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 目语文课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授 课 时 间2012-12-11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班 级八( )姓 名学 习目 标1、了解作者陶弘景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言语汇2、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理解文章的主旨3、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背诵并默写全文教师寄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陶弘景【资料链接】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2、(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历史背景:答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茅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一、自主先学1、把“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2、初读文章,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晓雾将歇(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4借助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五色交辉( ) 四时俱备
3、(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对照课下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重点翻译下列句子。最终达到疏通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夕日欲颓,沉鳞竟跃 二、课堂探究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点明全文的中心.2、作者具体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山川之美的? 写到的景物: 描绘的方法: 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作者的感叹总括前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有什么言外之意? 4、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
4、思想感情? 5、本文分为几层?写出各层大意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6、模仿第三句,写出你对一、二句的理解。“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一句中的“乱”字,让人想到混乱、乱七八糟,这个字是换成“齐”“共”等等好不好?为什么? “沉鳞”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8、能概括全文主题的句子是: 。文中用简洁的语句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有哪些疑问?四、检测巩固1、解释加横线的词:答谢中书书(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2、“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3、翻译下面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 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5、“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