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 目语文课题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授 课 时 间2012-3-20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班 级姓 名学 习目 标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2.揣摩、品味文中富有激情的语言3.培养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感情学法指导学习这篇小说时,应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体味文中所传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寄语: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自主先学(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1本文写于 十周年,作者 ,原名 ,课题的意思是 。 2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全词语炽痛( ) 嗥鸣( ) 田垄( ) 亘古( )辗着( ) 丰
2、饶( ) 泛滥( ) 斑ln( )ln( )语 怪dn( ) 默q( ) 污hu( )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不必拘泥于原文,只要搭配得当即可)( )的白桦林 ( )的马群 ( )的高粱( )的鹿群 ( )的山雕 ( )的原野4下列句子朗读不太顺口,请稍加修改,使之通顺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土地黑黑的,红玉的脸庞,眼睛似黑玉,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5. 文中描绘了哪些故乡的事物?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6. 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二、课堂探究(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7. 文中两段文字在内容结构上有何异同?所选景物各有
3、什么特点?为何选不同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品味下面的语言,回答后面的问题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会有人称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如何理解这一句话?请谈谈你的看法)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呼唤自己的
4、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展示时刻(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作者在课文中描写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东北景物和特产,语言准确生动,请你也选取一种或几种你熟悉的家乡景物或特产进行描写。相信你一定有更美妙的语言和想法!四、当堂训练(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炽痛(zh)胸膛(tn)喷涌(yn) B.仰望(yn) 白桦(hu)呻吟(yn) C.斑斓(ln) 召唤(zho)缠绕(chn) D.默契(qi) 山涧(jin)浆液(ji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汇合 燃烧 喷涌 B.泛滥 惊醒 跳跃 C.嗥鸣 孤仙 碧绿 D.呼唤 皮
5、鞭 土壤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炽痛:热烈而深切标直:笔直。B.嗥鸣:(野兽)大声嚎叫。亘古:远古。 C.谰语:没有根据的话。污秽:肮脏的东西。D.怪诞:鬼怪的诞生。默契:双方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5.对“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句中“她”指的是土地,隐含将土地做“母亲”的意思。B.这句话运用了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抒情。 C.这句话将倾诉对象拟人化。D.“我答应过她”是指“她”曾经请求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