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说明】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的重点内容,完成课前预习案中的相关问题。2、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画出知识网络图,认真完成练习,提升理解能力。 【学习目标】 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掌握博大精深的三个表现;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前预习案】一、 教材助读:(具体要求: 利用课前20分钟,通读教材,理解并初步掌握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记忆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知识导学问题导学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古代辉煌的历程: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
2、发展,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3、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只有在中国共
3、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树一帜,独立风骚(1)中华文化的内容: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以及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2)文学艺术: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3)科学技术: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
4、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2、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区域文化的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
5、表现有哪些? 【知识拓展案】(3)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1)含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
6、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有什么?二、知识拓展:(具体要求:自习阅读这部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1、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侧重点 侧重于从纵向和动态,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强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侧重于从横向和静态,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强调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表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体表现在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
7、性三个方面 联系(1)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2.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预习自测】1、(2011广东高考)“一个国家、一
8、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2、(2013安徽高考)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 B C D3、(2012海南高考)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
9、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B C D4(2012新课标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
10、地理环境决定的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 B C D2(2011海南高考)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B C D【课堂探究案】三、质疑探究(具体过程:讨论、展示、点评、质疑、拓展。点评四部曲:修改内容,评价规范;解释重点,突破难点;质疑问题,引发思考;总结方法,拓展提升。)探究一:判断并改正1、
11、文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中断的过程。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唯一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性。探究二:2013年6月11日至13日,第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举行,海上活动的龙舟邀请赛、海上泼水、海上捉鸭以及陆上活动的民俗表演、两岸灯谜联猜、攻炮城、文艺晚会、包粽子比赛等一系列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轮番登场,看点十足。2013年7月20日,首届中国游牧文化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开幕。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晋蒙陕冀“二人台坐腔”大赛,包头市首届马头琴、长调比赛,蒙古族搏克比赛、射箭比赛、赛马比赛,以及独具特色的布鲁、走马、赛驼等活动令人置身蒙古族
12、世界。1闽台文化和蒙古族文化各具特色,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提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闽台文化、蒙古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三者之间是何关系?【提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4闽台文化、蒙古族文化及中华民族其他各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平共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做有何意义?【提示】这说明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13、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复兴。【课后巩固案】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感情的精神纽带。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 B C D2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
14、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3 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4“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总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民族性5 春节是我国大多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
15、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 B C D6 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多样性7 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变吗?不能。这说明:A台湾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B台湾文化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C中华文化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 D中华文化可以分为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
16、8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9 考古发现证实,远古时代巴人崇虎,以白虎为图腾。这一文化现象影响深远,而今重庆及其周边地区仍常见它留下的印迹(见图)。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7、A B C D10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无蚊的奉献”(灭蚊广告);“天长地久”变成了“天尝地酒”(啤酒广告);“刻不容缓”变成了“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是中华文化的继承 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A B C D11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现象: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明中华文化博采众长、不断创
18、新 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122013年10月1114日,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隆重举办。应主办方邀请,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了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协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是弘扬“妈祖”同根文化、促进湖南与港澳台及海外合作交流、展示湖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和湖南人民精神风貌的难得契机。上述材料: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体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 B C D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兼容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的健康增长,体现在经济、政治、
19、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其中从全球视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长”应该允许多种文明共同繁荣进步,不能企图用一种文明铲除、取代另一种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的冲突”。(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何在,以及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包容中发展。材料二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藏戏、青海热贡艺术、格萨尔史诗、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中国公布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48.6%。(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答案(1
20、)在全球化条件下,要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要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2)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鼓舞少数民族同胞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