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_,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 生的热能。地球内部 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 运动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_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_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_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褶皱山脉 海陆 喷出地表 变质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 素作 用风化 作用_、水、生物使岩石发生_和破碎;为其他外 力作用创造了条件侵蚀 作用水、_、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_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_,并在
2、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 作用风、_、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_地 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 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_下来温度 崩解 冰川 风化产物 离开原地 流水 堆积 堆积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_,D为 _。沉积岩 变质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_,固结成岩,_,_作 用。3.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 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 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探究1 内力作用 【问题探究】结合下图及所学内容,探究下列问题。(1)图甲及图
3、乙分别表示地壳运动的何种形式?提示:图甲表示水平运动;图乙表示垂直运动。(2)图甲及图乙表示的地壳运动形式有何关系?提示: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探究总结】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运动 类型水 平 运 动垂 直 运 动岩层 运动 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运动 类型水 平 运 动垂 直 运 动对地 形的 影响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以及岛弧、海沟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常形成高原、断块山、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 喜马
4、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探究训练】1.到长白山天池边上游览的游客会发现一种石头,它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它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左图)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右图)。据此完成(1)、(2)题。(1)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源于()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的形成缘于外力侵蚀作用 C.“浮石”的岩性与大理岩相同 D.“浮石”的形成缘于岩浆喷发【解析】(1)选A,(2)选D。第(1)题,长白山天池
5、是火山湖,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第(2)题,由材料长白山“浮石”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等可知,这些“浮石”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密度较小的石块,属于喷出型玄武岩,D项正确。在沉积岩中可找到动植物化石。岩浆岩的形成缘于内力作用。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而“浮石”属于岩浆岩,两者的岩性不同。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图中地层形成最早的是()(2)关于飞来峰景观的形成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D.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解析】(1)选C,(2
6、)选A。第(1)题,沉积岩层埋藏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图中右侧海拔0米以下的B选项所示岩层 是海拔0米以下岩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在右侧海拔0米 以上的岩层中,C选项所示岩层又在B选项所示岩层之下,因而形成时间更早。第(2)题,由图可知,飞来峰岩石具 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结合图示岩层状况可推知,该飞来 峰应为沉积岩层推移上覆之后被外力侵蚀而形成的(其 岩层与图中右侧沉积岩层相吻合),而推移上覆则是由于水平挤压使岩层断裂,之后岩层继续受水平挤压而出现的(据图中岩层分布可知)。【补偿训练】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1)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
7、.剧烈的火山活动 D.外力的强烈侵蚀(2)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形成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形成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形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形成【解析】(1)选B,(2)选A。第(1)题,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第(2)题,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探究2 外力作用【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图片A、B、C、D、E、F中分别属于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的是哪些?图中没有体现出的外力作用有哪些?
8、提示:堆积地貌:D、E;侵蚀地貌:A、B、C、F。风化和搬运。(2)各种外力作用之间有何关系?提示: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3)A地貌与B地貌分别是哪种外力作用造成的?其形成在空间上有何区别?【精讲点拨】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提示:外力作用分布地区A地貌_B地貌_流水侵蚀作用 湿润地区 风力侵蚀作用 干旱地区(4)E、F地貌是什么外力作用造成的?其形成的海岸有何差异?提示:外力作用形成的海岸E地貌_沙质海岸F地貌_岩石
9、海岸海水堆积 海水侵蚀【探究总结】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2.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在搬运过程中,当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被搬运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具体表现如下:【拓展深化】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10、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探究训练】1.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胀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三峡谷地 B.淮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皖南丘陵【解析】(1)选A,(2)选C。第(1)题,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遭到破坏,形成许多松散物质,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冰
11、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2)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2.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1)、(2)题。(1)下列选项与图中、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2)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解析】(1)选A,(2)选B。第(1)题,地表岩石在温度、水等的影响下,发生风化作用,形成大小不
12、等的岩石碎屑,岩石碎屑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逐渐沉积,形成沉积物。第(2)题,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探究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问题探究】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岩浆活动能形成什么岩石?提示: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2)A、B分别为何种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有何不同?提示:岩石类型形成过程A_B_侵入型岩浆岩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 喷出型岩浆岩 岩浆喷出地表(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哪些外力作用?哪些岩石可以形成沉积岩?提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裸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变质岩、已生成的沉积岩都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转化为沉积岩。(4)三大
13、类岩石能不能直接相互转化?提示: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岩浆岩可以直接转化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探究总结】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我们在判断岩石圈物质名称时都应掌握以下方法。【探究训练】1.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天池是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A.岩 B.岩 C.岩 D.岩(2)类岩石转化为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岩浆侵入 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解析】(1)选A,(2)选D。第(1)题,根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是喷出岩,是沉积岩
14、,是变质岩,是侵入岩。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第(2)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类岩石为变质岩,类岩石转化为类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2.(2019三明高一检测)2017年暑假,小明同学在贵州某地户外探险时发现一块带有花纹的岩石,后经查询资料得知,岩石上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化石(图1)。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2)该岩石从开始形成到重现地表,大致经历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A.地壳下沉、沉积、地壳抬升、侵蚀 B.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 D.侵蚀、地壳抬升、地壳下沉、沉积【解析】(1)选C,(2)选A。第(1)题,根据材料,岩石上 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 化石,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该岩石类型属于沉积 岩。图2中的沉积物箭头指向丙,丙是沉积岩;丁能够形 成喷出岩,丁是岩浆;甲是侵入岩;乙能形成岩浆,乙是 变质岩。第(2)题,沉积岩形成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 在低洼处形成沉积岩,后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外力 侵蚀形成。该岩石从开始形成到重现地表,大致经历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地壳下沉、沉积、地壳抬升、侵蚀。【方法技巧】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