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5359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解析: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实施对华夏民族形成的影响,原族群受到了分封制的猛烈冲击,打破了原族群的隔绝状态,有利于各族群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文

2、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故A项正确;B项的错误在于“彻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各族群的交流,有利于原族群的发展,C项错误;D项的错误在于“完成”,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A2专家或谓周代的“封建亲戚是对氏族血缘关系的利用改造”。这使得周代的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国,与夏商时代的诸侯国有着不小的区别。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周代()A结束了贵族政治时代B血缘是分封诸侯的唯一依据C形成了天下共主局面D以宗法制为基础封邦建国解析:夏商时代的诸侯国是以氏族血缘关系为主,而周代的分封制则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故D项符合题意;周代就是贵族时代,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C项从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答案:D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解析:根据所学宗法制的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宗族内部重视社会教化,而中国古代乡村又多是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基础形成的,因此古代中国乡村自治是与宗族治理相联系的,源于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故选B项;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可以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但根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乡村自治的实现依靠的是村民自觉,

4、与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否并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下,实行的是“人治”,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完备,且根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中国古代乡村自治主要并非依靠法律,排除C项;根据材料“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可知,古代乡村依然是在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的,并未脱离政府的管控,排除D项。答案:B4有学者认为:“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宗法制的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这一“道路”是()A依靠封建制建立宗法制B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在封建社会建立宗法制D基于封建制建立

5、华夏国家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制即分封制,西周依靠分封制及宗法制维护统治秩序,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及春秋礼崩乐坏局面出现,传统统治秩序难以维系,秦朝统一后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以封建官僚政治取代传统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秦朝统一后,并未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5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州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其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A监察郡县吏治B镇压诸侯谋反C参与中央决策 D管理州县事务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刺史巡行郡县”“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6、”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的主要职责监察地方吏治,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刺史主要负责地方的监察,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A6当匈奴浑邪王率部来归时,汉武帝不仅封其为侯,还分置五个属国,并特许“因其故俗”。汉武帝的这种做法()A消除了北方边患的威胁B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导致王国势力对抗中央D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匈奴浑邪王率部归顺汉朝后,汉武帝封浑邪王为侯,“因其故俗”则有利于民族和谐相处,这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这些措施有利于缓解北方边患的威胁,但不能消除北方边患的威胁,A项错误;由“特许因其故俗”

7、可知,不利于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下,王国势力威胁中央,与材料内容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答案:D7秦汉史学家李开元认为:“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而宫廷皇权实际上直到惠帝死后吕后当政时才真正形成”作者在此主要强调汉初()A社会局势动荡不安B皇权受到一定限制C官僚政治发展缓慢D王国势力十分强大解析:材料认为汉初“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而直到吕后当政后宫廷皇权才真正形成,意味着之前皇权受到另外两种政治势力的制约,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汉初政治结构格局,并未提及

8、汉初社会局势,排除A项;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是政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当时官僚政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C项排除;D项不是作者强调的中心,排除。答案:B8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解析:根据“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可得出,中原王朝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少数民族内迁,加强了北方民族间的交融,故D项正确;内迁少数民族到中原一带与中原王朝的衰

9、落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民族间的交融加强了,有利于缓和危机,排除B项;“均衡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答案:D9唐朝时期,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然后给所考之官发考牒,作为其官职迁降的依据之一。此制度具有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等特点。这种制度()A进一步削弱了相权B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C旨在防范地方叛乱D弥补了科举制的弊端解析:根据材料“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官员的定期考核,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官员的考核,没有涉及削弱相权,A项

10、错误;材料涉及定期考核的官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与防范地方叛乱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主要弊端是考试科目主要限定在儒家经典,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材料所述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不能弥补科举制的弊端,D项错误。答案:B10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加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解析:A项是选官制度,与相权调整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是宋代三分相权的措施之一,故B项正确;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目的是牵制、弱

11、化“外朝”,排除C项;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调整相权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答案:B11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这样阐述:“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清朝前期,统治者则认为“天下等于中国”“我皇上为统驭天下中国之主”。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了冲击B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C进一步构建了华夏正统地位D实际上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解析:材料体现出清朝统治者,为了论证自己入主中原的合法性,强调天下就是中国,这种认识与宋代的认识有所不同,而这一变化进一步构建了华夏正统地位,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A项错误;B项是军机处的设立,排

12、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C12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C消弭军事冲突 D维护国家统一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土司制度之下,其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权限非常大,既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军事管理权,久而久之会对中央产生一种“离心力”,很容易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而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由中央派遣流官对当地进行治理,并且还“添设军事机构”,这种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

13、的管理力度,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选D项;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中央派遣官员到治理地方,这与完善中央官制无关,排除A项;在土司制度之下,少数民族首领对当地有很大的管理权,但是题干之意着重在于论述“改土归流”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排除B项;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管理权,甚至还设置了一些“军事机构”,但是这些措施不会完全消除军事冲突,排除C项。答案:D13城隍是古代中国城市保护神,各地城隍多是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明朝统治者按照行政级别把城隍分为都、府、县三级,要求新官祭祀城隍才能上任。明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儒学正统地位B整顿官场风气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繁荣市镇经济解析:

14、根据材料“各地城隍多是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把城隍分为都、府、县三级,要求新官祭祀城隍才能上任”可得出,明朝统治者通过此举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明代儒学并没有受到冲击,其正统地位在不断强化,不存在需要巩固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整顿官场风气,排除B项;繁荣市镇经济不是主观目的,排除D项。答案:C14唐开元三年的一份诏令说:县令、州刺史有业绩者可调任京官,且“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官”。此诏令出台的背景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B科举日益成为高级官员重要来源C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D传统世家大族集团日益走向没落解析:唐朝科举制度发展,大量人员经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缺乏实际政治管

15、理经验,所以在官员选择方面注重官员的基层治理经验,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官员任职资格的考量,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重在强调京官选任资格中强调实际理政能力,而非地方治理,排除C项;选项D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B15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了解我国古代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该书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A恢复夏朝传统等复古思潮影响较大B国家的统一日益成为政治现实C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D开始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解析:材料既强调了地方割据又强调了人们有渴望统一的愿望,即材料体现

16、了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故选C项;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仅仅涉及统一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尚未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16有清代学者指出:“光武中兴,贤主也。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他所说的光武帝的做法实质上反映了()A尚书台权力扩大 B中央集权的削弱C三公已成为虚职 D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材料信息“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说明了光武帝削弱三公权力,扩大尚书台权力的做法。这一做法实质上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尚书台权力扩大是光武帝的做法,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三公已

17、成为虚职,故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40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太祖起自“淮右布衣”,亲历了元末的暴政渎扰,有过参加和领导红巾军的经历,因而重视总结唐、宋以来历朝统治经验,形成了“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治乱世用重典”、立法“当适时宜”“当计远虑”等有针对性的法律思想,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大明律等一系列重要立法。朱元璋视大明律为维护朱明皇朝长治久安的法宝,它虽然以唐律为蓝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在形式上,结构更为合理,文字更为简明;在内容上,经济、军事、行政、诉讼方面的立法更为充实;其律文结构

18、和量刑原则对大清律有较大影响,是中国明代以前各个朝代法典文献编纂的历史总结。在定罪判刑上,体现了“世轻世重”,“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定罪较轻;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定罪较重。日本正德时代,积极购求有关大明律的书籍,明治初期的诉讼制度,即反映了大明律的有关内容,譬如“听讼回避”“亲属相为容隐”条的规定,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大明律对朝鲜有很深的影响,朝鲜仍从该国国情、民俗出发,对大明律进行改动和创新,所谓“国时俗事或轻之或重之,或别立新条者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大明律进行简要评价。(8分)解析:

19、(1)根据“因而重视总结唐、宋以来历朝统治经验”得出注意借鉴前朝法律和治理经验;根据“定律以绳顽”“治乱世用重典”“立法当适时宜当计远虑等有针对性的法律思想”得出法律制定注意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根据“在内容上,经济、军事、行政、诉讼方面的立法更为充实”得出刑罚的内容和类型多样;根据“在定罪判刑上,体现了世轻世重,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得出刑罚轻重分明;根据“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定罪较轻;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定罪较重”得出主张惩治和教化并举。(2)根据所学可从是封建社会后期趋向成熟和完善的法典、利于(着眼于)明朝初期社会秩序的恢复与稳定、利于维护中央王权的统治

20、地位、存在激化阶级矛盾的隐患等方面概括;根据“大明律对朝鲜有很深的影响”得出对于后世及周边国家的社会治理具有参考价值。答案:(1)注意借鉴前朝法律和治理经验;法律制定注意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刑罚的内容和类型多样;刑罚轻重分明;主张惩治和教化并举。(2)是封建社会后期趋向成熟和完善的法典;利于(着眼于)明朝初期社会秩序的恢复与稳定;利于维护中央王权的统治地位;对于后世及周边国家的社会治理具有参考价值;存在激化阶级矛盾的隐患。18(14分)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

21、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

22、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周朝实行分封制;根据材料一“春秋时代

23、,郡县制开始萌芽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得出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得出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一“郡县制为汉代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一“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得出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得出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根据材料二“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得出机构设置混乱。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改为州

24、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得出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3)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确立行政区划模式等方面进行归纳。答案:(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3)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19 (12分)阅读材料,完

25、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将中国的国家结构和家族结构称为一对同构体,并把两者之间的相互对应、相互调节的关系,称为同构效应。它使得中国历史上宗法制度的形态、强弱与国家一体化结构的形成、强弱或巩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备注:两个结构框之间的虚线连线,表示同构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关于国家结构和家族结构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在拟定主题时可根据材料“有学者将中国的国家结构和家族结构称为一对同构体,并把两者之间的相互对应、相互调节的关系,称为同构效应”的信息,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6、这一知识内容,以“家国同构”的这个角度来考虑。从而可拟定主题为家族结构是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的同构体,共同维护国家统治。论述时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可以运用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的影响、官僚政治的运行及特点、封建制度的影响等知识点进行解答,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答案:参考观点:家族结构是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的同构体,共同维护国家统治。在封建社会中,家族组织承担了基层管理职能,以家谱制作为家族意识形态共同体,祠堂作为执行族法、族规的政治共同体,家族共有的族田作为收拢宗族和举办家族公共事宜、救济家族的经济共同体。一个宗法制家族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基本单位。而国家则通过儒家思想进一步强化伦理道德观念,维护封建地主经济,依靠官僚政治体系,把宗法制家庭和国家高度协调起来,构建起从地方到中央的管理体系,共同维护国家政权。其他参考观点:封建国家借助宗法组织力量执行基层社会组织功能,宗族、家庭依靠国家的儒家正统思想和官僚体制强化家族结构共同维护国家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