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236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2页
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

2、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世袭制D. 等级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宗法制它是用血缘纽带来维系统治的。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奠定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奠定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故D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

3、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故A排除;分封制是周代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故B排除;宗法制是周代贵族血缘等级制度,故C排除。3.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最能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是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征辟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较低。由题干“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可知应为科举制。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考察内容重德行,决定权掌握在地方长官手中,并不平等,公开。九品中正制是由中正官对当地的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划分为九等,根据品级进行授官的制度,也不一定公开、平等

4、。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委以要职,也是不公开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4.雅典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古希腊的经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 独立自治B. 三权分立C.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 小国寡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自治、小国寡民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排除AD;三权分立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特点,排除B;古代雅典实

5、行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因此C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5.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 联邦制原则B. 三权分立原则C. 民主原则D. 民族平等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平等原则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故D符合题意,选D;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A不符合题意;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行政、司法分立,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1787年宪法也体现了民主原则,故C项不符合题意。6.马克思说:“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

6、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个“国家”是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法国【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信息:议会的权力小;有封建的残余;专制性非常强。结合以上特点不难看出,马克思说的是德国。故选B。ACD项民主化程度较高,与材料不符。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国君主立宪制7.在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我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A.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B.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C.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答案】D

7、【解析】根据所学,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对中国的民族工业是压制,所以D符合题意,BCA不符合题意。8.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 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民族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故A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

8、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名师点睛】20世纪的中国发生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指引这三次巨变的伟人和思想理论成果分别是: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创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为首的中共党人创立的邓小平理论。【点睛】请在此输入点睛!【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开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D. 北伐战争的开始【答案】B【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

9、次合作形成,故B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诞生,故A排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故C排除;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之后的产物,故D排除。故选B。10.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 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 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D. 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答案】B【解析】【详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成熟”的要求,排除;C、D项发生在和平共处五项

10、原则提出后,均排除。【点睛】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之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新兴的民族国家的交往,为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中国提出、后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成为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11.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

11、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 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落户定居B. 重新开启民间团体对话C.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 实现通邮、通航、通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选项符合题意。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落户定居与92共识无关,A选项排除。重新开启民间团体对话与92共识无关,B选项排除。2008年大陆与台湾实现通邮、通航、通商,D选项排除。12.图中所示照片拍摄于1971年。与照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B.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实现中

12、日邦交正常化D.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71年乔冠华开怀大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乔冠华开怀大笑”,故B正确;“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故A排除;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故C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71年乔冠华开怀大笑”,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3.在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中,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A. 共产党宣言发表

13、B. 第一国际建立C. 巴黎公社成立D. 俄国十月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1864年第一国际建立,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故C排除。14.在下列国际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A. 北美自由贸易区B. 欧洲联盟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 东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今社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欧盟,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最高的”,排除。点睛:“

14、一体化程度最高”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 促进井田制的瓦解B. 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C.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 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背景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没有强化周王室的统治,反而是进一步加速了周王室的衰亡。所以选C。1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 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生产方式C. 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D. 目的是少投入多产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15、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史实不难发现A C两项是小农经济的特点,B项是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三者表述正确符合史实,而D项说法错误,少投入多产出不符合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特点。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本题体现的是合理安排农时的特点。17.在我国古代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A. 冶铁B. 制瓷C. 纺织D. 煮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纺织,故C项正确;ABD项是私营和官营手工

16、业的内容,排除。点睛:“家庭手工业”是解题的关键。18.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 神话传说时期B. 春秋战国C. 汉朝D. 唐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所以本题选B。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并一直为后世沿用。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出现的时间。19.提到“市”,现代人一般会联想到某城市,而在我国古代与之联系最密切的则是A. 畜牧业B. 农业C. 手工业D. 商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17、: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城市”包括居住区和商业区,其中“市”指商业区。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20.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唐代”,BC出现在汉朝,D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应用于农业生产,排除BCD。曲辕犁,是唐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21.新航路开辟发生在A. 15世纪末16世纪初B. 17世纪末18世纪初C.

18、18世纪末19世纪初D. 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迪亚士14871488年到达好望角,麦哲伦船队15191522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故BCD错误,A项正确。22.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A. 地中海沿岸B. 大西洋沿岸C. 太平洋沿岸D. 印度洋沿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A,B项正确。太平洋西面为亚洲、大洋洲,东面则为美洲,与题意不符,排除C。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与题意不符,排除D。【点

19、睛】本题属于记忆型选择题,熟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即可知道答案。23.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这主要是指英国A.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B. 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C. 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 成“日不落帝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指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实现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答案选A, B C D三项是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而非工业革命本身。考点:工业革命的含义点评: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

20、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2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器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是A. 阶级结构的变化B.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人民生活的丰富D. 世界联系更加紧密【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器技术的广泛应用最直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和电器技术直接促进了生产力提高,故B正确;阶级结构的变化属于间接影响,故A排除;人民生活的丰富是间接影响,故C排除;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也不属于直接影响,故D排

21、除。25.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 手工作坊B. 手工工场C. 工厂D. 垄断组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产生,即“工厂”大量涌现,故选择C选项;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是属于工业革命前的生产组织方式,故排除A、B选项;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故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需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和排除。2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主要体现在A. 汽车的创制B. 汽船的发明C. 航天飞机的发明D. 蒸汽机车产生【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第二次

22、工业革命促进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属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故A正确;汽船的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排除;航天飞机的发明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故C排除;蒸汽机车产生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D排除。27.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A. 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B. 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C. 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D.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经济”指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包括农

23、业和家庭手工业两种经济。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由于外国商品物美价廉,中国家庭手工业开始纷纷破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开始分离且日益商品化,在这个基础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8.中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在A. 鸦片战争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C. 洋务运动时期D. 戊戌变法时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故选C项。29.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A. 18951898年B. 189819

24、11年C. 19121919年D. 19191937年【答案】C【解析】【详解】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多种因素的综合,使得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

25、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3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故C项正确;新中国建立时期,中国属于新民主主义国家,社会

26、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也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含义,学生应该认识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确立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据此再结合三大改造的史实即可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31.下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A. 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政策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C. 1958年“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答案】C【

27、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提出的“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选C是符合设问要求;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是正确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选项A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选项B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使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选项D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故本题选C。3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A. 经济建设B. 社会主义改造C. 阶级斗争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

28、干“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故A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在1953年至1956年,故B排除;阶级斗争属于文革时期,故C排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1956年,故D排除。3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主张属于A. 儒家“仁爱”思想B. 墨家“兼爱”思想C. 儒家“礼治”思想D. 墨家“非攻”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做事情要推己及人。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兼爱”思想指的是无差别的爱,关心人应该没有远近差别;“礼治思想”指的

29、是治理国家应该依靠礼仪规范;非攻是反对战争。因此答案为A。BCD三项与材料离得较远。考点:儒家思想点评: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发展,但是没有获得正统的地位。西汉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学生应该掌握。34.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答案】D【解析】唐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30、用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曲则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很明显是唐诗,而且分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属于宋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马致远的曲作品秋思中的名句。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35.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A. 李贽的焚书B.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C. 顾炎武的日知录D. 王夫之的船山遗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31、,顾炎武的基本主张有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批判君主专制、众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所以题干所说名言出于顾炎武,所以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只能是顾炎武的日知录。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日知录36. 曾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过的周作人回忆说,当时(1898年)如果某个学生中了秀才,学堂就会挂牌出来,隆重庆祝一番。这说明当时的新式教育( )A. 不可能培养出实际有用B.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C. 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D. 使科举考试内容发生根本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某个学生中了秀才,学堂就会挂牌出来,隆重

32、庆祝一番”可知当时虽然创办了新式学堂,人们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即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为官,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和兴办新式学堂,为当时培养了一批实际有用的人才,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当时社会习俗的变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当时创办的新式教育并没有改变科举考试内容,故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洋务思想37.强调“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的德意志哲学家是A. 康德B. 卢梭C. 伏尔泰D. 孟德斯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题目中涉及的是坚持自由平等和人的自律,这是康德的观点,所以A项正确,B

33、C主要观点是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天赋人权D项主要是三权分立。38.“乐圣”贝多芬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他曾把拿破仑当成建立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的音乐作品是A. 蓝色多瑙河B. 小夜曲C. 英雄交响曲D. 茶花女【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曾把拿破仑当成建立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的音乐作品是英雄交响曲,故C项正确;蓝色多瑙河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故A项排除;小夜曲是舒伯特的作品,故B项排除;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故D项排除。39.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言,将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

34、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 经典力学B. 生物进化论C. 量子论D. 相对论【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19世纪,英国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859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故B正确;经典力学属于牛顿,也不属于19世纪,故A排除;量子论和相对论在20世纪,不符合题意,故C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世纪,英国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0.人间喜剧从不同侧面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A. 拜伦B.

35、 贝多芬C. 巴尔扎克D. 托尔斯泰【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人间喜剧法国社会百科全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著作,故C正确;英国拜伦著作有唐璜等,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德国贝多芬是音乐家,故B排除;俄国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故D排除。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41.先秦的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宗周”的记载,诗经公刘中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与材料密切相关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宗法制D. 分封制【答案】C【解析】【详解】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

36、制度,排除A。世袭制是世代承袭官位爵位的制度,排除B;“宗周”指西周王都所在的丰京和镐京地区。“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大意是公刘招呼众人吃、喝,众人拥戴公刘做君主和族长,反映出血缘宗族的凝聚力,故选C;分封制是众建诸侯拱卫王室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42.“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信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东方的小国打败”。东方的小国是指日本,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则是

37、指马关条约,D项正确;AB项都是西方列强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不符合题意;C项涉及的八国联军侵华,其中有日本,但从内容与影响上也不符合题意。43.2019年春晚选取井冈山为分会场,在节目编排中将革命老区的红色传承、井冈山的绿色资源展现的淋漓尽致。毛泽东在这里的革命实践是A. 参加“八七会议”B.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D.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答案】C【解析】【详解】“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的汉口,与井冈山无关,排除A;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建立井

38、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C;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排除D。4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重要意义体现在A. 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B. 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是在八七会议上,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遵义会议并未促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

39、的结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遵义会议45.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C.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 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的权利,。不对,英国革命后国王开始处于“

40、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不是地位没变;B不对,革命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而不是二者是平等的;D不对,题干是关于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人民的地位与题干无关。考点: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点评: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46.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下列关于该国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 皇帝统而不治B. 首相没有任何权力C. 实行君主立宪制D. 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41、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德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德国皇帝权力很大不是统而不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也是有权力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德意志帝国宪法。47.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它”是指A. 第一国际B. 五四运动C. 十月革命D. 巴黎公社【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第一国际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与无产阶级的尝试无关,故A项排除;五四运动

42、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与题意“尝试”不合,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结果失败,但是意义是深远的,故D项正确。48.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A. 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B.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C. 开始刀耕火种D. 出现了曲辕犁【答案】B【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在生产工具上,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是西汉时期出现,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曲辕犁则是唐代的发明,只有铁农具和牛耕是出现在春秋战国

43、时期,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49.明太祖实录:“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明太祖诏:“商贾之家止穿绢布。”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 打击富商大贾B. 保护小农经济C. 阻碍商业发展D. 镇压游民作乱【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末业”指工商业,材料反映朱元璋以逮捕的手段惩戒不劳动、以“身份歧视”的方式重农抑商,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小农经济,故选B;AC是重农抑商的手段,排除;D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目的,排除D。50.“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这首歌所描述的是A. 丝绸B. 瓷器C. 刺绣D. 绘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窑烧”可知这首歌

44、描述的是瓷器,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51.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鼓励投资近代企业,并采取减免税收、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一口号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发昌机器厂C. 轮船招商局D. 安庆内军械所【答案】C【解析】【详解】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系列企业,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后期在发展军事企业的同时,以“求富”口号,创办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故排除AD,选C;发昌机器厂是1866年由方举赞、孙英德创办于上海的私人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排除B。52.广东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

45、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这种机构的设置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政策是A. 闭关锁国B. 重商主义C. “朝贡”贸易D. 海外殖民【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广东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故A正确;重商主义是西欧国家的经济政策,故B排除;“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天朝上国、厚往薄来,以政治目的为主,不符合题意,故C排除;清朝并没有海外殖民政策,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广东十三行”,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53.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

46、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棉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每年从越南、缅甸输入百万石大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C. 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 传统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松江府由于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从产粮区变成了缺粮区,广东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需要从越南等地进口大量粮食,说明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中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外

47、国资本主义大量来华收购棉花等工业原料,才出现了材料中松江府等地大量将粮食作物改种为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历史现象。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民族工业、传统手工业无关,故CD两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鸦片战争后”“扩种经济作物”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54.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A. 摆脱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B. 民族工业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不相上下C.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1927-1936年间”是国民

48、政府统治的前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D不符合题意,排除;19271936年间我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仍然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19271936年间,我国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实力与外国企业相比,仍有巨大差距,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时间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综上所述,本题选:ABC。55.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

49、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次大会A.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 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C.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D.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起点【答案】B【解析】【详解】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根据材料的时间以及所反映的“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等信息可得出这次会议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的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选B;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排除C;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

50、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排除D。56.对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有人认为: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是打地基、搭框架的,提供了一套毛坯房:而邓小平他们则为这座房子进行了基础装修:现如今我们所做的,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精装修了。依据材料所述,下列有关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历程叙述正确的是A. 1958年底,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 197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 1995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排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B排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形成,故D排除。5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134年)提出,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请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之间的关系是A. 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 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 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 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2、与“大一统”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思想上的统一,这是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故C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属于政治上的统一,故A排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等于君权神授的思想,故B排除;题目主旨是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之间的关系,不是说明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D排除。58.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A. 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B.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C.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 固有的文化传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戏曲、宋词、风俗画以及明清小说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53、的,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无法体现这几个朝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倾向于市民生活;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故C项排除;材料中的文学体裁并非强调文学底蕴高,而是贴近民众生活,故D项错误。59.在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中,梁启超以热情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名噪一时。他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这反映了梁启超主张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B. 建立君主立宪制C.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D. 建立贵族共和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可知这反映了梁启超建立君主

54、立宪制的主张,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点睛: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保障民权。60.孙中山认识到民主共和国政权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发达,主张兴办实业,发展经济。他提出的土地问题,已经触及到民主革命的实质。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的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族贵族为首清朝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排除A。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排除B。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为基础的发展问

55、题,兴办实业,发展经济,故选C。三民主义不包括民主主义,排除D。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未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6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与宗法制。这两种制度的特点分别是A. 任人唯亲B. 任人唯贤C. 等级森严D. 血缘关系维系【答案】CD【解析】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是互为里表,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本原则和根据。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和等级关系明显体现在分封制上,宗法制利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者统治的垄断地位,故CD符合;AB两项与分封制和宗法制无关,,故排除。62.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

56、变革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 西汉实行推恩令B. 唐朝实行藩镇制度C.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D. 元朝确立行省制【答案】AD【解析】【详解】据题干“直接变革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在地方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故A正确;元朝在地方确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故选AD;唐朝实行藩镇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故B排除;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是加强皇权,不是中央集权,故C排除。63.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最重要条件是A. 国家结构上“小国寡民”B. 经济上工商航海发达C.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D. 受罗马法制观念影响【答案】A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宽松

57、自由的社会环境、经济上工商业比较发达和小国寡民的国家都有利于形成民主政治,故AB项正确;C项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排除;古希腊的民主没有受到罗马法制的影响,故D项排除。64.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淡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认为下列史实中能论证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A. 美国罗斯福新政B. 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 美国的克林顿改革【答案】AC【解析】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证明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证明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美国的克林顿改革均和题意

58、无关,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C。65. 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A. 轿子B. 马车C. 轮船D. 汽车【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所以轮船和汽车使用的是机械动力,符合题意要求,答案选C D,而A轿子和B马车依赖的分别是人力和畜力。考点: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点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交通、大众传媒的变迁,是高考中的新增考点,近年来反复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部分内容长期为传统史学所忽视,属新增社会史学;另一方面,社会史学的

59、内容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学生有亲身体悟,更易体现历史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就难度而言,总体难度不大,只因为学生还不太熟悉这一模式,故得分率较低,希望引起学生关注。66.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如图)。从材料中看出工业革命A.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B. 带来环境破坏C. 进一步促进自由、民主思想发展D. 得到英国政府的鼓励【答案】AB【解析】【详解】据材料“19世纪后期,英国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新的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环境破坏,故AB正确

60、;材料未涉及自由、民主思想发展,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英国政府的鼓励,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英国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改变生活方式、带来环境破坏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67.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代表有助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有A.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孔子:“克己复礼”C.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 董仲舒:三纲五常【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要求的是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意义的一项。A选项主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往应该推己及人,这对和谐社会有好处,故A

61、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克己复礼”中的礼是周礼,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故错误;C选项错误,荀子的思想中涉及到了君主的内容,与现代社会不符;D选项不满足“先秦儒学”,且三纲五常的思想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故错误。点睛:注意本题材料中有两个内容对选择选项有所帮助,一个就是时间的限定,材料中要求的是先秦儒学,所以直接就排除了D选项。之后我们再根据,“现代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来进行分析,得出正确选项。68.关于魏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B. 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C. 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 是海国图志的作者【答案】A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魏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是海国图志的作者,

62、在书中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D正确;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故B排除;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C排除。69.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分别有不同的宣传主题,那么两个主题分别是A. 民主与科学B. 五权分立C. 马克思主义D. 三民主义【答案】A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民主与科学”成为主要口号,十月革命的胜利后为中国人指明了一条新的救国道路,故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故AC正确。B项,五权分立思想由孙中山提出,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无关,排除。D项,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并非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排除。70.论法的精神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

63、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对于这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他的时代”是指文艺复兴时期B. “他”是指孟德斯鸠C. 这本书进步之处在于它阐述了人民主权原则D. 这本书进步之处在于它深入阐述了权力互相“制衡和平衡”的原则【答案】BD【解析】【详解】据材料“论法的精神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的作品,故“他”是指孟德斯鸠,故B正确;论法的精神主张三权分立,阐述了权力互相“制衡和平衡”的原则,故D正确,故选BD;孟德斯鸠处于启蒙运动时期,不是文艺复兴时期,故A排除;社会契约论阐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论法的精神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启蒙运动孟德斯鸠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