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165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1届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优培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优点津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破全球气候变暖的“2大原因”“4大影响”和“4大措施”(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人为原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

2、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典例1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解析】第(1)题

3、,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项正确。第(2)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项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项排除;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项排除;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项排除。【答案】(1)B (2)B二、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的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交通影响交

4、通建设大多是在陆地表面进行的,在建设中要求体现“成本低、时效高”的原则。因此,建设成本(工程难度、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方式、交通线路的选择以及交通密度的大小。如何结合地形状况分析评价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呢?第一步,以型定方式。即根据地形类型确定交通运输方式。平原区各种方式都可选择,限制性小;山区,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如果地形内外阻隔无法克服,且面积广大,路途遥远,可以考虑优先发展航空加强对外联系,如青藏高原等。第二步,以资(金)定级量。山区,资金少、技术水平低时,先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较多,交通线路短,密度小;资金多、技术水平高时,除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外,还可根据需要适当建设

5、高等级公路甚至高速公路或高铁,交通线路增长,密度增大。第三步,考虑地质灾害和山洪等对交通设施的制约。2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在农耕区,聚落是人们长期集中生活居住和生产的地方,需要有稳定的水源和农副产品供应(农业)。可以说,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其实就是河流地貌的影响,是河流和河流堆积地貌共同的作用。从地形角度分析聚落分布,可分三步:第一步,“近水”。分析河流水源状况,有时还可分析航运。第二步,“土肥”。分析冲积平原提供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耕。第三步,“避险”。选择较高位置,规避洪灾。典例2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

6、)(2)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第(2)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答案】(1)D (2)B典例3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

7、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甲)。据此回答(1)(2)题。(1)图乙中AB示意某段高速公路,则()A该段高速公路向西北、东南延伸B该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区为鞍部C处可能有高架桥,处可能有隧道D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为背斜和向斜(2)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经济实力增强 汽车性能改善 科技水平提高 节省建设费用ABCD【解析】第(1)题,处为山谷,可能有高架桥,处为山脊,可能有隧道,选项C正确、B错误。根据指向标可知该段高速公路向东北、西南延伸,选项A错误。两地的地质构造无法判断,选项D错误。第(2)题,经济实力增强,科技水平提高,使人们可以克服修建高速公路时遇到的地形障碍。【答案

8、】(1)C (2)A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解题模版解答与“水资源”有关的试题思维流程典例4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如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

9、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解析】第(1)题,读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2040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020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C、D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

10、,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故选B。第(2)题,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选A。第(3)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答案】(1)B (2)A (3)A典例5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

11、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解析】第(1)题,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故其绿水比例最大。其他三条河流流域降水多,蒸发量所占比例较小。第(2)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地面蒸发,水分被农作物吸收,植物蒸腾增强,从而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水田改旱地,无法避免水分蒸发;干旱和半干旱区不适宜植树造林和修建梯田,故无

12、法阻止地面蒸发。【答案】(1)A (2)C四、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自然灾害分布的一般描述(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3防灾措施(1)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2)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13、;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典例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第(1)题,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14、的指标是积雪厚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故选项C正确。第(2)题,冻害是由气温过低造成的。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西北坡冬季风力最大,冻害多发,故选项D正确。第(3)题,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故选项C正确。【答案】(1)C (2)D (3)C提分训练一、选择题地窝子(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新疆建设兵团在戈壁沙漠垦荒时的居所。垦荒部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地下挖约2米深的坑,顶部用土环垒起约半米的房项,土坯上面盖上柽柳枝,地面铺上芦苇和杂草。大多数的地窝子不设门。2017年,地

15、窝子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地窝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柽柳最可能为( )A常绿大乔木 B落叶大乔木C常绿小乔木 D落叶小乔木2地窝子一般不设门,主要是因为( )A缺乏建筑材料 B利于通风透气C缩短建设周期 D增强通讯信号3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发现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此设计主要是为了( )A采光 B防风沙C防晒 D防洪涝【解析】1地窝子位于戈壁沙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应为小乔木,冬季寒冷,应为落叶植被,柽柳最可能为落叶小乔木,D正确,C错误;大乔木水资源消耗量大,排除AB;故选D。2新疆戈壁沙漠水资源不足,林木资源较少,缺乏建筑材料,故地窝子一般不

16、设门,A正确;建在地下,主要不是利于通风透气,B错误;设门不会影响太多建设周期,C错误;当时的居所不考虑通讯信号的问题,D错误;故选A。3南面为向阳面,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不是为了采光,A错误;多朝南不是为了防晒,该地降水少,洪涝少,D错误;冬季多偏北风,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可防风沙,B正确;故选B。【答案】1D2A3B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下图示意海城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A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C利于海水淡化,

17、增加城市供水D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5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A喜光热耐干旱B耐盐碱性更强C根系发达,抗风性强D耐贫瘠土壤,生长快6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 )A干旱气候 B强沙尘暴C石油污染 D全球变暖【解析】4本题考查将海水引入内陆的目的。根据所学只是判断科威特的气候特征,进而分析其目的。根据图中科威特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出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将海水引入内陆可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海城建造于沙漠的盐沼上,水域条件差,不利于船只停靠,故B错误;海水淡化不需要将海水引入内陆,C错误;海水含盐量高,会导致地下水变咸,适得

18、其反,D错误;故选A。5本题考查红树种子种植的区位条件。红树种子要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生长良好,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回答。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沿海地区的红树种子显著特性是耐盐碱性更强。故B正确。故选B。6本题考查海城未来面临的威胁。实质上是考查当地主要的地理环境问题。海城是热带沙漠气候,石油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强沙尘暴、石油污染问题目前就很严峻,故ABC错误,题目要求是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因该城位于海滨,海拔低,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该地有被淹没的威胁,所以未来面临的威胁应是全球变暖,D正确。故选D。【答案】4A5B6D迪拜世博会以“沟通思想,创造未来”为

19、主题,将于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4月10日在阿联酋的迪拜(位置如下图)举行,其目标之一是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至少占展馆能源使用总量的一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迪拜世博会选择在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举行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 )A中西方假日多,方便出行B温度适宜,气候凉爽C白昼时间较长,利于观光D降水较多,空气湿润8迪拜世博会展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主要是( )A石油B风能C太阳能D潮汐能9迪拜世博会对迪拜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转变城市职能B加快产业升级C提高城市等级D提升竞争实力【解析】7迪拜世博会的选择不会考虑到中西方节假日时间,A不对;通过图示信息,迪拜位于回归线附近,为

20、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因此选择在冬半年相对凉爽的季节举行,B对;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太阳直射点主要在南半球,当地白昼时间较短,C不对;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当地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气流来自陆地,较干燥,D不对。故答案选B。8石油是非可再生能源,A不对;当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风能、潮汐能都不如太阳能丰富,因此,迪拜世博会展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主要是太阳能,答案选C,排除BD。9根据材料,世博会举办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往迪拜,并进行交流讨论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会引起迪拜的城市职能转变或者城市等级提升等,AC不对;世博会会引起迪拜旅游业等的进一步发展,但不

21、会引起产业升级,B不对;世博会的举办将会引起迪拜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提升城市的总体实力,D对。故选D。【答案】7B8C9D读我国南方某山区的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10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11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B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C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D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解析】10图示聚落位于我国南

22、方地区,三面环水,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不是分布在临河平原地区,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季风气候,洪涝灾害频发,分布在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地势相对较高地带,使聚落地势高于洪水位,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对聚落的危害,D对;山区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聚落分布越靠近山区,则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越多,A错;靠山建住房不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例如聚落位于山地迎风坡,则地形雨丰富,暴雨侵袭更严重,B错;靠近山区,更容易受山洪威胁,且山区附近也不利于地震逃生,有利于地震逃生的地形为平坦开阔地区,C错。11坡度陡的地区,地势起伏大,修建梯田种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梯田应修建在

23、坡度较小的山区,A错;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容易造成水污染,规模过大还会对其它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B错;大力发展山区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但对改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合理的旅游活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错;在山坡有计划地栽培果树,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D对。【答案】10D11D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1

24、3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14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解析】12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故选A。13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故

25、选D。14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故选C。【答案】12A13D14C二、综合题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数据中心的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到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

26、散热需要的空调费。2018年6月1日,微软与某海洋工程公司合作把一些潜艇的技术用于维持冷却温度,将一个长约12米、直径接近3米的胶囊状数据中心(左图)沉入奥克尼群岛海岸附近的水域。微软表示,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主要是出于对成本和环保的考虑,数据中心由当地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右图为奥克尼群岛示意图。(1)说明数据中心建在奥克尼群岛海岸附近水域成本较低的原因。(2)指出为水下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的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分析原因。(3)简述水下数据中心建设对奥克尼群岛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推测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解析】考查工业区位及其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

27、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1)读图,奥克尼群岛位于60N附近,纬度较高,岛屿周围海域海水温度较低,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天然的冷却、降温条件,制冷成本低;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不占用海面和陆地土地资源,海底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地租低,节省了开支;“把一些潜艇的技术用于维持冷却温度”,通过合作利用较为成熟的潜艇技术维持冷却温度,减少了技术研发成本,提高了制冷效率。(2)清洁可再生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地热能等,可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判断其具体能源类型。奥克尼群岛位于英国北部60N附近,结合世界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可知,该水域全年受西风带影响,西风风力大,且海上摩擦力小,风力强劲,因此

28、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风能;位于英国、奥克尼群岛的海岸附近,风力大,岸边波浪大,波浪能丰富;或位于英国、奥克尼群岛的海岸附近,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由潮涨潮落产生的落差大、潮汐能丰富。(3)注意审题,只要分析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不需要再分析不利影响或对社会、生态保护方面的影响。水下数据中心建设为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奥克尼群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和升级;水下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大量人口的流入有利于促进当地商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当地税收,提高当地工业化和城市

29、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4)材料“数据中心的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到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要达到绿色环保要求,数据中心的布局应尽量降低能耗和尽量使用绿色环保能源,因此未来布局的发展趋势是:向清洁可再生能源产地集中,如布局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丰富地区,就近利于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向高纬、海洋、河流等地区集中,纬度高的地区气温低,借助自然条件降温能耗小,海洋、河流分布地区水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丰富。【答案】(1)海底水域的土地租金廉价;纬度较高且在水域中,周围海水温度较低,可为数据中心降温并冷却;利用潜艇的技术用于维持冷却温度,可降低制冷成本。

30、(2)风能、潮汐能或海浪能。原因: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水域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海上摩擦力小,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海岸附近,海浪能丰富;或海岸附近,海湾众多,潮汐能丰富。(3)利于奥克尼群岛的经济结构向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大量外来专业技术人员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4)向清洁可再生能源产地集中;向高纬、海洋、河流等地区集中。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黑松露是一种附着于树根下的茎块菌类,一般生长在地表下830厘米处,3月开始发芽,12月进入收获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鱼子酱、鹅肝并称为法国美食的“三大天王”。黑松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

31、人工培育困难,产量稀少,主要产于法国南部地区。传统上法国南部地区的农民靠母猪的嗅觉来寻找松露,所以松露又被称为猪嘴拱出的“钻石”。在非洲也有少量分布,其南部内陆高原的卡拉哈里沙漠干涸河谷中的黑松露近乎疯长。图甲示意法国南部某黑松露产区的气候资料,图乙示意卡拉哈里沙漠的部分区域。(1)解释黑松露是猪嘴拱出的“钻石”。 (2)据图推测法国南部地区黑松露生长期内各季节所需的气候条件。(3)分析黑松露在卡拉哈里沙漠干涸河谷中疯长的主要原因。【解析】(1)要解释黑松露是猪嘴拱出的“钻石”,需要分两个问题说明,第一个是“钻石”,药用价值高、“天王”美食,说明黑松露的价格高,人工培育困难,产量小,稀有。第二

32、个是“猪嘴拱出的”,说明发掘主要靠“猪”的嗅觉来寻找,黑松露是一种附着于树根下的茎块菌类,一般生长在地表下830厘米处,人工不易发现。(2)据题可知“黑松露,3月开始发芽,12月进入收获期”,再结合法国南部的气候资料可以推出,3月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黑松露菌种发芽需要;夏季生长期高温少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生长;10-12月成熟期温暖湿润,水热状况较好,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3)相比于法国,卡拉哈里沙漠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更充足;但是沙漠地区降水少,面临干旱缺少,而附近季节性河流和夜晚水汽凝结正好可以提供补给水源,土壤中水分充足;沙漠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黑松露的品质好;沙漠地区土壤的透气性较好;位于内陆高原,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答案】(1)产量少;价格昂贵;药用价值高;著名美食;松露生长在地下,难易发现,需要靠猪来寻找和挖掘。(2)春季(发芽期)温暖湿润;夏季(生长前期)高温少雨;秋季(生长后期)水热条件较好。(3)地处低纬,热量充足;内陆沙漠昼夜温差较差大;北部季节性河流雨季下渗,补给土壤水分;晚上气温下降快,地表形成冷凝水(露水)。沙质土壤疏松通风透气;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对松露生长影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