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八)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727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江苏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小论文题专项练(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论文题专项练(八)(建议用时:20分钟)1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同治朝筹办洋务始末卷二五材料二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

2、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材料三戊戌维新勃起于甲午战败之后。实由同、光变法运动孕育发展而成。然青出于蓝,后来居上。至戊戌则兼欲师用西洋之政教。盖西学传播,得译书、留学、报馆、学校之助而渐深入普及。当时士大夫之世界知识既较丰于同治诸公,其政治思想亦更合乎近代之标准。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认为中国“火器万不能及”的原因,概括他提出的自强主张。(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据材料二加以说明。(3)运用上

3、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2(2019如皋高三调研)“全球化”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但全球化现象早已客观存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

4、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材料二“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与全球化前两个阶段相比,全球化3.0阶段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运用材料一并结

5、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280字左右) 小论文题专项练(八)1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则或专设一科取士”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可知,此时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已经承认西方政制的先进性;根据材料二“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知,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第(3)问,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论

6、证的观点,即题序中陈旭麓关于“中体西用”的论述;然后根据题序中观点的三个层次,结合三段材料的关键信息,以及洋务运动及其影响、戊戌变法及其影响的相关内容,寻找相关论据。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层次的论据必须与相关观点一一对应,这样才能体现史论结合。同时,要注意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答案:(1)原因:中国制器存在“理”“事”分离的弊端。主张:引进西方机器来制造机器;增设科举科目培养实用人才。(2)说明:承认西方政制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3)观点论证近代向西方学习以“中体西用”为宗旨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开展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宗旨在汲取西学的过程中逐渐受到

7、冲击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制向西方学习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作用2.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不同,由材料中的“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和“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可以分析出3.0阶段的主体是个人,而前两阶段的主体是国家和跨国公司。从材料中可知“全球化1.0” 是劳动力推动的,“全球化2.0”是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推动的,而“全球化3.0”是软件的不断

8、创新,网络的普及推动的。第二小问,通过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动力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科技的发展层次不同。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历史小论文撰写的题型,对学生要求很高。解答此类题目的技巧如下:首先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关键词”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题干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其次是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最后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开头不要写太多,要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

9、。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例如本题依据材料二可以提炼出的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人类历史日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然后结合材料一中全球化三个阶段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答案:(1)不同:主体,全球化3.0阶段的主体是个人;而前两个阶段的主体分别是国家和跨国公司。推动力,全球化3.0阶段的推动力是网络的普及和软件的创新;而前两个阶段的推动力分别是劳动力和各种硬件的革新。根本原因:科技的进步。(2)观点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人类历史日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论据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隔绝状态。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交通、通信手段革新,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