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15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6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7 页高一年级历史测试题第 I 卷(选择题)1.西周人认为延绵宗嗣是后代的义务,以祖先崇拜代替商人尚鬼的信念。这一变化表明西周A.家国一体观念强化 B.神权与王权的分离C.地缘政治格局打破 D.人定胜天思想形成2.秦汉时期,皇帝主持朝议时,经常让与会大臣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辩论,最后由皇帝裁决,是为廷争。据此可知,廷争A.削弱了君主专制权力B.避免了决策的失误C.适应了皇权政治需要D.解决了群臣的分歧3.韩国磐先生在研究三省六部制度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吏部演变稳定从未发生变化B.户部与兵部的演变过程完全吻合C.礼部演变由单一到分散繁杂D.隋唐六部制与前朝存在

2、承继关系4.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节度、观察使等大量召辟文人担任幕僚,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选官权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并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可见该举措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B.是藩镇割据的重要表现C.弥补了科举选官的不足D.导致中央权威不断丧失5.鉴于康熙后期诸子争储的教训,雍正帝在即位之后不久,即于雍正元年(1723 年)正式宣布了秘密立储的决定。他写下储君之名,密封藏于厘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又另书密封一匣,随身携带,以备不虞。这一政策A.标志专制皇权达到顶峰B.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C.相比嫡长子制继承制是历史倒退D.导致储位纷争不断

3、干扰政局稳定第 2 页 共 7 页6.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述道,阿里斯提德因为人们厌烦其“正义”的名声而遭到放逐。几年后,他被允许回国参加希波战争。回国后,他毫无怨言地为国家尽忠尽力,立下卓越功勋。这反映在当时雅典A.个人自由由国家支配B.城邦利益至高无上C.公民缺乏参政的能力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7.在古代雅典,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有害于民主和城邦的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一旦成立,提案人则被处以罚金,甚至有生命之虞,而陪审法庭可宣布撤消违宪新法。这表明雅典城邦A.公民无权提案实行新法B.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C.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D.重视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8.罗马共和国末期,随着私

4、有财产的增加及遗嘱形式的简化,私立遗嘱的逐渐增加,遗嘱人滥用遗嘱自由原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于是,法律开始对遗嘱人的遗嘱自由作出限制,规定遗嘱人必须为其法定继承人留下一定份额的财产。罗马法的这一调整A.严重破坏了遗嘱自由原则B.适应了帝国不断扩张的需要C.利于维护罗马的社会秩序D.杜绝了家庭财产流入远亲9.如表为英国 17621783 年内阁首相列表,据下表可知A.英国尚未形成近代政党政治B.英国首相的选任呈现出年轻化趋势C.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全形成D.上议院贵族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0.有学者认为,美国独立之初,其“国情非常特殊,更像是日后的联合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是美国A.全国性政府

5、有名无实B.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C.联邦制存在严重弊端D.各州有明显的分离倾向11.20 世纪 70 年代,尼克松总统获得了对行政机构制定行政规章的“管理审查权”。此后几乎每一届总统都坚持“审查”行政机构提出和论证的法规,进而导致“行政机构大量的规章被耽搁、修改或者束之高阁”。这表明美国第 3 页 共 7 页A.行政权日益超越立法权B.总统行政权力有所扩张C.分权制衡体制走向瓦解D.国会处于统而不治地位12.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发表独白”的“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不管是联邦议会还是帝国议会,召集权和宣布休会的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这说明德国A.政治的发展违背历史趋势B.帝国议会是皇帝喉

6、舌C.代议制具有形式上的意义D.国家机构设置不健全13.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近代的一场战争时说:“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该战争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西方列强加快对华资本输出的步伐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4.北洋水师战败后的第三天,道台牛昶昞给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写信道:“广甲、广乙今已沉坏,粤东三舰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收其兵器铳炮,以虚舰交返,则感贵德无量。”从信中内容可知牛昶昞A.还没有近代民族

7、国家观念B.对北洋舰队有深厚情感C.缺乏对日本侵略的警惕性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15.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该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结束了封建社会历史C.结束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16.旅日学者宗泽亚在其清日战争一书中,撇开习见的对慈禧、李鸿章等人的历史偏见,凭着自己工科的背景,以及多年对双方尤其日方战争档案的检阅,更多以种种“技术细节”来梳理这场战争。这反映出清日战争一书A.记载上的客观性B.修撰上的政治性C.评价上的创新性D.解释上的独特性17.关于能

8、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毛泽东曾说,当农民把大牌子写着“张二狗二垧地”的时候,共产党扎根了。这揭示了A.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B.土地改革瓦解了反动统治C.民众支持是革命胜利的基础D.党的文化教育成绩显著18.从 1939 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第 4 页 共 7 页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作为研讨游击战的教材;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A.国民党放弃正面战场的抵抗B.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C.国共两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D.国民政府重视敌后抗日作战19.1948 年 8 月,毛泽东得知豫东之战胜利的消息后,高兴地说:“

9、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当时A.北平和谈取得进展B.农村包围城市阶段基本结束C.战略决战时机成熟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20.马克思曾说:“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以下事件符合此评价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革命C.南京大屠杀D.二月革命21.建国初期,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他们很多人自己也曾经受尽苦难,直到解放的一天,他们从来也跨不进任何一个衙门的门槛,除非是被捆绑着双手,可是现在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走进了

10、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当时A.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B.民族区域自治初步确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依法治国”方略确立22.1972 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的基础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D.得到了联合国授权收回殖民地23.19731974 年,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和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时先后提出“一条线”和“一大片

11、”构想,指出“一条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一大片”即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提出这个构想的最主要目的是A.开展全方位外交B.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C.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D.实现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2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第 5 页 共 7 页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25.

12、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 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第三,着力发 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A.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B.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主动推行新型区域合作外交第 II 卷(非选择题)26.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和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

13、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 431 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

14、0 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具有民主色彩”,请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 18 世纪英国国王所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

15、,19 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第 6 页 共 7 页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与这些国家建立起来的“宗藩关系”是能够奏效的,从而维持了东亚世界的长期和平。但某些时候,中国也不得不使用武力帮助藩属国抵抗外敌。如明正德六年(1511 年),满刺加被佛郎机(即葡萄牙)人攻陷,该国国王派使节向明朝求援到了晚明,随着东亚世界新的地区强权兴起,它们不断挑战中国在既有的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甚至直接向中国发起进攻。结果,东亚固有的国际秩序名存实亡,其主导者明朝被迫面对一个截然不同而充满危险的新局面。摘编自李伯重历史复盘:“中华朝贡体系”得与失材

16、料二当中国被突如其来的西方文明冲击之时中国外交开始了被迫的转型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并设法维护清朝的统治。在此后一系列交涉过程中的失利也使得统治阶级开始意识到清政府的对外交往不再是只重“天朝”虚名的礼尚往来的传统模式,而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国家兴亡的对外交涉。当统治阶级在其保护传统的心态下进行勉强效仿西方模式而试图调和矛盾的同时,侵略的创伤却促发了中国开始观察世界、学习先进的行动,激发了中国内部促进变革改变困境的力量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推进了中国在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摘编自路遥简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三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阐述了以和平

17、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好关系是可能的;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可行的。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以后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所反映出的中国外交新态势。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06 年和 2007 年,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先后全文公布

18、了蒋介石 19171945年的日记,这批日记数量巨大。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如:蒋介石在 1931 年 9 月 18 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早起批阅,与妻谒陵告辞.九时半登永绥舰。下关街中水深三尺,甚为忧虑。舰中无伴侣,寂寞不堪。下午研究地图看中山全集,筹划对粤对匪策略,一对粤令十九路先占潮汕,十八军集中赣南对匪决取包围策略,以重兵掩护修第 7 页 共 7 页路,以大款赶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则欲速不达,难见效也。”直到第二天的日记才记载:“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刻接报已占领我沈阳与长春,并有占领牛庄等处,是其欲乘粤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

19、矣。”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日记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参考答案 B 卷1-5ACDCB6-10BDCDA11-15BCBAA16-20ACDCB21-25ABCDD26(1)制度:三省六部制。理解:相对分散,互相牵制和监督;本质上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2)优越性: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行政权掌握多数人手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着眼点:原始的直接民主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3)权力:部分立法权;

20、行政权。推进:1832 年议会改革27(1)变化:日益受到严重的挑战。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国家的侵扰与破坏;与西方贸易增多,获得先进技术,东亚新兴强权国家兴起;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国力受到影响。(2)特点: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从务虚向务实转变。评析: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推动了外交理念的变革;开阔国人视野,增强了国人对西方的了解,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有利于近代中国融入世界潮流,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任意,两点。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

21、持之有据、条理清晰即可酌情赋分。)(3)新态势:注重同亚非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如对外交往领域更加广泛);外交政策日趋灵活(如“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外交思想日趋成熟(如淡化意识形态的对峙)。28 示例一:细节: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欲乘粵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历史现象:这一细节反映出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概述和评价:日本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并攻占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次日,

22、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 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十多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示例二:细节:1931 年 9 月 18 日的日记记载蒋介石在筹划对粤对匪策略。历史现象:这一细节反映出当时蒋介石在积极“剿共”。概述和评价:国民大革命后期,两次反革命政变发生意味着国共两党合作关系破裂,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疯狂地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建立和壮大,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先后五次对中共根据地进行“围剿”;中国内战,给日本侵华制造了可乘之机。(“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