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047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短文两篇第 1 课时课题名称短文两篇 蝉时间第 周 星期课型略读课主备课人目标1学习由物引发哲理和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2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重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法和先抑后扬的写法。我的问题难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

2、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2.预习内容预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反复朗读。(预习要求:圈画字词,注音释义。)3预习自测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收敛( ) 宽恕( ) 卑微( ) 短暂( ) 固执( ) 颤( )动 聒聒 ( ) 一丝不苟( ) 二、自主学习1.预习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1)这篇文章可以分哪几个部分?哪句话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 精讲互

3、动 1.作者通过一抑一扬的写作方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3.结合以上问题讨论明确本文的写法特点:达标训练阅读古诗蝉,完成(1)(3)题。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 )( )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经典背诵: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的一句名言来回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

4、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作业完成校本作业内容。小结 第四单元 第18课 第 2 课时课题名称短文两篇 贝壳时间第 周 星期课型略读课主备课人目标1继续学习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对比探究阅读。2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重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我的问题难点对比探究阅读。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写诗写

5、散文,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2.预习内容预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预习要求:圈画字词,注音释义。)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二、自主学习小组内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文章是怎样描写贝壳的?(2)作者由贝壳引发了哪些思考?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精讲互动1. 怎样理解最后一段“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2. 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异同。达标训练以“生命”开头,仿写两个句子。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生命是_ ,_;生命是_ , _。作业1.完成校本作业中的习题。 2.预习第19课。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