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学常识归纳:必修一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
2、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2、词是诗歌的一种。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根据风格特点,词有 和 之分;按照字数,词有 、中调和长调之分。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 代著名诗
3、人。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4、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5、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 。6、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 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
4、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7、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 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经过汉代 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 ”、十“表”、八“书”、三十“ ”、七十“ ”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 ”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9、梁实秋(1903-1987), 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10、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 ,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