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132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项3 关注六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几年高考十分重视对热点问题的考查。社会热点指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集中评论的人物、事件或现象。任何现实问题都有历史的源头,但人们更会关注和研究那些深刻影响到自己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从现实到历史,多视角洞悉社会热点,凸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高考命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载体,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置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关注热点,贴近生活,强调学以致用”。(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热点一民主法制立国之基公平正义的体现,人类永恒的时代追求引领热点材料2019年7月7日至8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

2、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改进政治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从古代人们追求公平与正义,到近现代政治体制的变革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以“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的演进”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的立法治国和法制建设,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链接相关知识一、古代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1古代中国(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

3、”,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地位。(2)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2古代西方(1)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分享政治权力的途径。(2)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法典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二、近代欧美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1英国君主立宪制: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

4、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到18世纪中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三权分立原则等,开创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新形式。3法国议会制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后,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法国政体也几经反复,最终于1875年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19世纪中后期,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1871年制定了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三、康梁维新和孙中山共和的治理设想1康梁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设想(

5、1)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2)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践。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学堂、报纸,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政治团体,上书光绪帝,与顽固派展开论战等,使维新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3)康梁维新思潮的核心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说明中国学习西方进入到“制度”层面。(4)康有为和梁启超是中国上层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梁思想是封建社会急剧崩溃和民族危机极端严重的现实反映,表达了这个阶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同时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

6、的一面。2孙中山革命派: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1)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组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3)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

7、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四、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写入宪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初步建立。2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及政府吸取“文革”教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制度,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制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

8、)扩大基层民主有利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及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适应了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热点二深化改革强国之策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新战略引领热点材料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强调: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基本取向,强化责任担当,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坚决端正思想认识,坚持从改革大局出发,坚定

9、抓好改革落实。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等,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面认识中国工业化进程是理解“中国道路”的关键。链接相关知识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1工业化的起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入侵中国,在中国设立工厂,中国近代工业之路由此开始。(2)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中,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规模较大,设备比较齐全。(3)军事工业主要为军事需要服务,不从事商品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不甚密切,

10、但它促进了19世纪70年代民用工业的兴起。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1)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矛盾日趋激化,抵制外货、设厂自救的呼声遍及全国。(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于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工业企业的地区分布,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渐向内地城市扩展。3工业化的“短暂春天”(20世纪初)(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外国侵略的加剧,激起了1915年为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

11、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些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3)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仍然以轻工业为主,发展较快的行业是面粉业和纺织业,代表企业有大生纱厂和荣氏面粉厂。4近代工业化的危机(20世纪30年代至1945年)(1)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市场危机的威胁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削弱了广大人民的消费能力,东北广大市场和资源被日本侵略者霸占,西方列强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向中国倾销商品。日本在华北的严重走私等,致使中国国内市场购买力锐减,出现了物价下跌而销售迟滞的现象,迫使工厂停工减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5年。1936年,由于受法币政策、通货贬值的刺激,物价转升,市

12、场购销情况有所改善,工业生产开始上升。但是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沿海、沿江战火波及地区,工业设施均遭受严重破坏。(2)抗日战争时期,官僚资本形成,并不断膨胀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国家政权便利,巧取豪夺,利用战时经济统制,借用“公营”名义,控制工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工业处于受压制和被排挤的地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官僚资本主义是一种腐朽的生产关系,它严重影响国内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5迎来新生(1949年至今)(1)第一阶段(19531957年):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优先发

13、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二阶段(1958197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受挫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提出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但是中共八大的方针没有得到贯彻执行。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使我国工业建设受挫。“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后来的粮食生产。“文化大革命”对工业建设造成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企业管理制

14、度被破坏,经济效益下降。不少企业管理陷入混乱,劳动纪律松弛,一些地区和企业分成各自的派系,互相争斗,导致生产长时间停滞,不少重点工程建设受影响,不少工厂、设备在政治运动中遭到损坏。(3)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工业化新时期中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崛起,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传统制造业活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现阶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

15、力和活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加国有资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现如今中国工业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信息化与工业化逐步融合。二、中国改革开放新战略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

16、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上:能有效地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充分调动

17、各种积极因素,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21世纪中国全面深化改革(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2)总体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基本原则: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重大举措:雄安新区的设立,彰显了国家对京津冀城市优化协调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决心。南部有深圳,中部有浦东,北部有雄安,雄安新区的设立给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新腾飞插

18、上了新的翅膀,成为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热点三红色党史开国之魂承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热点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链接相关知识一、中国特色

19、革命道路的探索1艰辛的革命历程(1)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2)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革命胜利的法宝(1)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取胜的条件和经验有许多,通常认为最重要的是“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2)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

20、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3革命实践铸就民族精神(1)红船精神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富于进取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铸就a严酷的斗争环境井冈山时期,即是党和红军艰难创业的起始阶段,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始阶段,一切都从困难中起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红色政权多次遭到严重摧残。b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极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一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旺盛的斗志,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和吃苦精神,克服种

21、种困难,始终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脊梁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当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井冈山精神的弘扬a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b新世纪所涌动的时代风貌、时代气脉,仍然需要融会井冈山精神的内核,呼唤井冈山精神的灵魂。(3)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铸就长征中的作战,更是在敌强我弱,红军兵力、装备居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托的战况下进行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长江

22、天险,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跨越雪山草地,挖野菜,吃树皮草根,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最终战胜了敌兵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如果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令人荡气回肠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a长征精神是信念坚定、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b长征精神的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长征精神的显著特点是革命的乐观主义。长征精神的弘扬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一步

23、步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4)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铸就革命圣地延安,是红军长征结束后的立脚点和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心指挥部。在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里,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延安时期,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拯救国家,拯救民族,驱除外侮,恢复主权。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创业。其核心和主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弘扬延安精神是我们党长期培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和体现

24、,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是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地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大跃进”和

25、“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国家当时存在的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

26、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热点四传统文化兴国之源构建和谐社会,立德树人奏响时代最强音引领热点材料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确立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构筑国家精神,必须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记忆中的价值

27、系统。因此,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觉。链接相关知识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趋时更新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1)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含众多思想派别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大变革时期。儒家思想只是众多中华传统文化流派中的一支,其主张并不能完全适应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统治者的现实需要,各派思想相互争鸣、相互借鉴。(2)汉代以后,儒家思想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需要。汉代,由于封建文明在经济、政治上的飞跃与固化,思想文化也受其影响,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其后各儒家大师适时吸收中外文化成果,已

28、经适应了新兴封建统治者的现实需要,一跃成为统治思想。(3)明清之际正值大变革时期,儒家思想发生自我裂变。明清之际是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剧的时期,官方统治思想与民间文化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发生激烈冲突,儒家思想内容发生分化,但仍然都属于传统儒家思想范畴。2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的精华(1)人与人的关系:提倡仁爱,主张推己及人的精神;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与人交往,主张言而有信的精神;提倡尊老敬贤的为人准则。(2)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以德治国的精神;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3)人对自身的反省与追求:提出修身要求,主张慎行自省,格物正心,重

29、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4)人与自然、天的关系: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主观能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等。(5)教育智慧与求学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实施因材施教,强调学与思相结合,提倡格物致知、学以致用。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1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夏代便出现了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夏、商和西周时期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教学内容是被称为“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而平民与奴隶没有受教育的资

30、格,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2)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被打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3)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同时实行察举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做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并完善,给每位读书人提供了均等的竞争机会,调动了全社会研习儒家经典的积极性,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普及。同时,各类学

31、校由此蓬勃发展了起来,教育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5)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推崇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从学校的设置到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管理,都充斥着浓郁的封建色彩。这个时期教育日益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也是在这一时期,伴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局面出现。2近代中国教育的转型(1)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创办军事工业中出现的人才短缺问题,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并派留学生和进修生到国外学习,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2)维新变法时期,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学堂,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培养维新变法人才,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3)随着工业文明的传播以及

32、中国近代化的不断深入,科举制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才选拔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内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制定了中国近代笫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5)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的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团结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积极学习、引进西方的近代教育理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人民教育。3现代中国教育的曲折发展(1)19491966年,一方面中国收回了教育主权,成功地将半殖民

33、地半封建教育改造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另一方面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2)“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性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教育迅速恢复和发展。热点五理念至上制度自信践行政治宣誓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引领热点材料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近160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按下表决器,高票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关于实行宪法宣誓

34、制度的决定。政治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任职务时,誓言遵守宪法和法律,致力于为民服务的一种承诺方式。政治宣誓是指通过在庄严的仪式上,不仅将国家权力掌握者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职责公之于众,而且要求这种义务和职责由其本人当着全国人民或众人之面亲口说出,从而造成宣誓者的道德压力,使其担负法律责任,保守承诺,而不致失信于天下。链接相关知识一、古代西方有着悠久历史的政治宣誓制度1古巴比伦时期的宣誓制度古巴比伦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6世纪摩西五经及古印度的摩奴法典等,均有宣誓的规定。2古代罗马帝国的宣誓制度(1)形式:在文明古国中,对宣誓最为重视的是罗马帝国,法律将宣誓分为三种,即任意宣誓、强制宣誓

35、和请求宣誓。(2)评价:孟德斯鸠给予高度评价,说:“誓言在罗马人中有的力量,比立誓更能使他们遵守法律了。为着遵守誓言常是不畏一切的。”(3)特点:古代社会的宣誓要么带有宗教或神秘色彩,要么局限于法律诉讼过程中。二、近代西方拥护效忠宪法的政治宣誓制度1英国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的演革(1)宪法宣誓的渊源1215年英国诞生的最早的成文宪法文件大宪章,通常被称为现代宪法的雏形。大宪章最后规定:“余等与诸男爵俱已宣誓,将以忠信与善意遵守上述各条款。”英王与贵族们共同以宣誓的方式来表示遵守大宪章的规定,这被普遍认为是宪法宣誓的渊源。(2)议会制定加冕宣誓法“光荣革命”后,议会制定了加冕宣誓法,1701年的王

36、位继承法再次确认国王和女王即位时应按加冕宣誓法所定的手续和方式,签署并朗诵其中所规定的誓词。2美、法、德完善宪法宣誓制度(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宣誓制度总统就职宣誓: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2条第1款对美国总统的就职宣誓规定得十分明确,“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议员、行政和司法官员的宣誓: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规定了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和各州所有行政和司法官员的宣誓程序。(2)法国制定宪法规定的宣誓制度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国王在其登位时或在其已达成年时,应在立法议会向国民宣誓:要忠于国家和忠于法律,要用

37、其所承受的一切权力来支持国民制宪议会于1789年、1790年和1791年所制定的宪法并下令施行法律。”(3)德国魏玛宪法规定的宣誓制度: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首次确认国家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制度。3宪法宣誓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纳的制度:据统计,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三、古代中国盟誓昭告天下的政治宣誓制度1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宣誓制度(1)古代中国政治宣誓制度几乎是和国家同时产生的。(2)据古文献记载,尧、舜、禹在即位的时候,就举行过祭拜天地、昭告天下的宣誓仪式。(3)中国最早的国歌卿云歌,传说就是为大禹就职宣誓仪式而创作的。2春秋战国时期重视

38、宣誓盟誓(1)“宣誓”,根据说文解字解释为“古代士兵在战场上手持大刀、发咒许诺”,不仅蕴含庄重、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且有着甚至不惜以死捍卫誓言的伟大意义。(2)早在我国的春秋和左传中就记载了数百次的盟誓活动,尤其在春秋晋国都城侯马市约近四千平米的盟誓遗址上,出土的盟书坑多达400余处,出土盟书5 000多件。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对于盟誓的重视程度是何等的认真和严肃。四、近代中国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宣誓制度1中华民国时期大总统就职政治宣誓(1)到了近代,孙中山在反清革命及民国时期一直有意识地将宣誓制度移植到中国。(2)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组织反清革命,一直坚持举行带有古代“歃血为盟”和西方民主宣誓双面

39、色彩的宣誓仪式。(3)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庄严地宣读了总统誓词,开启民国政治宣誓之先河。(4)1913年大总统选举法规定,大总统就职时必须进行政治宣誓。2国民政府时期宣誓制度的规范化(1)1930年国民政府单独制定了宣誓条例,使民国宣誓制度走上了规范化轨道。条例要求官员自乡长以上就职时要面向国旗、党旗及孙中山像举右手宣读誓词,不同级别誓词、仪式也有一定差别。(2)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对政治宣誓作了更明确规定,并在誓词中明确“如违誓言,愿受国家严厉之制裁”。3民国时期宪法宣誓制度的变化(1)誓词内容的变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增加了违誓愿受制裁的内容。(2)宣誓主体的变化:北洋政府时

40、期的法定宣誓主体仅为大总统,而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增加了文官、国民大会代表等。五、现代中国依宪治国理念的政治宣誓制度1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性质(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苏联影响,我国各项法规及此后的宪法均未提到宣誓制度。(2)没有政治宣誓制度是不适宜的,理由是:没有政治宣誓制度使得政权交接缺少严肃性。没有政治宣誓制度不便于政治领导人树立政治形象。不进行政治宣誓,不足以表明我国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2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宣誓”的实践(1)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宣誓已逐步为国人所接受,全国各地逐步涌现出了“政治宣誓”的实践。(2)为适应形势需要,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

41、制度的决定。(3)宪法宣誓仪式的寓意,就在于通过仪式意象和心理暗示,唤起人们对宪法的信仰,让宣誓人和观众产生对宪法的崇敬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宪法意识,彰显依宪治国的理念。热点六国际风云谁主沉浮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关系面临挑战引领热点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认为国际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公认的原则,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15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依靠武力相继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今天,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现实。中国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鉴,顺应世界大势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

42、略。中国的和平崛起将践行“国大未必强国强未必霸国强不应霸国强决不霸国强贡献大”的“五部曲”与新理念,打破所谓“国强必霸”的“定律”,开创全球化与多极化时代大国崛起新境界。链接相关知识一、两极格局下的大国博弈1世界政治局势不稳定的根源(1)过程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根本上说是国家利益之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势力,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走向结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冲突日益显现,最终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破裂,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实质:不同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对抗,成为世界局势相对不稳定的根源,也

43、是至今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根源之一。2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的对外政策(1)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2)美国的对外政策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封锁孤立;20世

44、纪70年代,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对西欧:政治上扶植;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进而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开始调整战略,逐渐走向政治同盟关系。对日本: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谋求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二、风云变幻的当今国际局势1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并以此为目标,推行和谐外交。(3)国际格局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45、2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何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经济力量的对比;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缓和国际关系,只能暂时掩盖诸多矛盾。(2)新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是在和平方式下进行的,需要通过世界主要力量间的长期角逐、斗争和妥协来实现,加之两极格局解体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决定了新旧格局交替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三、和平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大国关系1中美“摩擦”接连不断,两国关系成国际焦点(1)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美国对中美关系历来有种种说法,其基本定位是“

46、非敌非友”关系,这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与一个崛起大国的特定关系,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是合作与防范并举,对中国“安全再平衡”力度加大,采取综合手段遏制中国,让盟国出钱、出力、出面牵制中国。通过人道主义救援、军事交流、武器出售等方式加大了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推行,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介入态势更加明显,加上反反复复的中美贸易战,中美关系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历史表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不仅双方互有需要,而且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共同肩负的责任。(2

47、)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历史上中美关系: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支持中国抗战,“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目前,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美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2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1)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

48、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战略合作。2018年6月召开的青岛上合峰会,把“上海精神”升华为国际关系重要准则。近年来,中俄两国通过双边的官方与民间、社会、智库等层面的全方位合作,中俄的战略互信达到了空前地步,两国关系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2)历史上的中俄关系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参与签订辛丑条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直接支援了中国的抗战。现代史上: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之一,为恢复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五”计划时期以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国政府放弃对抗,积极化解消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且使中苏关系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