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075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 第9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陕西渭南一检)新中国初期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后,私营企业的大多数不再是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性质,而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同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了。这种状况()A说明国民经济恢复收到良好效果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C确立了人民政府的经济领导地位D把私营企业纳入了计划经济轨道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私营企业的大多数接受人民政府的管理,建立了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并接受工人监督,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这就为私营企业走向公私

2、合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效,A项错误;人民政府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对经济的领导权,C项错误;建国后前三年,尚未形成计划经济体制,D项错误。2(2019全国卷)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

3、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一五”计划期间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D项正确。A项与史实和材料不符,当时新中国的科学研究刚刚起步,故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才提出的,B项错误;这一时期是学习苏联时期,对苏联经验的反思不多,C项错误。3(2019山东德州期末)下图是1954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两枚,分别是第三枚“重型机器厂”、第七枚“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轻重工业均衡发展B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进行C工业布局趋于合理D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从材料“1954年”“重型机器厂”“哈尔滨亚麻纺织厂”中可以看出,

4、“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进行,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排除A项;图中无法体现出工业布局,故排除C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故排除D项。4(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项目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248.532.6982.112.830.8164.6比重(%)10058.27.619.237.23.71.1A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B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C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5、D注重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8.2%,这说明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故选A项。表格涉及的是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没有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的数据,故排除B项;表格涉及的是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改造”的信息,故排除C项;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5(2019安徽皖西名校联考)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A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不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

6、就D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相对来说比较高,故A项错误;19491957年,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国民经济比例有所优化,故B项错误;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取得较大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不断发展,无法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故D项错误。6(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

7、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届二中全会答案C解析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变的任务,与“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相符,故C项正确。A项发生于抗战时期,B项发生于建国之前,与“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不符;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不符合“缓慢地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排除D项。7(2019五省六校期末联考)新中国成立后初期,财政体制是“以支定收”,即每年中央在确定地方的支出之后,再划给地方一定的收入项目,

8、并确定分成比例。在1958年先改为“以收定支”,即中央先确定地方财政的收入项目及分成比例,再由地方根据收入自行安排支出。1958年9月,又更改为“收支下放”。这些变化()A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促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C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弊端D有利于地方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财政体制的变化,即中央财政权力不断下放至地方以缓解中央财政压力。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的分配并不能反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故排除A项;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的分配和工业结构调整关系不大,且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工业结构未有较大调整,以重工业为主,故排除B项;财政体制改革无法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C项错

9、误;增加地方财政自主性,提高地方积极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8(2019湖北宜昌调研)到1959年6月中旬,开封专区已将2320个生产大队,分为4554个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20648个生产队分为40990个生产队(承包单位)。这表明当时我国()A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弊端得到了克服B部分地区认识到人民公社的弊端C农业集体化的生产方式得到了扩大D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萌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开封专区已将2320个生产大队,分为4554个生产大队”“20648个生产队分为40990个生产队”可知,基本核算单位变多了,承包单位变小了,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强调“一大二公”的做法,有利于调

10、动生产队生产的积极性,说明我国部分地区认识到人民公社的弊端,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部分地区的做法,A项中“克服”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承包单位变小了,反映集体化的规模缩小了,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承包单位是生产队,并非家庭,故D项错误。9(2019重庆九校联盟联考)1962年初,中共在北京举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等。中共中央的此举意在()A调整措施改善经济困难形势B反思错误着手改革经济体制C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道路D放弃行政手段凸显市场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62年初”“缩短工

11、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可知,中央调整经济政策,以应对经济困难形势,故选A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62”可知,此时并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凸显市场的作用,排除D项。10(2019天津七校期末)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

12、知()A1980年中国城市化基本完成B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D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来看,这一时期的“三线建设”以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选B项。中国城市化仍然在进行中,1980年没有完成,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到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改善,材料中的现象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排除D项。11(2019河南郑州一测)社队企业是中国一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经济形式,农民只要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就可以开办工厂。温

13、州1976年社队企业的工业产值已经是1965年的5倍左右,甚至在乐清柳市镇直接出现了不挂靠社队的地下工厂。1976年,当地家庭工厂的产值已经是国营企业的2倍。这一现象()A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产物B说明“文革”的“左”倾错误已被纠正C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D说明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并未断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651976年,社队企业一直存在,这说明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并未断层,D项正确。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文革”的“左”倾错误已被纠正,“文革”结束后,受“左”倾错误影响,中国还处于两年的徘徊阶段,B项错误;民营经济

14、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12(2019全国卷)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并且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等,这些举措推动了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材料描述了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发展私营企业,B项

15、错误;材料所述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C项错误;当时我国还没有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13(2019北京海淀期末)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新闻也成为党报的报道重点,故选D项

16、。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建设而非文化方针,排除A项;1987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14(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有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答案C解析材料列举的各项法律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与外商合资、经营等活动提供了规范,使之制度化、法律化,表明政府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有利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故C项正确。中

17、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指的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不属于公有制企业,故D项错误。15(2019江苏连、淮、徐三市调研)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中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A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巨大B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C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D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答案B解析数据图中小型联合收割机数量从19811986年呈现上升趋势,而大型联合收割机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198

18、1年之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户联合经营方式,B项正确。A项是“一五”计划时期;C项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符合材料;D项材料未体现。16(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表是19811983年我国城乡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981458.0元4.23%223.4元16.78%1982494.5元7.97%270.1元20.90%1983525.9元6.35%309.8元14.70%A农村率先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B城市对外开放步伐晚于农村C农村成为国家经济

19、改革的重点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是国家经济改革的重点,所以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了城市,故C项正确。A项错误,1983年10月才废除人民公社体制;B项错误,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首先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并没有晚于农村;D项错误,此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虽尚未全面展开,但已经开始探索,并非尚未开启。17(2019四川棠湖中学期末)1985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该做

20、法目的是()A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B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C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D推动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一方面是增强企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可以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活力。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的变化,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展开,排除D项。18(2019哈尔滨三中期末)“街坊二大妈一嗓子,把我没给急疯过去,过两天副食品要涨价啦!”老急一着急,醋,打了一洗澡盆;酱油,打了两水缸;味精,买了两抽屉”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相声着急的内容真实反映了1988

21、年中国社会状况。据此可知,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B生活必需品依然是极度匮乏C中央政府失去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D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物资购买仍然受到计划思想(观念)的影响,结合材料时间“1988年”可知,当时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是仍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还没有突破体制的束缚,故A项正确。从材料“醋,打了一洗澡盆;酱油,打了两水缸;味精,买了两抽屉”可以看出当时物资还是比较丰盛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与建设社会主义热情无关,排除D项。19(2019河北邢台八校期末)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

22、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答案B解析1990年底,中国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其开放的背景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的成立,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1991年,C项出现在1992年,D项发生在2001年,A、C、D三项不可能成为浦东开放的背景。20(2019北京海淀

23、期末)1983年,一些人视特区为异端,怀疑“特区姓资不姓社了”。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字“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邓小平又到深圳等南方城市视察。这两次南方视察的共同点是()A促进了经济特区的设立B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D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答案C解析由材料“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字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邓小平又到深圳等南方城市视察”可知,两次南方视察都是为了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故选C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排除A项;1997

24、年香港回归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D项。21(2019山东济南期末)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对计划与市场认识不断深化D自负盈亏分配管理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社会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论,破除了人们思想上的顾虑,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所以对计划与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此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是在1984

25、年,不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间是21世纪初;D项错误,自负盈亏分配管理制度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是此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2(2019云南昆明诊断)1980年深圳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仅为627万美元,2007年则达168493亿美元,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深圳投资,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4亿美元。材料反映出深圳()A经济发展速度居于领先地位B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首要窗口C经济外向型和开放性程度高D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深圳外贸出口商品总额”“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深圳投资,累计利

26、用外商直接投资374亿美元”可知,深圳利用外资的水平提高,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故选C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深圳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未涉及经济发展速度,排除A项;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但并非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首要窗口,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深圳进口贸易的相关内容,无法获知贸易顺差或逆差,排除D项。23(2019江苏宿迁期末)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下列三张不同年份发行的邮票,见证了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这些变革都()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C促进了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D坚持

27、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是超前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与中国实际脱离,不符合与时俱进,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造成农民生活困苦,故C项错误;从农业改造开始一直到今天,在农村政策上我国始终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故D项正确。24(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它()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B将作为中西部地区辐射东部地区的综合门户C是改革开放新

28、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C解析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已经确立,所以不存在“步骤”的问题;B项错误,雄安位于河北省,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并不位于中西部;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对外开放问题,故排除。二、非选择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2分,共52分。25(2019陕西咸阳摸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

29、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材料二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

30、公社的形式,摸索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立人民公社的原因,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征。(10分)答案(1)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严重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家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8分)(2)原因:配合“大跃进”运动的必然举措;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心理;根源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不清。(6分)特征:规模大,公

31、有化程度高。(4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原有的工业基础、重工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国家建设的需要、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可知,人民公社建立的原因主要是“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的急于求成的心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模糊认识。根据材料二“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并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

32、的特征主要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26(2019闽粤赣三省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试从上表中提取一条关于人民日报所刊商业广告变化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12分)答案(示例一)信息:1949年至1950年,商业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1956年后,多是服务于工业的产品广告。(3分)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结构以轻工业为主,所以建国初期广告种类以轻工业产品为主。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支持下,中国轻重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1956年以后的商业广告大多数为服务于工业生产的产品。1953年开始实

33、施统购统销政策,日常生活用品凭票供应,因此日用品广告在1953年后显著减少。(9分)(示例二)信息:1949年至1950年,广告主以私营企业为主;1957年后,广告主身份基本上为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3分)分析:社会主义改造以前,存在众多私营企业,广告主以私营企业为主。随着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商业广告主多为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9分)解析根据材料,可以从广告内容涉及的商品种类的变化和打广告的主体的变化等方面提取信息,如:1949年至1950年,广告主以私营企业为主;1957年后,广告主身份基本上为国营企业

34、、公私合营企业。然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社会主义改造引起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27(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年份中国美国苏联日本1950618785273348419552851061745279411965122311926910241161975239010582141341023119803712100801480011141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

35、,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答案(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

36、缓。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中国:快速增长。(6分)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6分)(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总体发展趋势”结合表格中四国的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得出,注意美、日、苏三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或放缓趋势;第二小问结合各国的经济政策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200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由材料“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由材料“钢材品种结构继续完善”等,可得出科技水平提高;由材料“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可得出投资大幅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