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居正改革 同步练习训练测评一、选择题1张居正整顿吏治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以法理政 B确保政令畅通 C强化君主专制 D杜绝贪污腐败2考成法的实行产生的影响有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A BC D3下列体现张居正“外示羁糜”思想成功的是A提高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B打退了朵颜部首领南犯喜峰口C加强了汉蒙间互市友好往来D启用了戚继光等一批著名边将4“外示羁糜”的积极意义是彻底解决了边关危机 提高了边军作战能力 减少了军费开支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 BC D5呼和浩特城建成于明朝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B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C
2、密切了满蒙关系D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6明代各项措施中,有利于边疆民族经济发展的是A.边境互市 B修筑长城 C迁都北京D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官7张居正的下列措施部分遭到官僚地主反对的是考成法 内修守备 清查田亩 一条鞭法A BC D8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返)”。这是因为维护了官僚特权 减轻了农民负担 增加了国家收入 减少了税收舞弊A BC D9明朝一条鞭法实施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表明A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B税收只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两种形式C税收是商品经济的产物D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对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10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张
3、居正改革措施的相同特征是 A改变现行的税收方式 B重视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D对统治阶级的利益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有关明代历史的材料材料一 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摘自杨文弱先生全集 材料二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徵(征)银,折办於官,故谓之一条鞭。明史食货志材料三 “工匠佣力自给,以无田而免差;富商大贾操资无算,亦以无田而免差,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明穆宗实录请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社会的什么现象?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富商大贾的
4、经济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3)结合材料二,分析当时富商大贾的经济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12明史张居正传说:“故辅居正,受遗辅政,事皇祖者十年,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结合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分析明史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否真实?探究感悟以下列表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改革。名称身份结果备注商鞅变法左庶长成功遭车裂孝文帝改革皇帝成功王安石变法参知政事失败遭罢官忽必烈改制皇帝成功张居正改革内阁首辅失败死后遭抄家阅读后请思考:(1)上述改革从措施上来看,都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改革的结果却并不相同。你认为影响改革成败
5、的因素有哪些?(2)从改革者的命运上看,你对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有什么认识?参考答案训练测评一、选择题1B 2D 3C 4C 5B 6A 7C 8B 9D 10D二、非选择题11(1)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2)由兼并土地到投资商业。(3)一条鞭法按亩征税。12张居正改革的措施有三个方面:(1)整顿吏治,颁布考成法,提高了办事效率,保障了政令畅通。(2)实施边防新政,节约了大量军费开支,改善了汉蒙关系,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稳定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探究感悟】提示:(1)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成败与改革者往往有着较大的联系。一般来说,最高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能运用手中无上的权利来突破这种改革的阻力。大臣领导的变法如果得到最高统治者强有力的支持,变法也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最高统治者在改革和保守势力间来回摇摆,变法就难以成功。(2)改革者的命运往往是相似的。因为改革就要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而这部分人往往是社会上的特权阶层。因此,改革必然遭到这一部分人的阻挠和破坏,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