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解析:选B。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反映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这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故B项正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并不是价值观念日益趋同,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而
2、不是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故D项错误。2(2019海安高三期中质监)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流派主张圣人治国应该“不仁”,因为仁义孝慈是人类的自然本能,无须汲汲倡导即已自然存在,一旦倡导,必然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大量伪道德出现,造成真德丧失。该思想流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仁义孝慈是人类的自然本能,无须汲汲倡导即已自然存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倡导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故B项正确。A项,儒家主张“仁”“礼”为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材料未体现,排除。3(2019山西大学附中二模)韩非子认为:“臣
3、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出韩非子()A反对用礼乐制度规范人伦关系B强调社会关系中重利的价值观C重视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D提倡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解析:选B。据材料“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可知,韩非子通过买卖、交易等形式来明确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关系中重利的价值观,故选B项;韩非子强调的是重利的价值观,并非反对用礼乐制度规范人伦关系,排除A项;据材料“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可知,韩非子侧重于重利的价值观,而未涉及法律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借助交易、买卖等形式来明确君臣关系,而非强调
4、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排除D项。4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一至图三所示。这表明汉代()A外儒内法得到推行B儒家学说影响广泛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解析:选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经过西汉董仲舒改造之后,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于是出现了题干中“长袖乐舞”“讲学传经图”“养老图”反映的社会现象,故选B项;题干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都是儒家思想的内容,没有体现出“内法”,排除A项;题干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之下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这不是“仁政”思想的体现,排除C项;儒学经董仲舒改造之后,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而题干所反映的却是一些社会现象,不能体现儒学
5、官方化,排除D项。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佛教主动学习和适应儒家思想,不能体现佛教与儒家思想融为一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讲诵儒家的丧服经”等信息可知,中国佛教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浸润,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中国佛教受儒家思想影响,不能由此得出其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故C项错误;佛教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
6、不意味着其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故D项错误。6(2019衡阳二模)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这反映出,理学()A植根于佛道的思想B是儒学发展的倒退C是民族精神的源头D具有包容创新精神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等信息可知,理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故选D项;理学根植于儒学,对佛道的用词应该是“融合”,排除A项;理学是儒学哲学化的新阶段,其融合佛道思想并摆脱了佛道冲击,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排除B项;中
7、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甚至远古时期,排除C项。7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宋明理学客观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B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C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D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解析:选B。A项是宋明理学的局限性,而非进步性,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宋明理学“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重视辩论教育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宋明理学
8、“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实现三教归儒无关,故D项错误。8(2019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模拟)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自己成为判断是非的准绳B动摇了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C继承了李贽离经叛道思想D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解析:选A。材料说明王阳明主张自己成为判断是非的准绳,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故A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B项错误;李贽是明末思想家,王阳明是明中期的思想家,他不可能继承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知行合一无关,排除D项。9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
9、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解析:选A。“六经责我开生面”是说自己致力于儒家的学术研究,“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意思是明朝亡了,七尺男儿岂能屈服,“乞活埋”就是说不怕清政府的压迫,这两句诗表明了他凛然大义的崇高气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呼唤“政治变革”,排除B项;材料表现了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与“人性本善”和批判社会现实无关
10、,排除C、D两项。10(2019博雅闻道高三联考)清朝思想家戴震说:“古之言理也,就人之情欲求之,使之无疵之为理;今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对戴震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理的思想B批判将天理和人欲相对立的说教C反对心学,主张回归宋代的理学D摈弃人的情欲才能达到理的境界解析:选B。根据材料“古之言理也,就人之情欲求之,使之无疵之为理;今之言理也,离人之情欲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可知,戴震批判将天理和人欲相对立的说教,故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戴震认为理学违背了古代理的思想,排除A项;从材料不能看出戴震反对心学,排除C项;根据材料“今之言理也,离人之情
11、欲求之,使之忍而不顾之为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戴震提出了“理存于欲”的进步伦理学说,排除D项。11(2019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培根说:“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威力和效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据此,关于上述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A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B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C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D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拓张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
12、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故B项正确;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也没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排除A、C项;中国的四大发明与西欧的殖民扩张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D项。12汉字“丁”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解析:选B。从材料中甲骨文中的“丁”字形状分析,可以看出商周时期建筑中主要使用竹钉、木锲等榫卯结构,篆书中的“钉”字体现了“丁”的金属质地,则说明春秋战国至秦时期已经出现了金属钉子,因而汉字“丁”的变化反映了商周至秦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中甲骨
13、文、金文中的“丁”再到篆书中的“丁”,可以体现文字由繁到简,但由篆书“丁”分化出“钉”字则无法体现这一趋势,排除A项;商朝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汉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因而C项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排除C项;行书、草书是对楷体的艺术化书写,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这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排除D项。13(2019内江二模)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使臣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这一作品()A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记录B可以印证唐朝开放的政策C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D反映了唐朝疆域空前扩大解析:选B。据材料“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周边少数民族地
14、区使臣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得出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故选B项;艺术作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A项;文人画,又叫“士大夫写意画”“士大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一种绘画形式,职贡图属于人物画,排除C项;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使臣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没有涉及唐朝疆域,排除D项。14(2019徐州高三期中)小说故事,几乎篇篇都能打动听众。在勾栏、茶坊,听众们不仅自己认识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熟悉了许多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而且又通过他们的复述与改造,广为传播。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官场政治腐败B通俗文艺繁荣C商品经济发展D思想控制加强解析:选C。明清
15、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丰富,通俗易懂的小说开始成为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由此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C项正确。小说的兴起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是政治腐败,排除A项;通俗文艺繁荣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小说兴盛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B项;小说的繁荣显然与思想控制加强无关,排除D项。15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骤然哄去”。这说明()A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B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C琴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D北京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解析:选B。A项表述与题目中“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所好为秦声、罗、弋,厌听吴骚,
16、闻歌昆曲骤然哄去”得出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不足以表达“闻歌昆曲骤然哄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声、罗、弋”“昆曲”均是中国优秀的艺术作品,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2019徐州高三期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从其产生起便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而存在,为现实政治服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董学是兼蓄内外、圣王之精髓的,是真正的儒家。中国思想史上,董仲舒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第一次建构出天的本体系统,并通过天道的阴阳、五行来言性情、释人事,以为现实的政治伦常生活寻求正当性与合理性。他具体地阐述了天人之际的关系结构,有效地证明出天与人相感应、相附和的机制、中
17、介和路径,指出了天人沟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余治平唯天为大材料二汉初官吏的主要来源是军事将领,文帝时允许“入粟拜爵”,使得大量商贾入仕,又对黄老的无为之学极为推崇,景帝“不任儒者”,窦太后“好黄老之术”。但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实际上弱化了君权和中央的政治干预能力,致使统一的中央政权和政治格局面临着来自羽翼逐渐丰满的地方势力的挑战。武帝时期,在社会财富的积累之后,必然要求有为政治的施行,这导致对治国人才的需求大增,人才与教化的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摘编自唐喆清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特点。(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董仲舒的思想为例,就“儒学功能”写
18、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解析:(1)根据“董学是兼蓄内外、圣王之精髓的第一次建构出天的本体系统,并通过天道的阴阳、五行来言性情、释人事,以为现实的政治伦常生活寻求正当性与合理性”可知,董仲舒的思想特点主要是兼收并蓄、儒学神学化、借助天道寻求政治伦理的正当性和合理性。(2)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儒学对维护汉代统治发挥的作用。董仲舒的儒学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三纲五常的内容,适应了汉代政治大一统和加强君主专制的现实需要,从而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所以说儒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现实需要服务,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根据所学内容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兼收并蓄;儒学神学化;借助天道服务现实。(2)论点儒学思想为现实服务论据针对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提出“大一统”思想为适应有为政治的需要(或为适应政策“更化”的需要,或改变思想领域纷杂状况),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针对治国人才缺乏,提出推行教化、养士求贤为维护社会秩序,提出“三纲五常”为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为限制君权,提出“天人感应”-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