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双基巩固学考突破读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地的气候特点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全年高温多雨C.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地植被的特点是()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春季发芽、秋冬季落叶A.B.C.D.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判断,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第2题,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其特点是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
2、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3.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植被类型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答案:C解析:图中显示,客家人主要从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流域、雷州半岛。黄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雷州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45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银杏树属于灌木C.秋季,南
3、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光照答案:4.A5.A解析:第4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银杏树属于乔木。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第5题,“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植被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干旱B.湿润C.寒
4、冷D.炎热7.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答案:6.A7.C解析:第6题,结合图示可知,该植被地上部分退化,地下部分发达,说明其生长地区水分缺乏,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第7题,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使得该区域更加干旱,该植被为获取水分,地下部分将会向更深处生长。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然而,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2015年910月,沙漠中
5、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生长,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1)说出图中甲处植被的名称,并分析成因。(2)结合材料,解释2015年910月阿塔卡马沙漠出现花海的原因。答案:(1)热带雨林。纬度较低,地处热带;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受沿岸暖流增温加湿作用的影响。(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沙漠中的花种迅速发芽、生长、开花。解析:第(1)题,甲处为热带雨林,其原因主要从纬度、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2015年910月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太平洋东部水温
6、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沙漠中的花种迅速发芽、生长、开花。选考奠基素养提升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植被类型为硬叶林B.丙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C.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D.戊植被类型为阔叶林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丙植被类型在非洲广泛分布B.甲植被类型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小C.乙植被类型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半年D.戊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答案:1.D2.C解析:第1题,甲植被类型所在区域降
7、水稀少、气温高,植被类型为荒漠;丙植被类型所在区域降水少、气温低,不可能存在热带雨林;丁植被类型所在区域降水多、气温高,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热带雨林;戊植被类型所在区域降水丰富、气温适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第2题,乙植被类型所在区域降水和温度适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半年。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34题。3.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
8、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4.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3.B4.A解析:第3题,照片拍摄于3月25日;绿化带中的杂树一定是本地树种;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树木冬季落叶,春季发芽,为落叶阔叶林。第4题,图示常绿灌木是城市景观植物,可以人工浇灌,降水量不是制约其种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气温条件是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
9、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1)说明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3)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答案:(1)趋势: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
10、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2)(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植株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3)45月份峰值原因: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等达到生长期峰值。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示曲线可知,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因为华北平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植被覆盖度上升;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枯萎或落叶,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第(2)题,在同一农业耕作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叶片大小、植茎高度均不同,因此植被覆盖度的大小差异明显。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耕地生态区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作物收获后,植被覆盖度下降;小麦收获后,播种玉米等作物,8月份玉米等农作物达到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又出现峰值。-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