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573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蛋白质B. 细菌的细胞壁也可以用水解植物细胞壁的酶除去C. 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在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不能作为半透膜D.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壁是细胞的边界【答案】C【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不能用水解植物细胞壁的酶除去,B错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在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不能作为半透膜,C正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D错误。2. 下列有关

2、制备细胞膜的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有( )利用任意一种动物血和生理盐水制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淸晰将临时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在高倍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解析】利用任意一种哺乳动物血和生理盐水制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错误;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正确;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淸晰

3、,正确;在载物台上,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错误;在高倍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均错误。3. 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A. 某些激素调节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B.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C. 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收信息D. 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胰岛素等激素通常通过图A所示方式发挥调节作用,A正确;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是通过图B方式识别后完成的,B正确;图A和B都有信号分子与靶细

4、胞表面上的受体的结合,靶细胞从而接受信息,C正确;图C中所示为植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胞间连丝,细胞连丝在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该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D错误。4. 下列关于细胞膜探索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电镜观察细胞膜,看到的是亮-暗-亮三层,其中暗的部分是蛋白质,亮的是磷脂B. 提取人的红细胞中的脂质,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证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为两层C.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发生流动,可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磷脂是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其中“磷酸”头是疏水的,“脂肪酸”尾是亲水的【答案】B 5. 下列关于

5、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B. 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有些膜蛋白使某些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D.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答案】B【解析】在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属于膜蛋白的范畴,A项正确;组成生物膜的膜蛋白大都可以流动,这是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因之一,B项错误;在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该属于膜蛋白,专一的催化H与O2结合生成水, C项正确;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D项正确。6. 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

6、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体与生物膜相比缺乏蛋白质,所以功能上也比细胞膜简单B. 脂质体的分子形成的结构与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的结构大致相同C. 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 CO2、苯、葡萄糖、酒精都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脂质体的内部【答案】D【解析】脂质体由单纯的磷脂分子构成,与生物膜相比缺乏蛋白质,所以功能上也比细胞膜简单,A正确;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形成磷脂双分子层,该结构与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的结构大致相同,B正确;球形脂质体的双层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在A处

7、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C正确;CO2、苯、酒精都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脂质体的内部,但葡萄糖不能,因为葡萄糖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协助,D错误。7. 下列哪项叙述不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A. 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B. 变形虫摄食过程中发生的变形运动C. 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D. 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答案】D【解析】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和组成细胞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导致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见,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错误;变形虫摄食过程中发

8、生的变形运动和唾液腺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唾液淀粉酶,都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的,都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C错误;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8. 常用的分离细胞器和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生物科学方法是( )A. 模型构建法 B. 荧光标记法C. 同位素示踪法 D. 差速离心法【答案】D【解析】分离细胞器和制备纯净细胞膜都可使用差速离心法,但制备纯净细胞膜时需先用清水处理细胞使其吸水涨破,然后再使用差速离心法,A、B、C均错误,D正确。9.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形状相似大小有差异,都与细胞内能量转化有

9、关B.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 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而观察叶绿体一般不用染色D.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D【解析】线粒体一般呈短棒状或圆球状,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型或球形,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形状相似,但大小有差异,都与细胞内能量转化有关,A正确;因为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由于叶绿体本身呈现绿色,所以观察叶绿体一般不用染色,C正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两

10、层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 10. 下列细胞器的膜层数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两层膜:叶绿体、线粒体 B. 一层膜:溶酶体、中心体C. 一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D. 无膜:中心体、核糖体【答案】B【解析】叶绿体、线粒体都具有两层膜,A正确;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具有一层膜,中心体、核糖体都没有膜结构,B错误,C、D正确。11.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分裂都与中心体有关B.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C. 性激素和磷脂都能在人体细胞的内质网中合成D. 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都能被细胞再利用【答案】C【解析】动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与中心体无

11、关,A错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B错误;性激素和磷脂都属于脂质,而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C正确;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有的能被细胞再利用,D错误。12. 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 细胞骨架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C. 细胞骨架与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 念珠藻和酵母菌等生物没有细胞骨架【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B、C均正确;念珠藻为原核

12、生物,没有细胞骨架,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骨架,D错误。13. 下列关于细胞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还有细胞质基质B. 细胞质基质呈液体状态,通常像水一样C.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氨基酸和核苷酸D. 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细胞质的结构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A正确;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与水不同,B错误,C正确;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D正确。14. 已知胰脏中的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对此有关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可由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B. 胰岛B细胞

13、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能比较发达C. 胰岛素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不需要线粒体D. 胰岛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将胰岛素运至细胞外【答案】B【解析】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A错误;由于分泌蛋白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所以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能比较发达,B正确;胰岛素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将胰岛素运至细胞外,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形成如下的知识网络,并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建立联系。做到这一点,与此相关的变式训练也就能够做到迎刃而解。1

14、5. 下列对生物膜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的B. 不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但其上附着的酶不同C. 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D. 不同生物膜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都必须通过囊泡实现【答案】D【解析】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的,A正确;不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但其上附着的酶不同,例如类囊体膜上附着的酶与光反应有关,线粒体内膜上附着的酶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关,B正确;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

15、行,C正确;不同生物膜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间接联系是通过囊泡实现的,D错误。16.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容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B.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 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其运输具有选择性D.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合成蛋白质旺盛的细胞核仁可能较多【答案】A【解析】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容易被酸碱性染料染成深色,A错误;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B正确;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实现核质之间频

16、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合成蛋白质旺盛的细胞核仁可能较多,D正确。17. 科学家已知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中,他们假设伞藻的伞帽形态主要由细胞核控制,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了一个嫁接实验,下图表示其中的一组。对此实验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中没有遗传物质B. 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C. 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D. 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答案】A【解析】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的线粒体中

17、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A错误;图示的实验是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所以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B正确;题图显示: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中,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长出的伞帽与甲的相同,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但不能排出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以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C、D正确。【点睛】本题以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之一为依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解答此题的先决条件是:从实验过程到实验结论的形成角度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抓住图中呈现的信息“嫁接后的伞藻长出的伞帽形态

18、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一致”,据此分析各选项。18.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发生的扩散,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玻璃纸是一种不允许蔗糖分子透过的半透膜B.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决定了渗透作用的速率C. 置于高浓度溶液中的活细胞都会因为渗透失水而皱缩D. 死细胞不能发生渗透作用是因为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答案】C19. 如图所示的U形管中央有一层只允许水分子透过的半透膜,两侧分别加入体积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观察加入溶液后发生渗透作用直至达到平衡时的两侧液面高度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初始时两侧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B. 左侧液面将不断升高,直至稳定C. 平衡时

19、两侧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 右侧液面将先降低,后来又升高【答案】B【解析】依题意可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左侧为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右侧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且U形管两侧的液面等高。因葡萄糖分子是单糖,蔗糖分子是二糖,所以葡萄糖的摩尔质量小于蔗糖的摩尔质量,初始时两侧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A错误;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葡萄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使得单位时间内,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葡萄糖溶液中的数量多于从葡萄糖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的数量,水分整体表现为由右侧向左侧流动,因此左

20、侧液面将不断升高,右侧液面将不断降低,直至稳定,但达到渗透平衡时两侧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B正确,C、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二糖,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含有的水分子数多于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据此围绕渗透作用的知识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20. 下列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 黑藻的叶肉细胞 B. 鸡的成熟红细胞C.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 大肠杆菌细胞【答案】A【解析】质壁分离是指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21、时,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而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黑藻的叶肉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将其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鸡的成熟红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没有细胞壁,所以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B、C错误;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液泡,因而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21.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5cm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马铃薯细胞液的

22、浓度一定是30g/L当溶液浓度为40g/L时,细胞可能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在溶液浓度为3560g/L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当溶液浓度为20g/L时,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失水A. B. C. D. 【答案】B【解析】题图显示:当蔗糖溶液的浓度为30g/L时,新鲜马铃薯条的长度与初始时的5cm长度相同,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此时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与30g/L的蔗糖溶液的浓度相当,错误;当蔗糖溶液的浓度为40g/L时,新鲜马铃薯条的长度小于初始长度,说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可能开始发生质壁分离,正确;在蔗糖溶液的浓度为3560g/L的范围内,新鲜马铃薯条的长度越

23、来越小,且均小于初始长度,说明细胞在不断失水,因此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正确;当蔗糖溶液的浓度为20g/L时,新鲜马铃薯条的长度大于初始长度,说明蔗糖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吸水,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新鲜马铃薯条的初始长度为5cm,如果长度小于5cm,说明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如果长度大于5cm,说明蔗糖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如果长度不变,说明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当,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据此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而对各选项作出判断。 22.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24、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采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比内表皮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菠菜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滴加蔗糖溶液应重复几次,否侧短时间内观察不到实验现象【答案】B【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呈现紫色,而内表皮细胞的液泡无色,因此取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比内表皮更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A正确;用菠菜叶片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由于液泡中没有色素,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同一株植物的不同部位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可能不同,因此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

25、确;滴加蔗糖溶液应重复几次,以确保相应的成熟植物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否则短时间内观察不到实验现象,D正确。23. 洋葱外表皮质壁分离最合理的解释为( )A.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伸缩性大,细胞壁伸缩性小B. 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原生质层伸缩性大,细胞壁伸缩性小C.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质浓度,原生质层伸缩性大,细胞壁伸缩性小D. 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质浓度,原生质层伸缩性小,细胞壁伸缩性大【答案】A【解析】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进而出现质壁分离,A正确,B、C、D均错误。24. 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

26、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 )A. 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 B. 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红细胞C. 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 D. 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答案】B【解析】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和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A、C、D错误;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25. 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某离体组织。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定细胞中两种离子的浓度,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

27、和主动运输B. 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C. 据图分析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 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细胞内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当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还能逆浓度梯度吸收甲、乙两种离子,说明甲、乙两种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在相同时间内,甲曲线高于乙曲线,说明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蛋白数量多,B正确;初始时,两种离子都是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C错误;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相应离子载体蛋白的数量限制了细胞内两种离子浓度的

28、升高,D错误。26. 下图表示变形虫摄食、获取营养物质等生理过程。以下对该图分析错误的是( )A. 细胞膜和细胞质都具有流动性B.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相关物质C. 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D. 整个过程只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变形虫摄食、获取营养物质等生理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和细胞质都具有流动性,A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相应物质,B正确;细胞膜向内凹陷将食物颗粒包裹其中形成食物泡,进入到细胞质中,食物泡的膜与溶酶体膜融合,进而将食物消化,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具有一定连续性,C正确;整个过程,既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有关,

29、也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错误。27. 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B. 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 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D. 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答案】A【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变小;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变大;当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等时,

30、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外界溶液浓度不变。据此分析实验结果“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可知,实验前,蔗糖溶液甲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乙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丙细胞液浓度,所以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A项正确;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导致其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项错误;实验中,乙切块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浓度相等,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项错误;实验中,甲切块细胞不断失水,若失水过多会导致细胞死亡,死亡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D项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水分子是

31、顺相对含量的梯度即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跨膜运输的。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以题意中“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和“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为切入点,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28. 下列关于酶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巴斯德之前,人们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B. 巴斯德与李比希观点的主要不同在于发酵是整个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C. 酵母细胞中的酶在细胞存活、破碎后均能发挥催化作用D. 萨姆纳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RNA也有催化作用【答案】D【解析】在巴斯德之前,人们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A正确;巴斯德提出:酿酒

32、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而李比希却坚持地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见,二者观点的主要不同在于发酵是整个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B正确;酵母细胞中的酶,在细胞存活、破碎后均能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萨姆纳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催化作用,D错误。29. 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FeCl3溶液,保证了催化剂用量相等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C. 实验的温度、底物的量等都能影响实验的结果,都是该实验的自变量D.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

33、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可控制多个自变量【答案】B【解析】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FeCl3溶液,保证了加入溶液的量相等,但催化剂的用量不等,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H2O2的分解速率,B正确;实验的温度、底物的量等都能影响实验的结果,都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错误;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过程中应控制一个自变量,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教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的原理、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以及对照

34、实验遵循的原则,再依据选项的问题情境涉及到的内容回忆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30.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不同的活细胞中可能存在同一种酶B. 活细胞通过加温加压来使细胞内代谢快速进行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答案】B【解析】不同的活细胞中可能存在同一种酶,如呼吸氧化酶,A正确;活细胞通过酶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使细胞内代谢快速进行,B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C正确;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如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因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

35、此淀粉酶可以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二、填空题31. 图A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BD是图A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的结构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和_ (填序号)。维生素D的形成与_(填文字)有关;与分泌蛋白形成与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_ (填文字)。 (2)图B、C、D所示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图D中,遗传物质存在于 _上,所以细胞核是_;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3)对于西瓜的果肉细胞而言,色素存在于_(填序号),该细胞器的功能是_。【答案】 (1). (2). (3). 内质网 (4).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5). 都具有

36、双层膜结构,都含有DNA和RNA(核酸) (6). 14染色质 (7). 遗传信息库 (8). (9).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解析】试题分析:以题意和图示信息为解题的切入点,据此明辨图中数字或图B、C、D所示结构名称,围绕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等相关知识,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1)图A的左侧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图A的右侧为高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不存在中心体。维生素D属于脂质,脂质的形成与内质网有关。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依次通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

37、能量,其中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即与分泌蛋白形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2)图B、C、D依次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三者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双层膜结构,都含有DNA和RNA(核酸)。图D所示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DNA存在于 染色质上,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对于西瓜的果肉细胞而言,色素存在于液泡中;液泡的功能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点睛】此类问题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问题的技巧是:一是明辨各种细胞结构,正确识别各种细胞器;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分布及特点,并与分泌蛋白的合成

38、和运输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32.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1)图中 1 表示_,它构成膜的_。氧气从组织细胞外进入该细胞的线粒体内,需要经过_层磷脂分子层。(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原因是图中 _具有_功能。(3)若该图表示为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则与消化液接触的一侧为_(A、B)侧。葡萄糖通过该细胞膜的方式是_,这种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功能特性是_。若该细胞表示人的白细胞,它所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膜的_性有关。【答案】 (1). 磷脂双分子层 (2). 基本支架 (3). 6 (4). 2糖蛋白 (5). 细胞识别 (6)

39、. A (7). 主动运输 (8). 选择透过性 (9). 流动【解析】试题分析:理清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由题图中提取信息并准确定位数字所示的物质名称、A与B所示的膜的外侧和内测,进而对相应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图中 1 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氧气从组织细胞外进入该细胞的线粒体内,需要经过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而每层生物膜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所以共需要经过6层磷脂分子层。 (2)图中2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所以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3)图中A侧有糖蛋白,而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因此A侧是细

40、胞膜的外侧。若该图表示为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则与消化液接触的一侧为A 侧。葡萄糖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这种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白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吞噬有机颗粒,所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33. 如图是几祌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请结合细胞膜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进入细胞都通过细胞膜,在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后,脂肪酸、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速度会明显减慢的是_;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如胰岛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图可能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2)图物质运输速度随着能量的增加不再改变的原因是_。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

41、现与曲线、和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_。(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曲线有_;能够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有_。能表示物质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无关的图是_。【答案】 (1). 氨基酸 (2). 胞吐 (3).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4). 载体数量有限 (5). 主动运输 (6). (7). (8).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胞吐和胞吞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图辨别能力,难度稍大。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

42、白几方面考虑;知道胞吐和胞吞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进而对相应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脂肪酸、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依次是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在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能量减少,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速度会明显减慢。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如胰岛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吐;图显示: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

43、散或主动运输。(2)图物质跨膜运输需要能量,其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除了需要能量外,还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可见,图物质运输速度随着能量的增加不再改变的原因是:载体数量有限。分析图示可知:和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若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与曲线、和相符,则其方式为主动运输。(3)曲线所示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据此可推知: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与曲线相

44、符。结合对(2)的分析可推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与曲线相符;能表示物质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无关的图是。34. 江津中学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新鲜土豆细胞内含过氧化氢酶。实验材料和用具: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切成相同体积的新鲜土豆片若干,洁净试管若干,量筒,卫生香,火柴等。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1)请完成实验设计:取三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_;_;用3根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试管内液面上方,观察燃烧情况。该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无关变量有_(回答两点)(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率更高,其

45、原因是_。(3)若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_(能,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溶液来进行试验,其原因是_。【答案】 (1). 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2). 在A、B、C三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不同数量的新鲜土豆片 (3). 过氧化氢的浓度、三组放入卫生香的时间等 (4). 过氧化氢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5). 不能 (6).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影响实验结果【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意和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准确定位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再结合题中呈现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不完善的实验设计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进而围绕酶的作用机理、

46、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对有关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浓度,可用加入相同体积的新鲜土豆片数量的多少加以控制;因变量可通过点燃的卫生香燃烧的程度加以体现;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及其用量等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据此可知其实验设计思路为:取三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A、B、C三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不同数量的新鲜土豆片;用3根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试管内液面上方,观察燃烧情况。该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的浓度、三组放入卫生香的时间等。(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率更高。(3) 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因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溶液来进行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