性地、不正当地改变现状的行动”,这对美国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材料中“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指()A发起朝鲜战争 B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C成立经互会 D成立华约答案B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1962年”“肯尼迪”“出于预谋的挑衅性地”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深化训练1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
25、:“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答案B解析美苏生活在不同环境里,却又“不会兵戎相见”,与冷战的内涵有一致性,故选B。2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稳定西欧经济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 BC D答案B解析第项“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意义。故本题选B项。3肯尼迪曾言:“
26、只有总统的指令才能开火,否则就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的领导人都采取冷静的态度,尽量避免危机的升级,并且保持联络。美苏双方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有()北约和华约的建立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A BC D答案B解析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体现的是美苏对抗,故应排除;越南战争属于“冷战”中的热战,体现的依然是美苏对抗,故应排除。4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活动主题:走进美俄天地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
27、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步骤二:画面回放,再现历史图一 北大西洋 图二华沙条约公约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图三苏联
28、“冷战”宣传画: 图四赫鲁晓夫和美华盛顿的“和平鸽” 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4)图一、图二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建立的场景,这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从图三、图四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的什么信息?并再举两例。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6)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苏联败下阵来,苏联解体。(4)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5)信息:大力发展核武器,进行军事竞争。例子: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6)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原因或理由: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
29、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三是摩擦不断,关系恶化。(后两种理由略)解析第(1)问根据二战时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进行回答;第(2)问结合“冷战”开始的标志进行回答;第(3)问根据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和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回答;第(4)问从两大军事集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的角度回答;第(5)问结合图片信息进行分析;第(6)问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言之有理。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她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
30、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三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材料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针对该事件,四则材料有哪一方面
31、相似(同)的记录?(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四则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认为造成观点不同的原因有哪些?(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答案(1)朝鲜战争;在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越过三八线南下。(2)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是北朝鲜要“解放”南朝鲜;材料三没有直接说明起因,但暗示这是内战;材料四认为是北朝鲜反抗南朝鲜的进攻。原因:事件本身复杂,因此难以厘清,导致众说纷纭;作者立场不同,因此视角不同,导致分析不同;受意识形态制约,因此先入为主,导致不尊重事实。(3)会尽量客观而认真地研读上述各方材料,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两个材料就下结论;会将上述材料放入原著之中,力求理解作者的真正含义;会将上述材料及著作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条件、环境与思想情感。方法或途径: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更多的资料,进行比较;与老师和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可能的话),寻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朝鲜战争爆发时的具体情况;通过信件(邮件)向有关专家请教等。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分析可知描述的是朝鲜战争。第(2)问比较材料内容得出在朝鲜战争上的观点的差异。第(3)问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