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信息技术__《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03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信息技术__《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信息技术__《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信息技术__《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一、指导思想: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本次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过程是以新课程改革中的“技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在技术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总目标有明确的表述:教学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时间;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总目标: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教学实施过程:1、将教学过程从机械训练走向问题解决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措施

2、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a、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b、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c、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d、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e、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f、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2、学生从简单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

3、主意识和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从信息集成入手,要求学生分组围绕某一主题制作网站,主题自拟,内容自定,分工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改善自己的学习中来。 3、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以信息集成为主线,在其中贯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等等,学习的进度和深度由学生自己把握,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在作品设计上要求学生分组制作主题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分工,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4、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与

4、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学习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因此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利用所学到的技术使自己能得到更好的学习。三、教学实施日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由“信息的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等几个部分组成,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作为构建体系的主要线索。在贴近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组织起来的,有利于学生把由实践获得的技能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但是,由于那大二中是市县二类学校,而高仪学生又是从不同乡镇录取

5、,由于地区的差异性造成学生起点参差不齐。根据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非零起点”原则,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打碎重组,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重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已以上目的,经过本科组全体教师讨论,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从信息的集成入手 ,在其中渗透各个内容。教学实施日程准备如下:1、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渗透信息文化思想,如讨论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表达自我、实现交流、创造价值?信息文化具有哪些特定形态?等等。(第三周)2、由信息集成工具dre

6、amweaver入手逐步解决信息获取、加工、交流及存储问题,提升学生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a、认识dreamweaver,初步体验信息的表达,掌握文件的存储路径。(4周)b、国庆放假(5周)c、掌握信息的获取与评价。掌握文件搜索的方法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学会评价所获取的信息,并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6周)通过两周的观察,每个班抽5名基础较差的同学进行基本操作培训。(6周)d、掌握信息加工的一般方法。包括文字、表格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如photoshop、flash等等。(7周13周)e、通过建立站点感受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14周)f、通过网站的发布体验信息交流的形式和意义。(15周)g、分

7、组协作,完成主题网站的建设。(16周19周)h、学分评定(20周21周)四、评价方式:由于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对学习的诊断作用,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评价均能通过多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个设计良好、实施合理的评价过程与之配套,树立(教学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观,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和规划融合到教学设计中,使其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确保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1、表现性评价。即在课程开始之初采用表现性任务来确定学生的起点水平,由此来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实际表现水平,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为随后的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参考依据。2、访谈。通过

8、访谈等简单易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大体基础和学习情况。3、过程评价。教师通过观察等方法来掌握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等,并了解学生在哪些学习任务上进展比较顺利?在哪些学习任务上存在问题,需要帮助?哪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困难并需要进行额外的辅导或补助?通过过程性评价调整教学进度并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额外培训。4、总结性评价a、书面测试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原理和知识,通过书面测试进行评价是必要的,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b、分组协作作品设计及评价(包括自评和他评)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围绕一个主题完成一个网页的制作,采用答辩式评价方式。五、评价的管理学生的学业成就的评价等级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参与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活动档案记录基本完整、作品和书面测试达标,应视为合格,取得合格或合格以上成绩者,获两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