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741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2页
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36 宋明理学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向指南考试大纲 宋明理学。课标提示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知识梳理一、理学的创立1背景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3唐代中后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4北宋时期,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士大夫掀起儒学复兴运动。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3代表1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理论提供依据。2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3张载:开创理学中的“气学”一派,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4“二程”:程颢

2、、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二、理学的成熟1标志: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概况类别内容理气论 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就是“太极”修养论 教育要“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3.朱熹地位及影响(1)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2)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三、儒学的发展代表主张影响及地位陆九渊(1)核心命题是

3、“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2)主张“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3)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是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王守仁(1)致良知(2)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3)强调知行合一心学的集大成者 思维激活想一想1庚寅年祭孔文:“迄宋大兴,如日中天。程朱相续,周张并肩。出入佛道,孔孟真传。人参天地,敬而自反。天理良心,理学体完。”祭孔文中为什么强调“程朱相续出入佛道,孔孟真传”?提示:理学也是儒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2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

4、的历史上,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宋代时期,思想家们使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建立了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3陆九渊提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依据此论述谈谈你对陆九渊心学观点的理解。提示:陆九渊把“心”与“理”说成是人固有的,而不是外物给的,他提出“心即理也”,意即本心即天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并用自己的体验予以印证,便于人们接受。观点术语填一填 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

5、进了理学新的发展。理学是儒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充分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微考点一 宋明理学的产生、内容和特点史料品读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理学和心学在寻求“理”的方式上有何不同?二者在本质上区别是什么?提示:(1)史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史料二认为万事万物来源于天理,在社会中,“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史料三反映了陆王心学通过内心反省,实现“致良知”。(2)方式:“格物

6、致知”和内心反省。区别: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深度思考要点 1 什么叫格物致知?提示:格物致知就是花工夫,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进而认识人伦世故、道德文章,以明道德之善。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要点 2 比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提示: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本质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儒学发展的新形式,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相同点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

7、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理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和”“发明本心”或“致良知”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不同点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要点 3 宋明理学的特点。提示:(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

8、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跟进题组1(2016广州调研)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A“知行合一”B“天人感应”C先气后理的思想 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A 项为王阳明的思想,B

9、 项为董仲舒的思想,C 项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思想,D 项是朱熹的思想。【答案】D2(2016徐州模拟)王阳明的门人在夜间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门人让贼脱光衣服,贼犹豫说:“这,好像不好吧。”门人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在门人看来,这里的“良知”是指()A纲常 B羞恶 C真理 D私欲【解析】从题干材料提供的情境分析,这里的“良知”指怕脱光衣服受到羞恶,选 B。【答案】B微考点二 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史料品读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文天祥被俘期间,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和张世杰被称为“

10、宋末三杰”,从文天祥身上我们能感悟到怎样的理学精神?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宋明理学?提示:(1)史料一中理学强调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史料二表明理学把封建伦理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史料三表明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毒害、泯灭人性,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2)感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气节。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深度思考要点 宋明理学的影响是什么?提示:(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

11、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跟进题组3(2016日照模拟)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影响女性地位的关键原因是()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C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解析】理学形成于宋代,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强调忠孝节义,宋代贞节观对女性的残害,致使烈女比比皆是,这是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C 项正确。【答案】C4(2016广东联考)“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

12、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解析】据材料中“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可以说明,这与理学重忠孝、讲廉耻的气节相一致,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故选 D。A 说法与题干不符;B、C 片面或者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D名家评史【观点】“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

13、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冯天瑜中华文化史【解读】作者论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作者认为:(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2)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陆王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史料的价值【理论阐述】1概念:常说的史料,就是

14、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简单说即指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2价值: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间接依据。鉴别运用史料,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合理运用史料,也是高考考查的能力要求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分类:史料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三大类(1)按表现形式:可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2)按史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典题例

15、证】(节选)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 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 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解析 本题借助“20 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这一微观情境的创设考查学生历史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类、鉴别能力,考查学生获取和整合历史材料信息、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关键是掌握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论证历史问题。答案 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

16、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 20 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方法点拨】1储备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一是明确史料的分类;二是确定研究类型,明确史料真伪的鉴别方法。2获取第一手史料: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充分搜集史料,对史料合理分析、鉴别,选取客观、公正的史料。3掌握史料解读和应用的方法:(1)解读:捕捉时空要素,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概括史料的核心内容。(2)应用: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注意避免“引用史料,不作鉴别;史料单一,与结论不匹配;结论唯一,武断绝对”等问题。品味经典1(2015北京卷)明朝中后期,王

17、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C 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是理学思想的两大流派,二者都是对儒学的发展,故的表述错误,可排除,正确选项为 C。【答案】C2(2015浙江卷)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陆九渊 塞内卡 王守仁 泰勒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

18、古代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陆九渊和王守仁分别是宋代、明代“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是心学的开创者;王守仁则明确主张“心外无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塞内卡是古罗马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人生而平等”,未涉及对宇宙的思索。泰勒斯是古希腊思想家,明确提出“万物始于水”。C 项正确。【答案】C3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定时空:宋明时期。抓关键: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

19、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答案】D4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定时空:自汉唐到宋代以后。抓关键:宋代以前“儒学被奉为周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答案】C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孔子改制考A BC D【解析】定时空:秦汉以来。抓关键:“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答案】B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

20、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解析】定时空:由朱熹可知为宋代。抓关键:理解“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的核心思想。【答案】D7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陆九渊【解析】定时空:中国古代。抓关键:体会“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的实际主张。【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