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乐府诗等相关文学常识;2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儒学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及其罪恶。4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手法。【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剖析人物形象2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件展示: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电视片断)老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几段电影电视片断,同学们知道它们的片名吗?(学生答)没错,这些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神话和传说:白蛇和许仙、董永与七仙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片断,还有一个是牛郎和
2、织女。哪位同学能说说这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答)提示:悲剧结局;浪漫主义结尾;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带着这种美好的愿望,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主题也是关于爱情婚姻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一起来关注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二、相关文化常识介绍(课件展示):1走近作者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古诗选集。它保存了一部分乐府民歌及六朝前已失的诗篇。但大部分为艳情宫体之作。徐陵,南朝陈人,字孝穆。他的文章绮丽,与庾信齐名,时称“徐庾体”,但所作奏议居多,文学成就不及庾信。2关于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乐”是音乐,“府”是官府。它的职责是采
3、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人配乐。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被后世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3关于课题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长的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的是后人常用的题目,故有此名,全诗共357句,1785字,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三、推进新课1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2解读小序内容3理清故事情节(课件展示)起点: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第一部分:开端,兰芝被谴第二部分:发展,夫妻誓别第三部分:发展,兰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双双殉情第五部分:尾声,告诫后人四、研读探
4、究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提示:暗示文中别离情节;奠定全文悲哀基调;引起下文。比兴。2读了这篇课文,相信很多同学为刘兰芝鸣不平,请大家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课文中找一找,刘兰芝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提示:第二段:表现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勤劳能干及果敢坚强的品格。第九段:表现刘兰芝的美丽镇静、坚强第十段:表现刘兰芝的善良友爱第十二段:表现齐兰芝对爱情的坚贞第三十段:表现刘兰芝忠于爱情,性情刚烈3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或是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来体现刘兰芝的美好品质的呢?语言描写;动作、心理、肖像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4有着这么多美好品质的刘兰芝应是众多男子心目中的佳偶,但却被焦母驱谴回家,
5、这是为什么?你觉得焦母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课件展示)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记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提示:(1)刘兰芝过门后多年不育,依照封建伦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许是原因之一。(2)两家门第不登对。(3)焦母认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看出刘兰芝没有很好地遵从封建礼教那些繁文缛节以及“顺父母”等妇道要求,婆媳关系紧张。(4)焦仲卿和刘兰芝虽聚少离多,但夫妻感情很好,“甚宜其妻”,引起焦母的妒嫉,故仇视刘兰芝。五、拓展延伸毕竟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无法了解焦母驱谴刘兰芝的真正原因,但是我们一定清楚:当美好的爱
6、情变成“孔雀东南飞”时,悲剧对当事人带来的巨大伤害。(课件展示):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品读诗句,感受陆、唐二人被迫分离的痛苦情感。六、小结同学们,再回顾一下我们刚上课时看的影片断和学习的内容,不难发现,几千年来,由封建礼教、家长制等构成封建传统文化的冷
7、漠与残酷,使美丽的爱情成为“牛郎织女”,化作“双飞蝴蝶”,变成“孔雀东南飞”,真是痛心呀,有多少美好的爱情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刘兰芝和焦母的形象,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二、研读探究1在封建社会,妇女被休,应视为奇耻大辱,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却有许多人登门提亲,包括比焦仲卿富有且地位高的县令和太守呢?文章重墨描写迎娶兰芝的场面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1)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时儒者和官僚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思想的表达,对妇女再嫁问题给出了道德上进一步否
8、定的评价,不过,西汉时正统儒者的言论尚未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当时的成文法律没有明确地限制妇女再嫁。汉魏时期妇女再婚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人品才貌出众的女子。如西汉卓文君再嫁司马相如,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时看上了有妇之夫宋弘。光武帝亲自作说客,东汉末年祭文姬初嫁卫仲道,再嫁匈奴人,后嫁董祀;孙权纳寡妇徐夫人为妃等。到北宋周敦颐、程颐提出的“去人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当时影响不很大,到南宋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朱熹不遗余力地推行控制了知识分子的观念,寡妇再嫁是大逆不道的。(2)东汉建安年间,士族制度开始萌芽,门第观念已经存在,诗歌中刘兰芝自叙“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9、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及刘兄认为兰芝再嫁给太守儿子“否泰如天地”,可见其家社会地位及经济状况也不佳,因而刘兰芝与“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的焦仲卿的婚姻应是“门不当,户不对”。诗中的县令和太守都是深受儒家浸染的封建官员,社会地位也相对提高一些,因此他们不可能去选择一个被扫地出门的弃妇作媳妇的。(3)这个情节的出现反映了广大百姓的美好意愿,突出了兰芝无辜被谴,更好地反衬出焦母的专断和无知。2因为母亲和哥哥的逼迫,焦仲卿和刘兰芝一对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为了捍卫自己忠贞的爱情,他们选择了自杀,请大家结合二人的性格分析一下,他们真的别无选择了吗?提示:焦仲卿:懦弱、胆小,一味顺从母亲,听从母亲的安排。
10、刘兰芝:无故被谴时只是强调自己没有做错,在和焦母告别时也没有流露不满。被谴回家靠兄长过活,其兄已放言“不嫁义郎休,其往欲何云”,言外之意:“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课件展示):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3刘兰芝和焦仲卿选择自杀来遵守各自的诺言,捍卫自己的爱情,那么在他们死后,焦母和刘兄真的会“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吗?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呢?提示:(1)焦母和刘兄性格粗暴,做事专横、武断,完全凭主观判断,根本不体会儿子和妹妹的想法感受,他们在诗中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他们决不可能低头认错的。焦母甚至会认为是兰芝害了自己的儿
11、子,这份仇恨是不可能化解的。(2)刘兰芝、焦仲卿二人的悲剧遭遇是令人同情,诗歌安排这样的结尾是融入了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手法,相类似的有“牛郎织女”的结尾王母娘娘准许每年七月初七喜鹊搭桥让二人见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局是二人合葬双双化蝶;孟姜女哭倒长城;“窦娥冤”中窦娥死前的三桩誓愿均一一兑现及窦娥的鬼魂申冤报仇,将坏人一一绳之以法;“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合葬,两家世代宿怨化解三、小结诗歌主旨在表面上看是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和刘兄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中,他们的本意并不想害儿子和妹妹,但
12、是他们没料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却直接把二人逼上绝路。再者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悲剧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二个选择:一是遵从母亲、兄长的意愿,违背自己的誓约,二是以死来捍卫爱情。他们的死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归根结底,他们以死来反抗逼迫也只能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和葬送他们幸福的封建礼教思想做出格的斗争。【教学反思】以往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只是注重诗歌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的剖析,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而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一方面不重视语文学习,另一方面对语文课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语文课能有更丰
13、富多彩的内容,同时也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所以本课在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如开头播放电影片断,让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教学中来,从熟知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感悟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手法,由浅入深,学生掌握起来也得心应手。在教学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中国婚姻制度的演变等内容的介绍,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用心去学习,用情去感受。当然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储存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每一处点拨,每一个启发,都会对学生的思维有所帮助,但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思考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进行碰撞,进行思想的交锋,甚至走出课堂,尝试自己亲手去查阅搜集筛选资料,他们的目光会变得更深邃,思维会变得更活跃,头脑会变得更睿智。遗憾的是我的这二节课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此外我这篇教学设计没有把双基教学纳入其中,如果把基础知识如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作为课堂训练内容,也许更适合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