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 级高一下学期历史自主学习材料 6(暨清明节大休材料)命制:商洪利审核:蔡兆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目要求,共 30 题)1.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2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
2、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3、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你认为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 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 A B C D 4.下列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开始出现原始的陶器 B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C元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D明清时期,瓷器和丝绸成为对外出
3、口的大宗产品 5.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 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 C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 6.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 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A B C D 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
4、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8.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 年史统计,182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 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 18%和 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9.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2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
5、商政策已破产 10.2010 年 12 月 24 日至 26 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 800 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制瓷技术的进步 “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青花瓷 A B C D 11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大型商业公司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
6、应的分别是()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美国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意大利、法国、荷兰 12表格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 131492 年 8 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 10 月 7 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4“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7、。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5“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统一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8、的形成 16.“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里的“新天地”主要是指 A.开辟了通向美洲、非洲的航路 B.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D.资产阶级开始了殖民扩张 17.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地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地曙光”。这充分说明了 A.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地重要来源 B.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C.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D.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18
9、.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 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 22.15 万匹,到 17 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19.1851 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 24 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 C.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 D.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 2
10、0.“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观点的是()A古代希腊的海外殖民扩张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1.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
11、经确立 22.布罗代尔在15 到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 15 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3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使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2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
12、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5.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 年,英国最富裕的 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 15.7%,到 1867 年,0.07%的家庭就取得 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 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 2/5,1867 年则超过 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
13、的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 26.1873 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 100 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 1/37,每吨钢的成本为 50 美元;1892 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 12 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4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7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
14、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28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 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 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 30%。1936 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15、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 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 20 世纪 30 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分布不合理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9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30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
16、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二、材料解析题 31(18 分)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材料二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
17、。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请回答:5(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8 分)(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科技等角度对比)。(8 分)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 分)32卢作孚创办于 1926 年的民生实业股份
18、公司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轮船公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生实业股份公司发展概况(19291947 年)材料二 民生实业股份公司主要事迹表 年份 只数 吨位(吨)股数 总计 官僚 地主 资产阶级 航运范围 1929 3 230 304 147 89 1935 44 16 880 2 390 884 881 占川江航运总额的61%1937 46 20 000 35 100 11 614 13 393 占川江航运总额的70%1947 120 58 000 776 566 136 281 546 973 航线遍及长江各口,并有船只航行于日本和东南亚 6 材料三“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
19、国家。”“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民生公司的章程 “我们要努力于民生公司,有如努力于自己的家庭;要忠实于民生公司,有如忠实于自己的家庭一样!”“中国人有两种美德是可以战胜世界任何民族的:一个是勤,一个是俭。”卢作孚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生实业股份公司的发展趋势。(6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生实业股份公司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抗战时期和国民党统治后期的主要活动及作用。(6 分)(3)材料三倡导了哪些精神?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二之间的联系。(6 分)年份 事迹 19271936 年 民生实业股份公司在竞争中挤垮了美商的捷江公司,并迫使怡
20、和、太古等外国公司退出川江,基本垄断了川江航运。1938 年 10 月 武汉失守后,面对恶劣形势,卢作孚亲赴宜昌指挥抢运,经过四十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沦陷前夕,将全部内迁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这次抢运被人们誉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撤退”。1945 年 卢作孚赴美国参加国际通商会议,提出了维护我国航运利益的三条议案,获得大会一致通过。1947 年 组建了“太平洋轮船公司,航行于东南亚及日本。733、工业年代 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 年)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 年)1750 年(%)1830 年(%)1860 年
21、(%)1900 年(%)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24 7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印度 245 176 86 07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 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1)材料一体现
22、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 分)(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 分)(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 分)(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 分)834、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认识和剪裁,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 19 世纪的世界历史的研究与世界
23、史的编纂实践中,充满着“西欧中心论”或可称之为“西欧中心史观”。据全球化和全球史等 材料二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 1955 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据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 (1)据材料二,概述“西欧中心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在 19 世纪世界历史的研究中充满“西欧中心论”的原因。(10 分)(2)阅读材料三,与“西欧中心论”相比,“全球史观”有哪些突破?简述“全球史观”产生的社会
24、条件。(8 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历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4 分)92015 级高一下学期历史自主学习材料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CBDC CDDBB 1120 AACBB CACCB 2130 CCACC DDDBD 二、材料解析题 31.(1)(8 分)农业革命:租佃关系日益普遍;金融革命:在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革命: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有增强;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2)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5、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殖民扩张 科技上,中国传统科技停滞不前,西方近代科学迅猛发展。(每点 2 分,8 分)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2 分任一点即可)32、(1)公司拥有的船只数、吨位数持续增加;资产阶级所占的股份比重逐渐超过官僚地主,并占绝对优势;航运范围从川江扩展到长江各口,并发展了远洋运输业务。(6 分)(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与外国轮船公司竞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抗战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为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了贡献。国民党统治后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
26、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维护我国航运业的利益。(6 分)(3)精神:对个人事业的崇高追求;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企业的热爱;艰苦创业,勤俭办厂。联系:材料三倡导的精神是材料一、二所示现象的内在原因。(6 分)33、(1)答案 1能发现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征。(2 分)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答案 2:仅描述曲线的变化情况。(1 分)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其他答案。(0 分)33、(2)答案 1: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6 分)19 世纪 30 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 20 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 20
27、 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 20 世纪初超越英国 答案 2: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一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3 分)20 世纪初英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 20 世纪初超越英国 答案 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 分)英美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 其他答案。(0 分)33(3)答案 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 分)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丝车数量从 100 部增至 900 部;从兜售到采办。答案 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 分)工厂规模逐渐扩大 其他答案。(0 分)33(4)(15 分)答案 l:
28、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315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10 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 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 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
29、举。答案 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 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 分)34、(1)内容:宣扬白色人种的优越;强调西欧历史的价值。(4 分,每点 2 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原因:工业革命在西欧逐渐完成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西欧殖民扩张“高歌猛进”,对东方的殖民侵略变成最后的征服;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洲霸权地位确立;欧洲思想文化发展。(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2)突破: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世界历史;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建树。(4分,每点 2 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条件: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是全球史观产生的物质基础;世界格局的变化为全球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威胁,是全球史观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上的整体观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史学家面对全球化的史学反省推动全球史观的形成。(4 分,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3)影响:影响研究历史的视角和方法;决定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4 分,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