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811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合格等级练习: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对应学生用书P077时空定位 子目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鸦片战争的过程C.鸦片战争与近代化 D.鸦片战争的结果答案A2.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答案D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实行

2、闭关锁国政策答案C子目二两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4.“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这是一位晚清大臣在广东的声明。发表以上声明的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邓世昌答案A5.(2018浙江11月选考)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A.1840年、1856年 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 D.1860年、1900年答案A6.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

3、“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缘于南京条约规定()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答案A7.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由此,中国开始丧失()A.关税自主权 B.司法自主权C.外交自主权 D.行政自主权答案A8.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址的地方是()A.武汉 B.北京 C.重庆 D.上海答案D9.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清政府对

4、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中国近代史开端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鸦片战争C.北京条约的签订 D.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10.下列战争以如图描绘的史事为借口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11.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了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件事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法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答案B二、判断题12.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

5、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世纪中期。()(2)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赢家。()(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4)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6、封建社会。()(5)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答案(1)B(2)A(3)C(4)C(5)A子目三开眼看世界13.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林则徐编译这本书的意义在于()A.了解西方列强国情 B.改革传统政体C.维护中国司法主权 D.宣传商战主张答案A14.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A.林则徐 B.徐继畬 C.曾国藩 D.魏源答案D15.福建布政使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他留心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A.

7、四洲志 B.海国图志C.瀛寰志略 D.康輶纪行答案C16.鸦片战争后,中国一些开明士大夫如林则徐、魏源等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悟过来,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当时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A.军事技术 B.政治制度C.民主思想 D.经济思想答案A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一个英国商人曾说:“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A.中国国民衣不蔽体的生活状况B.英国棉纺织生产技术的落后C.中国是英国棉布最大的海外市场D.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

8、生产力大发展,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抢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均未反映,排除。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

9、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可知,中英双方都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为开拓市场、掠夺原料而进行的资本主义侵略战争,故选D项。材料中英国人认为战争是正义的,但中国人认为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是不正义的,故A项错误;中国禁烟运动引发的中英之间鸦片贸易冲突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B项错误;战争的性质应是客观的,不由国家立场决定,C项错误。3.林则徐指出:“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的用意是()A.说明鸦片危害主张禁烟B.抨击军备匮乏要求扩军C.指出钱粮匮乏建议收税D.阐释西方先进从而学习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林则徐认为鸦片流入中国对国家实力、群众健康、财

10、政收入和军事实力产生巨大的危害,主张禁烟,故选A项。材料与扩充军队、扩大税收和学习西方无关,排除B、C、D三项。4.(2018浙江4月选考)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A解析材料“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表明,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符合领事裁判权内容,故A项正确。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开放通商口岸无关,故B项错误;C、D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5.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三部著述

11、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对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人们已经开始接受平等的外交理念B.林则徐能够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C.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D.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材料中“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的认识是错误的,说明当时人们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平等外交,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认

12、识不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排除C项。6.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此,英国()A.扩大国内生产规模 B.纠结法国发动战争C.决定对华资本输出 D.提出划分势力范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7.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

13、失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故选D项。8.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这说明魏源()A.对西方缺少整体了解B.过分注重维护清朝

14、统治C.理论实践水平相对较低D.摆脱了“中体西用”束缚答案A解析只是“制夷”而对富国忽略,表明没有认识到西方军事的强大是建立在国富基础上,证明魏源对西方缺乏整体了解,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维护清朝统治,排除B项;魏源只是“制夷”说明有不足,但并非思想理论水平低,C项错误;魏源没有摆脱“中体西用”思想,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国别中国英国综合国力落后封建国世界强国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力量装备陈旧,素质低下船坚炮利,战斗力强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被动殖民扩张,主动中英贸易

15、出超入超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答案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世纪,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解析根据材料表格中对比项目并结

16、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份奏折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亡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

17、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答案(1)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轻;英国由大族选出权臣执政,不受王室控制;中国禁烟造成英国权臣的财产损失。(2)琦善获得了一些能反映当时英国状况的情报,但他囿于见闻,仍以中国的传统观念,如蛮夷之国、礼义廉耻和君臣上下等来解读这些情报。因此琦善的报告对英国政情、英国大臣的操守和鸦片战争如何发生均有一定的误解。解析

18、第(1)问,根据材料“该国王已亡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可知,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轻;根据材料“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可知,英国由大族选出权臣执政,不受王室控制;根据材料“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可知,中国禁烟造成英国权臣的财产损失。第(2)问,根据奏折作者的立场、视角、偏见等对奏折进行评价,虽然奏折获得了一些能反映当时英国状况的情报,但琦善认为英国没有“礼义廉耻”“君臣上下”,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英国权臣财产损失的结果,这反映出传统的夷夏观念下中国对英国的误

19、解和偏见。一、选择题1.(2018天津高考)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以及承诺内容推知,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C项错误。禁烟被英国政府作为鸦片战争的借端,且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得到美、法的支持,所以禁烟不可能得到各国政府公认,故B项错误;治外法权也叫领

20、事裁判权,是1843年英国政府在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中取得的,而题干的时间为鸦片战争前的禁烟期间,故D项错误。2.下表反映的是1843年我国部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变化情况(单位:%)。导致此时我国关税税率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关税自主权被破坏B.五处通商口岸被开放C.英国割占中国的香港岛D.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关税降低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A项正确。开放通商口岸不会导致关税降低,排除B项;割占香港岛和关税降低无关,排除C项;清政府赔款,一般情况下会导致关税上升以增加财政收

21、入,排除D项。3.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现象说明,清政府当时()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能妥善化解华洋间矛盾C.谙熟国际法及外交规则D.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人在中国居住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但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反映出清朝官员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A项正确。由材料可以看到,清朝官员的处理方式存在严重的错误,不

22、是妥善处理,B项错误;由材料分析可知,是因为清朝官员对国际知识的无知导致这样的后果,C项错误;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4.(2017江苏高考)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由材料中的“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可知,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主要是官员腐败所致,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

23、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5.(2017天津高考)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寻求经世之道”“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可知,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社会现实和世界形势上来,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研究内容的变化

24、,不是治史方法的改变,故B项错误;C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魏源于1842年写成海国图志。他讲到写作的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此书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天朝上国的史地观念,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其他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影响有限,姚莹曾指出:“举世讳言

25、之,魏默深独能著书详求其说,已犯诸公之忌。”谈海国图志成为封建士大夫的禁忌。海国图志在日本社会却深受欢迎。有日本学者将海国图志比作“幕末决定日本前进道路的指南针”。据吴兴勇魏源与海国图志整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结合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评价。(要求:信息准确,评价全面,逻辑严密)答案(示例)信息:魏源的海国图志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潮流。评价: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世界观。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国家的自然地理、科技和人文政治法律,反映了进步知识分子挣脱天朝上国观念,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进步潮流。但是魏源本人仍然受传统观念束缚,称列强为夷,且书籍出版后遭到传统士大夫阶层排斥,没有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反映了思想观念改革的艰难和复杂。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如:根据材料“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可知,海国图志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潮流。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评价。可以从魏源海国图志积极面和消极面进行评价。最后,对所评价信息作简要小结。如:总之,它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